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路易斯

C. S.路易斯
  • 姓名:C. S.路易斯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8年11月29日
  • 逝世日期:1963年11月22日
  • 民族族群:

C. S.路易斯,全名克莱夫·斯台普斯·刘易斯(CliveStaplesLewis,1898年11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作者之一。他曾在牛津大学(MagdalenCollege,1925-1954)和剑桥大学(MagdaleneCollege,1954-1963)担任英国文学学术职位。他最出名的是他的小说作品,特别是《爱情的寓言:对中世纪传统的研究》、《纳尼亚传奇》和《太空三部曲》,以及在宗教方面有《痛苦问题》、《纯粹基督教信仰》等,


刘易斯和同为小说家的JRR托尔金是好朋友。他们都曾在牛津大学担任英语教师,并活跃于非正式的牛津文学团体Inklings。因为只有他真正了解《魔戒》的作者。20世纪30年代,他和托尔金常在牛津大学附近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聚会聊天,分享对方的种种古怪想法,并相约各写一部奇幻史诗。很多年后,这家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关于信仰与想像的伟大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刘易斯写了30多本书,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量达数百万册。《纳尼亚传奇》的书籍销量最高,并在舞台、电视、广播和电影中广为流传。他的哲学著作被许多教派的基督教教士广泛引用。


1956年,刘易斯与美国作家乔伊·戴维曼结婚;四年后,她因癌症去世,享年45岁。刘易斯于1963年11月22日因肾衰竭去世,也就是他65岁生日的前一周。2013年,在他逝世50周年之际,刘易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获得了一座纪念碑。


猜你喜欢的书

居官寡过录

居官寡过录

六卷。清刘振清汇梓、李元春评阅。刘振清,字金亭,陕西朝邑县人。李元春,号时斋,陕西朝邑县人,嘉庆举人拣选知县,又改大理寺评事。后因母老,回陕西书院,教人以身心性命之学。本书原为刘振清汇梓,李元春重加辑录、审订,并在书眉上时加评语,其子维翰、来南分别予以校录和参订。作者用心可谓良苦,书前序说:“居官之道,言之略尽”。希望各级官吏能仿而行之,使自己成为良吏。全书分三卷,所列条目甚多。卷一主要谈及官吏赴任前后应注意事宜;卷二为理政事宜,其中注重征收钱粮和审断刑狱;卷三辑录清督抚和地方官有裨治理示谕和审案中的判语等。全书有许多眉批,可谓画龙点睛。例如,卷一首条《初选京邸勿收家人衙役》,眉批说:“今作官每患家人太多,且多有上人荐托者。如使人已足,或知其不可用,皆当善辞。须知凡荐托者亦多系其人自求,荐托者亦碍于情面耳。如己亦碍于情面,兼畏势力,将来受害不少矣。”这样的话,书中随处可见。但实际上,各级官吏听之者甚少。清代官吏的腐败,不是一二个人或一二本书即能解决的。有 《青照堂丛书》本。

随息居饮食谱

随息居饮食谱

养生学著作。1卷。清·王士雄(孟英)撰。刊于1861年。撰写此书时,正值兵荒马乱之际,“石米八千,齑四十,茫茫浩劫……枵腹无聊,丐得枯道人秃笔一枝,画饼思梅,纂成此稿”。因此,其选材合于民情,切于实用。书中对饮食的概念有所探讨: “水,食之精;谷,食之本也;调味为制宜之具,蔬果亦日用之常也,故曰饮曰食,而考之实,辨之详。羽毛、鳞介不言食,以非人人为常食也”。本书共收录供食疗的药物330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7类,对各药的性味及其医疗用途、处方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对豆制品的推崇及发物的忌口等,均有新的发挥。本书现存最早为清咸丰11年辛酉(1861)刻本。又有《潜斋医书五种》本等。

北征后录

北征后录

明金幼孜撰。一卷。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北征瓦剌答里巴、马哈木太平与把秃孛罗,幼孜扈从出塞。自三月十七日出征至八月一日回京,在行军途中逐日记行程道路、山川要塞、气候、见闻。所记往还主要内容,均与史载相合。本书即撰成于行军途中。分为前后两录,分别详记两次北征期间成祖言行,行军作战情况,以及行军路程、山川胜迹、见闻趣事等,可为研究明与蒙元残部战争的参考。

弥勒上生经译注

弥勒上生经译注

全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简称《上生经》。南朝宋沮渠京声译。一卷。为弥勒净土信仰所依主要经典之一。假释迦牟尼之名义说弥勒死后当生兜率天(弥勒净土),描绘此处种种美妙景象;并说世人持戒修行和称念弥勒名号, 死后就可往生弥勒净上。由此形成弥勒净土信仰,特别为法相宗等信奉。

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

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

即南藏目录分十七科﹕一般若部、二宝积部、三大集部、四华严部、五涅盘部、六五大部外重译经、七单译经、八小乘阿含部、九小乘单译经、十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十一西土圣贤撰集、十二大乘律、十三小乘律、十四大乘论、十五小乘论、十六续入藏诸论、十七此方撰述。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与幻师咒缘起同,而说咒人,及咒,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