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血轮

- 姓名:喻血轮
- 别名:字命三,号允锡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黄梅人
- 出生日期:1892
- 逝世日期:1967
- 民族族群:
喻血轮(1892-1967),字命三,号允锡,湖北黄梅人,著名鸳鸯蝴蝶派文学家、报人。出身于鄂东著名文学仕宦世家,为乾嘉年间著名性灵派诗人、“光黄一大家”喻文鏊(石农先生)五世孙,也是“中国铁娘子”吴仪的舅舅。光绪末年,入读黄梅八角亭高等小学堂,与吴醒亚等同学。宣统年间,入读黄州府中,开始接触报纸,思想益发激进。武昌起义爆发时,投身学生军。辛亥革命后,入读北京法政学校,不久返回武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入《国民新报》,后入《汉口中西报》,成为民初新闻界的后起之秀。同时,与鸳鸯蝴蝶派文人多有往来,于民国初年出版十数种哀情小说,或为日记体,或为演义体。1917年,曾往苏州、上海等地,与江浙沪一带文人集会、结社,声名日著。1921年,担任上海《四民报》总编辑。北伐前夕,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吴醒亚的秘书。北伐时期,在南京与吴醒亚、石信嘉等创办《京报》,为北伐摇旗呐喊,声誉波及全国新闻界。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安徽民政厅秘书、湖北民政厅秘书、湖北应山县县长、湖北省藕池口征收局局长、湖北《中山日报》总编辑、川陕豫党政考查团秘书、民生机器厂秘书、中央造船公司秘书等职。1948年底,携自著《秋月独明室诗文集》赴台。晚年,又开始创作鸳鸯蝴蝶派作品,如《红焰飞蛾》等,并以“绮翁”笔名为《新生报》撰写《绮情楼杂记》,为《大华晚报》撰写《忆梅庵杂记》,为一生所见、所闻之记录。晚年的喻血轮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 多次想回大陆探亲。后抱病重之躯, 以香港为中转, 返回大陆探亲。不意途中于1967年8月29日在香港病逝。
猜你喜欢的书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剧作。写于1939年,1941年第一次上演。大胆妈妈原来是17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布莱希特在剧中仅仅借用了这个人物的名字。安娜·费尔琳是一个随军女商贩,绰号“大胆妈妈”。她把自己的命运同战争联系在一起,靠在战争中做小买卖为生。她曾先后嫁过几个不同国籍的丈夫,身边有三个孩子: 儿子埃里夫、施伐兹卡斯以及被士兵击伤后变成哑巴的女儿卡特琳。小儿子施伐兹卡斯后来成为瑞典军队中的一名出纳员。一次,大胆妈妈一家被俘,她的女儿和篷车虽然被救了出来,但她的小儿子因提着装有二百块金币的钱箱无处躲藏,不得不把它扔到河里,被一个上士发现,随即被处决。大儿子埃里夫一时成为军队里的英雄,但因为在战乱中抢劫和杀死一个妇女而被处死。她的女儿卡特琳则因向哈勒城击鼓鸣报军情而被士兵枪杀。大胆妈妈在失去三个孩子之后,孤身一人拉着篷车,继续跟着军队,靠战争为生。布莱希特坚持认为大胆妈妈是个消极人物,她唯利是图,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在剧中,布莱希特写出了大胆妈妈的愚昧、麻木和不觉悟,以期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理性的否定认识。然而,这部戏剧的演出效果可能出乎作者的预料,因为观众谁都会为她的悲剧性命运所感动,从而对她产生同情。从这一点来看,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排斥情感共鸣的。
康熙盐山县志
十二卷。朱鸾鷟修,钱国寿纂。朱鸾鷟,字翔千,泰兴人,贡生,康熙五年(1666)盐山县知县。钱国寿,字子彭,大兴人,举人,康熙七年任盐山县教谕。盐山有志,始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知县时尚所修,至隆庆六年(1572),知县李萼又续修之。其后百余年未再修。朱鸾鷟任知县后,聘教谕钱国寿重新纂辑,成此书。康熙十一年(1671)刻本不分志别,只列门,盐山明志久已亡失,乡邦文化实赖此志以传,此其功。然此志标目太繁,失之琐碎。其叙事过略,考核亦未精,如山川下所记,有些非实有。职官下则有传无表,且多有不详任期不书朝代者。尚有康熙十二年(1673)黄贞麟续修刻本刊行。
毁灭
《毁灭》写明末阮大铖和马士英结党营私,弄权欺诈,最后家国俱毁的可耻悲剧。
五美缘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五美缘全传》,又名《五美再生缘》、《再生缘》、《再生缘全传》、《大明传》。不题撰人。卷首有序,署“壬午谷雨前寄生氏题于塔影楼之西榭”,寄生氏实即本书之作者。壬午为道光二年(1822),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仅知其另外还写有小说《争春园》。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冯延巳词辑评
词集,本书收录了全部冯延巳词共112首,辑录了宋元以来以至清代的古人评论以及现当代学者的重要见解,并附上有关的论文、论著、目录。
风倒梧桐记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斩杀全家,妻女银宝尽归成栋。又记永历帝西逃广西,进入湖南,收李自成余部为忠贞十营,兵败逃入南宁,巅沛流离形状,以及李成栋复降明叛清,拥立桂王,清军陷广州,成栋兵败逃亡,渡涧殒身事情。间记永历朝臣袁彭年反复小人,各派分立之状。卷二记永历三年(1649年)后袁彭年与丁时魁、蒙正发、金堡、刘湘客俱称五虎,为党朝中,把持事权。又记孙可望逼封为秦王,平定云南土司沙定州夫妇作乱,遂入云南事。最后述清兵入梅关,五虎结局及永历诸朝臣降清溃散死难情形。记至永历五年(1651年)五、六年间事。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有树倒猢狲散之寓意,揭露永历朝政腐败,于满朝文武无耻之态颇多诟斥。然体例颇似小说体裁,所记之事不可尽信。《风倒梧桐记》有清抄本,《荆驼逸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