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

- 姓名:黄石公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汉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石公,传说中的仙人。知兵法,有《太公兵法》传世,汉张良得之,辅助刘邦以成帝业。《续文献通考》:“黄石公,下邳人,遭秦乱,自避姓名,人莫知者。”黄石公的事迹,见于《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年轻时,尝居下邳,有日到桥上散步,上坐一老头,见张良,便将脚上鞋子弄掉桥下,要张良取。张良气愤,然念其老,强忍为之取鞋,老头很满意,说孺子可教,让张良五日后平明到桥上见他。张良五日后如约往桥上,却迟到了,老头要他再五日来,凡三往,老头见张良心诚,于是授之一书,乃太公兵法。且说自己是黄石公,十三年后可在济北谷城山下再逢。张良得书,发愤苦读,凭此随汉高祖南征北战。十三年后,从高祖过济北,并未见到黄石公,只见谷城山下有块黄石,于是取而葆祠之。张良死后,还与这块黄石并葬。黄石公的事迹,只此一处,但因出自《后记》,且师以弟名,张良乃汉代开国元勋,人们也自然忘不了他的师父,因此黄石公的仙名,流传后世,为人称道。
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黄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乱,自隐姓名,时人莫知。初张良易姓为长,自匿下邳,步游沂水圯上,与黄石公遇,未谒。黄石公故坠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取履!”良素不知诈,愕然欲殴之,为其老人也,强忍下取履,因跪进焉。公以足受,笑而去。良殊惊。公行里所,还谓良曰:“孺子可教也。后五日平明与我期此。”良愈怪之,复跪曰:“诺。”五日平旦,良往,公怒曰:“与老人期,何后也?后五日早会。”良鸡鸣往,公又先在,复怒曰:“何后也?后五日早会!”良夜半往,有顷公亦至。喜曰:“当如是。”乃出一编书与良,曰:“读是则为王者师矣。后十三年,孺子见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不见。良旦视其书,乃是太公兵法。良异之,因讲习以说他人,皆不能用。后与沛公遇于陈留,沛公用其言,辄有功。后十三年从高祖过济北谷城山下得黄石,乃宝祠之。及良死,与石并葬焉。
猜你喜欢的书
吉拉德的幻象
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小说,展现了他在“垮掉派之王”标签下不为人知的温情一面。书中讲述了他年幼夭折的哥哥吉拉德生前身后的往事。之所以题做“幻象”,是因为作者把对童年场景的回忆与想象融合在一起,刻画了一个圣洁而敏锐的吉拉德形象:他短暂的生命中虽然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巨大苦痛,但他的智慧和品德却始终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一形象对凯鲁亚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他对生存意义的深刻反思。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行会头子费拉居斯》于一八三三年二月开始创作,同年三月十日、十七日、三十一日首次在《巴黎杂志》上刊载,前面有作者序。四月中旬前后补充发表了第四章、尾声及后记。在后记中,作者宣布了下面两篇的题目:《切莫触摸刀斧》(即后来的《朗热公爵夫人》)和《红眼妇人》(即后来的《金眼女郎》)。一八三四年收入《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第十卷(《巴黎生活场景》第二卷)。
扬侍郎集
一卷,收赋八篇,上书一篇,书四篇,设难二篇,颂一篇,箴二十九篇,箴补六篇,符命一篇,连珠二篇,诔一篇,文二篇,序传一篇。扬雄以辞赋擅名当世,风格颇似司马相如,其《羽猎赋》、《长扬赋》、《甘泉赋》、《河东赋》等,皆拟司马相如之《子虚赋》、《上林赋》,内容都是歌颂汉朝的声威和皇帝的功德,但写得思理深赡,辞情诡丽,流畅而有气魄,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故后世以“扬马”并称。大赋中还有《蜀都赋》,专写蜀郡成都,开后来京都大邑赋之先河。扬雄的大赋皆有模仿司马相如的痕迹,但相如赋往往是“曲终而奏雅”(《汉书·司马相如传赞》引扬雄语),扬雄赋则立意侧重于讽谏,与相如赋有明显区别。扬雄还有几篇自述情怀的小赋、写得很有些特色,如《解嘲》、《逐贫赋》、《酒箴》等。《解嘲》是一篇散文赋,写他不愿趋附权贵、自甘淡泊的志节,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及“自守者全身”的处世态度;在体式上仿东方朔的《答客难》,但纵横驰说,善为排比,辨锋锐利并杂有诙奇谐谑的成分,显出自己的特色。《逐贫赋》发泄贫困生活中的牢骚,写出了生活中种种贫困状况和人们想摆脱贫困而又摆脱不了的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感情沉郁、用笔诙谐,寄慨遥深。《酒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小赋,借器喻人,通过对水瓶、酒壶不同遭遇的叙述,谴责贪荣好利、趋炎附势的小人,为高洁朴素之士鸣不平。作品篇幅短精,词锋犀利,寓意较深,其风格似受到先秦诸子寓言的影响。散文也有一定成就。《谏不受单于朝书》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文,写扬雄力谏汉哀帝改变不接受单于朝书的主张,笔力劲练,条理缜密,气势流畅,析理透辟,颇具感染力。扬雄的散文,颇有语言功力,既有先秦诸子散文辞约义丰的长处,又有汉代文章辞采富丽、精雕细镂的特点。其哲学著作《法言》中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对后世颇有影响。扬雄的辞赋和文章,都有好模拟之弊,有些地方笔法生硬。《隋书·经籍志》著录“汉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已佚。宋谭愈始辑为五卷,但已非旧本。明万历间郑朴又补辑为六卷。又有明万历天启年间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三卷本,题《扬子云集》。别有明崇祯间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录其辞赋、箴等共四卷,比较详备。
全梁文
《全梁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74卷,是一部全梁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全梁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宋元魔妖
本册故事选取宋元时期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到了宋朝,位重才高的人重视史学,坎坷拓落之士喜读话本,短篇志怪小说的创作便处于低潮。《太平广记》 可谓宏篇巨帙,然而多是搜集前朝之作。于是,《夷坚志》便以作者洪迈的名声之盛和篇目之多而成为这一时期的最有影响的作品。此外,还有《稽神录》、《睽车志》、《异闻总录》等等。元王朝经过一番征战统一了中国,人民生活尚不安定,除杂剧以外,文坛冷落,志怪一类小说也便寥寥无几了。
蓬折直辨
蓬折直辨,一卷,宋妙莲撰并后记,驳终南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