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智正觉

宏智正觉
  • 姓名:宏智正觉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091
  • 逝世日期:1157
  • 民族族群:

宏智正觉(1091~1157),宋代禅宗曹洞宗僧人。丹霞子淳弟子。据周葵《正觉宏智禅师塔铭》、王伯庠《敕谥宏智禅师行业记》、《五灯会元》卷一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二○等载,俗姓李。隰州(今山西隰县)人。因父祖皆皈依禅宗,故依父命于十一岁投净明寺本宗和尚出家。十四岁即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受具足戒。十八岁起出游参学,与祖诀曰:“若不发明大事,誓不归矣。”先至汝州香山寺参芙蓉道楷弟子枯木法成,略有所省。后至邓州谒丹霞子淳,于言下得悟,师事五年。随子淳至唐州大乘山、随州大洪山,先掌记室,后升首座。子淳去世后,依真州长芦寺真歇清了,清了请任首座。后又于长芦独立住寺开法。继之,住持泗州大圣普照寺、舒州太平寺、江州庐山圆通寺、能仁寺、真州长芦崇福禅院等。建炎三年(1129)受郡守之请,住持明州天童寺。不久,受诏住杭州灵隐寺。少时,再还天童寺。此后,于天童前后三十年,提倡“坐禅”、“默照”禅风,追随者数以千计,且“寺屋几千间,无不新者”。时人誉为“天童中兴之祖”,世称“天童正觉”。卒后,高宗诏谥“宏智禅师”号。弟子分化幽远,晦迹林泉,传法者有雪窦嗣宗、善权法智等十四人。禅法思想核心是提倡和完善“默照禅”,使之成为与“看话禅”并行的一大禅学流派。默照禅以静坐默照为根本,即把它视作觉悟的惟一手段,教人在静坐中体验宇宙人生空幻的本质。“默”,指静坐默守;“照”,指般若智慧的观照。其本人身体力行,“昼夜不眠,与众危坐;三轮俱寂,六用不痕”。著有《颂古百则》,为元初万松行秀《从容录》所本;又有《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行世。

猜你喜欢的书

我的思想与观念

我的思想与观念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Ideasand Opinions)是英语世界广泛流传的爱因斯坦通俗著作集,自1954年出版以来,一直长销不衰。本书在爱因斯坦本人亲自监督和协助下编选而成,收录了《我的世界观》(1934英译本,1953德语本)《爱因斯坦晚年集》中的重要篇目,及当时新发表的文章,共计121篇,是认识和研究爱因斯坦的必读书。本书汇集了从爱因斯坦最初的职业生涯到去世前的文章精华,内容涉及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文化、教育、战争、友谊及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显示了爱因斯坦豁达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挚关切。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

意大利作家法埃洛·乔万尼奥里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74年。故事以罗马竟技场的角斗表演揭开序幕。角斗士中的强者斯巴达克斯不甘于这种残酷的杀人游戏,带77名角斗士、造反暴动。他们的起义队伍迅速发展,不断歼灭奴隶主军队,但终因领导指挥不力和内奸破坏,最后12000多名战士全部死在战场,斯巴达克斯也壮烈牺牲。这部小说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反映出奴隶社会的各种斗争,热情歌颂了以斯巴达克斯为代表的奴隶们的英雄壮举。这是欧洲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巨著。中文有译本。

拙斋文集

拙斋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20卷。林之奇撰。林之奇自号“拙斋”,因以名集。本集卷1至卷2为记闻,即《宋史》本传所谓《道山记闻》;卷3为诗;卷4至卷20为各体文章:表、奏议、札、书、启、史论、策问、记、序、箴、铭、行状、祭文及杂著。卷末附拾遗1卷(为宋、明刻本所无)。最后附有姚同为林之奇所作行实、吕祖谦写的祭文、李㯗所作的哀辞。后2种为《四库全书》本所刊落不载。林之奇是经学家,长于《尚书》。他的文章一般较明白畅达,不事钩棘,也没有沾染“语录”的粗鄙之气。《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诗尤具有高韵,如《江月图》、《早春偶题》诸篇,置之苏、黄集中,不甚可辨也。”本集有宋刻本(残存2卷)、明刻本传世,《四库全书》即据影抄宋刻本编入。

双殉

双殉

在我国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有两句形容所谓“读书人”的得意话,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凭现代眼光看,这两句话似乎已近乎陈腐而不合时宜,可是类乎这话的事实却是依旧有的。例如我的小学时老同学伍子楚结婚的那天,有几个有些“遗老”头脑的朋友,竟也把这两句话移赠他。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元杂剧剧本。简名《金线池》。关汉卿作。剧述书生韩辅臣进京赶考,途访故友济南府尹石好问。石宴请辅臣,并唤上厅行首杜蕊娘陪席。韩杜2人一见钟情,韩当晚即宿于蕊娘家中。蕊娘的假母李氏知辅臣是府尹好友,乃敬礼款留。时经半载,韩、杜恩爱欢洽,誓相娶嫁。但李氏知辅臣无钱,极力挑拨阻拦。趁石府尹考满进京之际,将韩赶出妓院。辅臣负气,多日不往杜家,亦未与蕊娘相商,蕊娘亦气愠。李氏乘间诬辅臣已另就新欢。移日,辅臣探望蕊娘,蕊娘负气拒而不睬。石府尹任满朝京,天子以其贤良清正,命复任济南。辅臣求石为其作主。石乃于金线池设宴,请众妓为辅臣、蕊娘2人调解和好。蕊娘醉酒,辅臣探问,仍遭拒绝。辅臣再求石帮忙。石府尹乃命拘来蕊娘,责其失误官身,罚以杖刑,蕊娘央辅臣代为求告,许以婚嫁。韩乃为之告免,2人和好如初。石府尹取俸百金,为蕊娘赎身,韩、杜2人遂完婚配。《录鬼簿》、《太和正音谱》、《今乐考证》、《曲录》并见著录。版本有《新续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刊本,《元曲选》本,《柳技集》本等。排印本《关汉卿戏剧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也收有本剧。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十二卷。俞皋(生卒不详)撰。俞皋字心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经学家。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乡罢。俞皋即从师于赵氏。此书一守良金之说,于经文之下,备列三传及《胡传》之文。吴澄《序》因而合称为“四传”,此后诸儒因之,“四传”之名抬高了《胡传》之地位。卷首《凡例》称:“遵程子说,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为例十六条。”但“其有义不同而辞同,事同而辞不同者,则见各事之下,非可以例拘也。……乃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时宜者也,是皆不可以例拘也。学者诚能熟玩《程子传》以求其意,至于沉潜反复,一旦豁然贯通,庶乎可窥圣人用心之万一也。”可见此书是以程颐为宗。《凡例》后有《程子朱子说春秋纲领》,摘录程朱之论《春秋》者若干条,以为本书纲领。再后是《春秋世次图说》,首列齐桓、宋襄、晋文及晋襄、灵、成、景、厉、平、昭、顷、定十三伯,以下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曹、陈、蔡、北燕、秦、楚、吴、杞、滕、许、邾、莒、薛各国世系表,附以鲁公族及三传汉诸儒传授图表。其图说部分则为该国简史。现存元泰定二年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