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赞扎基斯

卡赞扎基斯
  • 姓名:卡赞扎基斯
  • 全名:尼科斯·卡赞扎基斯
  • 性别:
  • 国籍:希腊
  • 出生地:克里特岛
  • 出生日期:1883年3月2日
  • 逝世日期:1957年10月26日
  • 民族族群:

尼科斯·卡赞扎基斯 (Nikos Kazantzakis 1883年3月2日(2月18日)–1957年10月26日),希腊作家。生在当时处于土耳其占领下的克里特岛。1902~1906年在雅典大学攻读法学,1907~1909年留学法国。早期受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写有中篇小说《蛇与百合》(1906),剧本《拂晓》(1907)和《牺牲》(1910)。在思想探索的道路上,卡赞札基斯甚至一度迷恋过宗教,朝过圣,崇拜过基督和释迦牟尼。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希土战争引起他的思想危机,1921~1922年在德国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他欢迎俄国十月革命,1925~1929年三次访问苏联,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这表现在他写的访苏游记中。作为紧张的思想探索的结果,他创造了所谓哲学上的英雄虚无主义。哲理剧《尼基福尔·福卡》(1927)、《基督》(1928)、《奥德赛》(1928)、《麦里萨》(1939)、《尤里安》、《释迦牟尼》和《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皆在1945年以后发表),以及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续篇(1924~1938)中,主人公否定了小市民的随波逐流,在“无目的的”反抗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但这并没妨碍卡赞札基斯对被压迫者寄以同情和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5年,他首次访问中国,翌年作为记者赴西班牙内战前线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在希腊曾组织一个社会主义的左翼政治团体,后来在巴黎担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文学顾问。1946年出版长篇小说《阿列克西斯·佐尔巴的生平和事业》,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继之又有《基督再次受难》(1950)、《最后的试探》(1950~1951)、 《上帝的臣民》(1952~1953)、《米哈里斯船长,自由或者死亡》(1953)、《兄弟残杀》(1954)等长篇小说问世,真实地反映了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1956年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平奖金。卡赞札基斯一直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友谊,1957年再次访问中国,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表现出由衷的喜悦。

卡赞扎基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分手在布达

分手在布达

《分手在布达》1935年出版,是马洛伊对家庭、爱情,以及个人内心平衡深刻思索的一部佳作。它体现了典型马洛伊的风格,以20世纪初流行的大段独白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全景式写作、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戏剧式充满张力的对话等一系列马洛伊作品代表元素。 初秋午后,青年法官审阅次日的离婚案卷宗,一对夫妇竟是他的旧识。 晚宴,法官陷入对古老庄严家族的漫长追忆:世代传承的法官职责和君子道德,爱情飘忽脆弱,家庭以克己和教养维系。宾客们意兴阑珊,帝国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箭在弦上,时代迷茫不知所向。 夜半寂静的寓所书房,早有不速之客。几近崩溃的丈夫声称刚刚杀死了妻子。他激烈地倾吐自己的情感生活,控诉导致他婚姻失败的三角关系。长谈彻夜,他对法官的怀疑、拷问剥茧抽丝,渐渐显露爱情、婚姻的残酷真相。

美丽与毁灭

美丽与毁灭

《美丽与毁灭》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作者自传性色彩;也对美国暴发户的贪婪及纽约夜生活的挥霍、蒙蔽天赋的虚掷浪费,极尽令人刺目之嘲讽。一对新婚夫妇——安东尼•帕奇和葛罗丽亚——讲究而拘谨遇上轻挑又浪漫,像是红茶加巧克力的组合;他们追求奢侈华丽的上流生活,依凭上一辈的财富不事生产,终日纸醉金迷以致道德、经济、健康不断扭曲、沦落。该书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

将苑

将苑

亦称《新书》、《心书》,中国古代论将用兵的著作。旧题诸葛亮撰。本书名最早见于南宋《遂初堂书目》。现有明正德、万历、天启刊本,明王士骐《诸葛忠武侯全书》、郭子章《武侯兵要七种》、清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以及《子书百家》、《百子全书》等文集丛书均有收录。全书50篇,约5000字,本于《孙子》、《吴子》、《六韬》、《三略》等书,论及兵权、逐恶、知人性、将材、将弊、将志、将善、将刚等50个问题。南宋《遂初堂书目》始有论载。明代王士骐编《诸葛亮集》时将其收入。

六壬银河棹

六壬银河棹

《银河棹》是《周易》的衍生书,全名《六壬银河棹》,有人说是诸葛亮的著作,也有人说是九天玄女的著作,还有人说,根本就没有这本书。棹指的是船桨;银河,天汉也,也称为六壬学。所以《银河棹》即“六壬学”之船桨也。“六壬学”是一门预断吉凶的学问。天干有十,而六壬学独取壬,因为壬水属阳,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又寄宫于亥,亥属乾宫,乾是易卦之首,所以取壬。六壬是指干支相配成六十花甲,每干配六支,以壬配六支则为“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故称六壬;另说壬有王形,为诸易之王,故称壬学。

灵砂大丹秘诀

灵砂大丹秘诀

灵砂大丹秘诀,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内容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篇为〈抱一圣胎灵砂〉篇。据称此篇乃老子传授葛玄、玄传郑隐、郑传葛洪。洪传虚静天师,天师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传张侍中。「侍中之后入东川之任,传与鬼眼禅师」。书中称抱一灵砂「外可以富豪(点石成金),内可以成大道(服食成仙)」。其炼制过程分九转:第一转先将硫汞炒成青金,加药加热而成白体灵砂,第二转将白体灵砂炼成玉笋灵砂,第三转将玉笋灵砂入匮三次,浇汞火养而成浇淋芽子;第四转以浇淋芽子炼出丹头朱砂;第五转用金合子盛丹头朱砂。火养三七日,第六转用金石丹头朱砂炼成金体朱砂,第七转用金体朱砂加三黄炼成三奇丹;第八转用金体朱砂炼八十一日而成大丹头朱砂;第九转用大丹头朱砂炼一年而成混元大丹,书中有十首诗歌,咏述作丹方法。 原书后半篇又包括四篇丹诀:第一〈九转金丹诀〉,以九首诗歌咏述九转丹法,其内容与《九转灵砂大丹资圣玄经》略同。 第二〈赤松子四转诀〉,用雄黄、雌黄、朱砂等药飞炼四转,所成丹药可用于点金。 第三〈太极灵砂赋〉、第四〈灵砂秘诀〉分别论述灵砂之制作程式以及丹砂生成原理。

事师法五十颂释

事师法五十颂释

藏传佛教书。宗喀巴著。明建文四年(1402) 成书于热振寺。内容是学僧对其轨范师应持的态度及应遵循的守则。藏文译本说原颂为拔毗天所集(汉文译本说马鸣所集)。在宗喀巴以前,没有专文注释, 由师徒辗转讲授, 口传既久,渐起争论。宗喀巴乃广引经论,阐明本义。为宗喀巴重要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