智俨

- 姓名:智俨
- 俗姓:赵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公元602
- 出生日期:668年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智俨(公元602-668年),唐代僧人。华严宗二祖。据《续高僧传》卷二五、《法顺传》后附以及《华严经传记》卷三等载,俗姓赵。天水(今属甘肃)人。十二岁从杜顺出家,到至相寺随杜顺弟子达法师学习。后有两位梵僧游至相寺,从其学梵文。十四岁受沙弥戒。随法常习《摄大乘论》数年。二十岁受具足戒,往各地听讲《四分》、《迦延》、《毘昙》、《成实》、《十地》、《地持》、《涅槃》等经论。又曾随静琳法师学习。后在至相寺随智正法师习《华严经》,并立志专弘此经。研究北魏慧光律师的《华严经疏》,对“别教一乘,无尽缘起,欣然赏会”。主要以“十玄”、“六相”之说发挥“无尽缘起”的理论,基本完成了华严宗的理论框架。晚年常讲《华严经》、《摄论》。因常居至相寺,故称“至相大师”。又居云华寺,故称“云华尊者”。终于清净寺。所撰义疏“凡二十馀部”。现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楞伽经注》七卷(残缺)等。弟子有慧晓、元晓、怀齐、薄尘、义湘、道成、慧祐、法藏等。
智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未发现的自我
现代科技的巨大跃迁,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富足。然而,正如歌德所说:“哪里有光明,哪里就有阴影。”在大工业和大众媒体的裹挟下,人变得千篇一律,个人的面孔越发暧昧不明,大众逐渐取代个性。 出于这种担忧,荣格在他生命的晚期写下了《未发现的自我》。在这本经典小册子中,荣格分析了工业社会是如何侵蚀人的个性,古老的欧洲文明为何无法阻挡这股潮流。在荣格看来,通过探究人的潜意识,精神分析师将激活那个被大众所遮蔽的自我,也重新唤起了那个古老的命题——认识你自己!
金色眼睛的映像
本书是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的另一部长篇力作,曾被改编成电影,由伊丽莎白泰勒、马龙白兰度、约翰赫斯顿等巨星主演。小说以1930年代驻扎在美国南方的一支军队为背景,讲述了双性恋者潘德腾上尉,因兰顿上校的到来,生活被搅扰得翻天覆地的故事。在创作这部小说之时,麦卡勒斯与利夫斯的婚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她的这第二部长篇小说展示的正是其关于人类情感疏离和不可行之爱的标志性主题。
夏侯阳算经
古代数学名著。原作著者夏侯阳,卷数不详。成书约在4世纪至5世纪中叶。现传本著者不详。共三卷,成书在8世纪以后,原作在唐初为国子监算学科钦定教科书,列入“十部算经”。北宋元丰七年(1084)秘书省校刻十部算经时,原作已失传,故以当时唐代的无注本《夏侯阳算经》三卷代之,辗转流传至今。该本含有4至8世纪的史料,故绝非原作。原本可考部分仅为“夏侯阳曰……”以下600字,它概述了筹算的乘除法则和分数法则,给出了“法除”、“步除”、“约除”及开平方开立方的运算方法。现传本中共含83个问题,大多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计算问题,如“方仓”、“两税米”和“两税钱”等。其中一部分算题与《孙子》相类似,在计算方法上表现了对筹算制度进行改良的倾向。由于例题结合实际,对普及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起一定的作用。该书曾传入日本,在9世纪的日本书目中含有此书,可惜也已失传。现传最好版本为明代藏书家汲古阁毛氏的影宋抄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有《武英殿聚珍本》,常用的版本为清孔继涵刻《算经十书》本。
五行精纪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从而了解唐宋时期八字算命学说的重要成就。”
终须梦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十八回。题“弥坚堂主人编次”,“步月主人订”。弥坚堂主人,步月主人姓氏、里居无考,弥坚堂主人编次者仅见此书。步月主人则编订过九种才子佳人小说,其活动年代在康熙中期至乾隆初年。本书今存弥坚堂二卷本,残存二至九回,另有四卷刊本,均不署刊刻年代,但四卷本日本宝历甲戌《舶载书目》著录,宝历甲戌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据此推测,书当出雍、乾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此书归入乾隆、嘉庆间才子佳人类小说。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本名《孝顺设供拔苦报恩道场仪》,又名《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教诫仪文》,中国佛教典籍。南宋四川绵竹大中祥符寺僧人思觉集。八卷。明清时期云南阿吒力僧和应赴僧常用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