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五术

  • 孙不二元君法语

    孙不二元君法语

    《作者:孙不二该书以诗赋形式述女丹法要,前五言四韵十四首,咏女丹功夫次第。又七言绝句七首,咏女功内丹补附于后。次第诗首篇言“收心”。谓我人未有此身,先有此气,一气者,即先天阴阳未判之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冲和生万物。谭子《化书》云: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此言顺则生人。若达道之士,能逆而行之,使血化气,气化神,神化虚,则成仙矣。然此顺逆生灭,全在一念之间,欲扫空此念,谈何容易。惟有“固守总持门”,方能使念头归一,此即道家玄关一窍。老子名为玄牝之门。除念而不在念头上做工夫,惟凝神入于气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收心一处,守

  • 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作者:孙不二古代内丹术书。金孙不二撰。三卷。论述修炼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分《玉清胎元内养真经》、《玉清无上内景真经》、《大道守一宝章》、《守一诗》四篇。收入《道藏辑要》胃集七。

  • 修真辩难

    修真辩难

    《作者:刘一明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清代刘一明撰。其书以师徒问答形式,阐述内丹功理。作者认为内丹乃性命凝结而成,所以必须性命双修,指出性命之道与阴阳之道密切相关,性命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性命之用。性即理,命即气,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因此性不离命,命不离性,浑然一体,不容分割。修性即能立命,所以修行者必须重视修性,「不能修性,焉能立命?益性者命之寄,命者性之存,性命原是一家,焉得不修性?」要求性命双修而侧重先性后命。

  • 证治要诀

    证治要诀

    《作者:戴思恭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十二卷。明 ·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全书分十二门,分别为: 诸中、诸伤、诸气、诸血、诸痛、诸嗽、寒热、大小腑、虚损、拾遗、疮毒、妇人。每门之下,又分诸证。每证先述病因,再论病源。

  • 证治要诀类方

    证治要诀类方

    《作者:戴思恭医方著作。四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作者取其《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编成此书。卷一为汤类,卷二为饮类,卷三为散类,卷四为丸、丹、膏类。简要地说明所列诸方的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合刊出版,题名《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性命法诀明指

    性命法诀明指

    《作者:赵避尘16卷。赵避尘(顺一子)撰。此书以赵氏亲身体验为依据,系统论述道教龙门派十六步功法。其道以清静虚无为本、积精养元为根、呼吸升降为法。其论既能博采古代医、道、释诸家之说,又能结合现代医学。并附《卫生性命法诀全图》,能使全书大意一目了然。

  •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作者:刘昉儿科专书。刘昉撰。四十卷。本书在刘昉逝世时仅完成38卷, 后由楼氏继续完成, 首先由湖南刊于宋绍兴二十年 (1150)。现仅存据宋墨抄本,38卷藏日本。中国存有明抄本及经陈履端校改的明万历年刊本;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有日本据宋墨抄的复印件。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是一部儿科集大成之作。共分547门,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儿科总论、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初生儿保育、诊治,以及先天疾病、儿科杂病、斑疹麻痘、五官、痈疽、疮疥、外伤等。卷末论药叙方及引用方书。

  • 幼幼集成

    幼幼集成

    《作者:陈复正中医儿科学专著。6卷。清陈复正撰。陈复正,道士,号飞霞。清医学家。居广东罗浮山。习道家丹鼎、气功诸术。云游海内,临证救治甚众。有感于幼科专著少,而撰《幼幼集成》。成书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整理辑录了古代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卷1论小儿赋禀、诊法、初生儿疾病的防治等;卷2~4分述儿科多种病证(包括内科杂证及外科疮疡),每病除辨证立法外,并附有正方、验方及外治法等;卷5~6为作者删订《万氏痘麻》的各种歌

  • 幼科发挥

    幼科发挥

    《作者:万全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儿科著作。4卷(另有2卷本)。明万全(密斋)撰于万历七年(1579年)。卷1论形气发微、原病论、入门审候歌等;卷2论急慢惊风;卷3论脾经病;卷4论脾、肺、肾诸经病。本书介绍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按照五脏辨证的方法,结合作者本人的学术经验予以阐述发挥,所选方剂大多实用有效。本书以五脏主病为纲,系统论述了多种临床常见儿科疾患的诊治方法。书中整理发挥万氏三世家传专治小儿疾病的独到见解与经验体会。本书曾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解放后有排印本。

  •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作者:王锡鑫儿科著作。清 王锡鑫撰。

  • 脉诀

    脉诀

    《作者:崔嘉彦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此书后经明·李言闻删补,改名《四言举要》,其子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 女科经纶

    女科经纶

    《作者:萧埙8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充或订正。本书资料较广博,对妇科临床辨证有一定参考价值

  • 女科要旨

    女科要旨

    《作者:陈修园清·陈修园撰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4卷。此书为陈氏博采诸家之论,参附己见,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编辑而成,因其内容皆为女科证治之精要故名。卷1为调经、种子两门,主论月经病、不孕症之证治;卷2主论胎前诸疾;卷3主论产后诸证;卷4为杂证论治。该书注意女性调经的脾胃之治。

  •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痘疹方论

    《作者:陈文中儿科著作。一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原,认为五脏六腑秽液或皮膜筋之秽液皆为发痘疹之毒。次论辨证和治法,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表里俱实者,身壮热、大便黄稠,其疮必光泽、起发肥满,疮易出易靥。后辑录有关痘疹的效方,文字简要。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病源方论》合刊出版,书名: 《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 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

    《作者:钱乙中医儿科学著作,又名《小儿药证直诀》、《钱氏小儿药证直诀》。3卷。宋朝钱乙述,阎孝忠撰。约于宣和元年 (1119年)刊行于世。此书现有清康熙间起秀堂照宋本影刻本和清武英殿聚珍本(辑佚本)。1949年后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首为小儿诊候与方论81篇,次为钱氏儿科医案23则,最后为儿科方剂。对小儿病的诊断和治疗都作了简明扼要的记述,临床实用价值很高。是我国早期内容比较完整,并载有病案的儿科重要专著。共3卷。卷上为脉证治法,载小儿诊候及方论81篇;卷中具体收载钱氏小儿医案23例;卷下载方120余则。

  • 女科旨要

    女科旨要

    《作者:雪岩禅师清·雪岩禅师增广。撰年不详。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始梓行。4卷。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之一。卷1论治女性逐年经证(本辞典多有收录,可参各条);卷2按月受胎形症;卷3为产后诸证;卷4为难产及产后病。本书新意较多,方证可取。与《女科秘要》、《女科秘旨》有异,可互为补充。

  • 女科秘要

    女科秘要

    《作者:静光禅师清·静光禅师撰。8卷。该书与《女科旨要》、《女科秘旨》合刊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亦称《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为竹林寺女科著作文字最多者)。3书内容有所不同,可互为补充。

  • 女科秘旨

    女科秘旨

    《作者:轮应禅师清·轮应(亦作印)禅师撰。8卷。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之一。卷1为安胎、辨胎、养胎、小产等,列方8首;卷2~4为胎前病;卷5~6为临产及产后病;卷7~8为产后病。是书较《女科秘要》论述稍详,方剂多切实用,纲目清晰。卷1及卷8多涉及女性性医学内容。

  • 女科百问

    女科百问

    《作者:齐仲甫二卷。宋 ·齐仲甫撰。刊于1220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对妇产科的主要疾病治疗作了扼要的记述。语言洗练、说理清晰,有较强针对性。上卷50问,包括妇科的天癸,经候及血分、经、带诸病证治;下卷50问,主要是妊娠胎产诸病的证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女科精要

    女科精要

    《作者:冯兆张妇产科著作。3卷。清冯兆张(楚瞻)撰。约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此书概述妇女胎前、产后疾病的病因证治。分月经、经门、崩漏、带下、杂证、嗣育、胎前、胎产、产后9门。重视养胎及胎前诸病的及早诊治;强调临产宜斟酌产程进展以防难产,并指出产后调养、宜忌及其护理方法。冯氏主张四诊合参,以标本兼顾为治则,临床上突出辨证论治。书中博采众长,参以己见,于后世有一定影响。现有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冯氏锦囊秘录》丛书本。

  •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折衷纂要

    《作者:凌德妇产科著作。清凌德撰,凌晓五鉴定,凌永言校。不分卷。德字嘉六,号蛰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以妇科名于时。著有《麻痧专治初编》、《蛰庵医话》、《麻痘初编》、《温热类编》 等书。本书博采诸家之说,论述妇科诸症,分类编撰,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全书约三万字。分为调经、虚劳、胎产、临产、杂证、产后6门。调经门中有总论、精血论、养血论等22篇;虚劳门中有冷劳、骨蒸劳等4篇;胎前门中有总论、胎前调理法、胎前用药法等22篇。凡79篇。凌氏论述胎产经带诸疾重视养气血、扶脾胃,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现存《三三医书》本。

  • 女科指掌

    女科指掌

    《作者:叶其蓁妇产科著作。五卷。清·叶其蓁撰。刊于1724年。本书分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产后五门。作者博采前贤妇科著作中影响较大或颇具一得之见的有关论述,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叙述每种病症。首先编成歌诀使读者便于习诵。其次分析病证利用中医辨证规律,求其病因病机、亦能入理;然后介绍历代妇科大家的治疗大法和方药,堪为初学者之津梁。惟书中杂有部分迷信论述。现存初刻本及其他刊本抄本、石印本等。

  • 女科指要

    女科指要

    《作者:徐大椿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 (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指出“当审其血气之通塞,禀赋之刚柔,然后投剂。”

  • 女科撮要

    女科撮要

    《作者:薛己五卷。明·薛己撰。刊于1548年。上卷列述经候不调、经漏不止等15类妇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介绍保胎、小产等15类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多系明以前妇产科著作之精萃论述和规范方药,其中亦不乏薛氏的独到见解。此书撷取前贤有关女科之证治验案,并汇入作者临证心得编撰而成。

  •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作者:陈守真八卷,陈守真著,1930年汉口汉康印书局石印本,中医儿科著作。

猜你喜欢的书

无妄之灾

无妄之灾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1958年11月9日晚,7∶00~7∶30间,雷切尔·阿盖尔太太在她家书房被拨火棍击中头部,悄无声息地死去了。不久,她的养子杰克被逮捕。他当晚早些时曾来过,问母亲要钱,但被拒绝,怒气冲冲地离去,声称他还会回来的。家里有人听到了他们的争执声,以及杰克对母亲的威胁。被捕时,在杰克身上搜到了书房内遗失的钱,凶器上也有他的指纹。虽然证据确凿,杰克却坚持他有不在场证明:那半个小时他正在搭便车去Drymouth的路上。然而无论怎样努力,警方也找不到他所说的人和车。也许这又是杰克的谎言,他从小就是个令人头痛的孩子,长大后越发放肆,不务正业,偷蒙混骗,无所不为。杰克被判终身监禁,6个月后因肺炎在狱中死去。两年的时光流逝了,如果不是因为阿瑟·卡尔加里的出现,阿盖尔一家原本可以在平静中渐渐淡忘那幕惨剧。

大书长语

大书长语

书论。此书卷一为正心、识字、师授、心悟、通变、结构、真态、神气、乘兴、贵熟等十则,凡二十一则。他认为“草书千字不敌楷书十字,楷书千字不敌大书一字,愈大愈难”,故主张为大书者当先端正认识。一则“学书自做人始,做人自正心始”;二则深明六书之义,“恶有扁署而可作别字”;三则从明师指授八示、八病、运笔捉襟等法;四则“机巧由于心悟,所悟乃能造微”;五则“不可专习一体,须遍参诸家,各取其长而融通变化”。以上五则是大书者首先要具备的条件。书写时需先经营位置,字个、间架、笔画等要相适配合;要尽字之真态而勿参己意;要“大字惟尚神气,形质次之,最忌修饰”;要“乘兴趣乃克臻妙,非兴到不书”;要“心不厌精,手不厌熟”,“笔下自然,应规入矩”。以上各则多关联笔法,是为大书者必须注意的事项。署书、堂扁、绰楔、镌漆、鉴定一则,叙述了各种大字不同的书写方法,尤强调鉴定一则,主张切不可护疾忌医,应“过得众人眼,始放老夫心”。原古一则叙述历代书法之流变,强调大书必须各极其旨,一字之中诸体兼备。客问一则是大书笔法的诀要,谓“字贵正锋,操笔要直,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体执有向背,气脉相联属”。纸说、笔说、墨说、砚说四则,皆从便于大书角度叙述之。

尼山劫

尼山劫

一伙绿林败类,由川滇窜来山东曲阜一带,他们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以宗教为旗帜,以迷信为手段,种种怪异现象迭出不穷,百姓百业俱废,不堪聊生。以杨松为代表的一批武林高手,他们义胆俱全,武艺精湛,通过周密的安排,出人意表的计谋,终使这帮败类就擒,大白真相于天下。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令人读来不能释手。郑证因的武侠小说对情节的整体性重视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典侠义模式形成故事,是传统侠义的现代回归,而所用的叙事手段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色彩,开启了武侠小说关于故事与情节叙事的一片新天地。

大清三杰

大清三杰

晚清时节,当西方大国强势崛起时,华夏大地上却皇朝暗淡、官场腐化,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特别是太平军势如破竹,大清帝国危在旦夕。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本是传统意义上的士人,却欲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创办湘军,操练水师,握筹布画,与太平军展开一场殊死较量。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一卷,周叔迦居士撰。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将释此经,略开三门。一解题目,二辨传译,三释经文。

深沙大将仪轨

深沙大将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深沙大将菩萨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深沙大将,据传,玄奘于远涉流沙遭遇危难时,感见此神之守护,或以此大将为北方多闻天王之化身,本仪轨则以之为观世音菩萨化身。若诵其真言,恶业悉能消灭,文中并载修法及所成就事。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