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

冯梦龙
  • 姓名:冯梦龙
  • 别名:字犹龙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574
  • 逝世日期:1646
  • 民族族群:

冯梦龙(1574一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别署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毅宗崇祯三年(1630)举贡生,授丹徒县训导,后升任福建寿宁知县,任满回故里。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冯深致不满,著《甲申纪事》。南明唐王在福州成立小朝廷,冯出而任职,撰《中兴伟略》,以期明朝复兴,积极宣传抗清。梦龙少有文才,与兄画家梦桂,弟名诗人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为人旷达,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因言行多违名教,并一度寄情歌场青楼,被时人目为“狂生”、“畸士”。曾参加复社,被尊为“同社长兄”。又为曲坛“吴江派”中坚,其曲论重音律,提出评价戏曲的准尺:词学三法,即调、韵、词。认为曲不协调则歌必捩嗓,虽烂然词藻,无为矣。讲求戏曲语言的新丽,反对芜秽和庸淡,强调明白条畅,“当行”与“本色”相统一。论创作,提倡创新,反对落套。讲求故事情节真实自然,合乎情理。并重视戏曲舞台演出特点。近人吴梅称其“曲白工妙,案头场上,两擅其美”(《顾曲尘谈·谈曲》)。其文学爱好广泛,所编撰之书,涉及小说、戏曲、民间文学诸领域,毕生从事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编写与刊行工作。所出书不下数十种,其著名者有《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简称“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墨憨斋定本传奇》、《智囊》、《古今谭概》、《七乐斋稿》、《叶子新斗谱》、《太霞新奏》等。其中“三言”大多反映市民生活,故事曲折离奇,生动有趣,流行很广。在其影响下,明末清初文坛收集创作短篇小说成为热朝。“三言”中许多故事如“白娘子”、“十五贯”等被改编成戏曲广泛上演,对戏曲有很大影响。

猜你喜欢的书

通志堂集

通志堂集

诗文别集。二十卷,其中诗四卷。清纳兰性德撰。性德享寿虽短(仅三十一岁),但其生前已刊刻有《饮水诗集》二卷、《饮水词集》三卷,为顾贞观所选定。此本未标明刊刻年月,而贞观自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离京返乡不复出,性德卒于康熙二十四年,是知此本必定于其生前。性德卒后,其师徐乾学受嘱编其全集,序云:“余里居杜门,检其诗、词、古文遗稿,太傅公所手授者,及友人秦对岩、顾梁汾所藏,并《经解小序》,合而梓之,以存梗概,为《通志堂集》。碑志哀挽之作,附于卷后。”此集按五七言、古今体顺序编排,共录五古一百一十首、七古九首、五律十八首、七律二十九首、五排三首、五绝八首、七绝一百二十六首,凡三百零三首,是纳兰所有诗集中录诗最多者。此编刊于康熙三十年。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本影印出版。纳兰诗较平庸,故不如其词集屡有刊刻。合刻诗、词者有清宣宗道光(1821—1850)年间张祥正校刊本,收诗、词各一卷。另《粤雅堂丛书》、《万松山房丛书》中亦收有合刻纳兰诗词集。

随园随笔

随园随笔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二 典礼类上 卷十三 典礼类中 卷十四 典礼类下 卷十五 政条类 卷十六 称谓类 卷十七 辨讹类上 卷十八 辨讹类下 卷十九 存疑类等等。

白獭髓

白獭髓

宋代笔记。又名《不出斋》。南宋张仲文撰。书中多记述南宋时事,知作者张仲文为南宋后期人。其中记范成大、姜夔等文人轶事,以及主战、主和两派之争,皆有参考价值。本书记南宋朝野杂事,如《姜夔》条记姜夔上书正乐事, 《秦桧》条记时人讥秦诗, 《子》记范成大谐谑诗。所记多较简略,文辞亦少修饰,属随笔之作。有《历代小史》本,《五朝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一卷,唐解脱师子译,略云都表如意轮秘法,尾题都表如意轮仪轨。

注无量义经

注无量义经

注无量义经,3卷,日本最澄撰。编号二一九五。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

亦称《华严经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全书分十门:(1)教起因缘;(2)教门权实;(3)所诠义理;(4)辩证所宗;(5)修证深浅;(6)彰教体性;(7)部类品会;(8)流传感通;(9)释经名题;(10)随文解释。释义中对“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均没有的“普贤菩萨十大愿文”,特别予以强调和详细解释,提出了“极乐不离华藏,弥勒即本师”的主张。注释书有唐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