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英

田家英
  • 姓名:田家英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四川省成都市人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66年5月23日
  • 民族族群:

田家英(1922年—1966年5月23日),史学家。原名曾正昌,曾用名郑昌。四川省成都市人。少年因家庭贫困,曾在中药店当过学徒,之后接受了进步思想和党的领导,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由四川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2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马列主义学院、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工作。从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解放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在此期间,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几乎用全部精力,参加《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及毛泽东同志其他著作的编辑、注释和出版工作。1956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建国后,除担负上述主要工作外,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编委,负责主编现代史部分。1958年与黎澍出席捷克斯洛伐克党史研究会议。1966年5月23日逝世。主要著作有《民国以来大事年表》(1944年,太行新华书店出版)、《学习为人民服务》(1951年,北京《学习》杂志出版社出版)、《毛泽东同志论抗日时期的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选集介绍》(196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妇女生活史话》(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田家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民主之为自由

民主之为自由

本卷收录的是杜威在政治哲学和法哲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约翰•;杜威尝试打通理论和实践、科学和信仰、民主和自由的隔阂,认为除了民主生活,现代人找不到另一种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杜威关注人的当下实践及其后果,用民主政治观取代独断政治观,提升人们对现代民主生活的整体期望。杜威认为,哲学、科学和民主相融。他的实用主义政治和法哲学,既是对现代民主观念的合理论证,也是对它的真实描述。

勿轩集

勿轩集

诗文别集。南宋熊禾撰。八卷。禾初名鉌,字去非,一字位辛,号勿轩,又号退斋,建阳(今属福建)人。从朱熹门人游。咸淳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不仕,入武夷山,筑室教授乡里以终。著述颇富,有《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四书标题》等。此集为其族孙孟秉编,收文凡六十八篇,诗、词百二首。文以序、跋为多。平正质实,不以藻采见长。诗有纪旅、咏物、酬赠之作。此集明天顺中六世孙斌为博罗主簿始刊行,清张伯行重刻。有《四库全书》本。又《正谊堂丛书》与《丛书集成初编》中,有《熊勿轩先生文集》六卷本。《元诗选初集》中有《勿轩集》一卷。

檀园集

檀园集

明代诗文别集。李流芳(字长蘅)著。为李流芳自编。有崇祯年间刻本,凡12卷。前有崇祯二年(1629)谢三宾序。序略云:“予为嘉靖之三年,始谋刻四家文集。于时长蘅已病卧檀园,予躬致药饵,登床握手。长蘅好强起,尽出所著作,手自芟纂,得诗六卷,序记杂文四卷,画册题跋二卷,合十二卷,题曰《檀园集》,授其侄宜之以应予之请,遂刻自《檀园集》始。明年正月长蘅没,予哭其家,为经纪其丧。已而刻成,因为之序。”《四库全书》即以此刻本著录。钱谦益《列朝诗集》评其人说:“长蘅性好佳山水,中岁于西湖尤数。诗酒笔墨,淋漓挥洒。山僧榜人,相与款曲软语,间持绢素请乞,忻然应之。”“书法规抚东坡,画出入元人,尤好吴仲圭。其于诗,信笔输写,天真烂然。其持择在斜川、香山之间。”“晚尤逊志古人,草书杜、白、刘、苏诸家诗,至数十巨册,故于诗律益细。”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评其诗说:“嘉定四君子中,以檀园为上,虽渐染习气,而风骨自高,不能掩其真性灵也。”其文亦清新飘逸,风格雅淡。

锦香亭

锦香亭

又名《睢阳忠义录》、《第一美女传》、《绫帕记》。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六回。题“古吴素庵主人编”、“茂苑种花小史阅”。又经元堂刊本,藏北京图书馆。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上海石印本,改题《睢阳忠毅录》,书端又题《第一美女传》,藏首都图书馆。素庵主人生平无考,《锦香亭》约作于清初。 《锦香亭》叙唐玄宗天宝年间,新科状元钟景期与葛明霞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因安史之乱和权奸构陷,情侣分离,历经艰险,终于团聚的故事。作品以历史的大事件作为爱情故事的背景,寓温柔儿女之情于悲壮气节之中,把历史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糅合一体。文字清隽晓畅,细节描写精致。

中州人物考

中州人物考

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八卷。是书为作者晚岁居夏峰村时所撰,所收二百余人,均系明代河南人。分理学、经济、忠节、清直、方正、武功、隐逸七类,每类又以世次为序。各人传赞详略不等,由于史料无征,少的仅一行,并不以详略定褒贬。末卷《补遗》、《续补》,实为七类之外无所归从之人物。最后尚有列名而无传者三十四人。书前冠有自序。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一卷,佚名,编号二八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