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

- 姓名:汤显祖
- 别名:字义仍,号海若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临川(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550年9月24日
- 逝世日期:1616年7月29日
- 民族族群: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明朝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所居曰:“玉茗堂”。临川(今属江西)人。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举人。神宗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致海内名士,显祖谢绝应考,居正次子嗣修遂及第。十一年(1588)方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后因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申时行、杨文举等营私舞弊,牵涉皇帝,被贬广东徐闻县典史。迁浙江遂昌县知县。赴任途中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会晤。后因打击邪恶,放囚犯回家过年遭弹劾,辞职归里不复出,三年后被免职。少从罗汝芳学,崇拜李贽,与达观禅师相交往,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友好。显祖对封建礼教和黑暗腐败的朝政有所不满,政治上壮志未酬,在文学艺术上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诗、文、词、曲均有很深造诣,时称其制义,传奇,诗赋为“昭代三异”。其论诗文,认为汉宋之文皆有法,作文不能止于法,当求通其机,即要精气满劲,讲求悟修并重。将“真”视为文章之本,以伉壮不阿之气为真,以奇怪为真。对奇士、奇文倍加欣赏。其谈灵性,认为有生命之物皆有灵性,人尤为至灵之物,文章之妙全在灵气,生气即灵气,灵气之特征为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不可名状。此说对公安派有所影响。认为戏曲的创作和批评当以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沈璟的极端格律论。重视“情”的作用,提倡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所著《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迫害,构思独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为我国戏剧史上的优秀剧作之一。对明末“临川派”剧作家、清代剧作家有很大影响。另著有《紫箫记》、《牡丹亭》、《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玉茗堂诗集》、《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牍》、《赋》、《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续虞初新志》等。
猜你喜欢的书
山海经广注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成书。约十八万字。 卷首有柴绍炳序及任臣自序、杂述,文以山、海、大荒三经列三大门。图分灵祗,异域、兽族、羽禽、鳞介五类一百四十六幅。收入《四库全书》时将图五卷删去。杂述采摭颇宏富,并足资考证,所涉逸文三十四条。正文为《山海经》本文断句,句间有郭璞及任臣注。两注均标明,是非明判。于明物训诂,山川道理皆有所订正,引用书目五百三十余种。是书不失为我国现存《山海经》注本中的佳本。有康熙六年刻本。
名迹录
六卷 附录一卷。明朱珪编撰。朱珪,明初崑山 (今属江苏)人,字伯盛。珪善篆籀,工于刻印,又工于摹勒石刻。《名迹录》是他生平所刻的汇集。汉代碑刻,多不载撰写人、书写人和刻工的名字。自魏受禅碑载有邯郸淳撰文、梁鹄书、钟繇刻字,是为士大夫自刻之始。欧阳修、赵明诚等辑录金石,仅录标题跋尾;洪适《隶续》备列碑文,是为全录刻词之始。而像朱珪那样,自己刻字,自己编辑成书的,古无此例。正篇六卷。第一卷录首诰一篇、御制祭文五篇、玺书七篇,大概是为了尊帝王之作,虽篇页不多,但放在首卷。第二卷录元好问《中州集》。其他四卷共录碑十四篇、记二十九篇、墓表一篇、墓碣五篇、行状一篇、圹志二十三篇、墓志铭二十四篇、杂刻字画二十六种。末有附录一卷,所录是当时一些人的赠言。传本有“四库全书”本。
先哲医话集
医话著作。1卷。日本长尾藻城编纂。刊于1936年。此书辑录日本汉方医学先哲吉益东洞等10余家之医话及医学格言方。凡142论。编者分述医德、学医门径、养生、元气、形体、诊法、药物等项内容及医者应戒应忌诸事。书中介绍藏医左右两手同时诊脉之法;阐述妊娠与癥瘕血块之鉴别、胎儿男女之鉴别。并介绍乳岩、劳瘵、噎膈、赤痢、脚气、黄疸等病之预后及多种疾病临危前兆。是书所述或征之于经验,或本之于古籍,皆翔实有据。现存《皇汉医学丛书》本。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神仙至要在宝精行气及服食药物。宝精、行气之要在还精补脑和服气胎息。二者皆须选择时辰入靖行功,使「内外贞白,专气致柔如婴儿」;然后在身中运转精气,上入脑部泥丸宫;或吐纳调息,使「息息入胎」。行此术可致小则无病,大则升仙。服药之大要则在金液还丹。只用丹砂为药材,九转炼之而成金液还丹,服之可飞升成仙。若服食草木药,则以黄精为上品。书中称丹砂、黄精皆禀太阳之精气而生,故服之能令人长生。中卷主要论述内外双修之法。内修指阴丹、内丹,可驻形延年;外修指阳丹、外丹,可飞升成仙。「三一九室(行气固精术)者,内修之要也;还丹金液者,外炼之极也。」内外丹缺一,「皆未能升举」。下卷主要叙述黄帝服丹飞升及传授丹经故事,以及择日入山合药之宜忌事项。
女科旨要
清·雪岩禅师增广。撰年不详。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始梓行。4卷。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之一。卷1论治女性逐年经证(本辞典多有收录,可参各条);卷2按月受胎形症;卷3为产后诸证;卷4为难产及产后病。本书新意较多,方证可取。与《女科秘要》、《女科秘旨》有异,可互为补充。
宋宰辅编年录[标点本]
二十卷。南宋徐自明撰。徐自明,字诚甫,号慥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富阳主簿,除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终永州知州。除此书外,尚编著有《零陵志》十卷,《浮光图志》三卷。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上起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对两宋十三朝二百五十余年间宰相、副宰相,枢密院长官、副长官的任命、罢免情况,以及这些大臣的籍贯、行状,都作了介绍。全书除太宗朝为三卷、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孝宗诸朝为二卷外,其余诸朝皆为一卷。其史料来源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大诏令集》及《东都事略》、《丁未录》等五十余种宋人所著史书、笔记。其体例是以年月日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位宰辅之下,首列拜罢时间,次列拜罢制词,再次记载人物的字号籍贯、拜罢因由,事迹行状。全书体例严谨、眉目清楚,便于阅读。此书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有些已经缺佚,有些已经遗散,幸被此书摘引,才得以保存。例如现存的宋代最重要史料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已严重散佚,后人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是为今本,共计五百二十卷,而原书实为一千零六十三卷。《长编》的缺佚,是书则多有记载,可补其不足。对其他缺佚之书,本书同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此书对研究宋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此书在现今残存之《永乐大典》中尚有最早刻本之部分内容。现存最早刻本有明万历年间吕邦耀本,其次有《四库全书》本、《敬乡楼丛书》本。今人王瑞来先生博采群书,著成《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一本,对此书漏误多加订正。王氏之书已于1986年由中华书局印行。






![宋宰辅编年录[标点本]](/d/file/books/cb0a457278a04a1960cdb2fad30e2ee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