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跋陀罗

求那跋陀罗
  • 姓名:求那跋陀罗
  • 别名:
  • 性别:
  • 国籍:中印度人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394
  • 逝世日期:468
  • 民族族群:

求那跋陀罗(394~468)梵名Gun!abhadra 。意译作功德贤。刘宋译经僧。中印度人。原属婆罗门种姓。幼即学习五明诸论,广研天文、书算、医方、咒术等学。后读杂阿毗昙心论而崇信佛法,遂剃发出家,并受具足戒。师为人慈和恭顺,专勤学业,先习小乘教法,博通三藏,后转学大乘教法,深研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诸经,进而读诵宣讲,并以佛法劝化父母,其父受师感化亦归信佛教。刘宋元嘉十二年(435),师经由海路至广州,文帝遣使迎入建康祇洹寺,从事译经工作。师与慧严、慧观等于祇洹寺招集义学僧,译出杂阿含经五十卷,后于东安寺译出大法鼓经二卷,次于丹阳郡译出胜鬘经一卷。其后,受谯王之请而居止荆州之新寺,宣讲华严等经。此外,师亦曾居住道场寺、中兴寺、白塔寺等多处。刘宋大明七年(463),师奉敕祈雨而感得甘霖普降,帝敕赐甚丰。一生历经文帝、孝武帝、明帝三朝,历朝皆归向推崇之,对内事外事多有贡献。师广演大乘之教法,译经弘化,故世称‘摩诃衍’。所译之经典,除上述之外,尚有楞伽经四卷、小无量寿经一卷、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罪福报应经一卷等,共计五十二部一三四卷。其中,小无量寿经一卷,系阿弥陀经三译中之第二译。师于明帝泰始四年示疾,临终之日见天华圣像而入寂,享年七十五。[梁高僧传卷三、历代三宝纪卷十、神僧传卷三、出三藏记集卷十四、开元释教录卷五]

求那跋陀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奇症汇

奇症汇

医案。清沈江辑。八卷。江字岷源,号抱元子,秀水(浙江嘉兴)人。居职太医院,因母疾辞归,以医术救疾济贫,喜钻研疑难证治。此书成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按人体部位分为耳、鼻、舌、面、项、喉、心神、胸腹、身背、手足等门,每门附成方数种。汇集《圣惠方》、《更子益奇疾方》、《杨起简便方》、《李楼怪疾方》、《酉阳杂俎》、《泊宅编》等二十余种医书及笔记小说,和李时珍、葛洪、朱丹溪、徐之才等医家著名医案中疑难病证,或奇疾怪症案,共三百四十九条。所载病案多不常见,如通身生块、身痛欲人击打、脚跟骨脱落、二年不寐、眼合即麻痹、跌扑失明、目中常见一小镜、舌衄、舌痹等。每案详叙病症、病因、辨证、治法、方药、预后。记录完整,间有按语,阐明医理。但取材兼及笔记小说,故杂有少数奇异医案,难以尽信。有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又名《青童道君列纪》或《太保玉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乃金阙帝君授青童道君,后由魏华存授许远游。经文言存思身中洞房宫三真及诸神之法。其法闭目内视,思念脑部洞房宫三真,得日月结炁成符,揖之以采日精月气。又称人体内二十七真各有真讳,知此神宝真讳可身为神仙,书中列举日月、五官、五脏诸神真讳,谓修道之上闭目内视存想,则诸神下降身中,与身中诸神结合,以致己身与天合一,寿无穷年。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原题「象川无名子翁葆光注、武夷陈达灵传、集庆空玄子戴起宗疏」,书成于元代。原书三卷,并附《直指详说》一卷,有《四库全书》本、《道书全集》本。又《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收入是书,分作八卷。据编首序文,此书注者翁葆光乃张伯端再传弟子,因有感于世传《悟真篇》版本舛谬,注解有违原意,乃据陆思诚家传《悟真篇》真本,「课解真文」。翁氏依《阴符经》分章之旨,将《悟真篇》丹法分作三卷:「上卷以炼金丹为强兵战胜之术,中卷以运火金液丹为富国安民之法,下卷以九转大还丹为神仙抱一之道,谓之三乘大法,以应《阴符经》之正义。」其注属南宗阴阳派丹法,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人戴起宗又为翁注作疏,阐发翁氏未尽之义。复撰《金丹法象》一篇,解释有关内丹术语。并著文辨析世传「薛道光注」之伪。书末附录宋元道士所撰内丹诗文数篇。

篁君日记

篁君日记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北平文化学社1928年9月初版。收璇若《序》1篇,《自序》1篇。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描写了篁君在一个多月中的爱恋心态。篁君生长在一个大户人家,其妻子带着幼儿住在兵荒马乱的河南老家,而他则在北京一衙署工作。一日,篁君在餐桌上遇到一个“小寡妇样”的姨太太,两人双目对视,“无端脸红”,“烦恼如同一群蜂子,同时飞扑到心上来”。最初,篁君还能想到“不幸”的妻儿,以“顾全体面的理智”去浇灭情欲。但随着他一步步堕入情网,便渐渐把“妻安置到脑背后”。在理智与情欲的争斗中,“不长进的思想不久即侵占了”篁君的全部意志,致使他完全陷入了与姨太太的情欲。这部日记体小说是篁君的一份忏悔录。《自序》说:“这短文,作为在妻面前的一点忏悔”,“过去的我,自己也在极力设法要把它忘却”。

金山活佛

金山活佛

煮云法师,法名实泉,江苏如皋人,十九岁落发,一九五○年以一衣一钵渡海来台,住锡凤山佛教莲社。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尤以精进佛七应机最众。一九八六年八月圆寂,享寿六十八,平生著述甚多,著有《金山活佛》、《皇帝与和尚》、《佛门异记》等十一本书。《金山活佛》一九五九年出版。人称“金山活佛”的妙善禅师,俗家姓董,陕西省人。他的出生年代及舍报年龄,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出自乐观法师的《金山活佛神异录》,谓活佛于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在仰光示寂,世寿八十四岁;一说是出自煮云法师的《金山活佛》,谓活佛于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示寂于仰光,世寿五十四岁,这两者之间相差了三十年。参考其他资料推算,以煮云法师所说相近。

菩萨本缘经

菩萨本缘经

亦称《菩萨本缘集经》。佛教经典。古印度僧伽斯那撰,三国吴支谦译。共分八品,记叙本生故事八个。不少故事已为其他本生经所收。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