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米

- 姓名:贝拉米
- 全名:爱德华·贝拉米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50年3月26日
- 逝世日期:1898年5月22日
- 民族族群:
爱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1850年3月26日-1898年5月22日),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美国作家、记者和政治活动家,以其乌托邦小说《回顾》而闻名。贝拉米对和谐未来世界的愿景激发了众多致力于传播贝拉米政治思想的 “民族主义俱乐部”的成立。
贝拉米在奇科皮瀑布的公立学校上学,然后前往纽约斯克内克塔迪联合学院,在那里他只学习了两个学期。离开学校后,贝拉米去了欧洲一年,在德国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贝拉米曾短暂地学习过法律,但从未从事过律师工作就放弃了该领域,而是进入了新闻界。以这种身份,贝拉米曾在《纽约邮报》短暂任职,然后返回家乡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联盟任职。25岁时,贝拉米患上了肺结核,他最终死于该疾病。在他的整个成年生活中,他都深受其影响。为了恢复健康,贝拉米在夏威夷群岛呆了一年(1877年至1878年)。回到美国后,贝拉米决定放弃日常的新闻工作,转而从事文学工作,这对他的时间和健康要求较少。贝拉米于1882年与艾玛·奥古斯塔·桑德森结婚。并且有两个孩子。爱德华·贝拉米在马萨诸塞州奇科皮瀑布死于肺结核。他去世时年仅48岁。
贝拉米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契柯皮瀑布村庄。他的先辈是牧师,这对他的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年青时曾就读于斯克内克塔迪地方的协和学院,但未毕业。后留德,学习法律,取得律师资格,但从未执业。他对文学与新闻工作有很强的兴趣,最初在《纽约晚报》担任编辑,后又转到斯普临菲耳德的《协和报》。少年时就关注社会问题。1888年,出版了空想社会改良主义长篇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年》。这本书出版后曾经风行一时,在美、英各地销售一百万册以上,并被译成德、法、俄、意、阿拉伯、保加利亚等国文字。在该书中作者从幻想的波士顿城100年的“惊人变化”,叙述想象中20世纪的美国新的社会、生产制度。贝拉米在这部作品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各种矛盾和弊病。提出了空想改良主义的经济、政治主张。
贝拉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妙绝古今
通代散文总集。4卷。宋代汤汉编。此书旧本无编辑者姓名。仅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南赣巡抚谈恺刊书序和南安知府王廷幹跋,均称其为宋人所选。《宋史·艺文志》亦无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据元人赵访《东山存稿》考证,认为是汤汉所编。此书所编皆古代散文,始于春秋左传,终至北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所选文章79篇。先秦文章取《左传》、《国语》、《庄子》、《列子》、《孙子》、《荀子》、西汉文章取《史记》、扬雄《答客难》、刘歆《移太常博士书》、诸葛亮《出师表》,唐代文章取韩愈《获麟解》、《答李翊书》等、柳宗元《梓人传》、杜牧《守论》,宋代文章取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欧阳修《泷岗阡表》等、曾巩《新序·目录序》、徐稚《祠堂记》、王安石《书洪范传后》等、苏洵《族谱引》、苏轼《六一居士集序》等。此书编选目的在于为学习古文者提供精良的选本,所选篇目皆“体近乎古而义切于用者”,“云妙绝古今者,谓文章必有法程而凡操觚染翰者固当究心乎体要欤”(王廷幹《序》)。此书在编选意图上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相似,体例上仅以夹注形式简注难读难解的字词,未加品题和评点。有明刊本、《豫章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原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盖为明成祖时武当山道士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中纂集五种酌献科仪和献文。即: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酌献仪、正月十五日祖天师张陵诞辰酌献仪、二月十五日道祖太上老君降诞献文、三月三日玄天上帝降诞献文、九月九日高真祖师张陵及玄天上帝冲举献文。其酌献仪式有宣意、宣疏、三献、唪经、回向等节次。献文内容为称颂诸师圣德神功,表达归命献敬之诚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七篇,今《正统道藏》本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开篇为《太帝招魂众文》,概述修炼《金阳索经》胎息之道,以及存神、服符之法。其次载「上清石景之符」十八枚、「太帝招魂符」一枚。符文皆用于佩带或服食,经中详述其佩带服食方法。据称依法修行,可致「策龙步玄,举形阶渐矣」。卷末附按语,略述《石景金阳素经》之来历,称此经为《太微黄书》八卷之一,真人昔于赤城山中传授许远游(东晋道士许迈)。此按语应为南北朝道士所作。
山带阁注楚辞
《楚辞》研究著作。6卷。清代蒋骥撰。此书卷首有屈原传记及楚辞地图,另附《楚辞余论》2卷、《楚辞说韵》1卷。正文6卷为屈原作品,对《楚辞章句》自《九辩》以下概删。以“二招”为屈原作品,认为“二司命”和“二湘”是同类神,故将《大司命》、《少司命》合为一篇,《湘君》、《湘夫人》合为一篇,以《九歌》为9篇,加其它各篇,以就《汉书·艺文志》谓屈赋25篇之数。此点不可取,书中亦不无穿凿附会,但其“征实之谈,终胜悬断”(《四库全书总目》)。《楚辞余论》2卷,上卷除通论《楚辞》外,尚论及《离骚》、《九歌》、《天问》;下卷论《九章》以下6篇,其驳正旧注之失、考征典故异闻,时有精深之见。《楚辞说韵》1卷,论楚声音韵。版本方面有清康熙年间武进蒋氏山带阁刻本和雍正刻本,通行本有50年代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
铁云诗存
诗集。清刘鹗(1857—1909)撰。四卷,补遗一卷。鹗有《老残游记》已著录。此集冠有作者像,共收一百一十三首诗,其孙刘蕙孙辑并标注。卷一、卷二较完整,其余为后人搜集所得。卷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回忆所作,有闺怨、纪游、题画诗多种。卷二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时纪游诗,描绘异国风情,刻画工细、意境新奇,如《十七日到神户游布引观泷》、《二十日游岚山》等。其伤时感事之作,情真意切;写景状物,细腻逼真。有一九八○年齐鲁书社铅印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全一卷。略称比丘尼戒本。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之比丘尼戒本,其体裁同于比丘戒本,戒条总计三五八条。西藏律之比丘尼戒条与此部律最为相似,然以众学法计为一一二条之故,较此部律增多十三条,总计三七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