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戏曲

  • 双烈记

    双烈记

    《作者:张四维明代传奇剧本。又名《麒麟记》。张四维撰。《曲品》著录。根据《宋史·韩世忠传》敷演。写宋韩世忠投军京口,遇妓女梁红玉,结为夫妇。鸨母嫌弃穷军汉,韩忿而出走,在镇压方腊和勤王报国中得官,率兵驻守镇江,抗拒金兵。梁红玉从戎助夫,金山江上一仗,大败金兀术,将金兵围困在黄天荡内。金兀术买通奸细,掘河故道逃走。梁为国忘私,上本弹劾韩骄兵纵敌。朝廷念韩世忠夫妇之忠义,非但未降罪,反而擢升韩为横海、武宁、安化三军节度使,梁氏亦封为两国夫人。后因秦桧谋害岳飞,韩世忠面斥权奸,悲愤辞官,夫妻隐居西湖。剧中梁红玉击鼓战金山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颂。今京剧、

  • 种玉记

    种玉记

    《作者:汪廷讷明代传奇剧本。汪廷讷撰。《曲品》著录。本事见《汉书·霍光列传》所载霍仲孺一家事。写西汉平阳侯府小吏霍仲孺与侍女卫少儿私遘,被兄卫青发觉,逐出侯府。仲孺在归乡途中,又与俞氏成亲。因匈奴侵扰,宫中拟派卫少儿和亲。卫少儿密约仲孺于边关一别。后改派王昭君出塞和亲,仲孺不知,如期往雁门关等候,被匈奴拘留。数年后,卫青奉命攻匈奴。卫少儿所生子霍去病被封为嫖姚校尉,亦随卫青前往,获大胜,并寻得仲孺。时俞氏生子霍光亦被招为驸马。霍仲孺一家团圆,封候赐爵。此剧后曾经许自昌改编。今存有明万历年间环翠堂刊本及《六十种曲》本。许自昌的改编本有

  • 玉玦记

    玉玦记

    《作者:郑若庸明代传奇剧本。郑若庸撰。《曲品》著录。写山东王商,上京应试,妻秦庆娘赠以玉玦,欲其决意早归。王商落第,留居临安,结识钱塘妓女李娟奴。金军掠山东,秦庆娘避难途中,被降金叛将张安国所虏,剪发毁容,誓死拒绝张安国的强婚。王商金尽被妓院逐出,得道士吕公帮助,暂寓庙中,发愤攻读。李娟奴复识富豪昝喜,待其资财罄尽,遂与鸨母毒杀之,投于江中。数年后,王商状元及第,奉命劳军,归途为金军所执,囚于金山寺,乘夜斩将,逃回都中,以功授京兆尹。李娟奴谋财害命案发,由王商审理,处以极刑。会元帅张浚破张安国军,送俘囚入都,王商发现庆娘,夫妻得以团聚。剧情与唐人小说《李娃传》有

  • 紫箫记

    紫箫记

    《作者:汤显祖传奇。明汤显祖撰。《曲品》著录。主人公霍小玉、李益名字出自唐蒋防小说《霍小玉传》,但剧中与紫箫有关的情节出自《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此剧又有增饰。写陇西李益,前朝相国李揆子,赴京应试,与花卿、石雄、尚子毗结交。花卿邀李益过府饮酒,令侍妾鲍四娘侑觞,汾阳王郭子仪孙郭小侯亦在座。花卿见郭小侯所乘骏马,心甚爱之,即以爱妾四娘相换。四娘入郭府后思念花卿,小侯怜之,将她放置别院居住。霍王爱姬郑六娘有女名小玉,拜鲍四娘为师学歌,歌唱李益之词而爱其人。四娘遂从中牵合,使小玉与李益成婚。元宵节之夕宪宗驾幸华清宫,令教坊奏李益新度之曲,叹为才子

  • 节侠记

    节侠记

    《作者:许三阶明代传奇剧本。许三阶撰。《远山堂曲品》著录。取材于唐人小说《裴伷先传》(见《太平广记》卷147)。写唐武则天时,太仆寺丞裴伷先,因反对武后称帝,立诸武为王,上书面陈得失,被廷杖1百,流放岭南。裴在南中娶流放官员卢用藏女郁金为妻,后携妻及岳母逃回。奸贼李秦授发现,即与左丞相武承嗣计议,将郁金及其母仍发回岭南,裴伷先改徙塞外。思摩可汗敬重裴伷先,将闺华郡主招之为婿。裴门客众多,声势浩大。李秦授又进谗言,武后尽诛杀塞外流人,裴几被害。后唐室中兴,裴伷先遇大赦,回朝为官,除去奸佞,合家团聚。今存《六十种曲》本。明许自昌对此剧稍作改订,仍名《节侠记

  • 东郭记

    东郭记

    《作者:孙仁孺传奇名。明孙仁孺撰。《远山堂曲品》著录。据《孟子·离娄》等篇中人物事迹敷演成剧,集齐人、陈仲子、淳于髠、王驩、绵驹等人于一台,以“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为主线。写齐人到东郭墦间乞食,归来却向妻妾吹嘘有势交贵友,酒食醉饱,结果齐王封其为上卿。淳于髠凭一张巧嘴而官拜主客卿,一日而进七士,都是齐人之辈。王驩偷盗而行贿,步步高升。陈贾、景丑等拔掉胡须扮作女人,谄媚权贵,皆受重用。作者以辛辣的笔墨,勾画了封建官僚和下流文人贿赂公行、廉耻丧尽的丑态,正所谓“做官的便是圣人,有钱的便是贤者”,批判晚明的黑暗现实。每出标目均截取《孟子》语句

  • 飞丸记

    飞丸记

    《作者:张景明代传奇剧本。张景撰。吕天成《曲品》著录。全剧33出。剧情略云:书生易弘器与权相严嵩为世仇,无意功名,拗不过友人叩郡劝导,才进京应考。嵩子世蕃假意释怨留易生在府中居住,设计加害。易生与世蕃女玉英有宿缘、土地神暗中将2人酬答诗笺纸丸掷送传情。玉英得知父亲欲害易生,传信救之。不久,严氏父子被劾,削职流放,玉英亦没入边将仇严府中为奴。仇严欲纳玉英为妾、玉英矢志不从,倍受凌虐。一日汲水,遇正在四处寻找她的易生,2人表明心迹,易生立誓要营救她。后易生,叩郡应试中进士,易授官御史,弹劾仇严不法,叩授南阳推官,往逮仇严,并释玉英,送往京中与易生完婚 。

  • 龙膏记

    龙膏记

    《作者:杨珽明代传奇剧本。杨珽撰。一说杨珽与王元寿合作(见《远山堂曲品》)。吕天成《曲品》著录。本事出于唐裴铏《传奇·张无颇》(亦见《太平广记》卷310)。写唐代南康书生张无颇滞留长安,问卜仙人袁大娘,袁盗宰相元载所藏御赐暖金盒相赠,并给予起死回生的玉龙膏。张旅途困顿,悬挂招牌卖药。元载女儿湘英患病,诸医无效,服下玉龙膏病情转好。张无颇被延入府中居住,因此与湘英相爱。张欲回乡探亲,临行,出暖金盒取玉龙膏付与元载。元载见盒,怀疑张与女儿有私情,遣张到括州,陷之入狱,湘英也被逼躲到侍女冰夷家。后张无颇经袁大娘救援出狱,因元载失势被抄斩,张才敢赴京

  • 义侠记

    义侠记

    《作者:沈璟传奇剧本。明沈璟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激烈悲壮,具英雄气色。但武松有妻,似赘。叶子盈添出,无紧要。西门庆斗杀。先生屡贻书于余,云:‘此非盛世事,秘无传。’乃半野商君得本,已梓,吴下竞演之矣。”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雅品”,说:“此记于武松侠烈之概、潘金莲淫奔之状,宛转写出。”清《曲海总目提要》说:“武松养病于柴进家,始与宋江相识,此上梁山之根也。蜈蚣岭、十字坡、景阳冈、快活林、鸳鸯楼、飞云浦、二龙山,未入水浒时,其事迹最热闹,作者略据以敷演,已足耸人观听,而《打虎》一折,尤众所共赏。至叙其与兄友爱而不幸处

  • 船山诗草

    船山诗草

    《作者:张问陶诗别集。清张问陶著。二十卷,补遗六卷。卷一为乐府十四章,卷二、三为《戊丁集》、《戊巳集》,卷四为《出山小草》,卷五为《松筠集》,卷六、七为《乞假还山集》上、下,卷八为《扁舟集》,卷九为《骡车集》,卷一○至一三为《京朝集》,卷一四为《奇零集》,卷一五、一六为《己庚集》、《辛癸集》,卷一七为《依竹堂集》,卷一八为《出守东莱集》,卷一九、二○为《药庵退守集》上、下。连同补遗,收编年诗凡三千余首。《诗草》前有释道嵘及自序,后有石韫玉书后;《补遗》前有顾翰序,后有陈葆森跋。《诗草》有嘉庆二十年(1815)石韫玉编次刊本、同治九年(1870)席珍山馆

  • 郁达夫诗全集

    郁达夫诗全集

    《作者:郁达夫余少日读郁诗,酷爱其“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一联。抚今思昔,差近念年矣。郁文诗学仲则,格调不甚高,寒语酸语,故作激烈语,集中比比有之。然诗味醇厚,良足动人。壬午岁,余得郁诗全编,发愿录其诗全编上网,以飨同好,逾一年始成,计诗四百九十三首(原编者误录明张灵诗一首入内,已删),词十一首。此事一毕,窃谓郁公九原有知,当欣风雅犹在,宗风不灭,一灯尚传。

  • 梁山五虎大劫牢

    梁山五虎大劫牢

    《作者:佚名元明间杂剧剧本。简名《大劫牢》。不著撰者姓名。末本。剧演梁山泊头领宋江探知滦州韩伯龙是条好汉,便遣李应下山招其入伙。李应到滦州后身染重病,因乏店钱,被店小二逐出,倒地待毙。值韩伯龙楼上赏雪,见后救至家中。伯龙见李应聪明英武,便与其结为兄弟。宋江半年不见李应回转,恐有闪失,又遣鲁智深、武松、刘唐、阮小五等4人下山接应。4人暗见李应,共商计策。伯龙清明节踏青赏春,鲁智深等来寻衅,诱至僻静处,将其擒拿。李应在家放火烧房,绝其后路。伯龙上山,仍恋家中妻儿,请求放归。官军以伯龙勾结梁山强人,将其全家下狱。宋江得信后再遣李应、鲁智深等5人下

  • 四贤记

    四贤记

    《作者:佚名明代传奇剧本。作者佚名。《今乐考证》著录。全剧38出。元代建康肃政廉访使乌古孙泽刚直廉洁,迁广东开府,安置妻杜氏于家乡陈州,只身赴任。杜氏贤惠,见乌古孙40无子,趁其在外,为纳妾王氏。接娶之夕,正好乌古孙与墨吏彻里帖木儿闹翻,挂冠归来。王氏虔诚祈祷,感动天帝,赐杜氏生一子,取名良祯,王氏精心教养,视如己出。良祯成人后,王氏出家修道。陈州棒胡聚众造反,乌古孙一家逃难途中遭乱军冲散。良祯走失,被曾受乌古孙恩惠的吉一收留,并亲送良祯上京赴试,良祯中式得官,告假寻亲,经一番波折,终于找到父母及庶母王氏,一门四贤,得以团聚。今存明汲古阁《六十种曲》本。

  • 双珠记

    双珠记

    《作者:沈鲸明代传奇剧本。沈鲸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元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墓》,人物姓名及情节已有改动。写唐王楫代伯父谪戍,挈妻子至郧阳投军。离家时,母以家传双珠中一颗与之,留作纪念。至戍所后,营长李克成谋占楫妻郭氏,陷害楫入狱。郭氏暗将明珠系于其子九龄颈上,卖与陕西客商,然后投渊自杀,神灵护之使不死。郭氏上京鸣冤,遇楫母避乱上京,同寄寓于母姊韩媪亲戚家。适朝中大臣袁天纲被征召进京路过,郭氏托袁救夫。袁天纲乃谏天子,大赦天下,王楫免死,改谪剑南。楫友陈时策时为边将,劝楫从军,共立边功。楫妹慧姬入宫为宫女,因在寒衣上题诗,为陈时策所得,天子赐两人

  • 词征

    词征

    《作者:张德瀛词学著作。近代张德瀛著。六卷,凡二百七十四则。卷一至卷三论词的来源、体制,声律,词调;卷四评论和录取自五代至明的词集、选集、总集及其版本;卷五载唐宋词本事,并略加品评;卷六评论元明清人词及其美学特色。认为“词之为道”,在“情景交炼”,“景寄于情”,或“情系于景”。其评张惠言词,如“邓尉探梅,冷香满袖”;恽敬词,如“瑶台月明,凤笙独奏”;龚自珍词,如“琉璃砚匣,光采夺目”;俞樾词,如“帝女机抒,别出新裁”等,均以八字概括其词风特色。有1922年《阇楼丛书》本,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收录。

  • 憩园词话

    憩园词话

    《作者:杜文澜清杜文澜撰。凡六卷。卷一计三十则,为概论部分,专门发挥“词仍当以韵律为主”的宗旨,探讨词的音韵、平仄、曲调、格律等问题,力赞周济以周、辛、王、吴为冠及“还清真之浑化”诸说,“深得词中三昧”。二至六卷,“就同人所谱新词,或已刊行,或存稿本,均为摘录数阕,自遣吟怀。其人之字籍宦途及平时交谊,亦备书之。更有同辈商榷之词,及平生游历有涉于长短句者,附为记述。”为当代词人鼓吹和立传,杜氏最为自觉。此书向无刊本,唐圭璋《词话丛编》“例言”云:“原钞本尝经潘钟瑞、费念慈两家校订,兹并刊之。”

  • 山歌

    山歌

    《作者:冯梦龙明小曲时调集。又名《童痴二弄》。明冯梦龙辑。卷首有《叙山歌》一文,标明“墨憨斋主人(冯梦龙)所题”,备言编辑缘起及宗旨。原书十卷,卷一至卷九,包括评注时录,共收吴语“山歌”三百五十六首,如果把评注中说明有异文的别作三首计入,则为三百五十九首;卷一○收“桐城时兴歌”二十四首,共计三百八十三首。此书为保存吴中“山歌”最为完备的一种专集,而其中的《桐城时兴歌》,就数量言也仅次于《明代杂曲集》卷七所收的二十五首。在所录山歌歌词之后,辑者多附以评注。除了注明异文、出处,或经过某文人润色的事实外,还对吴地方言吴中风俗作了一定说明。《童

  • 铁云诗存

    铁云诗存

    《作者:刘鹗诗集。清刘鹗(1857—1909)撰。四卷,补遗一卷。鹗有《老残游记》已著录。此集冠有作者像,共收一百一十三首诗,其孙刘蕙孙辑并标注。卷一、卷二较完整,其余为后人搜集所得。卷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回忆所作,有闺怨、纪游、题画诗多种。卷二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日本时纪游诗,描绘异国风情,刻画工细、意境新奇,如《十七日到神户游布引观泷》、《二十日游岚山》等。其伤时感事之作,情真意切;写景状物,细腻逼真。有一九八○年齐鲁书社铅印本。

  • 优语录

    优语录

    《作者:王国维曲论著作。近人王国维编。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是作者系统研究曲学成果之一种。从历代史书、笔记、诗话杂著中稽钩辑录唐宋俳优、演员的滑稽语话共五十条,据以考证“戏剧之源与其变迁之迹”,并藉以“存唐宋之戏曲”。有《王国维遗书》本等多种。

  • 词综偶评

    词综偶评

    《作者:许昂霄清代词话著作。1卷。许昂霄撰。此书原附于查初白诗评之后,唐圭璋单独抽出,收入《词话丛编》。据许昂霄门人张载华识跋记载,他早年曾就学许昂霄,许昂霄在授课之暇渐次评点了朱彝尊的《词综》,凡词中抒写情怀,描摹景物,精妙耐思的地方,以及音韵格律、章法立意、字句出处等等,无不指示详明,以便后学。本书就是辑录许昂霄的这些见解而编成的。全书不录原词,只标词调或摘引佳句,然后进行点评。其词学观点明显地受浙派影响,偏重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的探讨,一味强调神情韵味,清空淡远,对于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作品,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对王安石〔桂枝香〕这样优

  • 诗筏

    诗筏

    《作者:贺贻孙诗论著作。清贺贻孙著。一卷。先立总论以阐明其诗学观,然后依时代先后评议历代诗人诗作。论诗以“化境”为极则,又以养气为基本前提。其语云:“清空一气,拢之不碎,挥之不开,此化境也。然须厚养气始得,非浅薄者所能侥幸。”又提倡作者自写性灵,推崇真率自然的艺术风格。

  • 小清华园诗谈

    小清华园诗谈

    《作者:王寿昌清代诗论著作。2卷。王寿昌著。王氏有感于时人论诗之弊,故“取古人及唐人诗类而系之,以为初学楷式”。 上卷首设总论,概述诗之要领,有“四正”、“六要”、“四清”、“三真”等,共28条。其中多儒家诗教观点,如言“诗有五可五不可:可颂不可谀、可刺不可讪、可怒不可疾、可乐不可淫、可哀不可伤”。王氏由此崇尚复古,提出“诗以古为主”。总论以下,撷取宋以前诗之佳句佳篇分类排列,略加评论,以示初学者入门须正,揣摩古诗之意、味、神、法,作为楷模。全书类似古诗句选编,缺乏一定的理论系统;个别评论较为精辟。如论诗韵,说“宜以诗生韵,不宜以韵生诗。意到其

  • 本事词

    本事词

    《作者:叶申芗清代词话著作。2卷。叶申芗编撰。此书模仿唐孟棨作《本事诗》的体例,专门记载有关词作的本事。上卷记唐、五代、北宋事,自白居易为吴二娘制〔长相思〕始,以僧仲殊咏投牒妇人〔踏莎行〕止。下卷记南宋、辽、金、元事,自左誉赋〔眼儿媚〕始,以燕山妓刘燕哥赋〔太常引〕止。两卷共204则。材料大部分取自宋元以来的词话及杂记。引文不注出处,也不写明著者。书前有作者自序,谈到《玉台新咏》专录艳词,《乐题解题》备征故实,韩偓著《香奁集》,孟棨辑《本事诗》,“诗既应尔,词亦宜然,此本事词所由辑也。”可见其编撰主旨只在汇录有关文人的风流韵事,绝大部分记载

  • 词苑萃编

    词苑萃编

    《作者:冯金伯清代词话专集。24卷。冯金伯辑录。此书专辑词家的掌故佚闻,以及后人的辨证品评等言论。作者在自序中曾谈到,前此同类书籍有徐釚的《词苑丛谈》,但“惜其序次错综”,又惜其引用前人著述时不注出处,为了补偏救弊,才又重编《词苑萃编》以行世。 自称“比原书删者十之一,增者已十之三四矣”。原来《词苑丛谈》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证、谐谑、外编7部,冯金伯又增加旨趣、指摘两部,改外编为余编,以记载其他各类“难于附丽及可附丽而偶尔失载者”。全书编次井然,引文必注出处和著者姓氏,又加上取材丰富广博,遂成为研究古代词学的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 十粒金丹

    十粒金丹

    《作者:萧晶玉弹词。古代民间讲唱文学之一。是书内容叙高廷赞一家悲欢离合事。宋神宗时,镇国公高廷赞,妻生一女梦鸾,妾生一子双印;丞相吕国才与高廷赞不睦,荐其北征,又诬其通敌,削职为民。廷赞继妻伏氏谋害双印母子,双印被带往他乡抚养成人。廷赞女梦鸾寻父时,闻北安王出兵犯中国,乃入京比武大胜群雄,封侯挂帅出征,败敌兵。梦鸾未婚夫寇潜,因家中弟云虎诬其杀婢,下狱,后女装逃入北安国,得封公主,梦鸾与之团聚。高廷赞闻女挂帅北征,亦来助战,巧遇子双印、妾素娘,父子、夫妇、母子再得团圆。梦鸾胜利,班师回京,出示吕国才通敌证据,帝赐吕国才死,功臣皆封官,廷赞子女亦各自婚娶,合家

猜你喜欢的书

月亮下去了

月亮下去了

本书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42年的一部长篇佳作。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北欧某国(暗指挪威)为历史背景,描写了某小市镇以奥顿市长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反抗纳粹占领军的故事。 与一般的反法西斯主义作品不一样的是,在这部小说里,斯坦贝克对正反面人物的描写都尽量表现出了人性的两面性:英雄(或法西斯)的一面和普通人的一面。他既没有拔高反法西斯人民一方,把他们写得高大全,而是突出了他们对自由的热爱,不能忍受占领军的侵略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对德国占领军的描写也没有进行妖魔化处理,在他的笔下,这些侵略者是软弱的,甚至富于人性的。 本书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作品,饱含了作者对现实和人性的洞察,以及对人类前途的信心。

苌楚斋随笔

苌楚斋随笔

近代刘声木撰。五十卷。刘氏系淮系官僚刘秉章子,辛亥后以遗老自居。此书所述多朝章、国故,间评诗文。亦有谈论朝鲜壬午事变、甲午中日之役等历史事件之文字,可资参考。有直介堂丛刊本,民国年间印行。

左传事纬

左传事纬

十二卷。附录八卷。马骕(1621-1673)撰。马骕字御,又字宛斯,邹平(今属山东)人,清代着名史学家、经学家。顺治进士,任淮南府推官,改灵璧知县。蠲荒除弊,流亡复集。马骕自幼好学,毕生殚研经史,更嗜爱《左传》,时称“马三代”。除此书外,还撰有《十三代瑰书》、《绎史》,尤以《绎史》最为精审。此书改编年体之《左传》为纪事本末体,共一百零八篇,篇末附以马氏论议。据其《侧略》称:“末敢言文,旁集诸家,杂采传记,无庸附会僻说,折衷一归于正大,期于发明经传而止。”又认为《左传》之例有新意,前后互明,最称条悉。因而“兹为推而论之,凡三十有一篇”。际录又称前集,首载晋杜预、唐孔颖达序论,及自作左丘明小传一卷。其下有辨例、左传图说、览左随笔、名氏谱、左传字释。丘明小传指出孔子所称赞的颜渊、闵子骞皆是孔子学生,因此不能证明丘明为孔子前辈,又认为左氏不一定是楚人。其图说有帝派图、世系图、天官图、地舆图、列国年表、晋楚职官表,尤以天官图富赡精当。而地舆图有说无图,可能是未完之书。名氏谱对《春秋》经传姓氏世次的归纳也详尽而有条不紊。王士祯《池北偶谈》称马骕“博雅嗜古,尤精《春秋左氏》学”。四库提要亦称此书“于《左氏》实能融会贯通,故所论具有条理。其图表亦能考证精详,可以知专门之学与涉猎者相去远矣”。此书写成于顺治六年(1649),马骕死后,由其子刻印。现存许氏刻本、函海内别本、嘉庆六桐书屋刻本、清澄怀堂刻本。

成就梦想法

成就梦想法

成就梦想法,一卷,唐不空述,日本圆俊题记,繁承题记,佚名题记。

大乘起信论别记

大乘起信论别记

全一卷。唐代法藏撰。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系就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中选择要目解释而成。计分三十五章。另据湛睿之起信论义记教理抄卷十五、顺高之听集记卷十三本、凤潭之起信论幻虎录卷四等所载,本书并非法藏所作,而系他人伪造者。本书之末注有顺高之听集记四卷、宗性之要文抄一卷。

法受尘经

法受尘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诫男勿染女,女勿染男。以法性受尘染故也。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