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醉醒石

    醉醒石

    《作者:佚名拟话本小说集。十五卷,每卷一篇。撰人不详,题“东鲁古狂生编辑”。鲁迅认为是明代的作品,“所记惟李微化虎事在唐时,余悉明代,且及崇祯朝事,盖其时之作也”(《中国小说史略》)。江东老蟫《序》,亦持此论。但也有人认为是清初的作品。本书原序称:“李赞皇(唐朝宰相李德裕)之平泉庄,有醉醒石焉,醉甚而依其上,其醉态立失。”大约本书书名,即本于此。小说大体以明代社会生活为背景,有不少篇章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比较真实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民对统治阶级的蔑视与憎恶。

  • 花神三妙传

    花神三妙传

    《作者:佚名明代通俗短篇言情小说。一卷,收入《国色天香》卷六。本篇也同见于《风流十传》 (篇名为《三妙传》)、 《绣谷春容》(篇名为《白潢源三妙传》)、《花阵绮言》 (作二卷,篇名为《花神三妙》)、 《燕居笔记》何本(作二卷)、 《燕居笔记》冯本(篇名为《三妙传》) 《万锦情林》 (篇名为《白生三妙传》)。叙述白景云与赵绵娘、李琼姐、陈奇姐三表姐妹艳情事。

  • 宛如约

    宛如约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才美巧相逢宛如约》,四卷十六回。有“醉月山居”刊本,题“惜花主人批评”,实际并无评语,也不署撰人,无序跋及刊刻年代,似刊刻于康熙间。此外尚见有恒德堂石印本,改题《银如意》、福记书庄石印本,又题《如意缘》、民国间有铅印本。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写才女赵如子诗文俱佳,因地居僻县,知难得好夫婿,遂携一仆妇同改男装,托名赵白,出外访求才子。于处州得学士之子司空约诗文,暗中倾心;司空约见“赵白”题诗,奉父命往访,得知如子才貌,遂请媒定婚。约归后入京赴考,曲阜赵学士有女宛子,慕约才名,于唱和时作诗寓意,愿与如子并嫁。后几经波折,司空约高中,与二女成婚。作品写才女主动追求佳偶,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别居一格。文笔颇典雅。有醉月山居刊本。

  • 珍珠舶

    珍珠舶

    《作者:徐震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以写才子佳人小说闻于时。原刻本未见,仅见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共6卷,每卷演一故事。卷1,叙华亭县商人赵相外出贩米,结义兄弟蒋云,先后与其母、其妻勾搭成奸,后又设法诬赵,使之入狱,赵母悔恨而死,其妻子被骗为娼,最后冤情大白,赵家又复渐兴。卷2,叙江都县秀才金宣10年落魄,经苏秀玉私助资斧,得中举人、进士的事。卷3,叙黄阿喜溺死,魂归附主人杨敬山家,助杨料理门户,杨帮其成亲的事。卷4,叙明末苏州才子谢嘉与无锡才女杜仙佩的爱情故事。卷5,叙崇祯年间太平府秀才东方白与陈留贾琼芳的婚姻纠葛。卷6,叙松江府僧人证空私通尼姑,又与赵氏妇偕逃,最后被发配赤城的事。

  • 玉燕姻缘全传

    玉燕姻缘全传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府吴县宦家公子侯韬,生性不好读书,惟贪恋酒色。父侯铨做官在外,家中事情乐得自作主张。他在城外买空地,造了一座“南凹小桃园”,日日与一伙帮闲吃喝嫖赌为乐。风乐院名妓柳卿云,当初为侯韬梳笼过,每每劝他潜心读书,题名雁塔,以为自己将来从良之计。无奈良药苦口,侯韬非但不听劝导,反致两人嫌隙。久之卿云遂断绝往来。一日侯韬触动心事,欲会卿云。乃假作斯文,使人骗吕昆至小桃园相会,复假吕昆之名,骗卿云至园中。三人共聚,吕、柳情意相契,不断眉目传情,两心眷恋,乘隙赠物定情,卿云与吕昆一扇坠玉燕,吕昆亦回赠以金钗一支。

  • 燕子笺

    燕子笺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六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中叶。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迎薰楼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刊本,藏芜湖市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迎薰楼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迎薰楼刊本。唐朝玄宗年间,扶风茂林才子霍都梁,表字秀夫,父母早亡,流寓西京。霍生风流倜傥,才艺双全,歌赋诗词俱精,尤善丹青妙技。学官秦若水,霍氏世交,嘉其才学,邀在署中读书。时长安黄榜招贤,霍生应同乡鲜于佶约,同去京师赴试。会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作乱,试期延迟,霍生借寓旧识妓女华行云处。一日,霍生为画《春容》一幅,又应行云请,自绘于侧,标致成双,风流无二,送与贡院门首缪继伶处装裱。

  • 熙朝快史

    熙朝快史

    《作者:佚名长篇小说。清饮霞居士编撰。十二回。撰者真实姓名无考。书叙某孝廉与觉世老人讨论时弊之后,即死去转世名康济时。济时通古博今,上自天文,下至舆地,旁及泰西诸学,无不潜心研究。受其同乡好友甘肃知县林琪求助,平定回民叛乱,朝廷接济时为西宁知府,济时到任,兴利除弊,累任藩司,边疆无事,百姓乐业。后任甘肃巡抚,上奏论改革时政十二条,多效西方良法,力图维新富强,练兵二十万,擢兵部尚书。济时功成名就,夙愿已偿。乃改装易服,归山或漂泊不知所终。全书所反映的是处于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的夙愿,脱离实际的幻想。但颇能启迪心目,脱离俗套才子佳人,给人以清新之悦。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香港启新山庄石印本,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 新茶花

    新茶花

    《作者:佚名著者上编署钟心青,下编署钟情心青。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十 五回,上海申江小说社印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 3月出版;下编十 五回,明明学社印行,同年12月出版,铅印本,标明 “爱情小说”。卷首有妓女武林林照片及汪僢题诗。宣统二年(1910)该社再版。该书的中心故事,是叙述留日学生项庆如与上海妓女武林林的爱情悲剧。项庆如系上海知县的侄子,自幼酷爱文学,尤嗜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羡慕书中玛克与亚猛的真挚爱情。但早年即由父母包办,娶了妻室,夫妻同床异梦,形同冰炭。故回国后滞留上海,出入妓院,以期找到意中之人。

  • 林黛玉笔记

    林黛玉笔记

    《作者:喻血轮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对于原著中情节,作者均尊重原著原貌,未尝有肆意涂改任性发挥诸般恶行,较各类续书作者可谓慎之又慎.除诗文原样录出,其他如人物语言等均以文言呈现.此书语言似较通常之文言小说浅显易懂,娓娓道来,朴实自然。

  • 金谷怀春

    金谷怀春

    《作者:佚名《金谷怀春》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又名《怀春雅集》、《融春集》。作者不详何人,但见《百川书志》 注为“ 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序中说是“前代骚人”卢梅湖著。此书大约产生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在小说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戏曲家曾据以改编成《忠节记》、《怀春记》、《罗囊记》等有影响的传奇;名著《金瓶梅》 曾引用其中许多首诗词;孕育了才子佳人小说的诞生。不见此书的单行本,校点底本自《花陈绮奇言》中引出。书署“ 吴门翰史茂生选评”,校点时删其旁批及总评。

  • 金石缘

    金石缘

    《作者:佚名原名《金石缘全传》,又名《巧合金石缘演义》。清代静恬主人撰,其人不详。全书分为八卷,每卷三回,共二十四回。有嘉庆五年(1800)鼎翰楼刊本、嘉庆十九年(1814)崇雅堂刊本、嘉庆二十一年(1816)同盛堂刊本、咸丰元年(1851)文粹堂刊本等。首有静恬主人序,书末有省斋主人总评。静恬主人序中称: “《情梦柝》、《玉楼春》、《玉娇梨》、《平山冷燕》诸小说,脍炙人口,由来已久。”可知此序作于上述四种小说刊行之后。书叙石无瑕与才子金云程婚姻故事。无瑕卖身救父为林家丫环,林家图赖婚遣无瑕代嫁,得与云程结合,受封为夫人。书中略有世态描写,然其主旨却是为欺贫重富赖婚者而作,并以为“姻缘前定”,“天公之报应毫忽无差”。以一个“相”字为全书的线索,开头以李铁嘴看相起始,最后又以相为结。有乾隆十四年(1749)同盛堂本、文粹堂本。

  • 金屋梦

    金屋梦

    《作者:丁耀亢又名《续金瓶梅》。小说。清丁耀亢撰。六十四回。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山东诸城人。顺治贡生,官容城教谕,后迁惠安知县,未赴任。少负奇才,倜傥不覊。曾与陈古白、赵凡等建立文社“山中社”。著作甚多,今多不传,所见有《丁野鹤集》十二卷。是编约于顺治间成书。原题“紫阳道人编”,“湖上钓史评”。三十七万字。接《金瓶梅》一百回编起,“本阴阳鬼神以为经,取声色货利以为纬”。前半部写西门庆转世为汴京富室沈越子,名金哥,沈越妻弟袁指挥有女常姐,是李瓶儿后身,后为李师师所取,改名银瓶。金人攻陷汴京,金哥沦为乞丐,身遭恶报,银瓶则为娼女,后为人所骗,自缢而死。后半部写东京孔千户女梅玉羡慕富贵,自愿作金人哈木儿妾,而大妇凶妒,对她百般虐待,几欲自杀。因在梦中得知自己是春梅后身,而大妇则是孙雪娥转世,遂长斋念佛,竟得脱离苦恼。又写潘金莲转生事。作品所及社会场景广阔,大之则家国沧桑,小之则儿女浓情,妙笔生花,引人入胜。书中亦描写不少雄壮历史场面,如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等,并对金人南侵、蹂躏中原等暴行予以揭露。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康熙四年(1665)作者因此书获罪入狱,作者死后,此书又曾多次被禁。有顺治间刊本,附精图六十四幅。另有北京图书馆藏旧抄本。一九八八年巴蜀书社出版缪文远校订本。

  • 祁生天缘奇遇

    祁生天缘奇遇

    《作者:佚名明代艳情小说。2卷。不知作者。《国色天香》、《绣谷春容》《燕居笔记》、《万锦情林》均收入。流行在明万历年间,又名《天缘奇遇》。叙祁羽狄的风流艳事。祁羽狄是吴中杰士,美姿容,性聪敏。8岁能文,10岁能诗,弱冠时常以李白自期,时人视为才子。祁生有姑父廉参军,参军继室生3女:玉胜、丽贞、毓秀。一日生遇美妇吴妙娘,一见钟情,潜入吴家,二人偕欢。吴夫归,祁生慌避入妙娘好友周山茶家,山茶主母徐氏新寡,有十三四岁的女儿文娥。

  • 禽海石

    禽海石

    《作者:符霖《禽海石》十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群学社刊行。作者符霖,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出版时标“哀情小说”。作者主旨言情,批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青年男女造成爱情悲剧的罪过。小说作者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以切肤之痛控诉其罪恶。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对义和团运动,由于作者不理解,难免有诋毁之词,这也是当时普通文人常有的局限。小说基本故事情节未超出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悲欢离合模式,其新因素在于它的悲剧性和批判性,还有对当时混乱社会给普通人带来的沉痛灾难有深刻动人的揭示。在表现手法上,全书用第一人称叙事,令人觉得作者就是在写自己的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口气哀怨凄婉,造成了笼罩全书的悲剧气氛,比较感人。虽书中明确说《禽海石》小说是秦如华据自身经历写成的,但此亦小说家言,未可尽信,不能把小说人物秦如华和本书作者符霖之间画上等号。

  • 贪欣误

    贪欣误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刻绣像小说贪欣误》,六回,题“罗浮散客鉴定”,作者不详,有清刻本。六回即六个故事。故事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世态人情,富有生活气息。第一回“王宜寿”,言王基因无子嗣,娶妾柳柔条,生子王宜寿后,被大妇安氏所逐,在外行乞,凤凰山古庙安身,由帝君之助,托梦其子,宜寿登高涉险,与母相会。第二回“明青选”,言秀士明青选,学了道术,解救了周森夫妇冤案,成就了妓女玄英的婚姻。

  • 铁花仙史

    铁花仙史

    《作者:佚名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属才子佳人类,不分卷二十六回。题“封云山人编次”, “一啸居士点评”,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鲁迅先生将本书列入“明之人情小说”,孙楷第则列入“不能定其先后次第”者内,按书称明朝为“故明”,且避“玄”字为“元”,三江钓叟的序中还说: “传奇家摹绘才子佳人之悲离欢合,以供人娱耳悦目也旧矣”, “作者实故翻空出奇”,称才子佳人小说“旧矣”,可知非其早期作品,书当出康熙末年。全书26回,写王儒珍和蔡若兰悲欢离合的故事。王儒珍和蔡若兰在襁褓之时便由父母约为婚姻。后王家衰落,王儒珍考科举又屡遭失败,蔡若兰之父便为女儿另选高门。王儒珍的同窗好友陈秋麟当时已中解元,闻此讯忙托人向蔡家求婚,打算迎亲时让给王儒珍;不料蔡若兰逃婚出走,为钱塘知县苏诚斋收养。数年之后,蔡若兰之父晚年孤寂,深悔当年退婚之事,便认王儒珍为义子,并为其娶苏诚斋之女。王儒珍在岳父家见到蔡若兰的旧婢,方知苏诚斋的养女就是蔡若兰,又娶了蔡若兰。

  • 五色石

    五色石

    《作者:徐述夔短篇小说集。清徐述夔撰。八卷。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作品自署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以寓愤世嫉俗之意。著有《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及小说《八洞天》、《快士传》等。《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笔练阁编述五色石》。全书8卷,包括8个小故事。

  • 海上尘天影

    海上尘天影

    《作者:邹弢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又名《断肠碑》。六十章。题“梁溪司香旧尉编”。据序知,作者为邹弢(1850—1931),字翰飞,别署潇湘馆侍者、瘦鹤词人等,江苏无锡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石印本,1993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排印清光绪石印本。卷首除王序外,尚有珍锦、题词及缘根。《海上尘天影》叙写随女娲一同补天的万花总主杜兰香,被封为畹香宫幽梦灵妃,后因获罪遭遣,贬谪人间为富家女儿汪畹香,其座下仙鹤亦下凡尘世为饱学之士韩秋鹤。畹香张榜出题量才择婿,秋鹤以和诗而获首选,无奈已有妻室,只得作罢,畹香遂与秀才贾倚玉订亲。

  • 仙卜奇缘

    仙卜奇缘

    《作者:吴毓恕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初名《大刀得胜传》,全称《仙卜奇缘全传》。八卷四十回。题“吴毓恕撰”,吴毓恕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书局石印本,藏首都图书馆。1994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馆藏足本明清小说系列”排印本。明朝万历年间,四川成都寒士屈师鲁,自幼丧父,十八岁进学,于古庙租房授童,同时发愤攻书,以备应试。峨眉山垂珠洞得道真人夏六奇,欲在成都度化有根基之人,于古庙中见师鲁谦逊有礼,有心相助,遂于庙中设帐算命。师鲁见真人谈命精微,器量宏大,就拜之为师。

  • 万锦情林

    万锦情林

    《作者:余象斗明代通俗类书。六卷。全称《新刻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余象斗编集。今存明万历二六年双峰堂余文台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本书分上下层分类刊载琐记、诗话、笑林、书翰与历代中短篇小说等。上层一卷的篇目有:华阳奇遇、张于湖记(此篇亦载《燕居笔记》,题《张于湖宿女贞观》)。本卷的其他篇目有:玩江楼记(即《柳耆卿玩江楼记》)、芙蓉屏记、连理树记、令言遇仙、聚景园记。二卷篇目有:裴航遇仙、秋香亭记、夫妇成仙、田洙遇薛、听经猿记、天致续缘、秀娘游湖(平话,正文杨题为《裴秀娘夜游西湖记》)三卷篇目有:东坡三过、羞基亭记、卖妇化蛇、联劳楼记、王生奇缘、甘节楼记、会真记。下层一卷篇目有:钟情丽集。二卷篇目有:白生三妙传。三卷篇目有:觅莲传记。四卷篇目有:浙湖三奇、情义奇姻。五卷篇目有:天缘奇缘。六卷篇目有:传奇雅集。

猜你喜欢的书

松桂堂全集

松桂堂全集

诗文别集。三十七卷,其中诗三十三卷。清彭孙遹撰。孙遹以诗词名家,清圣祖康熙间,举博学鸿儒,取为第一,生时即享大名,与诗坛领袖王士禛唱和,曾刊《彭王倡和集》。各种诗选、诗话亦多录其诗。 生前曾刊《南氵往集》三卷,收录康熙二年癸卯(1663)至五年丙午作品,录诗四百八十馀首。此集为孙遹游南粤三年之作。其手订全集,生前未能刊刻,授其子彭景曾。景曾家贫,后宦游又因挂累去官,一直未能刊刻,直至高宗乾隆八年(1743)方锓木问世。集前有钱陈群之序,详细叙述了,彭集问世过程。此集按年编纂,始于顺治十年(1653),迄于康熙三十八年。前三卷不编年,皆收应制之作,包括赋、乐章、省试及应制之诗。中间十一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至二十一卷皆未标明写作年代。乾隆八年刊刻此集时并附《南氵往集》三卷、《延露词》三卷,几乎包括了彭氏全部作品,但详检当时诗话及诗选本还有遗漏,仍可再辑。此《全集》收入《四库全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有乾隆八年刻本传世。

识小录

识小录

明徐树丕撰。四卷。树丕字武子,号活埋麅道人,苏州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不仕,著述自娱。是书札记读书心得,明代掌故逸闻,于明季史实及苏州人物风俗,尤有较多记述。向无刊本,1916年始据手稿影印。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七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敦煌遗经有本经残卷。吉冈义丰、大渊忍尔均认为第三部分为后人增入。吉冈还认为本经出自萧梁初年。述考校功曹及三元品戒罪目。

宁极斋稿

宁极斋稿

诗词别集。南宋末陈深撰。一卷。深字子微,室号宁极斋。 世称宁极先生。宋习举子业,入元杜门著书,弟子从游甚众。著有《读春秋编》、《宁极乐府》,诗词则反存此集。有古体二十五首,五律三十六首,七律二十六首,五、七言绝句三十二首,词七首,另有铭文一篇,赞语二段。其诗多应酬仕宦之作,清人疑为子陈植之作,未有确据,臆度而已。今综观之,诗意闲雅,气韵不失古风,《七律·晓望城有感》:“呜呜寒角动城头,吹起千年故国愁,才见专诸操匕首、旋闻西子载扁舟。霜寒古寺钟声早,月落南园树影秋。一笑浮华易盈歇,白云长在水长流”,有亡国之音,落笔不俗,不当为子植之作。有民国四年(1915)李云鼎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 另有《四库全书》、《天尺楼丛钞》本,均附有其子陈植《慎独叟遗稿》一卷。清康熙间顾嗣立辑《元诗选》,也收是集。

少帅春秋

少帅春秋

本书是十余位亲历者对中国现代史传奇人物张学良沉浮一生的集体回忆,涉及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众多历史事件,以及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演变、与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的情感纠葛,为读者了解民国史提供了众多崭新视角和鲜见资料。这些亲历者,既有张学良的侍卫、女佣、英文教师,也有与其有过密切交往的外国记者、东北大学老校长,还有顾维钧、唐德刚等政、学界闻人,资料新颖全面,史料价值重大

靖海纪事

靖海纪事

军事史料书。清初施琅撰。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随郑芝龙降清,康熙间任水师提督,率兵出征台湾。是书系其出征台湾及善后处理诸事的奏疏、告示、祭文以及官方嘉奖文等汇编。凡二卷,共39篇,皆按时序编次。记述了作者出征筹划、澎湖之役、平台湾之留弃、钱粮征收,以及有关清初东南沿海迁界之事等。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刊本、《台湾文献丛刊》本、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王铎全校注本等。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