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

黄石公
  • 姓名:黄石公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汉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石公,传说中的仙人。知兵法,有《太公兵法》传世,汉张良得之,辅助刘邦以成帝业。《续文献通考》:“黄石公,下邳人,遭秦乱,自避姓名,人莫知者。”黄石公的事迹,见于《史记·留侯世家》,说张良年轻时,尝居下邳,有日到桥上散步,上坐一老头,见张良,便将脚上鞋子弄掉桥下,要张良取。张良气愤,然念其老,强忍为之取鞋,老头很满意,说孺子可教,让张良五日后平明到桥上见他。张良五日后如约往桥上,却迟到了,老头要他再五日来,凡三往,老头见张良心诚,于是授之一书,乃太公兵法。且说自己是黄石公,十三年后可在济北谷城山下再逢。张良得书,发愤苦读,凭此随汉高祖南征北战。十三年后,从高祖过济北,并未见到黄石公,只见谷城山下有块黄石,于是取而葆祠之。张良死后,还与这块黄石并葬。黄石公的事迹,只此一处,但因出自《后记》,且师以弟名,张良乃汉代开国元勋,人们也自然忘不了他的师父,因此黄石公的仙名,流传后世,为人称道。


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黄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乱,自隐姓名,时人莫知。初张良易姓为长,自匿下邳,步游沂水圯上,与黄石公遇,未谒。黄石公故坠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取履!”良素不知诈,愕然欲殴之,为其老人也,强忍下取履,因跪进焉。公以足受,笑而去。良殊惊。公行里所,还谓良曰:“孺子可教也。后五日平明与我期此。”良愈怪之,复跪曰:“诺。”五日平旦,良往,公怒曰:“与老人期,何后也?后五日早会。”良鸡鸣往,公又先在,复怒曰:“何后也?后五日早会!”良夜半往,有顷公亦至。喜曰:“当如是。”乃出一编书与良,曰:“读是则为王者师矣。后十三年,孺子见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不见。良旦视其书,乃是太公兵法。良异之,因讲习以说他人,皆不能用。后与沛公遇于陈留,沛公用其言,辄有功。后十三年从高祖过济北谷城山下得黄石,乃宝祠之。及良死,与石并葬焉。

猜你喜欢的书

古本康平伤寒论

古本康平伤寒论

东汉·张机原著,日本大塚敬节校注。据云此书原为唐卷子本之旧,约在大宝以前抑或天平以后东传日本,叶橘泉谓“殆系叔和撰次之真本”。叶氏以及陆渊雷、大塚敬节等人竟谓此本有不少地方胜于宋本《伤寒论》。陆渊雷还说,“伤寒论传世诸本,以予所见所闻,当以康平本为最善尔。”据叶橘泉序,康平本中间有嵌注,有旁书,又有缺字以□示之。又“太阳病”之为“大阳病”、“四逆汤”之为“回逆汤”,“真武汤”之为“玄武汤”等,均可为自来注家怀疑莫决之答案。又仲景自序前后文气之不同,注家颇有疑非一人之手笔者,但不能决其疑,读是本,始知自序原文至“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为止,“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云云,为叔和之附注。大塚敬节说,本书犹有晋代之遗型。不过范行准对本书是否为古本旧貌提出了五点置疑:①《伤寒论》注解始于金人成聊摄,北宋以前未闻《伤寒论》有旁注者,而此书之成在日康平三年,适当中国北宋嘉祐五年(1060),其中有注与旁注,实属可疑。②历代目录书皆云《伤寒论》若干卷,而此书独不分卷帙。③日本诸目录书未载此书。④日本医家中西惟忠曾对《伤寒论》一书析出孰为原文,孰为后人窜改以及注文,但未闻其据康平本者,此书或属好事者据中西惟忠之说托为康平本。此本没有多少胜于赵本之处,与《千金》、《外台》等书的《伤寒论》部分更不相侔,这说明此本可能是从宋本出而非唐以前原文。除此之外,范氏仍然肯定其书有实用价值,如《伤寒论》中吾人有所疑之处,此本大多析出为注文,为旁注,怡然顺理,涣然冰释,等。本书现有1947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1947年苏州友助医学社铅印本。

龙虎手鉴图

龙虎手鉴图

龙虎手鉴图,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宋代道士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首列一图,以干支和卦象方位匹配水银、白银、黑银、朱砂、黄土、青龙、白虎、烧铅、煮汞。后附图解,指示天道阴阳运转次序及内丹修炼之火候。宣称:「还丹不依天道,必无成理」;「终而复始,运毂如轴,徧克既定,日辰无差,则天道阴阳之动息可移于掌握之执也。」图解之后,又有七绝诗十八首,皆述内丹修炼之术。

伤寒论白话译文

伤寒论白话译文

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10卷。东汉张仲景(机)著。本书内分397条法,载方113首,理法方药齐备,有“众方之祖”之称。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本书的最早、较善注本。《伤寒论》所载397法,113方,一向被医家奉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规范,成为后世临床辨治的典范。此为《伤寒论》白话译文。

洞玄灵宝上师说救护身命经

洞玄灵宝上师说救护身命经

敦煌遗经中的《元阳上卷超度济难经品》与本经部分相当,石井昌子称本经为《道藏》反映之灵宝经(见《敦煌と中国道教》)。上师劝人诵元阳上品经、七真六神仙名字及元阳诸弟子姓名、修行。该经有残缺及错简之处。

杨慎书品

杨慎书品

一卷。书论。明代杨慎撰。此书载论书之说,尚论古人,凡四十三则。内有朱文公学曹操书,涪陵有张淮侯书二则,不名失实。末一则说元朝番书,似草泽迂生之见。有《函海》本。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南朝梁萧统辑,载《文选》。作者不详,但非一人所作,约创作于东汉末年桓、灵时期。或谓枚乘、傅毅作,不可信。共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