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

- 姓名:吕洞宾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吕洞宾,亦称“吕祖”、“吕纯阳”。中国神话传说中八仙之一。道教所信奉的神明。旧时金银匠、墨业、教育业、烟业、医药业、杂技业、理发业、魔术业、娼妓业等行业所崇拜的行业神柢。
原为唐朝末年的道士。名岩,一说喦,字洞宾,号纯阳。其身世众说纷纭。一说蒲州人(山西永济),一说河中府人,一说京兆人,一说九江人。民间相传吕洞宾自幼通晓典坟百家,学富五斗,但屡试不第。64岁时(一说46岁),尊父母之命赴试,在长安酒肆中,受汉钟离点化而成道仙(“一枕黄粱”的典故出自于此)。得汉钟离传授黄白之术(炼丹之法)及上真秘诀,后遇火龙真君祝融,并受宝剑与遁天剑法。宋徽宗赵佶政和年间(1111—1118年),封其为妙通真人。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封其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又加封孚佑真君。以后又被封为“纯阳帝君”。道教中的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即北五祖之一。故亦号“吕祖”。后世多绘其为身背宝剑,手执拂尘,头顶纯阳巾,一副道士打扮,也有画手持打简板渔鼓的老者。
民间多以四月十四日为其诞辰。吕洞宾在民四的影响为八仙之最,传说中他不仅仗剑天涯,扶弱济贫,治病解难,而且举止潇洒,诙谐幽默,因此,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和美妙传说,其中以“点水为酒”、“吕洞宾三戏歌妓白牡丹”、“飞剑斩黄龙”、“招蛇化剑”等最为著名。民间相传吕洞宾曾授人450种仙方,旧时苏州医药界人士,皆奉其为祖师。每年四月十四日举行吕仙诞,是日,人们欢聚一堂,击牲以酬,酌水献花,礼庆神寿。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理发业都奉吕洞宾为祖师,有关其理发方面的掌故颇多。民间传说吕洞宾曾于武昌鬻敝梳,索价千钱不售,曾为一白发行乞老娟梳发,使其头发变黑,容颜回春,并被吕洞宾度化成仙。或说吕洞宾曾为患瘌痢疮的朱元璋剃头,解救剃头工匠于危难之间。因此,民间的理发业都奉其为祖师。至于魔术业奉其为祖师,是因为吕洞宾仗剑江湖、游戏人间,或隐或现,变化莫测,与魔术业江湖卖艺,变戏之法十分相近,因此,旧时民间的魔术艺人皆奉其为祖师。旧时娼妓业奉吕洞宾为祖师,概源于其曾三戏歌妓白牡丹和度化娼妓的传说。此外,民间的金银匠、墨业、教育业、杂技业等行业都奉其为行业祖师。适时行祭以祈神佑。
猜你喜欢的书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的故事背景设在福特纪元632年(即遥远的未来2532年)的人类社会。它是世界性国家,被称之为“文明社会”,之外还有“蛮族保留区”,由一些印地安部落居住。伯纳和列宁娜去保留区游览时遇到了约翰和他的母亲琳达,琳达曾是新世界的居民,来游玩时不慎坠下山崖而留下,并生下了约翰。伯纳出于自己的目的,将琳达母子带回新世界,琳达很快因服用过量的唆麻(一种兴奋剂)而死,约翰对新世界也由崇拜转为厌恶,与新世界激烈冲突后自缢身亡。 该作主要刻画了一个距今600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野客丛书
三十卷,南宋王楙撰。全书共三十卷,六百八十一条,以考证典籍异同为主,范围涉及经史、碑刻、经济、地理、文字、诗词、名物、制度、故事、风俗等各个方面。卷末其友陈造所作跋语,称:“其议论之纯正,稽考之精确,钩摭之博洽,信可以不朽。”《四库全书总目》也称其书“考辨精核,位置于《梦溪笔谈》、《缃素杂记》、《容斋随笔》之间,无愧色也。”书末附《野老纪闻》一卷,王楙父王大成撰。所记三十九条,多北宋元祐诸人遗事,间及南宋朝野遗闻及经史诗文考论等,可供治文史者参考。今多种传本:《稗海》、《四库全书》、《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本作三十卷,《宝颜堂秘笈》本作十二卷。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文锦点校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郑明、王义耀点校本,作为《宋代笔记丛书》之一出版。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现代中篇小说。杨朔著。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8月初版。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1937年冬作者去延安,参加了革命,不久离开延安到西北各地。1938年春作者到广州后,应《救亡日报》之邀,根据自己在边区的生活积累,创作了这部中篇小说,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描写边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清除托匪汉奸的斗争。作品热情赞颂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称誉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起点。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西北高原粗犷的自然景色和边区人民的质朴心灵。
诗本音
十卷。《音学五书》之二,清顾炎武撰。是书以《毛诗》之音为主,他书为辅,考定《毛诗》音韵。《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书主陈第 ‘诗无叶韵’之说,不与吴棫《补》音争,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证以他书,明古人原作是读,非由迁就,故曰 ‘本音’。每诗皆全列经文,而注其音于句下:与今韵合者注曰‘广韵某部’,与今韵异者即注曰 ‘古音某’。大抵密于陈第而疏于江永,故永作《古韵标准》,驳正此书者颇多,然合者十九,不合者十一。南宋以来随意叶读之谬论,至此始一一廓清,阙功甚钜。当以永书辅此书,不能以永书废此书也。”《提要》所言很是。顾氏此书于《毛诗》韵例亦多有发明,如云:“凡诗中语助之辞皆以上文一字为韵。”“古人之诗言尽而意长,歌止而音不绝也,故有句之余,有章之余……记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凡章之余皆嗟叹之辞,可以不入韵; 然合三数章而歌之,则章之末句未尝不自为韵也。”
楞严经截流
楞严经截流,二卷,明传如述,圣行序,郑之惠序,金学曾序,冯梦祯题记。
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
圆觉道场礼忏法为华严宗所创设的忏法。主要依据唐宗密所撰之《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该本篇幅较大,称为广本。后宋淨源略为《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称为略本。此两本现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