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燕山外史

    燕山外史

    《作者:陈球章回小说。清陈球著。八卷。是 书以明代冯梦祯《窦生传》为素材敷演而成。书 叙明永乐间燕人窦绳祖游学嘉兴,恋贫女李爱 姑,爱姑感其情,以身相许。不久,窦为其父所 迫与临淄宦族联姻,遂一去不返。爱姑被金陵 盐商所骗,辗转沦落青楼,幸侠士马遴相助,得 归窦生。然窦妻甚妒,对爱姑百般凌辱,窦生不 能堪,携之乘夜出逃,遇乱离散。窦生归里,财 产已空,妻厌贫求去,不久爱姑亦归。窦生及 第,官至山东巡抚。爱姑生一子,寻觅乳母,竟 为前妻,窦仍优容之。后窦生偕爱姑尸解仙去。 全书通篇用骈俪文体,独树一帜,文字简奥,情 节曲折,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其“语必四 六,随处拘牵,状物叙情,俱失生气”。约成书于 嘉庆四年(1799),初刻约在嘉庆十六年。另有 光绪初傅声谷注释本、光绪五年(1879)上海广 益书局傅注石印本、光绪十二年重刊本(以上 作八卷)、光绪三十二年上海江左书局石印本、 民国三年(1914)醉经堂书庄石印本(以上作二 卷)、民国十九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本、民国 二十年上海大中书局傅注铅印本(以上作四 卷)。近有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排印本。

  • 水石缘

    水石缘

    《作者:李春荣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奇缘赛桃源》、《赛桃源》、《赛桃源全传》、《巧姻奇缘》、《遇仙巧姻奇缘》、《绣岭图》。六卷三十段。题“稽山李春荣芳普氏编辑,云间慕空子鉴订”。李春荣,字芳普,浙江会稽人。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前。书叙水盈盈和石莲峰的婚姻故事。盈盈和莲峰本为仙侣。盈盈生于荆楚绣岭濯锦溪赛桃源村水散人家,莲峰生于浙东龙湫石氏望中。有神僧朗砖知水,石前缘,由朗砖指点,水、石得相见,并私结百年之好。石生入秦寻母舅山公,山公为女儿提亲,生坚辞,且告以已订绣岭水氏。山公乃假生名作书遗水散人,从中破坏,然盈盈坚信前盟。石生返绣岭寻盈盈,而盈盈已举家赴龙湫。生急追寻,回浙东,水石之缘终成。其间又穿插石生与梅萼、柳丝二妓的故事。

  • 霞笺记

    霞笺记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中篇人情小说,又名《情楼迷史》,十二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存醉月楼刊本。书叙元时松江华亭缙绅李栋之子李彦直与妓张丽容恋爱事。略谓,二人以霞笺一幅,相互唱和,情投意合,盟订百年。不料都统阿鲁台为讨好伯颜丞相,选丽容以赠。因伯颜夫人奇妬,又将丽容献给太后,伏侍花花公主。彦直历经万苦千辛,赶到京师。后得中状元,二人终成眷属。书由同名传奇改编而成。故事来源为《燕居笔记》与《情史·心坚金石传》,只是将悲剧结局改为团圆场面。

  • 快心编

    快心编

    《作者:天花才子章回小说。题“天花才子编辑,四 桥居士评点”,或谓天花才子即徐震。三集十六 卷三十二回。叙凌驾山遭陷害而倾家荡产,流 落途中遇李丽娟,一见钟情,定下婚约。石佩珩 杀死恶霸地主全家,投奔李安抚军中为先锋 官,与受恩图报的山村少女裘翠翘结为夫妻。 柳俊背弃不义之主后成为军官并娶主帅义女 为妻。小说以这三对姻缘故事为主线,反映了 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这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甚为少见。有清课花书屋 刻本、申报馆排印本,近有1985年春风文艺出 版社排印本。

  • 岭南逸史

    岭南逸史

    《作者:黄岩此为涉及岭南少数民族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归之于“英雄儿女”类。二十八回,黄耐庵撰。耐庵名岩,号花溪逸士,参见附录小传。书叙明万历年间,嘉应州秀才黄逢玉,才貌双绝,于赴从化探望姑母途中,或因救人而被招为婿,或因受擒而被迫成婚,先后与艺高貌美的张贵儿、李小环、梅映雪、谢金莲结为夫妻,最终隐居大绀山。小说根据《广东新语》、《赤雅外志》以及罗定、广州等地方志有关记载虚构而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瑶民起义的状况。

  • 天凑巧

    天凑巧

    《作者:佚名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一回 《佘尔陈》,述吴中秀才佘尔陈恋妓小娟,欲以千金赎娶之,不料委托办事的社友江公子却借机将小娟骗走,后几番周折二人得完聚。第二回《陈都宪》,写一个又穷又蠢笨非常的读书人陈都宪,阴差阳错在科场上连中登第,后官至都御史的荒唐故事。第三回 《曲云仙》,写身有武技的女子曲云仙故事。小说对当时社会黑暗多有揭露,如第一回和第三回江公子、方公子骗夺人妻的丑行,第三回中方游击利用军权贪污自肥的故事。尤其是第二回陈都宪莫名其妙发迹的经历,在“天凑巧”的故事背后,深刻地讽刺了封建社会取士用人制度上的荒唐。该书原不知几卷,今存的清初刊本只存三卷。

  • 四巧说

    四巧说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短篇人情小说选集。一函四册,每册一卷,每卷为一种短篇,共四篇,题“吴中梅庵道人编辑”,选编者姓名不详。四种小说为: 《补南陔》、《反芦花》、 《赛他山》、 《忠义报》。其中第一、第二种与《八洞天》中所收相同,第四种《忠义报》也即《八洞天》中《劝匪躬》,其第三种《赛他山》实即《照世杯》中第一篇《七松园弄假成真》。此书各篇题目都如《八洞天》、 《五色石》,以三字为名,复缀一联为“总名”,然此书于目录处又在每篇“总名”之后各分六段(正文中未分段),此与《八洞天》《五色石》不同,而与《照世杯》相类。如第一篇《补南陔》“收父骨千里遇生父,裹儿尸七年逢活儿”下分: “闻凶信仰天号哭”, “被妒忌舍身出家”,“严择婿路逢才子”、 “奏军功父子偕荣”, “请修院一家会合”,“认绣裙幼子活来”六段。其第三种《赛他山》只是把《七松园弄假成真》中人名改换,其中将男主人公阮江兰改成高涉川,扬州名妓畹娘改成润容,阮江兰之友张少伯改成何靖调,设骗局的应公子改成彭公子。并于结尾处加一段高涉川的话: “小弟前日若非吾兄激发,安有今日之荣?诗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吾兄之谓也。且吾兄又使小弟夫妇复合,不惟可比他山之石,实可赛他山之石也。”以点篇题。

  • 毛公案

    毛公案

    《作者:储仁逊书叙兄弟争夺遗产酿成的人命悲剧。明朝嘉靖涿州良乡有姚氏兄弟二人,兄姚庚、嫂刘氏贪婪凶恶。弟姚义、弟媳杨氏纯厚知礼。父死,兄欲霸家产,杀弟,卖弟媳为娼。杨氏被卖至南京,途中啼哭,适逢微服私访的直隶巡按毛登科。毛巡按助杨氏上州衙告状。姚母知情后亦上州告状,姚庚欲杀之,得太白金星救。而弟未死,与母重见,一起上州告状。知州受兄贿。毛巡按按律处死姚庚、刘氏并知州。

  • 于公案

    于公案

    《作者:佚名《于公案》又名《于公案奇闻》,清末小说,叙述清官于成龙出京西巡,途中断案破案、除奸拿贼事。一百四十五回。不题撰人。或前尚有一序,落款“时嘉庆庚申重阳选书”,文句不顺,似抄自前人《包公案·序》,今不取。嘉庆庚申,为公元1800年。本书整理时略有修正。书叙清康熙朝清官于成龙出京西巡,途中断案破案、除奸拿贼事。于成龙实有其人,见于《清史列传》,与评书中于公事迹不同。最初说此书,在于公出京前还有松棚会和于公私访煤窑两段书,从群福庆以后说此书者删去前文,而从于公奉命赈济山西、押资出京说起,到石铁驿一段书前,共有十个单段,叙于公在英雄义士东方普、伍公然、计廉、李云等协助下,四处诛杀恶人,所遇盗魁鲜有能脱逃者。书中有一些好人如臧青、侯杰等皆因某种原因落难而死,而有的说书人,如张荣玖讲说此书,为适应听众心理,则不把臧、侯等说死。该书叙至于公入山西后,情节逐渐紧张,间有闲情逸致,如“火中见莲”,引人入胜。后套还有盘蛇三套、冲天会馆、于公回京等回目,鲜见讲说者。光绪年间坊间刻本《于公案》、《于公案奇闻》与评书书道儿大异。到20世纪40年代,《于公案》一书已濒临失传,未见完整保存。

  • 花案奇闻

    花案奇闻

    《作者:佚名《花案奇闻》这部小说选用的是传统的才子佳人的题材,但又不落窠臼,表现了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观念。《花案奇闻》抨击了社会的黑暗,抨击了淫僧、恶棍和甘愿任人玩弄的小官王子弥,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对了解当时世情均有认识意义。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八回。题“鸳水独醒道人编,金台不睡居士评”,又题“不睡居士编”。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末。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凌云轩刊本,藏国家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凌云轩刊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凌云轩刊本。

  • 查潘斗胜全传

    查潘斗胜全传

    《作者:佚名晚清人情世态小说。又名《查潘斗胜香国绮谈》。今见清光绪辛丑(1901年)上海书局石印巾箱本,四卷三十回。封面题“查潘斗胜全传”,扉页署“辛丑暑月上海书局。”首有光绪辛丑六月“剑南白口口叟”序,图3叶6幅。正文半叶13行,行24字。正文回次前标“新辑查潘斗胜香国绮谈,阳羡铁盦隐士编次”,然序文中有“雁宕灿花生新编是集”之语,未知二者是否同为一人。其姓字、生平待考。小说叙述清乾隆年间,苏州府有查潘二姓望族。内有同窗好友二人,一名查珊,号瑜溪,人称查三;一名潘树勋,号梅溪。皆巨富之子。二人同游虎丘,遇慧贞、素琴二妓。相互爱慕。后经观音阁女尼撮合,共宴于庵中,吟诗唱和,乐而忘返。查母见子数日未归,命人寻其归家责之。查三愧,数月足不出户,无聊之际,抽鸦片以作消闲。后接慧贞来信,私至妓院与慧贞相会,且挥金如土,终日不归。

  • 绣屏缘

    绣屏缘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章回小说。全名《新镌移本评点小说绣屏缘》。20回。无名氏撰;题“苏庵主人编次。”卷首有序,题“康熙庚戌端月望弄香主人题于丛芳小圃之集艳堂”。又有题“苏庵漫识”的凡例、杂诗和曲。今见有日本抄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清坊刻本为4卷19回。作品演述元顺帝时杭州赵云客一生的奇遇。云客是一风流才子,一日游西湖,慕王卿绅之女玉环小姐,追到杭州。先与酒家女孙惠姐定了终身,又卖身王府为仆,见到玉环小姐及伴读吴绛英,中秋相会,约定誓盟。后云客遭人陷害入狱,幸得狱官秦程书爱才相救。秦程书之女秦素卿爱云客人才俊雅,各自有情。云客进京应试,直取状元,又被当朝韩附马之女季苕郡主相中,天子降旨成婚。云客娶季苕郡主之后,携归扬州,娶玉环小姐,成左右夫人,并收秦素卿、吴绛云、孙惠娘3人,五美同归。云客建五花楼,终日姿意享乐。一日,一癞皮仙道来访,教以避世之法。云客得道,携五美至仙岛隐居,消遥欢乐,永无人间痛苦。《绣屏缘》作为才子佳人小说,不算出色。其结构篇章,并不熟炼;文笔语言,时嫌生硬,作者的艺术水平的确不高。但是,小说却较为集中地体现出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夺取功名利禄无非是达到房中享乐与仙境长生的阶梯而已,这一点有一定认识价值。

  • 闪电窗

    闪电窗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现存六回,全书回数不详。今存酌玄亭刊本,半页八行,每行二十字。卷首有“读未曾读过书”为题目的序,署名“吴山道人谐野于半塘之钓鱼舫中”。又题“谐道人批评第一种快书”, “酌玄亭主人编辑”。有图六幅。酌玄亭主人即作《照世杯》之酌元亭主人,本书写于顺治年间,参见附录小传。故事内容:福建漳州府孝廉林鹍化,虽家境清寒,而为人直爽,三十岁丧妻,一直未能续弦。与邬云汉,钱鹤举、胡有容三位秀才相约进京应试...

  • 载阳堂意外缘

    载阳堂意外缘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周竹安著。周竹安,号秋斋,江苏毗陵(今武进)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海书局石印本,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上海书局石印本。书中描写缙绅子邱树业与金陵富家少妇尤环环相爱相伴至终,死后登仙的传奇故事。情节似脱胎于《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和弹词《三笑姻缘》。中又插入丫环胡悦来、盐商妾南华女史以其侍婢秋容与邱树业的情爱纠葛。多有床第风流(性行为及心态)的直白描写,可见清代言情小说之一貌。今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己亥上海书局石印本《绣像载阳堂意外缘》校点。

  • 蜜蜂计

    蜜蜂计

    《作者:储仁逊《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蜜蜂计》底本系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抄本《话本十四种》。

  • 双灯记

    双灯记

    《作者:佚名青云杳杳紫云现,正德皇爷登金殿。十二治官造监书,选出一部《烈女传》。四句题纲叙过,引出一部《双灯记》故事,乃是大明正德年间,有两部大臣,一位是家住常州府无锡县南门内,姓赵名明,表字飞熊,官拜户部尚书;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兰英小姐。一位是住无锡县东门外,姓孙名宏,表字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长名继成,次名继高。长子娶妻龙氏素真,是山东龙进士之女,次子未曾婚配。赵、孙两家老爷一郡人氏,又同殿为臣,爱好结亲,就将兰英小姐许配继高为妻,尚未迎娶。只因刘瑾专权,二家老爷无心在朝奉君,遂各上辞王表章,带职还家。

  • 梧桐影

    梧桐影

    《作者:佚名清人作之世情小说。题《寻私觅趋(趣)梧桐影》,亦题《新编梧桐影词话》,又题《新编觉世梧桐影》,十二回。未署撰者。刊本仅存啸花轩藏板本,由此可知是系清初作品,另有几种抄本。首卷议论性色二字。第二回叙和尚普占因强占叶心安之妻花氏被斩。自第四回起入正文,叙当时广为流传的三拙和尚和小官王子嘉事。三拙和尚与王子嘉专事奸淫,他们或同与某一贵夫人伙宿,或各行其事,淫秽无度。后经李御史私访,审明判决,处以死刑,人心称快

  • 人中画

    人中画

    《作者:佚名白话短篇小说集。清无名氏著。五篇十六回。每篇演一故事,以三字标题,复缀以回目,目皆俪语。《风流配》四回,叙成都府秀才司马玄感义气成全举人吕柯功名婚姻,吕报恩助其与华峰莲、尹荇烟结成美满姻缘事。《自作孽》二回,叙祁门童生汪费忘恩负义、贪赃枉法至入狱事。《狭路逢》三回,叙商人李天造父子落水遇救,天造后与寡妇季氏结合事。《终有报》四回,叙秀才唐季龙与庄氏女婚姻事。《寒彻骨》三回,叙贵阳府柳春荫矢志为父报仇,终得点翰林、成婚姻事。小说赞美正人,针砭邪佞,情节生动,语言流畅,但时杂因果说教。有顺治间啸花轩刊十六卷本、乾隆十年(1745)植桂楼刊三卷本(含《唐季龙传奇》、《李天造传奇》、《柳春荫传奇》,即《终有报》、《狭路逢》、《寒彻骨》)、乾隆四十五年泉州尚志堂刊四卷本(比三卷本多《女秀才》篇,系选自《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另一刻本书名改为《世途镜》)。近有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古本平话小说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本。

  • 温凉盏

    温凉盏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三十八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前。现仅存满汉合璧写本,藏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小说”排印满汉合璧写本。又名《火焚绣楼》。言国舅洪彦龙偷盗温凉盏,被赶出京后,无恶不作。因欲强娶蓝桂枝(有作蓝凤英)为妻,将蓝兄中玉骗至府中用酒灌醉,逼其允妹婚事。神仙救中玉至洪妹美荣楼上,并托兆美荣,二人成婚。彦龙贿通知县(有作以温凉盏行贿者),将中玉诬盗收监,并欲夜焚绣楼。美荣逃至蓝家,与桂枝结伴进京告状。途中遇乾隆出京私访,代写状纸。二人进京赴刘墉衙前告状。乾隆因怒斥知县,被下狱中,暗命路星进京报信。刘墉发兵,救乾隆、中玉等,铡了洪彦龙。

猜你喜欢的书

松桂堂全集

松桂堂全集

诗文别集。三十七卷,其中诗三十三卷。清彭孙遹撰。孙遹以诗词名家,清圣祖康熙间,举博学鸿儒,取为第一,生时即享大名,与诗坛领袖王士禛唱和,曾刊《彭王倡和集》。各种诗选、诗话亦多录其诗。 生前曾刊《南氵往集》三卷,收录康熙二年癸卯(1663)至五年丙午作品,录诗四百八十馀首。此集为孙遹游南粤三年之作。其手订全集,生前未能刊刻,授其子彭景曾。景曾家贫,后宦游又因挂累去官,一直未能刊刻,直至高宗乾隆八年(1743)方锓木问世。集前有钱陈群之序,详细叙述了,彭集问世过程。此集按年编纂,始于顺治十年(1653),迄于康熙三十八年。前三卷不编年,皆收应制之作,包括赋、乐章、省试及应制之诗。中间十一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至二十一卷皆未标明写作年代。乾隆八年刊刻此集时并附《南氵往集》三卷、《延露词》三卷,几乎包括了彭氏全部作品,但详检当时诗话及诗选本还有遗漏,仍可再辑。此《全集》收入《四库全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有乾隆八年刻本传世。

识小录

识小录

明徐树丕撰。四卷。树丕字武子,号活埋麅道人,苏州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不仕,著述自娱。是书札记读书心得,明代掌故逸闻,于明季史实及苏州人物风俗,尤有较多记述。向无刊本,1916年始据手稿影印。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七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敦煌遗经有本经残卷。吉冈义丰、大渊忍尔均认为第三部分为后人增入。吉冈还认为本经出自萧梁初年。述考校功曹及三元品戒罪目。

宁极斋稿

宁极斋稿

诗词别集。南宋末陈深撰。一卷。深字子微,室号宁极斋。 世称宁极先生。宋习举子业,入元杜门著书,弟子从游甚众。著有《读春秋编》、《宁极乐府》,诗词则反存此集。有古体二十五首,五律三十六首,七律二十六首,五、七言绝句三十二首,词七首,另有铭文一篇,赞语二段。其诗多应酬仕宦之作,清人疑为子陈植之作,未有确据,臆度而已。今综观之,诗意闲雅,气韵不失古风,《七律·晓望城有感》:“呜呜寒角动城头,吹起千年故国愁,才见专诸操匕首、旋闻西子载扁舟。霜寒古寺钟声早,月落南园树影秋。一笑浮华易盈歇,白云长在水长流”,有亡国之音,落笔不俗,不当为子植之作。有民国四年(1915)李云鼎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 另有《四库全书》、《天尺楼丛钞》本,均附有其子陈植《慎独叟遗稿》一卷。清康熙间顾嗣立辑《元诗选》,也收是集。

少帅春秋

少帅春秋

本书是十余位亲历者对中国现代史传奇人物张学良沉浮一生的集体回忆,涉及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众多历史事件,以及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演变、与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的情感纠葛,为读者了解民国史提供了众多崭新视角和鲜见资料。这些亲历者,既有张学良的侍卫、女佣、英文教师,也有与其有过密切交往的外国记者、东北大学老校长,还有顾维钧、唐德刚等政、学界闻人,资料新颖全面,史料价值重大

靖海纪事

靖海纪事

军事史料书。清初施琅撰。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随郑芝龙降清,康熙间任水师提督,率兵出征台湾。是书系其出征台湾及善后处理诸事的奏疏、告示、祭文以及官方嘉奖文等汇编。凡二卷,共39篇,皆按时序编次。记述了作者出征筹划、澎湖之役、平台湾之留弃、钱粮征收,以及有关清初东南沿海迁界之事等。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刊本、《台湾文献丛刊》本、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王铎全校注本等。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