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子

- 姓名:无心子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无心子,姓名、字号、生平、里居均不详。生平事迹亦不可考。据《远山堂曲品》著录,曾作传奇《金雀记》、《千祥记》二种。后一种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列为无名氏作。《金雀记》下场诗有“无心子燕市重编”之句。今能见到的无心子的剧作仅此两篇。
无心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穿越扬子江峡谷
《穿越扬子江峡谷》记录了阿奇博尔德·约翰·利特尔在十九世纪80年代,乘船由武汉到重庆的考察经历,具体内容有宜昌及其市郊、扬子江帆船、夔州、丰都与涪州、重庆初印象等等。书中不仅描写了沿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描写了清朝末期的人文情况。可以说,《穿越扬子江峡谷》是一本研究清代末期自然与社会的佳作。
桑苏西来客
桑苏西来客【N or M ?】又译作:谍海,密码,二战期间,英军奋力击退了德国空军的进攻,更加险恶的敌人——乔装成普通市民的纳粹分子——却从内部威胁着国家安全。代号为""N""和""M""的德国间谍杀害了英国*秀的特工。迫于压力,情报部门起用被“闲置”已久的汤米和塔彭丝贝尔斯福德夫妇。他们的任务是在海滨旅馆桑苏西的住客中找出N和M。书中的汤米和塔彭丝身边危机四伏,故事作者阿加莎也因创作此书受到军情五处调查。
刘子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提要》等多认为是刘昼所撰。十卷五十五篇。“泛论治国修身之要,杂以九流之说”。评论儒家,说他们“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本,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教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九流》)。以为九流之中,儒与道是最重要的两派。提倡诵读儒家经书,说“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源”(《崇学》)。主张遵循儒家礼教和道德规范,提出治世之人“宜以礼教为先”(《九流》),说“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思顺》),指出统治者必须“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爱民》),欲以儒家学说弥补道家思想之不足。有《文津阁》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子集校》。
大宋僧史略
凡三卷。又称僧史略。宋代赞宁(930~1001)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奉诏撰述者。赞宁于序文中表示不满弘明集与高僧传等史传,故另以护教立场而着出此一有关佛教教团制度、仪礼、戒律、忏法等之教团史。卷上叙论佛陀诞生之年代、佛教之东传、伽蓝之创造、译经、译论、译律、出家、受戒、忏悔、经论讲义之沿革、僧讲、都讲,以及禅法传入我国之经过等。卷中主要叙述教团制度,如僧正、僧统等之沿革,为研究我国佛教史之珍贵资料。卷下叙论紫衣、大师号、戒坛、宗教结社之历史、斋会、结社之起源,以及度僧之方法。此外亦收录摩尼教之记事。由此可知,赞宁撰述僧史略之目的在于中兴佛教,而使正法久住。
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
具名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法天译。持世陀罗尼经之别译。
佛说大集法门经
亦称《大集法门经》。佛教经典。宋施护译。二卷。是《长阿含经》之第九《众集经》的异译本。谓佛命舍利弗为众说法,因而共集佛说,从“一法”(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说起,逐次增一,说至“十法”(无学法)为止。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