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

- 姓名:吕洞宾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吕洞宾,亦称“吕祖”、“吕纯阳”。中国神话传说中八仙之一。道教所信奉的神明。旧时金银匠、墨业、教育业、烟业、医药业、杂技业、理发业、魔术业、娼妓业等行业所崇拜的行业神柢。
原为唐朝末年的道士。名岩,一说喦,字洞宾,号纯阳。其身世众说纷纭。一说蒲州人(山西永济),一说河中府人,一说京兆人,一说九江人。民间相传吕洞宾自幼通晓典坟百家,学富五斗,但屡试不第。64岁时(一说46岁),尊父母之命赴试,在长安酒肆中,受汉钟离点化而成道仙(“一枕黄粱”的典故出自于此)。得汉钟离传授黄白之术(炼丹之法)及上真秘诀,后遇火龙真君祝融,并受宝剑与遁天剑法。宋徽宗赵佶政和年间(1111—1118年),封其为妙通真人。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封其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又加封孚佑真君。以后又被封为“纯阳帝君”。道教中的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即北五祖之一。故亦号“吕祖”。后世多绘其为身背宝剑,手执拂尘,头顶纯阳巾,一副道士打扮,也有画手持打简板渔鼓的老者。
民间多以四月十四日为其诞辰。吕洞宾在民四的影响为八仙之最,传说中他不仅仗剑天涯,扶弱济贫,治病解难,而且举止潇洒,诙谐幽默,因此,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和美妙传说,其中以“点水为酒”、“吕洞宾三戏歌妓白牡丹”、“飞剑斩黄龙”、“招蛇化剑”等最为著名。民间相传吕洞宾曾授人450种仙方,旧时苏州医药界人士,皆奉其为祖师。每年四月十四日举行吕仙诞,是日,人们欢聚一堂,击牲以酬,酌水献花,礼庆神寿。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理发业都奉吕洞宾为祖师,有关其理发方面的掌故颇多。民间传说吕洞宾曾于武昌鬻敝梳,索价千钱不售,曾为一白发行乞老娟梳发,使其头发变黑,容颜回春,并被吕洞宾度化成仙。或说吕洞宾曾为患瘌痢疮的朱元璋剃头,解救剃头工匠于危难之间。因此,民间的理发业都奉其为祖师。至于魔术业奉其为祖师,是因为吕洞宾仗剑江湖、游戏人间,或隐或现,变化莫测,与魔术业江湖卖艺,变戏之法十分相近,因此,旧时民间的魔术艺人皆奉其为祖师。旧时娼妓业奉吕洞宾为祖师,概源于其曾三戏歌妓白牡丹和度化娼妓的传说。此外,民间的金银匠、墨业、教育业、杂技业等行业都奉其为行业祖师。适时行祭以祈神佑。
猜你喜欢的书
经济发展理论
美国熊彼特著,于1912年出版。作者善于从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强调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在本书中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于存在着以“创新”为主要职能的企业家而实现的。“创新”就是将以前从没有出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的组合。科学进步虽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但是企业家是实现其经济作用的关键力量。至于人口、欲求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动都是引起生产扩张的外在因素。经济发展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形式的变动。”像生物界的进化一样,经济发展“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作者除了强调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之外,还讨论了私营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和桥梁作用。不同的社会中,企业家的职能可能体现在不同的对象上,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来消除经济的“静态平衡循环”,从而使经济向前发展。本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动态进化过程,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也存在着消亡的可能性,社会进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给新青年
《给新青年》是连士升先生在1955年的作品集,是一本专门针对青年问题的建议书,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富有哲理。包括树立远大志向,如何计划未来,青年人的修养,治事的方法,信心的树立等几方面。文中内容并非说教,而是笔谈,作者把青年关心而又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一一提出,除说明原则外,尽量取譬引喻,一来方便阅读理解,二来增进阅读趣味。此书虽为作者1955年的作品,但半世纪后的今天读来,仍能印证他传授的心得。连士升(1907-1973)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颇真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历任新加坡《南洋商报》主笔、总编,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中国学会副会长。他笔耕不倦,在《南洋商报》《南洋周刊》和《南洋学报》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游记、书评和论文。
旧巷斜阳
最福鸳鸯天荒寻佳迹,有情离别旧巷剩斜阳。贫苦女璞纛,为冀潘亩夹桶一双幼子,以欢天喜地做了女招待。邂逅王小二,日久生情,但却陷入情义两难之境地。随盾,膏夫独出走,情人忍痛离别,璞王更是陷于地狱般的生活“轮回”沦落风坐,痛失爱乎,虽与王小二煮逢,但终难R首……生活所赐,惟有孤!一部20世纪社会言情小说的巅峰之作。一个被誉为“五百年来无此奇”的“文坛怪杰”(沙大风语),“造指之深,远在张恨水之上”(郑振铎语),其人抱不世之才华,“应与兰陵笑笑生、曹雪芹相颉”其小说中之社会,“牛渚燃犀,无幽不见”,其人物“无不呼之欲出,如在目前”,其情节“无不波澜起伏,意趣横生”,真可谓“腕有鬼而笔有神”。
当生成就之佛法
人的苦乐,原是一种果报,这却得合三世来观,若不懂这个道理,是很难讲通的。现在我们遭受逆境,遭遇灾难,当然是因果关系;要最快的把他转变消除,就是‘念佛’。经上说过:至心念佛一句,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能消了罪,还遭甚么逆境灾难呢?经上又说:能念‘阿弥陀佛’的人,就有四方上下无量无边的佛来护念他。佛是万德万能、法力无边的,只要佛来加被,还怕甚么灾难?
二曜金刚合璧
《二曜金刚合璧》,民间流传的反映日曜崇拜与月曜崇拜的文献。作者不详。一卷。 该文献包括《佛说日光经》、《佛说太阳经》、《佛说月光经》、《佛说太阴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纂》等五种「经典」。合刊为一册。
大毗卢遮那经指归
大毗卢遮那经指归,1卷,日本圆珍撰。编号二二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