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

  • 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

    《作者:简·韦伯斯特美国作家简·韦伯斯特创作于1912年的脍炙人口的巨著,一经推出即获得不同凡响的轰动,长期以来畅销不衰。其语言文字的曼妙可爱、简笔画的趣味勾勒、情节的丰富流畅奠定了此书的不可替代的文学成就,一度被媒体喻为“一本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书,内容胜过《小妇人》”。主人公乔若莎·艾伯特在走廊里碰巧看到了最后离开的一位理事,也就是后来资助她上大学的人,当时的感觉是此人很高大。恰巧车灯把他的影子投射在大厅的墙上,影子把手脚都滑稽地拉长了,看是去就像是人们俗称的“长腿叔叔”——一只硕大的蜘蛛。因为资助女主人公的理事希望当一位无名氏,所以他

  • 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

    《作者:雷马克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径流亡者的“苦路”,历经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又仿佛是徒劳的希冀。主人公路德维希·佐默是德国人,父亲因纳粹的政治迫害而死,他也被迫在欧洲流亡多年。佐默曾在巴黎跟着一个犹太古董商做学徒,古董商去世后,他抛弃自己原先的身份,继承了古董商的护照,后乘船抵达纽约。和许多流亡者一样,佐默努力重新开始。他经人介绍入住了一家聚集各国流亡者的旅馆,凭借当初在古董商身边和藏身于博物馆时学到的知识在一家

  • 飞女郎与哲学家

    飞女郎与哲学家

    《作者:菲茨杰拉德此书是作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他已发表的八个短篇故事。作者以崭新的视角和鲜亮的文笔如实描绘一战后美国社会的生活景象,颂扬了年轻一代对旧道德的反叛心态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离岸的海盗》是个虚构的浪漫故事,女主角阿蒂塔简直就是飞女郎的形象代言人。她彻底反对平庸的生活,情愿生活在美丽的谎言里。《冰宫》弥漫着浓浓的诗意,作者用精美绝伦的文笔写出了美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傲慢与偏见对人心的影响,许多重大主题都凝缩在这篇美丽的短篇里。《脑袋与肩膀》是集子里最为幽默的一篇。《刻花玻璃酒缸》是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构思巧妙,主人公的

  • 屠夫十字镇

    屠夫十字镇

    《作者:约翰·威廉姆斯《屠夫十字镇》讲述的是一个在1873年从哈佛辍学的年轻人安德鲁斯,受爱默生和梭罗等人的自然观念影响,带着寻找美好、希望和活力的冲动,来到屠夫十字镇,并跟随猎人米勒和其他两人(剥皮人施耐德和随营干杂活的查理·霍格)进入科罗拉多山区猎捕野牛。他们各自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想法,踏上了这次前途未卜的旅程。他们经历重重困难,还丢掉了一个人的性命,才重回屠夫十字镇,但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夏尔尼伯爵夫人

    夏尔尼伯爵夫人

    《作者:大仲马全书以巴士底狱陷落后,路易十六和王后被押送回巴黎,在企图与共和派的米拉波妥协失败后,驾车出逃妄图勾结国外反动势力扑灭革命,在比利时边界被捉拿的史实为主线;以忠君的夏尔尼伯爵与妻子安德烈感情的复杂纠葛为副线。在大致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通过编织了大量曲折惊险的情节,还有不时出现的卡格利奥特罗伯爵(即巴尔萨莫的化名)神秘行径,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保持了大仲马的一贯风格。

  • 少爷

    少爷

    《作者:夏目漱石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来自东京的主角“少爷”有著典型江户人率真朴实的性情,赴乡下任教後目睹种种人心丑恶的现象。单纯的他坚持以发自内心的正义感行事,不向世俗的虚假低头。甫自学校毕业的他,接下了教职而远赴他乡工作,这宁静淳朴的小镇对少爷来说理应是如鱼得水,再适合也不过,但生性莽撞的他却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风波。

  • 梦十夜

    梦十夜

    《作者:夏目漱石《梦十夜》是由十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主要记述了十个光怪陆离的梦,反映了漱石对爱情、艺术、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感悟。这部作品以其神秘诡异、奇妙瑰丽的特点备受人们喜爱。若说梦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射,那么《梦十夜》就像是一把钥匙,引领读者一窥百年前从容优雅、幽默兼具的夏目漱石深沉的内心世界。

  • 心

    《作者:夏目漱石“我”认识了一位“先生”,后来接得“先生”一封长信(其时“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讲述了“先生”在大学时代同朋友K一同爱上房东漂亮的独生女儿。“先生”设计使K自杀,自己如愿以偿。但婚后时常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最后也自杀而死。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

  • 三四郎

    三四郎

    《作者:夏目漱石中篇小说。作者【日本】夏目漱石。1908年9月—12月连载于《朝日新闻》,1909年5月由春阳堂出版单行本。为作者中期创作的 “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从九州到东京上大学的农村青年三四郎,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产生了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愿望,他爱慕美貌的城市女学生美祢子,但又缺乏积极和明确的追求意识,结果导致恋爱失败。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学习、生活和恋爱经历,反映了明治年间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对社会时弊和盲目欧化的风气进行了批判。小说语言质朴,文笔娴熟,心理刻画细腻生动。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反映知

  • 裙钗之战

    裙钗之战

    《作者:大仲马《裙钗之战》是以小说体栽描绘的法国一段内战史,是大仲马的一部鸿篇巨著。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年幼当政,王太后安娜公主垂帘听政。由于前总理黎世留去世而指定马扎里尼红衣主教继任,加速了法国政经的内外交困,激起部分王家显贵和宫廷大臣们的反对,继而发生首都和外省区的武装叛乱。在反叛斗争中,国王和王太后们逮捕了王族孔代亲王为代表的反叛头面人物,而不屈服的孔代亲王夫人却联络外省叛党,据守波尔多,与王太后为首的宫廷展开了一场女人策划的裙钗之战。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就是从王太后讨伐孔代亲王开始的。大仲马这位蜚声世界的小说家,一

  • 双雄记

    双雄记

    《作者:大仲马《双雄记》是大仲马1857年发表的一部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法文版名字叫《耶户一帮子》。作者以“耶户一帮子”来比喻在路易十八支持下以卡杜达尔为首的那批在叛乱中打家劫舍、对抗革命的保王党人。大仲马在这部小说里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为其历史背景,以旺代叛乱的某些真人真事为基础,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有声有色、夺人心魄的故事,描绘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里各有一名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干将,他们是罗朗和摩冈。在作者心目中,这两位年轻人都是在各自阶级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小说所描述的,也就是罗朗和摩

  • 英雄艾文荷

    英雄艾文荷

    《作者:司各特长篇历史小说。英国作家司各特著。小说写12世纪末英国撒克逊乡村骑士的儿子艾文荷武艺超群,在诺曼人理查国王麾下当骑士。“狮子王”理查在战争中身囚异国,其弟约翰亲王阴谋篡夺王位,国内情势混乱不堪。约翰亲自主持盛大的比武会,以争取人心。其时理查和艾文荷已经回国。比武第一天,艾文荷化名“脱藉骑士”,打败了约翰方面的五个勇将,取得了优胜,他选定罗维娜为比武会的“皇后”。第二天,艾文荷在理查王的协助下打败了各武士的进攻,但不幸身负重伤,多亏了犹太人艾萨克和他的女儿蕊贝卡的精心治疗,才脱离危险。第三天比武,绿林好汉罗宾汉化

  • 四十五卫士

    四十五卫士

    《作者:大仲马《四十五卫士》讲述的是十六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法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延续三十多年的胡格诺教派与天主教派的内战,正是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与法国内部政治纷争交相错杂的结果。本书中主人公三亨利以及安茹公爵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斗争:亨利三世忧心忡忡,招募四十五名悍勇的加斯科尼人充当贴身卫士;德·吉兹公爵兄妹翻云覆雨,纠集巴黎的天主教联盟势力密谋刺杀亨利三世;亨利·德·纳瓦拉韬光养晦,终于一举攻占要地卡奥尔城;安茹公爵骄纵淫逸,企图占领弗朗德勒自己称王,结果却落得死于非命。

  • 玛戈王后

    玛戈王后

    《作者:大仲马《玛戈王后》出版于一八四五年,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继《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之后的又一代表作。本书写的是十六世纪法国胡格诺战争期间宫廷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卢佛尔宫的盛大舞会,皇家的狩猎,刀光剑影的厮杀,巴黎城内大街小巷的风光组成了十六世纪的法国,充满了浓郁的历史色彩。作者牢牢扣住一条主线,那就是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之间的冲突、法兰西宫廷内部的斗争,两者交织,引出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紧张曲折的情节。故事进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暴君末日

    暴君末日

    《作者:大仲马《暴君末日》又名《一个皇帝的爱情悲剧》,是大仲马的一本历史小说,原名为《阿克黛》。小说描写阿克黛爱上了斗虎勇士、竞技和歌唱优胜者琉喜阿斯,随他返回罗马城,谁知琉喜阿斯就是荒淫无耻、暴虐无道的皇帝尼禄。阿克黛只身逃走,历尽九死一生。尼禄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暴君的末日到了┅┅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作者: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到入迷之处,没想却因书页装订错误而被迫中断阅读。你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下文,不料拿回来却是另一部小说,读到高潮迭起之际,书又戛然而止……如此这般的阴错阳差一再发生,你锲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来读,前后总共阅读了十部互异其趣的小说之开头,这些“嵌入的小说”的标题正好串成一个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2)在马尔堡市郊

  • 帕洛马尔

    帕洛马尔

    《作者:卡尔维诺《帕洛马尔》(Palomar)是卡尔维诺生前所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1983年出版。卡尔维诺曾表示,帕洛马尔就是他本人的化身,“帕洛马尔是我自身的写照,这是我创作中最富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一部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帕洛马尔的任何经验,都是我的经验。”卡尔维诺曾隐居巴黎15年,与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等人交往密切,而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更是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索绪尔的几组重要概念如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共时性和历时性,在卡尔维诺的小说《帕洛马尔》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 树上的男爵

    树上的男爵

    《作者: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传统叙事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的迷失自我、完整性丧失以及焦虑迷茫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类个体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价值的历程。同时在时间轴上,体现了通过对个人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从而达到非个人主义完整道路的主题。小说思维活跃、思想深刻,深刻的刻画了现实的种种弊端,启迪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和现实社会予以深入思考。

  • 分成两半的子爵

    分成两半的子爵

    《作者: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通过讲述梅达尔多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劈成两半,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恶的子爵处处行恶,善的子爵时时行善,善恶处于痛苦的对立冲突中,后因同时爱上少女帕梅拉,两个半身在决斗中受伤被缝合而重新获得了完整的身体的故事,向读者反映了人性分裂与善恶冲突的主题思想。

  • 不存在的骑士

    不存在的骑士

    《作者:卡尔维诺《不存在的骑士》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不存在的骑士》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叙述的是发生在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大帝(公元768—800年)统治时期的一则情节离奇古怪的故事:一日,查理大帝在阅兵时,惊奇地发现队伍里有一位没有躯体但全身装束洁白严整的骑士,他自称是一个“不存在的骑士”;骑士既没有肉体,也没有灵魂,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各种动作;骑士徒劳地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以便在历史上能留下自己的足迹,故对未来充满了疑虑和惶惑。卡尔维诺之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塑

  • 黑郁金香

    黑郁金香

    《作者:大仲马《黑郁金香》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荷兰的激烈的政治斗争为背景,通过培植黑色的郁金香这条线,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高尚正直的高乃里于斯正在研究创造郁金香新的品种——黑郁金香,他的邻居博克斯代尔也是郁金香的培育者,卑鄙阴险,正当高即将成功之际,他向当局告密,说高的义父曾把一份反政府的密件交由高保管,高被投入监狱。在狱中,他与狱卒的女儿罗莎真诚相爱,于是把偷偷带进监狱的宝贵的黑郁金香球根交由罗莎培育,在罗莎精心照料下,黑郁金香终于开花了。但想不到博窃取了黑郁金香……最终博的阴谋败

  •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作者:贝克特法国贝克特的戏剧。贝克特生于爱尔兰犹太人家庭,后定居法国。《等待戈多》于1953年上演,引起轰动,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全剧共分两幕,仅有5个剧中人。第一幕:黄昏、荒野、秃树、小径、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做着脱靴子、摘帽子等无聊动作。他们在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作者始终没有交待。后主人波卓和仆人幸运儿过场,波卓用皮鞭驱使仆人,大逞威风,被称作“思想”的幸运儿说的话无句读,不知所云,他们下场后,一男孩上场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第二幕:次日同一时间、地点,戈戈、狄狄扯着废话于等待之中,波卓和幸运儿上,一夜

  • 瓦格纳事件

    瓦格纳事件

    《作者:尼采作者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是本篇幅很小的书,共有序、正文12节,还有2则附言。尼采在书中称赞比才的音乐而贬抑过去好友瓦格纳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为颓废的音乐。他认为瓦格纳是欧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现,因此做了此书来分析这个“个案”。

  •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

    《作者:柏拉图《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347年),西方思想传统奠基人之一,同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齐名。柏拉图来自一个长期在雅典政界扮演重要角色的家庭,但由于厌恶政治圈内的暴力和腐败,他拒绝沿循这一家族传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 (他的朋友兼老师)被判死刑,更让他感到失望和恶心。受苏

  • 看不见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中的55个城市故事,显示了城市的秘密,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柔软的,它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看不见的城市》小说的历史背景带出真实存在过的两座城市:忽必烈帝国的都城和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这两座城市的对峙显示了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同的价值。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用古代使者的口吻对城市进行了现代性的描述。连绵的城市无限地扩张,城市规模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感受能力,这样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怪物了。这就是后

猜你喜欢的书

台海见闻录

台海见闻录

本书凡四卷-今存二卷,董天工撰。天工字典斋;福建祟安人。清雍正癸卯(元年)拔贡,乾隆十一年任彰化教谕。十五年秩满忧居,为答友朋之询问,尝就在台见闻,征诸文献,编次成书。首有「自序」,对其内容略作提纲云:「首山川、建置以及官爵、武备、田赋输将、备考条例,次风俗、物产、名贤、烈妇,至于词赋诗歌择咏台风土者录之,名曰「见闻录」;分卷为四,以为笔谈』。此书于乾隆十八年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藏有前二卷,缺卷三、卷四。卷一有山川、建置、官制、营制、武备、船政、田赋、盐课、水陆饷、官庄诸目,卷二有汉俗、番俗及台卉、果、蔬、木、竹、草、禽、兽、鳞等纪载;至后二卷虽无目可稽,然按「自序」所云,当属贤良、节烈等人物传述与词赋诗歌之选录。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论书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中国通史简编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主编。1942年延安新华出版社初版。本书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我国历史的一次尝试。作者在该书初版时曾说明它与旧体历史的五点不同:第一,“书中肯定历史的主人是劳动人民,旧类型史书以帝王将相作为主人的观点被否定了”。第二,“试用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到具体的中国历史”。第三,“把封建社会分三个时期。西周起到秦统一,初期封建社会;自秦到南北朝,封建社会第二阶段;隋唐到鸦片战争,封建社会第三阶段,说明它的发展过程”。第四,书中着重写了“农民起义和反抗外族侵略,说明中国人民确有反抗压迫、反对侵略、敢于斗争的伟大传统”。第五,“注意收集生产斗争的材料,古代的科学发明以及有关农业、手工业的知识写得不少”。该书初版时只有上、中册,内容包括从上古到清代中叶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部分,1946年以《中国近代史》上册为书名在延安出版。建国后出版的《中国通史简编》修定本,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很大改进,篇幅也扩大四倍以上。

资治通鉴考异[四库本]

资治通鉴考异[四库本]

北宋司马光撰,司马光等人所撰成的《资治通鉴》,共294卷,共参考正史之外各种杂史著作322种,历经19年最后完成,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编撰《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比较各种史料,辨明选定的理由,同时撰写了《考异》一书,作为副产品,共30卷,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与《资治通鉴》同奏于朝。《资治通鉴》的编撰,常有一事用三四出处纂成者。洪迈《容斋随笔》曾指出,其书所用材料,包括《河洛记》、《魏郑公谏录》、《李司空论事》、《张中丞传》、《凉公平蔡录》、《邺候家传》、《两朝献替记》、《金銮密记》、《彭门记乱》、《平剡录》、《广陵妖乱志》等等。所列不过偶举数端,实际数目远不止此。这些稗官野史,往往多记传闻异事,喜造虚言,司马光对比,即多写成考异。考异一方面是对史料的真伪加以辨驳,一方面又以存异的形式保存了有争议的史料,可供读者重新加以研究。《资治通鉴》所参考过的二三百种书籍,大半以上原书已经散失,赖《考异》得以保存,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以往史书的注释,以裴松之《三国志注》最为详善,能详引诸书错落之文,而折衷之以归一是。但由作者在书中自陈材料去取之由的,却无先例。《资治通鉴考异》开创了这一方法,其态度严谨客观,故多为后人所取法,被称为“考异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都承袭这一体例,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该书与《资治通鉴目录》30卷一起,原与《资治通鉴》并行。自胡三省作《资治通鉴音注》,始散入于正文之下,随文而见,目前通行的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治通鉴》标点本即此。单行本仍有刊行,但较为少见,有《四库全书》据明初刻本刊本等。

论语意原

论语意原

宋郑汝谐(字舜举)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自谓于《论语》,“少而诵,长而辨,研精覃思,以求其指归”。既断以己说,复附以程颢、程颐、张载、杨时、谢良佐诸公之说,“凡再易稿,亦可谓刻意研求矣”(自序)。是书重在研求《论语》的意原,如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说“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颜子之克己,曾子之三省皆习也。时习不是无时不习,而是当其可之谓时也”。真德秀序“称其学出于伊洛,然所说颇与《朱子集注》异”。

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

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

二卷,唐善无畏译。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