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廉明奇判公案

    廉明奇判公案

    《作者:余象斗《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二卷,存万历二十六年1598余象斗自序本,又有明建安书林郑氏萃英堂刊本,不题撰人。上卷分人命、奸情、盗贼三类,计三十七篇;下卷分争占、罪害、威逼、拐带、坟山、婚姻、债负、户役、斗殴、继立、脱罪、执照、旌表等十三类,计六十八篇,上下两卷共一百零五篇。

  • 邻女语

    邻女语

    《作者:连梦青章回小说。忧患余生(连梦青)著。刊于1903年至1904年《绣像小说》。十二回,未完。是一部描述庚子事变的小说。因小说中所叙之事多出于妇女谈话,故题名《邻女语》。全书通过官宦子弟金坚北上途中见闻和官僚轶事,反映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的种种情景。前六回通过金坚在庚子事变后北上进京的见闻,写在社会动乱中官僚举家南进,途中无恶不作;农村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一片凄凉;而反帝的义和团却横遭镇压,都统杀人如麻,惨绝人寰。后六回着重写官僚昏聩无能和无耻投敌,谴责清政府媚洋卖国的腐败政治。全书从广阔的背景上反映庚子事变中的社会动乱,表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对义和团头领的活动则有污蔑之词。文笔清秀,写人叙事生动传神,缺点是结构不够统一。

  •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

    《作者:许忧民章回小说。近代许伏民著,署“白眼”。八回。小说继《官场现形记》后再次揭露官场之黑暗。是书效吴趼人《官场现形记》笔法,揭露晚清社会政治腐败现象。如科考作弊,贿赂考官即可中举,而嘲笑那些“悬梁”,“刺骨”的腐儒。官场勿论文武,皆可冒名顶替,略施“鬼接头”、“飞过海”等诡术,竟使一个店铺伙计,摇身一变而为七品县令。又如靠捐输官凭,可以捐官买官。堂而皇之“清政廉明”的苏州巡抚思福,竟与胞兄小妾偷情,及至事泄妾死,恰逢勋臣死丧,演出借勋臣的魂幡来招偷情离魂的丑剧。凡此皆中时弊,有一定现实意义。发表在《月月小说》九、十五至二十一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三十四年(1908)。

  • 如此京华

    如此京华

    《作者:叶楚伧近代白话章回小说。2卷32回。叶小凤(叶楚伧)著。初载1915年12月1日至1916年12月《小说大观》(上海)第3集至8集。文明书局(上海)1921年6月铅印单行本,1册。叙袁世凯窃得辛亥革命成果后,网罗前清遗老遗少组成所谓民国政府。为图谋称帝,又唆使爪牙上表劝进。终于悍然废除民国,恢复帝制。如前清帝师李纯伯,旗人贵公子长鹤山,清末秀才郑甘棠之流俱得袁信任,扶摇直上。小说成书于袁氏筹备帝制之时。

  • 女界鬼域记

    女界鬼域记

    《作者:蹉跎子小说叙述女校学生莺娘、沈鱼为求标新立异而作出的腐败言行。作者意在求“全国女同胞腐败者及早改良,文明者益图锐进,淬精励神,共勉为完全无缺,高尚优美之好学生”。《最新女界鬼域记》是一部不大为人注意的讽世小说,讽刺一些闺阁女性为赶时髦进了学堂,却不学无术,尽搞些自由结婚的勾当,批判女子教育的失败。小说主旨逆时代潮流而动,讽刺起步不久的女子教育,思想价值不高。但对于废除缠足陋习,作者则充分放开了想象,将当时社会对于此事的心态纳于笔下。

  • 新纪元

    新纪元

    《作者:碧荷馆主人《新纪元》中描述的故事,设定在世纪末的1999年。作者碧荷馆主人,实名金作砺。此时的新中国已是世界上首屈一指之大国:政治上“久已改用立宪政体”,中央地方各有议院议会,而“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人口一千兆,军队六百万。中国的强盘引起了白种各国的猜疑和联手抵制,恰逢此时欧洲匈耶律国境内匈奴后裔黄种人与欧裔白种人之间发生纠纷,酿成内乱,黄种匈王求助于中国大皇帝,中国随即出兵远征欧洲,挑战白种列强,最后迫使白种诸国签订城下之盟。战事结束,中国以胜利者姿态进入“新纪元”。

  •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作者:虫天逸史长篇小说。清末虫天逸史撰。十六回。撰者真实姓名无考。是书富有寓言故事性,凡国名、人名皆以虫名命之。所叙三国之纷争,又直接影射中日俄三国自日俄战争迄光绪末年事。蜗牛国喻指中国,触国即日本,蛮国即沙俄。书中所写事件,皆有史事为据,比附恰切。唯书之结局写中国靠科技发达,使用一种新型兵器,打败日、俄两国,从此国富兵强,未免作空幻之想。然事事影射,独具匠心,人物命名滑稽,又颇具性格,在所有写史小说中别具一格。读来颇有趣味。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铅印本,藏辽宁省图书馆。

  • 照世杯

    照世杯

    《作者:酌元亭主人清代短篇小说集,共4集,各自独立成卷。作者酌元亭主人,真实姓氏生平不详。书名源于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书中说:“撒马罕儿在西边,其国有照世杯,光明洞达,照之可知世事。”作者取其照世之意,意即观此书可明达世事。第1卷《七拙园弄假成真》叙写苏州才子阮江兰,爱慕官宦之女却未成眷属。在风月场中又觅得一烟花女子,引为知己,并成为情人。第2卷《百和坊将无作有》写儒生欧滁山用狡诈、欺骗的无赖手段,夺取别人钱财。然害人害己,最终为他人所骗,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第3卷《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写商人杜景山因官吏迫害,去安南以玉马换猩绒,因此躲过灾难,保全自己的故事。第4卷《掘新坑悭鬼成财主》说一极端悭吝的土财主,挖掘厕所得以发财。其子终日赌博,竟然进学成名的故事,小说通过各种情节的描写,揭示了土财主穆太公的种种丑态。书中4篇小说均以讽刺手法描绘社会世态。笔法细致、真切,写人生动、准确。作品中对当时社会民俗风情的描写,有相当的认识价值。此书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

  • 最近官场秘密史

    最近官场秘密史

    《作者:陆士谔天公著,慧珠校,三十二卷。宣统二年 (1910) 上海新新小说社铅印本,标“社会小说”,有《古沪顾德明在新序》,序文中称著者为“天略先生”。据考证,“天公”即陆士谔,“慧珠女士”则为陆士谔夫人李友琴。此编受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启发、影响,暴露清末官场丑事。艺术成就不高,难与李伯元之作相伯仲。有宣统二年(1910)新新小说社刊本。

  • 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作者:空空主人这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辍神的经典。作者以戏滤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汉人所不能被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在作者眼中,人(鬼)无高下、事《物》无俱细,统统岂有此理。全书按地支次序分为十二部分.

  • 蜃楼外史

    蜃楼外史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芙蓉外史》。四十回。题“霅溪八咏楼主述,吴中梦花居士编”,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字林沪报馆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199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排印上海文海书局石印本。官、匪、寇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搜刮奸淫。赵文华身为高官,不为国家除暴安良,却与娼妓惹人心、动人怜、月月红、月月鲜等左拥右抱,同床而卧,甚至搜寻性药以助其乐,丑态百出。该书风格诙谐活泼,笔调犀利流畅,将贪、嫖、赌、淫、霸等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较《蜃楼志》有过之而无不及。

  • 孝感天

    孝感天

    《作者:储仁逊叙述李天赐中状元并阖家团圆的故事。<br/><br /> 卷端下有“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志”印,版心下有“·心堂”印。疑为储仁逊。储仁逊,字拙庵,号卧月子,又号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祖籍章武,世居天津带河门外,生于清同治甲戌(1874)年二月初四,卒于民国戊辰(1928)年十二月。持身狷介,毕生布衣布履。精医卜堪舆之术,设馆沽上,课毕,尝卖卜于金华桥畔,所得卦金,悉以周恤亲故,不使有余。

  • 狮子吼

    狮子吼

    《作者:陈天华中篇小说。清末陈天华(1875—1905)撰。八回,未完。天华有《陈天华集》已著录。此书叙舟山群岛“民权村”,三千余户人家。村有议事厅、医院、警察局、邮政局、公园、图书馆、体育会、蒙养学堂、中学堂、女学堂、工艺学堂、工厂、轮船公司等。村学堂总教习文明种有学生狄必攘、孙念祖,均为革命党。他们讲新学,倡“自治”,去外国留学,办报纸,联络会党,成立革命团体,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主旨去揭露清廷腐败及帝国主义侵略,宣传革命思想。并以一睡狮醒后穷追虎狼之情节,预示中国之光明前途。原载《民报》2—9号(1903—1904)。后收入《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及《陈天华集》。

  • 袁政府秘史

    袁政府秘史

    《作者:陈逵九卖朋友,卖朋友。我民国自三年以来,此种声浪忽纷腾于一般人之耳鼓,如流行时疫然。其始惟一隅一区,偶或有之。未几,传染遍各地,发现渐多,盖闻风兴起。乎视卖朋友为职业者,已不乏人。<br/><br /> 是何也?<br/><br /> 凡卖朋友者,实可称为特别优美之事业,既不须自措资本,而获利最厚,且价值大概有定,免种种烦难手续,但卖一二友,立致千万金。天下便宜,孰逾于此?<br/><br /> 在昔社会上,所谓人口买卖,惟卖儿女及卖奴婢妾妇为恒有之事,若卖朋友则罕闻。自前清末,革命党中有所谓汉奸者,稍稍开此种风气,然为社会所痛绝。

  •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作者:李春芳四卷。又称《海忠介公全传》。明李春芳撰。该书为公案小说,记明代清官海瑞(刚峰)断案决狱之事。全书七十一回,每回演述一个故事,而以审案人海瑞贯串各篇。据历史记载,海瑞为官清正刚直,敢于力折权豪,审案也确有公正廉明之称。该书序文中说海瑞“决狱惟明,口碑载道。人莫不喜谈之,时有好事者,以耳目所睹记,即其历官所案,为之传其颠末。”似乎所记都是海瑞事实录,以增加其书影响。简要记述海瑞生平。全书由七十一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能独立成篇,短者至不足百字。连贯起来看,又类似长篇小说。每个故事即一个案例,每一案例由告、诉、情节梗概和海公判组成,有的省略告,有的省略告、诉,但情节和判,每篇必不可少。

  • 汉奸内幕

    汉奸内幕

    《作者:佚名论汉奸,“天字第一号”,无疑地,当然还要算这位曾经“开府和运”做了五年伪主席的汪逆精卫算头把交椅!因为他生前不但会以两千万日元的巨金,去贿赂重光,要求他阻止全面和平的实现;而且他一生所作所为,无处不处处表现他是“巨奸大恶”!盖棺可以论定,汪精卫玩的这套把戏,如今总算昭然若揭地可以揖穿在国人的面前了吧!

  • 聚仙亭

    聚仙亭

    《作者:佚名属神魔志怪小说,主叙明永乐年间秀才谢廷遇狐精及蜈蚣、蜘蛛、蝎子、红蟒、壁虎五毒事

  • 天妃娘妈传

    天妃娘妈传

    《作者:吴还初小说。明吴还初撰。二卷。原署“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学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作者身世未详。此书从字体、版式及文字内容看,是明万历时福建建阳书坊编写、刊刻的通俗读物。主人公天妃,是我国沿海居民信仰的女性保护神,其事迹最早出现于南宋《咸淳临安志》。明清方志亦有记载。此书叙天妃成仙事,虚构情节中汲取民间传说较多;文笔不算上乘,而时用八股笔法写些似骈似散句子,在同档次小说中可谓别具一格。有明刻本(孤本),日本双红堂收藏。题《锲天妃娘妈传》双行大字,回目二页,正文百五十六页,约五万字。

  • 俗话倾谈

    俗话倾谈

    《作者:邵彬儒广东方言小说。四卷十八则。内容表现世间人伦关系,父子、兄弟、主仆、嫡庶之间矛盾,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借助神鬼仙怪叙事,含鬼话成分。

  • 三教偶拈

    三教偶拈

    《作者:冯梦龙此书是由写儒家王阳明靖难,佛家济颠显圣,道家许真君斩蛟三篇小说合编而成的,借以体现编者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所以取名《三教偶拈》。现存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首有署东吴畸人七乐生的序。有的学者考证,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曾著有《七乐斋稿》一书,他又是吴人,据此认为《三教偶拈》是冯梦龙所著。此说可疑,或为他人,或为假托。

猜你喜欢的书

复活

复活

长篇小说。写于1889—1899年。生在牛棚,三岁时母亲死后即成了地主“半养女、半家奴”的玛丝洛娃,刚长大成人就遭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的践踏遗弃,沦为娼妓,最后蒙冤进狱并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自私堕落的聂赫留朵夫后来在法庭上同玛丝洛娃相遇,深受触动,开始了“灵魂大扫除”,为营救玛丝洛娃出火坑而奔走,在一切努力失败后,又决定和玛丝洛娃一起去流放。玛丝洛娃受“忏悔”后的聂赫留朵夫的精神的感召,终又“更深深地爱上他”。小说以单线条的明快结构,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复杂经历,描绘了农奴制度改革后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撕下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一切假面具”。作者通过极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强烈控诉从外省到首都,从地方到中央,整个俄罗斯帝国,包括它的国家机器、官方教会、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和伦理道德,已经成了囚禁和残害人民的监狱。但也正是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上的矛盾和局限性,也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他谴责地主资产阶级的暴力,同时也否定革命的暴力,并且歪曲革命者的形象;他反对官方教会,却又鼓吹“清洗过的新宗教”,用一种“精制的新毒药来麻醉被压迫群众”;他不赞成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但没有“去反对地主土地占有制和它的政权工具,即君主政体”,幻想“好老爷”发善心,把土地“恩赐”给农民;鼓吹“饶恕一切人”、“爱敌人”等的基督教“博爱”宣传也比以前更加浓重。在艺术上,托尔斯泰通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独特技巧,在《复活》中达到十分精致、高超的程度,语言也较以前质朴多了;但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和“兽性”的荒诞观点,却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形象在小说后半部苍白无力。《复活》中冗长道德说教和大量抄引《福音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长篇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连它的结构有时也遭到明显的破坏。

易经古本

易经古本

廖平撰。一卷。《新订六译馆丛书》本。廖氏认为:“《易》古本非反复系辞,则‘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之道不能显明,失《易》周流不居之旨。”因著是书,以推衍之。书中首先引《系辞传》“《易》之为书也”三节、“《易》之兴也”二节、“书不尽言”二节,以为序例。其次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等八错卦,皆三爻反复为六爻,一卦自为一图;其余五十六综卦,则六爻反复系辞,每二卦合为一图,共计三十六图。最后再将《乾》、《坤》等八错卦分立八图,以见八卦自综之义;又合为四图,以见连反错综之法。按廖氏运用此类图式,表明六十四卦所以反易、不反、变易及错综诸义,图解明显,足资考览。但前代学者所言“《易经》古本”,皆指《汉书·艺文志》“十二篇”旧次第,未有以“错综”诸图当“古本”者。故廖氏此书立名实未切当。书中又言:“合上下经诸卦,有顺逆两读,而每卦又有顺逆两读之法。上经主内,顺行,每卦当由初而上,旧读不误;下经逆行,主外,每卦当由上而初。”黄寿祺先生《易学群书平议》指出:“此说昔儒所无,亦无甚确切之义据,则未免故为新说以矜奇立异矣。”【此书有大量图片,需下载图片才能阅读!】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原题饶洞天定正,邓有功重编。二人皆为北宋天心派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戒律类。全书收载上天「驱邪院」法律科仪一百二十余条,据称皆仿「国家法律」而定。三卷内容概略如下:上卷载「鬼律」六十三条,皆为约束神兵将吏、城隍社令、龙神树神,亡魂妖祟等鬼神之法律。凡有徇私失职,传奏误时,危害人民者,皆按律处罚,轻则杖徙流放,重则灭形处死。 卷中载「玉格」十六条,乃上天驱邪院法官受职、行法、传付之规则。 卷下载「仪」三十六条,乃行天心正法之威仪;「式」十二条,乃上天驱邪院行法所用之各种款式,如印式、步罡咒诀式、誓神将文、正法榜式、补驱邪院官告式等等。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4年4月 12日至1929年1月24日北平《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5月出版单行本。收《后序》1篇。小说以“报人”杨杏园的恋爱史为情节主干,展示了军阀时代北京纷纭的人生画面。杨杏园旅居北京5年,仍孤身一人。后结识了妓女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当梨云病势沉重,被鸨母送往小屋时,杏园尽心服侍。在梨云去世后,杏园又将她当未婚妻殓葬。其后,杏园在朋友剑尘家又认识了女士冬青。从此,两人时有诗文酬作,感情日深。杏园意欲与冬青永结良缘,然冬青因身患暗疾,自知薄命,故不得不在手绢上血书“我不负君”,愿以兄妹相称,并决心促成杏园与她的女友史科莲的婚事。杏园倍感冬青的深情厚谊,良苦用心,但仍表示非冬青不娶。在杏园病危之际,冬青突然赶到,执手相对,难受万分。杏园口授七绝4首,字字血泪。他又挣扎着写了两副自挽联后,便投笔死去。冬青也哭得晕倒于地。作者在《后序》中说:“予书既成,凡予同世之人,得读予书而悦之,无论识与不识,皆引予为友,予已慰矣。”

明道编

明道编

明学者黄绾撰。黄绾(1480~1554),字宗贤,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早年宗程朱理学,后转向王阳明心学,晚年又批评王学。其子黄承德将其所撰《久庵日录》八卷与学生听讲所记《习业录》四卷合并为十二卷,总名《明道编》。今存《明道编》系他晚年所写的《久庵日录》中之六卷,其余大多散佚。黄绾认为,人的私情乃“天性人情之真”,喜怒哀乐之情出于人性之自然,“盖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人情之所有”(同上书,卷一)。书中叙述了他由相信宋儒到信仰王守仁,晚年又 背叛王学,对致良知说展开批判的过程。书中论治学、论修养、论时弊,亲切平实,语多剀切。有清刻本,中华书局标点本。

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

三十三卷,别录一卷。明·觉浪道盛撰,大成、大峻、大状、大浩等编。清·康熙十九年(1680)刊。又称《天界觉浪禅师全录》。收录在《嘉兴藏》(新文丰版)第三十四册、《禅宗全书》第五十九册。觉浪道盛另撰有一部十二卷本的《天界觉浪禅师语录》。两书相较,本书实为结集道盛一生语录、小参、法语、偈颂之大成者。本书卷首收兴翱赵㟲等十五篇序,卷一至卷五收所住诸刹的上堂语,卷六收小参,卷七收示众,卷八收普说,卷九收茶筵法语,卷十收法语,卷十一收机缘,卷十二收颂古,卷十三收源流赞,卷十四收赞、佛事,卷十五收偈,卷十六收附载,卷十七收塔铭,卷十八收诗,卷十九至卷二十收论,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收序,卷二十三收记,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收说,卷二十七收书札,卷二十八收题跋,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三收杂记,卷三十四是别录,收杂录《杖门随集》二卷。本书卷十有〈洞宗标正〉,以及关于五位说的详细记述与〈五位颂),颇能传达曹洞宗的禅风。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