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山

- 姓名:周乐山
- 别名:号德寿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江西南昌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45年
- 民族族群:
周乐山(1902年-1945年),民国时期活跃的作家和教育工作者,1902年生于江西南昌,号德寿,早年亦名周得寿,1945年去世;他中学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接触新文学,1922年秋离开南昌,考入复旦大学商科,后转入国立自治学院,1926年春因立志终身从事教育,转学至大夏大学学习教育;1922年起,其诗歌就在《小说月报》《少年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多采用“五四”诗坛流行的“小诗”体,曾是绿波社成员,还短期负责过浅草社刊物《文艺周刊》的编务,与白采等诗人交往密切,常将诗作寄给刘大白改正;他创作颇丰,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出版了《我们恋爱的信》《飘荡的衣裙》《定慧方丈》等多部小说(集)或散文集,同时编写了《作文法精义》《应用文精义》《初级中学文选》等读物,其中《作文法精义》分绪论、论说文、记事文、叙事文、小品文5章,讲述各体文章的意义、分类和作法,颇具影响力;从大夏大学毕业后,他从事教育工作,还曾担任南京大华晚报记者、广益书局总编辑等职,也曾任光夏中学附小主任。
周乐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全晋文
《全晋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67卷,是完整的一部晋代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晋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中国历史研究法
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洪恩灵济真君礼愿文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祈祷仪及赞词、愿文。
辛丙秘苑
《辛丙秘苑》,是中华民国初期的“小报之王”所发掘出来的独家新闻,由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所写,于1919年成书,有10万字。袁克文的《辛丙秘苑》分22期连载于1920年的上海《晶报》三日刊上,专门记载从1911年至1915年这一时期内北京政坛上的人事秘闻。除去《启》和《序》之外,共有篇目30篇,记述的内容包括重大事件的内幕、袁世凯集团一些重要人物的秘闻及对他们的评述、袁家内部的一些事件等,在内容上十分丰富。由于作者与袁世凯的特殊关系,使其在写作时较多地掺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使得本书的内容除了具有材料上的第一手性之外,同时还被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从而使得本书面貌显得愈发的复杂与多样。而本书原本欲写二三十万字,但由于作者与《晶报》主编张丹翁因交换古玩闹翻以致中断连载,最终仅仅完成数万字,故此书又可被称为一部腰斩之作。
春秋集传纂例[标点本]
《春秋》学著作。又名《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唐陆淳撰。十卷,四十篇。此书纂集其师啖助及同时人赵匡之《春秋》论说,加以发挥。欲通过归纳《春秋》各种义例,来探考所谓圣人褒贬之旨。首八篇为全书总义,考究《春秋》之宗旨、“三传”之得失、啖、赵论说之义例等。第九至三十五篇,掇拾《春秋》“微旨”,阐明义例,分公即位例、告月视朔例、郊庙雩社例、盟会例、用兵例等。余五篇为经传文字脱谬之考核,并列述人名、国名、地名谱。引啖、赵之说,疑《左传》非左丘明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书“盖舍传求经,实导宋人之先路,生臆断之弊,其过不可掩;破附会之失,其功亦不可没也。”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
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五卷,宋 天息灾译。大乘经藏秘密部收。





![春秋集传纂例[标点本]](/d/file/books/383c748dbf3add769882e4881070589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