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路易斯

- 姓名:C. S.路易斯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8年11月29日
- 逝世日期:1963年11月22日
- 民族族群:
C. S.路易斯,全名克莱夫·斯台普斯·刘易斯(CliveStaplesLewis,1898年11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作者之一。他曾在牛津大学(MagdalenCollege,1925-1954)和剑桥大学(MagdaleneCollege,1954-1963)担任英国文学学术职位。他最出名的是他的小说作品,特别是《爱情的寓言:对中世纪传统的研究》、《纳尼亚传奇》和《太空三部曲》,以及在宗教方面有《痛苦问题》、《纯粹基督教信仰》等,
刘易斯和同为小说家的JRR托尔金是好朋友。他们都曾在牛津大学担任英语教师,并活跃于非正式的牛津文学团体Inklings。因为只有他真正了解《魔戒》的作者。20世纪30年代,他和托尔金常在牛津大学附近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聚会聊天,分享对方的种种古怪想法,并相约各写一部奇幻史诗。很多年后,这家酒馆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圣地,因为那里孕育了两部关于信仰与想像的伟大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刘易斯写了30多本书,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量达数百万册。《纳尼亚传奇》的书籍销量最高,并在舞台、电视、广播和电影中广为流传。他的哲学著作被许多教派的基督教教士广泛引用。
1956年,刘易斯与美国作家乔伊·戴维曼结婚;四年后,她因癌症去世,享年45岁。刘易斯于1963年11月22日因肾衰竭去世,也就是他65岁生日的前一周。2013年,在他逝世50周年之际,刘易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获得了一座纪念碑。
猜你喜欢的书
小大人
在那些环绕着天狼星转动的行星中间,有一个星球上有个青年,聪明绝顶,最近到我们这个小蚂蚁窝中游历,我三生有幸,和他认识了。他叫做小大人,这名字对所有的大人物都很合适。他身高八里:我说的八里是等于官尺二万四千步,每步五尺。一向为人类造福的代数学家,倘若当场拿起笔来,就会算出:既然天狼星系的居民小大人先生从头到脚有二万四千步,合到十二万官尺,而我们地球上的居民不过身高五尺,地球一周不过九千里;那末小大人所生长的星球,圆周一定比我们小小的地球正好大二千一百六十万倍。这在自然界中也极其平常,不足为奇。
弢园文录外编
近代王韬自编集。因作者自号弢 园老民,故名。十二卷。清光绪九年(1886)在香港出版。 大部分是作者旅居香港时所写的宣传变法思想的论 文。认为“中学重道而轻艺,西学重艺而轻道,中之尚本 较西为优点”(《自序》)。提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 当躬”(《易言跋》)。宣传变法自强,主张除弊兴利,向西 方学习,办好内政外交。批评洋务派官僚学习西国舟坚 炮利、器巧算精是“徒袭皮毛”,为“富强之末”。认为只 有仿效西方“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使 “上下之精通,君民之分亲”,才是“富强之本”。但又强 调“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反映了近代早期改良派 的矛盾思想。版本还有光绪丁酉(1897)夏时务学社仿 香港本重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校刊本等。
茑萝集
小说、散文集。郁达夫作。1923年上海泰东书局初版。列创造社“辛夷小丛书”第3种。收《献纳之辞》、《自序》,小说《血泪》和《茑萝行》,散文《还乡记》,《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六篇。《血泪》写异乡漂泊者“我”数度回国,目睹国内青年“趋附着现代的思潮”、争相谈论和标榜各式“主义”,进而因此纷纷“阔绰得很”,而“一个彻底的主义都还没有寻着”的“我”仍复衰哀穷愁。《茑萝行》表现的是“一个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对结婚八年的妻子既无爱又哀怜的复杂感情。《还乡记》表现“有识无产者”“我”自上海返乡途中因生活的流动而产生的不可抑制的自卑、伤感情绪。三篇作品多写在黑暗社会中四处碰壁、走投无路的人生遭遇。
敦煌录
五代敦煌地志。册页装,首尾全,共八十行,内容记敦煌郡境内之效谷城、贰师泉、莫高窟、鸣砂(沙)山、甘泉水、金鞍山、李先王庙、阳关、玉女泉、张球故居、石膏山、河仓城、长城等佚闻遗事。所记莫高窟天王堂绘赞普部从、金鞍山望祀、阳关即古玉门关以及张球事迹、乌山祭醮等,皆不见于他书。记张球事迹而云“先有沙倅张球”又云“天不憖遗,民受其赐”,必撰于张球死后相当一段时期。本卷封面有五代后期沙州名僧道真署名。抄卷字体亦为道真手笔。因知本卷为道真抄藏本。本件之后,又抄有后唐《浑子盈邈真赞》,亦道真手笔,而文中有“恩奉邀命,自愧不才”之语,知此赞为曹氏归义军节度孔目官杨继恩所撰。《敦煌录》撰者不知何人,但据此可推知其成书当在后梁至后唐之间。1914年英国翟林奈发表《敦煌录译释》,最早对本卷进行研究,胡適憾其讹误颇多,撰文为之正误,1915年翟林奈接受胡適批评,发表改订之新译本。1925年罗振玉刊布原卷录文,1958年那波利贞撰《千佛岩莫高窟与敦煌文书》再次发表原卷录文并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却误断本卷撰成于晚唐宣懿时期。
原阳子法语
原阳子法语,明初道士赵宜真(号元阳子)撰,门人刘渊然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辑录赵宜真所撰诗歌偈颂四十八首、题辞二篇、论说一篇。其诗文多言仙道性命修炼,兼融净明道、全真道二派教义。倡言三教合一,福慧双修,自利利他,彼此皆济。其论丹道则主张内外丹兼修。谓内丹者,自性法身本来具足,不假于外,自然之真;其进修之功则摄情门性,摄性还气。有偈云:「摄情还性归一元,元一并忘忘亦去,囊括三界入虚空,粉碎虚空绝命伍。」又谓外丹者,色身未免败坏,必资外药点化成真;其服炼之功则取日月之精华,夺乾坤之造化,刀圭入口,情欲顿消,骨肉都融,以臻形神俱妙,白日冲举。内外二丹功用虽异,而造道则一。又认为善恶因果报应灼然可信。自称早年从李尊师(李玄一)问道,师命以日记为炼心人道之门,积功日久,豁然贯通,「心与理融,天人合德,方知所谓修心即修道也」。
千金翼方
中医学方书著作,《千金要方》的续编。唐朝孙思邈撰。约成书于682年。孙思邈在著《千金要方》之后30年,又感此书之不足,取 “輗軏相济”、“羽翼交飞”之意,命名所续撰为《千金翼方》。现中国珍藏有明万历乙已 (1605) 王肯堂刻本,光绪戊寅 (1878)上海据日本文正十二年重刻大德十一年 (1307)梅溪书院刻本印,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江户医学影印本。现存最早者为日本珍藏之元大德梅溪书院本。该书收载了不少唐以前的医学论述及方药,还集录了一些国外(如婆罗门、高丽等)医药资料。辑录的800多种药物,分述其性味、主治、产地、用药法。对其中200多种药物的采集、炮制作了专门记述。详论其性味,主治以及部分药物的炮炙方法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