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敬节

- 姓名:大塚敬节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高知县
- 出生日期:1900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980年10月15日
- 民族族群:
大塚敬节(1900年2月25日—1980年10月15日),日本医师,专长于东洋医学,传承古方派,为昭和时期汉方医学复兴运动的主要推手之一。1978年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最高优功赏),奖励其对于东洋医学的贡献,是首位以东洋医学领域获奖的医师。出生于日本高知县一个汉方医世家,祖父大塚恭斋、父亲大塚惠迪均业医。于1919年入熊本县立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成为西医界一分子,从而获得了政府认可的行医执照。 1927年,他受中山忠直《汉方医学的新研究》和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和启示,对汉方医学的科学价值和实际疗效有了最初的认识,立志学习和研究汉方医学。1928年,因用甘麦大枣汤治愈了每天反复抽搐十几次的十岁少女的半身不遂症,使他更坚定了学习和研究汉方医学的决心。1930年2月,为学习汉方医学,他毅然离家到东京拜汤本求真为师,在“汤本医院”学习汉方医学。1933年,与矢数道明相识并成为挚交。1972年6月,就任“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所长。同年九月,日本医师会授予大塚敬节“最高功勋奖”,奖励其为汉方医学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这是日本医师会首次为汉方医家颁奖。
其主要临床学研究著作有:《类证鉴别皇汉医学要诀》(1932年)、《汉方诊疗的实际》(1941年与矢数道明等合著)、《汉方医学》(1956年)、《诊断与处方?汉方疗法》(1957年)、《汉方医典》(1957年与矢数道明等合著)、《汉方诊疗三十年》(1959年)、《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1966年)、《汉方诊疗医典》(1969年与矢数道明等合著)、《金匮要略讲话》(1979年)等。此外,还有综合性著作《大塚敬节著作全集》(1980年)。
猜你喜欢的书
曾巩文集
文集,曾巩著。曾巩的散文创作在艺术上获得了很高成就。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素朴有分量,表现沉着,思致明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此文集精选《寄欧阳舍人书》《醒心亭记》等曾巩文章8篇。一一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曾巩的文学造诣。
乾隆贵州通志
贵州地方志。清鄂尔泰(1677—1745)总裁,靖道谟、杜诠纂修。四十六卷。尔泰有《(雍正续修)云南通志》已著录。诠,曾官仁怀知县。贵州通志前有数修,因有疏漏,鄂尔泰奉诏,邀靖道谟、杜诠于乾隆六年(1741)重修成书,八十万字。分天文、地理、营建、食货职官、武备、人物、艺文八门。含气候、祥异、舆图、山川、风俗、苗蛮、古迹、户口、物产、土司、奏疏、碑记等七十四目。舆图目共绘省、府地图十四幅,图中标注山峰、河流、府县等。每图后均附图说,详叙其原始及现状,参考价值颇大。山川目按府县记共载山、岩、泉、洞、河、潭等三千余处。苗蛮目记苗族历史沿革、部族分合及其居地、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礼节、习俗,兼记仡佬、布依、彝族等民族。是民俗学、民族学重要文献。土司目记自汉抵清初历代土司长官、主簿、百户等一千三百余人。凡创始、归附、承袭、世系等皆有记录。艺文门二十六目, 内容涉及历史沿革、兴办水利等一千五百余篇。为研究贵州地方史,提供大量原始资料。具有较高文献价值。有乾隆六年刻本, 《四库全书》本及嘉庆间补刻本。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劫余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我佛山人(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三年十月望日至三十四年十二月(1907年11月20日至1909年1月)《月月小说》(上海)第10号至24号。宣统二年(1910)群学社(上海)出版单行本。又见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晚清小说大系”丛书本。写广东南海县一对男女青年的悲剧故事。才子陈耕伯与婉贞订婚后赴省赶考。其叔仲晦乘机将他串卖去香港做猪仔,又骗婉贞到香港,途中卖给船家做妓女。婉贞借去寺院进香之际告官而得救。
融堂四书管见
十三卷。宋钱时撰。包括《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均先列经文,略加音训,再诠释其大旨于后。其中《孝经》用古文,《大学》只分为六章而不分经传,又舍《孟子》而取《孝经》,与宋儒传统不合,这是因为宋儒严格遵从师说,门户之见极深,钱时之学师从杨简,而杨简之学又师出陆九渊,与宋代传统的程朱之学门户迥殊,所以不用程朱之本,内容上也出现分岐。正因为此书在四书的内容上取《孝经》而不取《孟子》,与传统不合,清修四库全书时才将其列入《五经总义类》而不列入《四书类》。
维摩经义疏
凡六卷。隋代吉藏(549~623)撰。又称维摩经疏、维摩经广疏、净名经广疏、维摩广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立于三论宗之立场以注释维摩经。初论‘玄义’,其次逐一注释维摩经十四品之文句。该‘玄义’部分可视为维摩经概论,亦可视为本书之序论,后已别出一书成为‘维摩经游意’一卷。除‘玄义’之外,本书注释各品,首皆解释品名,次概说该品大意,复逐次注释经文;于注释之中屡屡引用鸠摩罗什、僧肇、兴皇等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