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三子

- 姓名:省三子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省三子,即刘省三,四川中江县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光绪己亥(1899)林有仁序谓:“刘君省三,隐君子也。杜门不出,独著劝善惩恶之书,名曰《跻春台》。”
省三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庵集
元代诗文别集。25卷。刘敏中撰。本集主要版本有元刊本,相当罕见。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由于未见传本,又据《永乐大典》辑出刘敏中诗文,重编为《中庵集》20卷,为不完全之本。元刊本《中庵集》25卷,卷首有元统二年(1334)吴善序,元统二年韩性序。题为“正议大夫、前户部尚书魏谊编类”。正文之前,为两卷目录,每卷目录之后署有“后学钱塘叶森校正”。卷1—3为碑记,卷4—11为碑铭、墓志,卷12—13为序,卷14为铭、赞、颂,卷15为表笺、册、奏议,卷16为经疑、策问、杂著,卷17为赋、诗,卷18—23为诗,卷24—25为词。刘敏中的诗文大都平正通达,无勾章棘句之习,在元代文臣当中,与元明善、马祖常大致相当。由于很长一个时期《中庵集》25卷原刊本隐而不显,《四库全书》辑本《中庵集》20卷多有缺失,而且一般人也难于见到,所以对刘敏中的诗文较少有人论及。刘敏中久居枢要之职,他的文章多有可以参证史传之处。
格致镜原
记载事物起源的一部类书。清陈元龙编。所谓“格致”,是取《礼记·大学》“格物致知”之义,就是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的意思。“镜原”是探索事物本源的意思。全书共100卷,分为: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朝制、珍宝、燕赏器物、耕织器物、玩戏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等共30类;每类又分若干子目,如乾象类有天、日、月、星、风、雷、云、雨等十四目,各类共有八百八十六目。一般首先是总论,然后引古书,讲该字的字义和该物来源,下面列出有关材料。这部书注重考证饮食、布帛、文具、武备、日常器物以及花、木、鸟、兽、昆虫、水族等。这些记载事物的资料,大多录自原书,而且多据善本,所采经、史、杂记、野乘,都一一注明出处。内容丰富,体例完备,为研究古代文化史、科技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这部书在清代影响很大,据说当时几乎家家必备。
中国之武士道
《中国之武士道》是梁启超为补足国民精神教育,实现中华复兴而撰写的尚武精神著作,在新时代发展中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尚武精神提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之武士道》中尚武精神的意识冲突进行修改,实现尚武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有效结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之武士道》尚武精神作为近代救亡图存的呐喊,要求国民积极地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展现出急迫,激进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中国之武士道》尚武精神内涵的"生死观"与新时代和谐发展观产生冲突.新时代尚武精神应彰显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仗义任侠的爱国主义色彩,始终围绕国家和人民利益,并在塑造国民人格和促进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北宋道士周方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中有七律诗三十二首,咏颂龙虎大丹,其说似属内丹:卷首有天圣四年(1026)卢天序,概述丹法要旨。序云:「乾坤为鼎,天地为炉,坎离为至药之宗,铅汞作大丹之体。须凭四象,又按三才,法戊己成其真形,驾河车运为正质。发则阴阳交媾,胜则日月盘旋……水火结伏,龙虎相乘,刻漏无差,金丹成矣。」词旨颇为隐晦。
群书治要译注
一称《群书理要》。唐魏征、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编。五十卷。书成于贞观五年(631)。太宗李世民欲览前代得失,因命辑录经史诸子有关治道政术者,纂成此编。叙自传说中的五帝至晋历代帝王兴衰事迹,旨在阐明兴邦治国要义。包括经书十卷,十二种;史书二十卷,八种;子书二十卷,四十七种。所本诸书多属唐初善本,有裨校勘。内收《晋书》二卷,为十八家晋史遗文,尤为珍贵。桓谭、崔寔、仲长统、袁准、蒋济、桓范政论,亦赖本书得存梗概。国内久无传本。今本系本日本宽政、天明、尾张诸本刊出,缺卷四、十三、二十共三卷。有《四部丛刊》本等。此为译注本。
僧训日纪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慈愍,爱语谦下。若怀嫉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成大功德,能消世间种种供养。假以高大狮子宝座、无价名衣,奉上法师,未足报恩。而彼法师虽受斯事,应深惭愧,勿起贪着,不得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