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 毓麟验方

    毓麟验方

    《作者:佚名全书一册。不著撰人,清抄本,书中题有“怡云堂抄本”5字,出处无考。该书广集治疗性功能障碍及不孕症的验方,亦有房中补益方药之类,其中男性不育症内容较多,同时间杂一些迷信及不健康的东西,虽珠目混杂,但读者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应用于临床,则可提高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本书原藏于浙江省中医中药研究所,1988年经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刊行于《妇科秘书八种》一 书中。<br/><br />

  • 产宝

    产宝

    《作者:倪枝维清倪枝维撰。许琏校订。一卷。枝维字佩玉,号风宾。浦江 (今属浙江)人。长于妇科,于雍正六年 (1728) 撰成是书。其内容主论产后诸证,多以生化汤加减治疗。先为产后总论,列有胞衣不下、块痛、血崩血晕、手足厥冷、类伤寒、类中风等二十余证; 后为产后调护法。书中每证详言辨证论治、加减用药之法。是书流传颇广。有清同治八年(1869) 临川桂氏刻本 (附福幼编),光绪三年 (1877) 湖北藩署刻本,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本。<br/><br />

  • 生生宝录

    生生宝录

    《作者:佚名妇科著作。清袁于江撰。三卷。作者生平事迹不详。袁氏参考妇科有关著述,并加以变通,于道光五年(1825)辑成是书。约一万字。上卷为胎前门,从十字真言起至胎前方止,简言胎前宜忌及方;中卷为临产门,从六字真言起至产难止,简言产科证治;卷下为产后门,从四字真言起至产后方止,主言产后诸证证治方药。书中论述简明,方药平稳,多为扶原固本之品,颇有效验。有道光五年刻本,又二十年(1840)铜梁罗氏等刻本(题作《重刻生生宝录》)及民国间四川铅印本(附《生生外录》)。

  • 产论

    产论

    《作者:贺川玄悦产科著作。一名《子玄子产论》。4卷。日本贺川玄悦(子玄)撰。成书于日本明和二年(1765年)。卷1孕育;卷2占房;卷3已娩;卷4产椅、镇带论。全书共收51条论述、74条治则、13条治术,概述妇女胎前产后诸疾的病因证治,以及难产的处理方法。于“产椅、镇带论”中着重批评日本妇女妊娠5月以带束腹,及产后于产椅跪坐7日等不利胎儿发育和妇女产后养息的陋俗旧法。末附作者临证治验48则。现有日本明和二年(1765年)平安济世馆刻本。<br/><br />

  • 胤产全书

    胤产全书

    《作者:王肯堂产科学著作。4卷。明代俞新宇授,王肯堂(宇泰) 撰于1602年。现存原刻本及其他明清刻本。卷一载求子、调经等医论五篇及有关处方;卷二列养胎、安胎等医论,孕胎期杂证之遗方治法;卷三为催生、临产、小产诸证;卷四则系妇人杂病。全书共载方五百余首,医论数十篇。

  • 胎产证治

    胎产证治

    《作者:王肯堂产科学著作。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本书栽怀胎总论、月经总 论、胎前总论、临产总论、产后总论等,并载各门下之病证三十三种,共载方九十六首。其论诸证,纲 举目张,简明扼要,推源医理,讲究辨证,通权达变 以治,惟求实效是务,为其有异于《女科证治准绳》 之特点。1930~1934年中医书局印行。

  • 校注妇人良方

    校注妇人良方

    《作者:薛己又名《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大全》等,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薛立斋)以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校注编著的。薛已是医学上的多面手,各科兼擅。薛己对前辈女科大师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非常尊崇,但他师古而不泥古,如女性是“调经”,还是“生血”,薛己就独有见解。他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故虽心主血,亦皆统摄子脾和胃,血自生矣”。为了让后人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对该书进行了校注。薛己不仅将他先进的思想贯穿其中,将他诊治女科疾病的400多个医案也录入其中,而且还在第24卷“拾遗方”中补充了24种妇人外科疾病的诊治。在他61岁时终于完成了对《妇人大全良方》的校注工作。《校注妇人大全良方》使《妇人大全良方》有了完整的标准版本,使《妇人大全良方》更加贴近临床,辨证论治观点更加鲜明,这对于后人正确学习《妇人大全良方》,指导妇产科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万氏女科

    万氏女科

    《作者:万全妇产科著作。又名《万氏妇人科》。3卷。明万全(密斋)撰。初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此书分调经、崩漏、胎前、产后4章。卷1为总论及妇科杂病;卷2、3分述胎前产后诸疾,末附保产良方。治疗上主张“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滞为主”。全书条分缕析,洞悉原委,简而实用。现有《万密斋医学全书》丛书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妇科冰鉴

    妇科冰鉴

    《作者:柴得华妇产科著作。清柴得华撰。八卷。得华字丽东,乾隆间医家。序中记述作者“少年病温,几为医误,于是弃儒业医,酷嗜岐黄家言”,孜孜以求,苦读多年,尤长于妇科。作者深感古代医著“率多论而不详,语而不畅,或存论而遗脉,或有治而无方,使留心斯道者,非失遗珠之恨,即生望洋之叹”,因而编撰本书。依《医宗金鉴》编目体例,凡分十二门。立论悉本内经奥旨,博采先哲精萃,复加探讨,创为一家之言。各门首论病情症状,次详脉法方药,辨证精审,论理透彻,立方遣药,丝丝入扣。读之易于领会,豁然贯通。本书对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及学习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乾隆四十一年(1776)稿本,藏于长春中医学院图书馆。

  • 郑氏秘传万金方

    郑氏秘传万金方

    《作者:薛古愚又名《女科万金方》。妇产科著作。宋薛古愚原撰,郑玉峰增辑。一卷。主要论述妇人调经及胎、产诸病及方剂。包括妇人生理、孕育、胎元论、保胎论、气血论、胎前产后脉论、产科歌诀及四物汤、催生太平丸等方剂。后有郑氏增辑八十四方,不立方名,简述主治、药物组成、服法。全书有论、有方,对研究妇、产科理论及临床运用均有参考价值。有崇祯二年 (1629) 抄本,存北京图书馆。<br/><br />

  • 产后十八论方

    产后十八论方

    《作者:佚名《产后十八论方》是清·道先氏编著的一部妇科类中医著作,约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道先氏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全书一卷。本书以产后十八方论为主,条分产后十八种病症加减用药,辨证灵活;后述生化汤以及加味证治,两方各具特色,疗效神验。

  • 秘珍济阴

    秘珍济阴

    《作者:周诒观妇产科著作。清周诒观撰。三卷。诒观字孚若,湖南湘潭人。少习儒,屡试不售,遂志于医,受业于其族高祖。医术渐精,名噪邑里。晚年感妇科之难,爰撰是书。卷一调经、求嗣、胎前门;卷二临产、产后,间附《达生编》之内容;卷三为产后与妇科杂证。分门别类,简要明了。主要病症多以歌诀述之,颇便诵读。是书乃周氏古稀之年所撰,所选方药,多经历验,颇切实用。有道光十年(1830)两酉堂自刊本。

  • 彤园二集小儿科

    彤园二集小儿科

    《作者:郑玉坛儿科学著作。4卷。清郑玉坛编辑。《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是书卷一为四诊及小儿推拿、灯火、艾火、拭口断脐、浴儿、脐风胎病、初生杂症、五官风毒诸法; 卷二列惊风、痉病、痫病、神病等10门;卷三列乳子伤寒、伤风感冒、四时瘟疫等10个病证辨治;卷四列霍乱、疟疾、呕吐等10门。全编奉《医宗金鉴·幼科》为主,荟萃诸家幼科精华可相互发明者而折中之,分门别类,辨证立方,庶可收按图索骥之便。

  • 彤园三集妇人科

    彤园三集妇人科

    《作者:郑玉坛妇科学著作。6卷。清郑玉坛编撰。《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是书卷一为妇科总括、调经门、经闭门、崩漏门等10门;卷二为嗣育、种子、受孕、养胎、保胎5门;卷三为妊娠伤寒、妊娠感冒、妊娠中风等14个妊娠病证的辨治;卷四为胎前本病门,列述妊娠期诸病及临月调理等;卷五为生育、催生、产后3门;卷六为乳疾、前阴、瘰疬、头面、足胫5门。全编折中群言,旨归中正,辨证立言,抉摘幽隐,不托空言,多有作者创见。

  • 彤园四集外科

    彤园四集外科

    《作者:郑玉坛外科学著作。6卷。清郑玉坛编撰。《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是书卷一为外科图形脉证,脉误总括、痈疽辩论、治法总括以及灸法、砭法、针法等12门;卷二为颈部、脑后、面部等11个部位的外科病证以及瘰疬门;卷三为胸、乳、腹、腋、肋、背、腰、下阴、后臀、臑肘、臂腕等18个部位的外科病证;卷四为疔疮、杂证、损伤3门及婴儿外科;卷五、卷六为外科医方考,列肿疡、溃疡、肿溃、疡溃、前后应用、去腐7门。全编以《医宗金鉴·外科》为主,汇集诸家之说足以相互彰明者以附之,绘图立说,旨归切要,外以辨其形色部位、十二经络穴道骨度,内以察其脏腑脉息、气血精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五方风土、六淫七情之类,反复申明,因证施治,使学者可汇观而统会。外科医方考集外科内治、外治方法约800余方,其方法独用者少,兼用者多,分门别类,选择精当。

  • 竹林女科证治

    竹林女科证治

    《作者:佚名亦称《竹林女科》。清·竹林寺僧撰。4卷。卷1为调经,从月经先期至白浊证治,计110余则;卷2为安胎,120余则;卷3为保产,110余则;卷4为求嗣,从求嗣总论至继病,110余则。书内详论女科生殖医学、男性房中求嗣。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皖江节署重刻本。

  • 妇人规

    妇人规

    《作者:张景岳妇产科著作。明张介宾撰。二卷。介宾有《类经》 已著录,此为其妇科部分。张氏认为妇人诸病本于男子无异,而其异者,惟经水胎产之属。乃将妇科病证分类论述,于明天启四年(1624)撰成此书。约四万八千字。有妇科总论及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类、子嗣、瘕类、前阴等九类。类下赅病,每病多择取诸家之精要,详述辨证施治之法,后附效验之方,书中分类明晰,辨证清楚,治法井然,多以温补为主,立论多有独到之处,颇为后世医家所重。有明刊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瀛海贾棠刻本,一九八四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后岳峙楼刊本影印精装本。

  • 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

    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

    《作者:黎有晫越南黎有卓著,谢雄峰 校注,《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系越南钞本医书,专论先天水火,即肾中之水火。撰者遵从“命门为一身之主”的基本理论,推崇八味丸、六味丸,立论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书中多引中国历代医学文献,又根据撰者自己的临证经验,正其讹误,逐条辨解,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价值。越南医圣黎有卓的医论集《海上大成懒翁集成先天》对中国明代医学的"肾命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挥。黎有卓对著名医家赵献可医易理论的完善和诠释,使"肾命学说"在越南得以传播和接受。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论证了"命门"的地位;二是严格辨别了相火和龙雷火的差异。这为研究医易思想提供了新文献和新视野,同时也符合东亚古典文献研究模式所提出的文献"缺位"现象,为东亚古典文献的传播研究理论构建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黎有晫又作黎有卓,乃是18世纪越南后黎朝的名医,其著作《海上医宗心领》因内容丰富,对越南医学造成很大的影响。

  • 薛氏济阴万金书

    薛氏济阴万金书

    《作者:薛古愚《薛氏济阴万金书》作者薛古愚,字将仕,宋代医家,生卒不详,擅长女科。著有《女科万金方》(简称《万金方》)、《女科胎产问答要旨》(三卷)、《产后歌诀治验》、《玉峰郑氏女科秘传》等,均有抄本传世。《薛氏济阴万金书》三卷,是在薛氏《万金方》基础上,由郑敷政编撰。郑字和阳,明代昆山人,郑氏女科传人,得家传薛氏《济阴万金书》更为铨次,而成《薛氏济阴万金书》。全书涉及经、孕、胎、产及妇科杂病,每证后均有治方,且加减详微,“叙证颇详,立方显豁”,文体流畅简练,论理明彻易懂。理法方药贯为一体,对临床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 脚气概论

    脚气概论

    《作者:浅田宗伯《脚气概论》是清代日本浅田惟常撰的一本内科类著作,为《皇汉医学丛书》之一。全书分三十五章,以历验实效专论脚气病证治。首列脚气总论,次述种类、证别、诊治、缓急、变化、摄养,末附妇人脚气之诊断。浅田氏认为脚气证候多端,可分九道论治。脚气既可由伤寒、疟痢、停饮、蛔虫、疥癣所致,亦可由大病产后所并发者。治宜审其本证,先治其急者,继后从容调理。本书还记载了脚气外治法,如针灸、渫洗、砭刺、外敷等,并载录治脚气验方八十三首。

猜你喜欢的书

神秘岛

神秘岛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以格兰特船长及其儿女为主线的著名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因隐居荒岛上的神秘人物——尼摩船长而得名。作者幻想在太平洋的这个小岛上建立理想社会,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强暴,人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过着幸福的劳动生活。这个地方被命名为“林肯岛”。一日,有4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小孩,乘汽球飞来“岛国”。他们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参加者,是北方人,为南方所俘虏。他们和“鹦鹉螺号”的老船长尼摩,在远离人烟的“理想之岛”上度过了四个劳动紧张而收获甚丰的年头。后来他们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驾驶的“邓肯号”,离开“林肯岛”,返回美国。这些“岛民”在有才华的工程师和发明家史密斯的领导下,开始一种欣欣向荣的“农业群体”生活。

紫微斗数全书

紫微斗数全书

四卷,托名宋初陈抟(希夷先生)著。中国古代命理术数。它以紫微星系为核心,构建起一套独特而精密的命理学体系。 书中详细阐述了紫微斗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通过对人出生时的星曜组合、宫位分布等进行分析,从而推断一个人的命运轨迹,涵盖事业、财运、感情、健康等诸多方面。其星曜系统丰富繁杂,不同星曜各具特性,相互交织产生千变万化的解读。每个宫位也有特定象征意义,彼此关联形成命运图谱。 这部书不仅为研究古代命理学提供了详实资料,展现了古人对命运探索的智慧结晶,而且在民间长期流传,对传统社会的文化、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命理爱好者将其奉为圭臬,不断钻研其中奥秘。它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内涵,虽带有一定神秘色彩,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深入探究,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与对生命的认知。第四卷《古今富贵贫贱夭寿命图》PDF文件可以阅读

考证病源

考证病源

医案,明刘全德著,《考证病源》重点对七十四种病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阐述,是一本较好的中医病因病机学专书。此外对药物的主治功效、药物引经、切脉主病、临床用药、方剂等方面也予以阐述,可谓是一本较全面的中医入门书。本书特点:歌赋形式,易读易记;病因分析,综汇诸家;考证病源,一统法方。

蔡文姬

蔡文姬

五幕历史剧。郭沫若著。1958年发表。剧作取材于三国时期“文姬归汉”的故事,塑造了爱国女诗人蔡文姬和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曹操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形象。蔡文姬为东汉名儒蔡邕之女,中原战乱中得南匈奴左贤王搭救,后与之结为夫妇,生下一男一女。曹操平定中原后,派使者董祀、周近前往南匈奴迎文姬归汉,让她继承父业,续修《汉书》。蔡文姬内心经历了爱国思想与骨肉情感之间矛盾冲突的激烈斗争,在董祀的鼓励开导下只身归汉。日后,曹操听信周近谗言,令董祀自裁,蔡文姬仗义执言,帮助曹操纠正了过失。经过长期的努力,她终于完成宏业,并在曹操的关怀下获得了家庭的幸福。作者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激情,细腻地刻画出蔡文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赞颂蔡文姬“以国事为重”, “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高尚品质;同时,以侧面渲染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展示曹操的远见卓识和坦荡胸襟,热情歌颂了曹操的“文治武功”及其民族政策的胜利。剧作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并以凄婉动人的“胡笳十八拍”贯串始终,多有深沉蕴藉的抒情场面,浪漫主义气息浓郁。

玉坡奏议

玉坡奏议

五卷。明张原撰。张原,字士元,三原(治今陕西省三原县龙桥镇)人。正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因上疏论事被谪为贵州新添驿丞。嘉靖元年(1522)召复故官。他对当时的权贵大臣直言不讳,言人所不言,这些奏疏皆收于本集。有《四库全书》本。

佛顶尊胜陀罗尼别法

佛顶尊胜陀罗尼别法

密教经典。题“龟兹国僧若那奉诏译”。一卷。见于《圆仁录》,作“龟兹国僧着那译”。《宗睿录》另题《佛顶尊胜陀罗尼并别行法》。此经先说尊胜坛法,后说尊胜陀罗尼三十八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