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 王昭君

    王昭君

    《作者:曹禺话剧剧本。编剧曹禺。载《人民文学》1979年11月号。汉朝统治者为了边疆的安宁,对北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19岁的江南民女王昭君被选入汉宫封为“待诏”,长期不得见御,过着凄苦孤寂的生活,她不愿按姑妈姜夫人的安排去取悦皇上,又不甘心把青春白白地浪费在深宫。因此当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汉求亲时,她毅然主动请求出塞和亲,以摆脱孙美人老死宫中的悲惨命运。到匈奴后,为了汉匈友好和民族团结,她不仅在爱情上忠于单于,而且帮助单于平息了温敦的叛乱,突出表现了王昭君的远见卓识和宽阔胸怀,以及她为民族团结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作者把王昭君置身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浓墨重彩,以动人的诗句展示王昭君的心声和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不足之处是过于拔高了王昭君,有悖于历史真实。曾获文化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评奖话剧创作一等奖。

  • 草莽英雄

    草莽英雄

    《作者:高阳高阳著,小说以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为时间节点,围绕日本勘合贸易船队抵达明朝宁波港的真实历史事件展开。书中详细描写了六百名身份复杂的日本人(包括商人、武士及浪人)在港口引发的贸易争端与政治博弈,通过外交交涉、利益冲突等情节,揭示明朝中晚期海禁政策与东亚国际贸易体系的矛盾。

  • 争强

    争强

    《作者:曹禺3幕话剧。1929年由张彭春、曹禺根据英国高尔斯华绥的名剧《斗争》改译,曹禺执笔。这是曹禺从事编剧活动的第一次试笔。1930年4月,由曹禺负责编辑出版,作为“南开新剧团丛书” 之一发行。书前有曹禺以万家宝署名的序,并附首演剧照6幅,3幕布景设计3幅及即将新建的南开新礼堂建筑图3幅。书末附南开新剧团致国内各剧社 《通信》一则。原剧通过对伦敦一家铝板公司工人罢工运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无耻欺骗,寄托了剧作家对工人的深厚同情,对资产阶级残酷剥削的憎恨。1929年曹禺执笔改译时,为了便于中国观众了解,剧情、人名、地名均加以 “中国化”。故事写大成铁矿工人罢工3个月,要求增加工资。董事会几次开会商洽,均无结果。董事长安敦一 “宁可公司破产,也不接受工人复工条件”,形成僵局。这时,工人队伍中也出现分歧意见,有些主张向资方让步,罢工领袖罗大为坚决不同意。结果双方让步,工人复工。两个个性刚强的人,安敦一和罗大为都被众人甩了,两人又互相握紧了手。

  • 原野

    原野

    《作者:曹禺话剧剧本。曹禺作。载1937年《文丛》1卷2—5期。焦阎王与仇荣原是好朋友。后焦阎王当上军阀连长,将仇荣活埋,抢走仇家好田产,并将其子仇虎关进监狱,又抢来仇虎未婚妻花金子做儿媳。八年后,仇虎越狱还乡,誓报血海深仇。此时焦阎王已死,其妻瞎子焦氏向侦缉队告密,再次加害仇虎。仇虎杀死焦阎王之子大星。焦氏企图暗害仇虎,却误杀自己的孙子。深夜,仇虎携金子逃进黑林子,焦氏抱着孙子尸体,恸哭呼号,追踪仇虎、金子。在侦缉队追捕之下,仇虎精神恍惚,自杀身亡。剧作情节紧张,故事曲折,气氛恐怖,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惊心动魄,是一部探索农民命运的独具风格的剧作。

  • 蜕变

    蜕变

    《作者:曹禺话剧剧本。曹禺作。连载于1940年4月16日—6月3日《国民公报》。伤兵医院的丁大夫医术高明,工作认真负责,而院长秦仲宣、庶务主任马登科等人贪污腐化,致使医院秩序混乱。丁大夫无法正常工作,决定辞职。梁专员来院视察,洞悉内情后,竭力挽留丁大夫,并采取措施加以整顿,医院在短期内发生了变化。作品塑造了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女大夫形象,并如实反映抗战初期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救国热情,鞭挞腐败邪恶,表达出作者对社会变革所寄托的希望。

  • 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

    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

    《作者:陈寅恪由历史学者万绳楠整理陈寅恪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的授课笔记而成,全书二十一篇,以政治沿革、社会结构、民族融合及文化互动为脉络,重点剖析士族阶层兴衰、胡汉文化交融与制度变迁。内容涵盖曹魏与司马氏政权更迭的阶级本质(儒家豪族与非儒寒族之争)、清谈的政治属性、北魏汉化政策的矛盾等议题,注重通过诗词、制度文本等史料揭示社会演变的深层逻辑,延续“以诗证史”“文史互证”研究方法。书中提出的关陇集团学说、民族融合双线论等观点,为理解中古史提供了独特视角。

  • 尚书史话

    尚书史话

    《作者:马雍中华书局,1982出版,马雍著,《尚书》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殷周时代的若干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对于研究先秦史的人来说是一部必读书。这部史籍素以文辞古奥难懂著称,而且从先秦到唐代这部书的版本和内容经历有多次变化和曲折离奇的历史,其中还掺进了不少伪造的篇章,后经宋代以来许多学者的怀疑、辨伪和考订,才分清其中的真本和伪品。史学大家马雍先生在这本小册子里,用通俗的直述方式把《尚书》这部古籍本身流传所经历的复杂历史交待明白,同时还对一些存在有争端的地方做了一些必要的考据工作,对个别重要问题上也大胆提出了独到见解。

  • 水龙吟

    水龙吟

    《作者:高阳故事以乾隆末期至嘉庆初年为时间轴,开篇即展现权臣和珅倒台引发的朝局震荡。主角彭华从底层武将起步,通过平定边疆战事逐步晋升,其仕途轨迹串联起京城官场运作、地方治理实况及边疆战事细节。叙事线索延伸至漕运改革、科举制度等社会肌理,穿插对江南市井文化、西北边塞风情的考证式描写。

  • 董小宛

    董小宛

    《作者:高阳高阳以小说手法,生动描绘了明末 “秦淮八艳” 之一董小宛的传奇人生。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她名震秦淮,千娇百媚的姿色引得名公巨卿、豪绅商贾明争暗斗,但董小宛鄙视权贵,常巧妙周旋、勇敢斗争。 1639 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二人一见钟情,后董小宛嫁与冒辟疆为妾。书中展现了董小宛的青楼生涯,将秦淮河的波光柳影与美人的恩重情深相融合,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艺妓风情图。透过作者细腻的文笔,可让人感受到琴棋书画之韵,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 作文法讲义

    作文法讲义

    《作者:陈望道陈望道编著。 12章, 1922年出版。作者在《小序》中说:“这一册书,将告诉青年们作文上各个重要的问题,又将告诉青年们这些问题底地位和这些问题基本的解决方法”。在“各个重要的问题”一章中,列有“文章底体制”一题。这本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写的,以一种新的文体论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 作文法精义

    作文法精义

    《作者:周乐山周乐山编著。上海广益书局1933年2月初版,1934年1月再版。此书被收入《文学精义丛书》。全书分绪论、论说文、记事文、叙事文、小品文5章,讲述各体文章的意义、分类和作法。本书纲举目张,条理明晰。从篇幅来说,侧重论说文、叙事文和小品文的讨论,其中小品文又是重中之重。这多少与时代热点、作者的好尚有关。我们认为,周乐山先生的《作文法精义》一书,无论对于初学写作者,还是写作教学者,都值得用心研读。

  • 因是子静坐法

    因是子静坐法

    《作者:蒋维乔蒋维乔于 1914 年写成,该书多依循道家理念与方法。蒋维乔青年时身体孱弱,深受疾病困扰,后通过钻研静坐养生之法,成功治愈自身的结核恶疾。在创作这本书时,他融合自身锻炼经验,同时受日本人冈田虎二郎与藤田灵斋倡导的静坐法影响。书中内容力图用近代科学成果阐述 “静坐” 的原理和方法,比较注意剔除传统养生术中掺杂的神秘怪异的附会。其静坐方法部分来源于《医方集解》中的《勿药元诠》,涉及调息等内容,还杂糅了小周天等道家功夫,目的在于帮助练习者防病治病、祛病长寿,对调理身体机能、促进健康有一定指导意义。此书问世后反响热烈,“书出版后,购者络绎不绝,近则各省,远至南洋,无处不有学习之人”,且 “此书行销数十万册” ,蒋维乔先生也因此被聘到多所学校演讲 “静坐法”,影响广泛。《因是子静坐法续编》在佛学栏目。

  • 本草洞诠

    本草洞诠

    《作者:沈穆本草类著作。清沈穆撰。穆,吴兴(今属浙江)人。沈氏鉴于《本草纲目》卷帙浩繁,不能尽读。遂选其要药八百余种,折衷诸家之言,间附己意,编辑而成。将药物分为水、火、金石、土、谷、果、菜、草、木、服器、人、禽、兽、鳞、介、虫等诸类。后附用药纲领,计二十四则。书中每类药物,先有总论,概言其要;后列药物,详述其性味、有毒无毒、升降、功效、主治、应用。旁引诸家之说,详加诠释。是书内容涉及范围较广,资料丰富,论述较详。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序刊本及日本钞本,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馆藏。

  • 玉垒浮云

    玉垒浮云

    《作者:高阳高阳著,该书以北洋军阀时期为背景,通过张作霖、郭松龄等历史人物的政治活动,展现民国初年的权力格局变迁,书名取自杜甫《登楼》诗句。作者采用“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的创作手法,将考据所得史实融入叙事体系,形成典型的密集叙事风格。小说以1925年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为起始时间节点,记述时任安徽省长兼军务督办王揖唐赴黄州开展政治斡旋的活动。通过多线叙事展现北洋军阀体系的权力博弈,涉及张作霖东北军系与段祺瑞皖系的政治较量,其中郭松龄倒奉事件构成重要情节支点。

  • 翁同龢传

    翁同龢传

    《作者:高阳两朝帝师,清流领袖;李鸿章一生最大政敌,康有为称为“中国维新第一人”! 高阳深入揭示翁同龢内心世界,全面还原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历史真相! 翁同龢(1830-1904),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但因力主变法图存,慈禧令光绪下谕将翁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奉朱谕,将翁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翁氏的性向与际遇,志气与才具,责任与权力,兴趣与任务,地位与作风,皆不相侔,种种不平衡的积累,祸己、祸君、祸国。这是时代的悲剧。然而,他是恺悌君子,结局之凄凉,令人酸鼻。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

    《作者:冯玉奇冯玉奇著。月落乌啼,1948年7月上海大明书局出版。一册。霜满天,《月落乌啼》之续集。八章。1948年1月上海大明书局出版。1948年10月再版。一册。全书包含《月落乌啼》及其续集《霜满天》两部社会言情小说,共十六回。作品以民国动荡时局为背景,通过囤积居奇、官场腐败、忠奸斗争等情节,刻画善恶交织的社会图景。前作聚焦守财奴的贪婪算计与清正县长的努力,续集延续正邪对抗主线,描绘奸商恶霸的阴谋与烈女志士的抗争,最终以诛奸灭敌的壮烈结局收场。全书情节跌宕紧凑,兼具言情风格与社会批判性,呈现特定历史时期的世态人心。

  • 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

    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

    《作者:周一良全书收录十二篇专题论文,按时序与主题编排,涵盖历史人物评述(如诸葛亮、梁武帝)、典章制度分析(如魏晋兵制、三长制)及社会文化考察(如清议、流民)等内容。附录《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通过器物、习俗展现社会风貌,代前言《我和魏晋南北朝史》及《怎样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包含作者的治学方法。

  •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作者:蒋维乔蒋维乔编著。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1月初版,1934年5月再版,1936年3版。 本书原系作者在光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叙述清康熙初年以来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变迁的历史。全书分复演古代学术之时期、吸收外来思想之时期两编,叙述了程朱学派、陆王学派、朱王折衷派、关洛闽学派、考证派、实用派、公羊派等学术派别及有关人物:顾炎武、陆世仪、陆陇其、黄宗羲、孙夏峰、李颙、曾国藩、王夫之、戴震、洪亮吉、俞越(附孙治让)、颜元、李恭、彭绍升、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王国维等人生平、学术思想和著述。 本书的分期说有商榷的余地,但如果把复演古代学术和吸收外来思想理解为近代中国哲学家们改造传统思想的两种模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七塔寺志

    七塔寺志

    《作者:佚名民国陈寥士撰,本寺因于康熙时建七浮图于寺前,故俗称七塔寺,全名为七塔报恩禅寺。民国以来,传戒讲经,设藏经楼,立佛学院,法事甚为隆盛。为临济宗派下的寺院,民国时代的名僧圆瑛即嗣法于本寺,并曾任住持。本书卷首有题辞、序、图像、凡例。卷一图记,卷二金石,卷三沿革,卷四建置,卷五僧谱,卷六法要,卷七产业,卷八艺文。书末有补正一卷。

  • 中国妇女生活史话

    中国妇女生活史话

    《作者:田家英田家英著,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出版。该书汇编了田家英为《新中国妇女》期刊撰写的稿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妇女生活、中国奴隶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和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作者为适应一般妇女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和生活状况,是一部用唯物史观介绍妇女生活历史的读物。

猜你喜欢的书

火星公主

火星公主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1866年,南方军队骑兵大尉卡特从阿里台那一洞窟中突然飞到了火星。这时的火星,其科学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地球。但是,在火星上,有身材高大而丑陋的四臂绿色人支配的萨克族,也有爱好和平,与地球人十分相象的漂亮赤色人所支配的赫列姆王国等,总之,当时呈现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卡特施展了自己的才能,行侠仗义,同绝色佳人苏莉丝公主结下姻缘。他在那里度过了十年和平的岁月。但是,为了要从一次突发的事件中拯救火星,卡恃冒着巨大危险亲赴事故现场……

春卿遗稿

春卿遗稿

宋代诗文别集。蒋堂撰。宋代胡宿《文恭集》卷29所载蒋堂神道碑称“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蒋堂传》亦称“有吴门集二十卷”。但原集久佚不传。明代天启年间,其20世孙蒋鐄辑其佚作,编为《春卿遗稿》1卷,凡赋1篇、诗39篇、记1篇,卷末附《宋史》本传。《遗稿》之文不及原集十分之一。胡宿撰蒋堂神道碑称:“公有高情,富清藻,多所缀述,尤邃于诗,其间所得,往往清绝。善作尺牍,思致简诣,时人得之藏为名笔。及退居林下,神机日旺,虽饮食寝处未尝忘诗,亦天性然。”《宋史》本传亦称其“好学工文辞,延誉晚进,至老不倦,尤嗜作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虽兴象不深,而平正通达,无雕镂纤琐之习”。如《守会稽日修永和故事作》:“一派西园曲水声,水边终日会冠缨。几年诗笔无停缀,不似当年有罚觥。”

残水浒

残水浒

《残水浒》是《水浒传》续书之一种,接七十回卢俊义惊梦起,全书共十六回,为中国近代学者、小说家程善之(1880—1942)所著,1933年《新江苏日报》刊行,199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水浒系列小说集成”系列,与《水浒外传》、《水浒中传》结为一册;《残水浒》小说内容结构完善,与《水浒传》前七十回遥相呼应,其结局又应对正史中宋江等三十六人为张叔夜所擒的记载。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凡六卷八十回。题“五岳山人周游仰止集”、 “靖竹居士王黉子承释”。封面镌“钟伯敬先生原评”、 “古吴麟瑞堂藏板”。有图二十四叶四十八幅。首王黉序,署“崇祯岁在旃蒙大渊献(乙亥)春王正月人日靖竹居士王黉子承父书于柳浪轩”。小说从“盘古氏开天辟地”按史叙至“周武王吊民伐罪”。作者颇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开头竟先抬出释迦牟尼云: “西方世尊释迦牟尼佛大放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一大部洲,洪濛久闭而不得升降,天昏地暗,神惨鬼愁,犹人居水火之中,奔溺之状,深为可怜”,乃派座下的一位名毗多崩娑那的菩萨转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以开天辟地,位置日月。此即为盘古氏。盘古功完行满,即返西天。盘古之后,又有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及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五帝”等继续出世以统治天下,以后则叙尧、舜及夏、殷二代,最后,周武王商郊一战,大败殷兵,纣王不得不于鹿台投火自焚, “太公传令,将淫妇妲己、奸臣费仲碎尸万段,百姓鼓舞大悦,天下一统尽属于周”。本书所叙故事大抵本于史书,汇集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杂以迷信之说。文字比较枯燥,叙述甚为拘束。篇幅虽比同一题材的《盘古至唐虞传》增加不少,但也未能创造出生动形像。

曲论

曲论

明·徐复祚撰。一卷。一名 《三家村曲谈》。复祚 (1560—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谟竹、三家村老等。常熟(今属江苏) 人。徐氏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此书即后人从中辑出有关论曲之语、编次而成。其论曲推崇沈璟,但也有自己的主见。强调作曲应发扬元曲的本色当行,以便于舞台演出,而反对雕章琢句,专在词藻的华丽上用功夫。故赞成何元朗对《瑟琶记》的批评意见,而批判王世贞对这一意见的非议,在评论《西厢记》时说:“《西厢》之妙,正在于 《草堂》一梦,似假疑真,情尽而意无穷,何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而后乃愉快也?”对于当时戏曲创作上才子佳人题材程式化的创作作风,不无积极的针砭意义。有《古学汇刊》本、《新曲苑》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4卷,宋正觉说,净启重编。卷一,上堂晚参示众。卷二,举古。卷三,颂古。卷四,机缘塔铭铭偈记。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