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

  • 紫微斗数讲义评注

    紫微斗数讲义评注

    《作者:陆斌兆中国由晋代起,即有玄空与斗数的秘密传授,这种传授,今日称为“中州学派”。据说由晋代的郭璞开始成立,及至明末,有蒋大鸿出,融合道家与儒家,将此发扬光大。 中州学派每代只传一人,虽有旁支,但未得全部教法,于近代此学派传人为刘惠苍先生,他于高龄时传于王亭之先生,王亭之先生感到若仍然依一师一徒的传统,实嫌不足,因此将所学公开,撰述斗数玄空系列,次第说明这传承千余年的中国绝学,本书即为其中之一。 

  • 高岛易断

    高岛易断

    《作者:高岛嘉右卫门《高岛易断》是日本 “易圣” 高岛嘉右卫门所著的易学经典著作。清代王治本译,书中以《易经》六十四卦为纲,通过高岛嘉右卫门丰富的占卜实践,展现《易经》在预测、决策等多方面的应用,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智慧。 高岛嘉右卫门一生痴迷《周易》,在监狱中偶然得书后潜心研读,出狱后以卦象预测世事,从民间琐事到国家大事均有涉猎。他不收取占卜报酬,却因精准的占断声名远扬,许多占断被日本高层采纳。《高岛易断》中,他将自己毕生所经历的 1000 多个占例详细记录,每个占例都先列出《易经》经文,再结合实际事件进行解读,以卦象为指引,阐述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结果,展现出《易经》强大的预测功能和指导意义。 此书不仅是一部占卜实例集,更是一座连接古老易学智慧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案例,让读者领略到《易经》的博大精深,对后世研究《易经》及其实际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易学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研究东方哲学与占卜文化的重要典籍 。

  • 开元占经

    开元占经

    《作者: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它是印度后裔天文学家瞿昙悉达于唐开元二年(714)主持编纂的,历经十年左右。全书120卷,这部书事关占星,因而唐以后各代政府均秘而不传,藏于宫闱。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安徽道士程明善在古佛籍中发现了一个传抄本,于是它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清收入《四库全书》。《开元占经》辑录现已失传的古代天文、占星著作77种,纬书82种,是座大型的历史文献宝库。书中收有大量关于天文星象及各种物象变化的占语。亦搜集到古代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的占经资料,保存了不少古代天文占候方面的文献。书中还介绍了印度的《九执历》,对中国的天文学、星占术都有很大的影响。

  • 星命溯源 [标点本]

    星命溯源 [标点本]

    《作者:佚名古代星命术书。不著撰者姓名。五卷。未着编者姓名。是书第一卷为《通玄遗书》。书云:“先生姓张名果,生尧之丙丁至唐犹存。玄宗召试其术,神之,因赐号通玄先生”。本卷即收张果之说;五星论、四时论、玉衡经。第二卷为《果憕问答》,称明李憕遇张果所口授。有:通玄先生评人生禀赋分金论、至宝论、五星先天口诀、后天口诀四篇。第三卷为《通玄玄妙经解》,称张果撰,元郑希诚注。第四卷为《观星要诀》。第五卷为《类次郑氏诸家观星心传口诀补遗》,有:论五星相生、论五星守命、论五命等。该书是托名于所谓仙人张果,以五星宫度等推卜人生吉凶祸祸之占卜书,称张果自尧至唐至明未死,已属神话,其卜法亦不足取。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 卜法详考 [标点本]

    卜法详考 [标点本]

    《作者:胡煦四卷。清胡煦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褚少孙补《史记·龟策列传》,存其占法大略。《汉书·艺文志》著录龟卜之书六种一百八十馀卷,而后世俱亡;宋元之时间有数种流传,或者辗转依托,或者芜杂枝蔓。此《卜法详考》是近古所见的一部占卜的重要著作。书中首列《尚书》《周礼》中有关占卜的内容,是本于经训。胡煦作注解,多有独到之见。次列《史记》中的《龟策列传》,以存上古占卜之法。此书旨在考论龟卜。龟卜之法起源甚古,汉以前极为盛行,褚少孙补《史记·龟策列传》,存其占法大略。《汉书·艺文志》著录龟卜之书六种一百八十馀卷,而后世俱亡;宋元之时间有数种流传,或者辗转依托,或者芜杂枝蔓。此书搜辑宏富,凡古代占法之传于当时及与当时占法之不悖于古义者,率皆具于是编,而条理井然。其驳前人“卜用生龟”之说,亦不为无见。设若欲了解古人龟卜之法,此书不可不读。有《四库全书》本。

  • 御定星历考原[标点本]

    御定星历考原[标点本]

    《作者:李光地六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命廷臣会议修辑《选择通书》,与《万年历》一起颁行,但二书未能划一,其中尚沿旧说。康熙五十二年(1713),命大学士李光地等对曹振圭《历事明原》重为考定,而成本书。本书六卷分六部分:象数考原,年神方位,月事吉神,月事凶神,日时总类,用事恒忌。古来有所谓神煞之说,汉代已经盛行,吉神当值之时办事顺遂,煞神当道则百事不顺,凡出门、动土、买卖、婚媾等等,都有固定的适宜或不宜的日子。本书之主要内容,即定出阴、阳、宜、忌的日时,以为人们参考利用。历代方技家所传不一,辗转附益,越讲越繁,本书删汰诸家鄙陋繁琐之说,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而括其纲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趋利而远害。当然,其中之迷信附会成分极大,不足详辨。今有《四库全书》本行世。

  • 秘传奇门拨雾经

    秘传奇门拨雾经

    《作者:佚名清抄本。撰人不详。内容包含:三十吉格,另附吉凶格,三元例,阴阳顺逆,阴遁九局歌,起奇门定例,阳遁直符,定命辰吉凶,遁甲八卦篇,门宫合卦,九星制伏,超神接气,烟波钓叟歌,摘专征赋,星门主课,小直符吉凶,诸格总论,三奇吉凶断,六义吉凶断,十干相加吉凶,真人闭六戊法,奇门占验法等。

  • 三历撮要

    三历撮要

    《作者:毛晋古人对于选择时日行事非常重视,到宋代已相当成熟,并有专著问世。此宋代编著《三历撮要》分三部分:一月到十二月每月的吉日(如嫁娶、求婚、送礼、出行等)、万通历吉凶图说、万通历吉凶图诀。此刊本为明末最大私人书坊虞山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

  • 法师选择记

    法师选择记

    《作者:佚名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为佛道二教选择吉日,占验祸福之日历书。其中列举行斋日、合帐吉日、试新衣日、太子洗头日、文殊裁衣日、男女值年星命、探病日、出行日、得病凶日、黄沙日、鬼哭日、二十八宿吉凶日、六十甲子喜神方等。

  • 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

    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

    《作者:余文龙《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七卷,明余文龙重编。古代以图为主的占候类著作,曾入清廷禁毁书目。此书专言天象祥异,分天地、日、月、星缠、云气犯星、杂气雾虹、风候。上图下文。此本大致为明末清初的钞本。【末尾附PDF图片版下载】

  • 选择要略

    选择要略

    《作者:佚名择日之书,朝鲜世宗年间李纯之撰。全书上中下三册408页。作为一部古代重要的择日指南,涵盖了吉凶日历、祭祀仪式、选官就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详细记录了各种日子的吉凶祥瑞,指导人们在重大决策或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日期。这一部分包括了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关于祭祀仪式的内容涉及了宗教、礼仪、道教等多个方面。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各种祭祀活动的程序、祭祀对象以及祭祀时的吉凶宜忌。

  • 天元玉历祥异赋

    天元玉历祥异赋

    《作者:佚名《天元玉历祥异赋》是中国古代以图为主的星占术著作。作者不详。初版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有仁宗朱高炽的御制序。其后于明万历年间又曾刊刻一次,改题为《大明天元玉历祥异图说》。但因本书多为彩图,故其后主要以抄本行世。抄本极多。虽于清乾隆时曾被列入《全毁书目》、《应毁书目》、《应缴违碍书籍目录》,但终禁不绝。抄本题名多有不同,或作《注解祥异赋》、《天元玉历考异赋》、《天元玉历璇玑赋》、《天元玉历璇玑经》等。 全书共7卷(《天元玉历考异赋》作6卷),一称10卷,当是有的抄者分装全书为10册而致误会。 本书包括有关天、地、日、月、五星、客星、流星、风雨虹霓等大气现象、风角、军阵等所有古代占星术内容。用彩图描述各种和上述内容有关的奇异现象,共有图1000幅左右,每图下附注文,都是引《宋志》以前各种占星著作。其中还有赋语注文题“朱文公曰”,但是否即朱熹之作,却实可疑。因从无其他材料表明朱熹通星占术。 本书最主要的是绘有各种极光图像,它是世界最早的极光彩图集,某些大气光学现象的彩图也很有意思,是世界同类作品中较早的。 近人戴念祖等曾把本书的极光图像和现代极光照像图比较,表明书中相当一些极光图像描述是准确的。书后附PDF图片版,可以下载对比阅读。

  • 春秋占筮书 [标点本]

    春秋占筮书 [标点本]

    《作者:毛奇龄清毛奇龄撰。三卷。《西河合集》本。此书采摭《左传》、《国语》(合称《春秋内外传》)中所载占筮之例,以揭明古人之《易》学,故名曰《春秋占筮书》。《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自汉以来,言占筮者不一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而可验者,莫先于《春秋传》。奇龄既于所著《仲氏易》、《推易始末》诸书发明其义,因复举《春秋内外传》中凡有得于筮占者汇记成书。而汉、晋以下占筮有合于古法者,亦随类附见焉。《易》本卜筮之书,圣人推究天下之理,而即数以立象;后人推究《周易》之象,而即数以明理。羲、文、周、孔之本旨,如是而已。厥后象、数、理歧为三家,而数又歧为数派,孟喜、焦赣、京房以下,其法不可殚举,而《易》于是乎愈杂。《春秋内外传》所记,虽未必无所附会,而要其占法则固古人之遗轨。譬之史书所载,是非褒贬,或未尽可凭,至其一代之制度,则固无伪撰者也。奇龄因春秋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谓能探其本,而足辟诸家之喙者矣。”

  • 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作者:黄石公《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校订者周履靖(明)明万历间刊本,占卜类书籍。此法相传自于战国时期的黄石公,算时不用筹度,只要望空信口起一时辰,即于此时下寻断,无弗应验。此法不用筹数,与诸葛孔明所传马前课相类,即以月、日、起子位,月上起日然后从日上逆数当下之时辰,落於何位即求对应出断语。

  • 土牛经

    土牛经

    《作者:周履靖宋代向孟,明代周履靖校梓,占候术著作。在我国吴越等地过年有一项习俗——鞭春牛。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牛的颜色、赶牛人的衣服、赶牛人在牛的前后左右位置、牛的缰索质地颜色,来顺应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以达到吉祥。顺应天意以得到丰收祥瑞。

  • 董公择日要览

    董公择日要览

    《作者:董德彰董公择曰法又名十二月建除法。十二建星起例:建星子月(年)起子,丑为除,寅为满,卯为平……建:为岁君,为元神,吉凶众神之主,可坐不可向,在山在方迭吉则吉,迭凶则凶,在方为堆黄方,亦迭吉则吉,迭凶则凶。由各个月中第一个曰支与月支相同之曰谓之建曰,旺建之气,势不可当。阳气过盛不宜结婚(要阴阳调和),适合上任,祈福,营造及出行。除:为四利太阳小吉(吉庆之神)。旺建之气有所减,其气温和,宜安宅,祭礼,百事皆宜。出军行师,宜嫁娶。满:为土瘟为四利丧门凶,又为天富小吉。满曰较除曰为次,为月中福德之神,但与戍曰同值为天狗凶曰,满曰忌葬,有完满之意。与破曰、开曰三合有破曰坏影向,不是全好。忌祭祀祈福(寅曰同)亥曰嫁。平:为三台,又为士曲,又为四利太阳大吉。物满必溢,溢之则平,平宜收瘟,剥削,解除,除百灾,补垣,修造。

  • 藏头诗

    藏头诗

    《作者:李淳风《藏头诗》别名李淳风谶语对话,是唐代李淳风与唐太宗李世民口头对话,当朝史官记录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前小段为事件起因,后大段推测国运。创作年代唐太宗贞观七年(634年),地点长安大兴宫(今西安太极宫)。

  • 关氏易传

    关氏易传

    《作者:赵蕤旧题北魏关朗撰,唐赵蕤注,宋阮逸诠次刊正。一卷。《津逮秘书》本。全书十一篇,大抵就《系辞传》上下之旨为之推衍发挥,而以占卜之道为归。然此书《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李淑《邯郸图书志》始有之,《中兴书目》亦载其名,云阮逸诠次刊正。”陈师道《后山丛谈》、何薳《春渚纪闻》及邵博《闻见后录》皆云:“阮逸尝以伪撰之稿示苏洵。”《四库全书提要》据此以为此书“出自逸手,更无疑义”。并指出:“逸与李淑同为神宗时人,故李氏书目始有也。吴莱集有此书《后序》,乃据《文中子》之说,力辨其真,文士好奇,未之深考耳。”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云:“又考注者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开元中召之不赴。著有《长短经》十卷(原注:见《唐书·艺文志》及孙光宪《北梦琐言》)。李白尝师事之(见《唐诗纪事》)。是其人似非注《易》者。且令蕤曾注此书,则此书不载于《隋志》,亦应载于《新旧唐志》,今乃始见于李淑《邯郸图书志》,则此书之产生,必在唐代以后,而阮逸之伪托,更无疑义矣”。

  • 御定六壬直指

    御定六壬直指

    《作者:佚名《御定六壬直指》中大六壬是中国古代预测学的最高层次之一,位列三式之首。法以占时加地盘取四课,以四课克贼发三传,以三传与干支的生克论吉凶。因课式较繁杂故研习者较少。此《御定六壬直指》作者不详。全书内容共分:直指、析义两部分。直指简明扼要地介绍六壬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析义对六壬所可能产生的每一课(以六十甲子纪日配每日十二个时辰,共七百二十课)的意义分课解释。

  • 六壬银河棹

    六壬银河棹

    《作者:佚名《银河棹》是《周易》的衍生书,全名《六壬银河棹》,有人说是诸葛亮的著作,也有人说是九天玄女的著作,还有人说,根本就没有这本书。棹指的是船桨;银河,天汉也,也称为六壬学。所以《银河棹》即“六壬学”之船桨也。“六壬学”是一门预断吉凶的学问。天干有十,而六壬学独取壬,因为壬水属阳,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又寄宫于亥,亥属乾宫,乾是易卦之首,所以取壬。六壬是指干支相配成六十花甲,每干配六支,以壬配六支则为“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故称六壬;另说壬有王形,为诸易之王,故称壬学。

猜你喜欢的书

碎簪记

碎簪记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载1916年11月、 12月《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三、第四期。作于1916年,刊于同年《新青年》杂志。袁世凯复辟称帝时,青年才子庄湜因拒绝在为袁氏劝进文字上签名而被捕,后被杜灵远营救获释。庄湜在杜家与灵远之妹灵芳相恋,并缔结婚约。此事被庄湜叔父发觉,竭力反对其侄与灵芳的自由恋爱,并软硬兼施,迫使庄湜娶“工刺绣、通经史”的莲佩。但庄湜专情于灵芳,誓不从命,其叔将灵芳赠予庄湜的定情物玉簪击碎,并劝说灵芳与其侄断绝往来。最后,莲佩因不能获得爱情而自杀,庄湜因精神折磨而病死,灵芳亦自缢殉情。作品通过一桩婚事逼死三个青年的悲剧,猛烈抨击封建礼教虐杀人性的罪恶。结局虽写得过于伤感,但作者对庄湜反封建名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深表同情。

一个女人的自传

一个女人的自传

本书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杨步伟出身南京望族,自幼性格果敢,勇于任事。她敢于反抗俗世成见,顶住压力辞退婚约,追求婚姻自由;二十岁左右担任女子学校的校长,有原则,有担当,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医,留学归来后,她在北京开设医院,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遇到年轻有为的学者赵元任,也由此开启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啁啾漫记

啁啾漫记

《啁啾[zhōu jiū]漫记》近代文言笔记。匏[páo]夫著。甲寅出版社(上海)1915年9月出版,铅印本,平装1册。不分卷,无序跋。全书收文40余篇。其内容皆叙有清一代的遗闻佚事。篇目如《清德宗西狩琐闻》、《纪康熙己未博学宏词科》、《宣宗重视清语》、《毕秋帆制军佚事》、《纪周昌发窃出江忠源遗骸事》、《魏叔子佚事》、《纪石仑森狱事始末》等,属野史笔记性质,文学价值较差。内中偶及文人佚事,可作为文学史资料,如《纪鲍廷博藏书事》、《钱牧斋佚事》等。其中《钱牧斋佚事》叙钱酷好藏书,而生性吝啬,秘不示人。后因家人不慎失火,藏书化为灰烬,钱后悔莫及。

春秋集解

春秋集解

三十卷。吕本中(1084-1145)撰。吕本中字居仁,原名吕大中,宋代着名诗人、理学家。吕本中北宋末官至祠部员外郎,南宋初赐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学者称之“东莱先生”。吕本中以诗擅名,其诗颇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诗家多称之“吕紫微”、“东莱”之号稍隐。吕氏着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童蒙训》、《师友渊源录》、《东莱诗集》、《紫微诗话》、《江西诗派宗社图》等书。此书乃自三传而下,集诸儒解经之说而为之。其所集诸儒,主要是陆淳、刘知几、孙复、孙觉、刘敞、苏辙、程颐、襄陵许氏、胡瑗数家。此书虽全无吕氏议论,但采择较精。朱熹曾说:“吕居仁《春秋》亦甚明白,正如某《诗传》相似。此书旧刻题曰吕祖谦撰,误,《四库提要辨之甚详。然吕本中传林之奇,而林之奇则吕祖谦之师,二人亦有渊源。现存有康熙《通志常经解》本,乾隆本。

幻师颰陀神咒经

幻师颰陀神咒经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幻师颰陀,为救比丘被咬于毒蛇,娆于鬼神,劫于贼,而说陀罗尼。一名佛说玄师所说神咒经。

持句神咒经

持句神咒经

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