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弢

- 姓名:邹弢
- 别名:字翰飞,又字瘦鹤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无锡人
- 出生日期:1850
- 逝世日期:1931
- 民族族群:
邹弢(1850—1931)字翰飞,又字瘦鹤,自号酒丐,别署司香旧尉、潇湘馆侍者、玉愁生等。江苏无锡人。早年曾游幕山东、湖南,因慕蒲松龄之名,尝至其墓前凭吊。又曾馆于苏州叶氏,课余与俞达、汪中、江建霞等诗酒唱和。后寓居上海,任教于启明女校达十七年之久,编有《速成文诀》、《尺牍课选》、《课本菁华》等教材。一度兼任《苏报》编辑。晚年坐车致残,夫人偏瘫,长子精神错乱,次子以疾早丧,两孙及一孙女夭折,本人又遭解雇失业,被迫离沪返里,不久贫病而卒。
邹弢早岁即有诗名,尤以《黄花诗》传诵一时,因有“邹黄花”之称。又善长短句、骈体文、散文、小说,文名颇著。在沪时,曾与高太痴、舒问梅等人组织希社,以商兑、保存旧学为宗。曾与上海妓女汪畹根有过恋情,后汪嫁万姓,邹弢惆怅不已,撰成小说《断肠碑》(又名《海上尘天影》)六十回,被公认为晚清狭邪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他著作已刊者有《三借庐集》(含骈文、诗、词、函牍、联话五个部分)、《浇愁集》八卷、《蘅香馆无题》一卷、《吴门百艳图》一卷、《三借庐赘谈》十二卷、《万国近政考》八卷、《申江花月史》四册;未刊者有《三借庐续赘谈》八卷、《洋务管见》八卷、散文十六卷、尺牍八卷等。《三借庐赘谈》保留小说、戏曲史料较多,颇具学术价值。生平事迹散见于郑逸梅《逸梅丛谈·酒丐轶事》(1935年7月上海校经山房书局出版)、郑逸梅《逸梅小品·酒丐之死》(1934年4月上海中孚书局出版)等。
邹弢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温泉
莫泊桑于188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又名《奥利奥尔山》。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作家。《温泉》是他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以女主人公克里斯蒂纳的爱情遭遇为主线,忠实生动地叙述了封建贵族阶级没落、资产阶级新旧交替过程。书中莫泊桑运用轻快灵活的笔法,塑造了贵族阶级、资产阶级、法国外省富裕农民及医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并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写景抒情,从而使这些人物,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各个活灵活现,神形兼备。
鲒埼亭集选辑
本书(二册三○○面一八○、○○○字)分六卷,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又字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乾隆初,成进士。所著「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及其「外编」五十卷,记南明浙海鲁监国事最详。本书选录与南明有关之文凡一百三十馀篇,题曰「选辑」。卷一至卷五以碑铭传状为主,间杂序记之类;卷六多属序跋题记,偶有书札。至已录附第九种「蠡测彙钞」及第一四二种「张苍水诗文集」者不与,分见两书篇。书末,今加刊两附录。一为顾炎武文,有「吴同初行状」等铭状三篇;二为黄宗羲文,有「陆周明墓志」等铭表四篇。宗羲文已刊第二五种「赐姓始末」及第一三五种「海外恸哭记」两书,此四篇乃为补辑。
香山县乡土志
香山县,汉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为东莞县地,宋始分置县治,属广州,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
伤寒论阳明病释
清·陆懋修(九芝)著,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全书共4卷。作者认为,当时病家独不闻阳明之治法,以致治阳明病本有法却至于无法可法,故释《伤寒》而独取阳明病篇,正是为了强调并彰明张仲景治阳明之法。陆氏临床上治阳明病多应手而效,不解世人何故多死于阳明病。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认识,陆氏对阳明病遂尤加留意。而有比较成熟的见解和独到体会。他说:阳明无死证,凡勘病必先能治伤寒,凡勘伤寒病必先能治伤寒,凡勘伤寒病必能治阳明。苟阳明之能治,岂不可推以六经哉!故陆氏遂撰是书。本书第一卷为阳明病经病注释,第二卷为阳明腑病注释,两卷共计原文78条,皆作者自注。第三卷为阳明经病集释,第四卷为阳明腑病集释,两卷共计释文287条,皆集前贤注文之可取者。本书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倡导“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的“阳明为成温渊薮”学说。作者欲以伤寒学说排斥温病学说,诋毁温病学说,持论不无偏颇。
皇黎一统志
《皇黎一统志》(越: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皇黎一统志),又名《安南一统志》,是一部成书于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越南汉文历史小说。作者是吴氏三兄弟的吴时志、吴时悠、吴时任。小说描述了越南后黎朝的灭亡和西山朝的崛起这段时期的历史故事。《皇黎一统志》共十七回,约十二万字。小说反映了公元十八世纪末期黎郑王朝内部的斗争史。小说始于郑森宠邓妃,废嫡立少,致骄兵为变,卒招西山之兵,灭郑扶黎。因朝廷空虚郑氏诸王再次向皇帝要权,黎氏少主(即昭统帝黎维祁)重用权臣阮整,与南方军发生冲突,阮整被杀。昭统帝逃离京城,沿途招募义勇与西山党领袖阮光平对抗,屡为南方军所败,最后不得不向清政府求救,乾隆皇帝命两广总督孙士毅率清军南下以扶黎氏,孙士毅骄傲轻敌,为北平王阮光平所败,只得撤离升龙城。昭统帝亦逃到南宁、桂林,后与皇太后及皇妃被清政府召到燕京(今北京),由于清政府承认阮氏政权,昭统帝被软禁,于乾隆五十八年冬十月(1794年)郁郁而死,时年二十八岁。不久,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帝王阮福映乘西山朝内部分裂之机回国,夺取嘉定(柴棍的另一名称),打败了阮光平之继任者阮光缵,建立阮朝,越南自此南北统一。小说最后以昭统帝归葬越南作为全书的结尾。
智者大师别传
全一卷。隋代灌顶(561~632)撰。又作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系以编年体记述智者大师智顗之行状。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智顗集天台宗之大成,灌顶则为天台法门之继承者,为智顗门下第一弟子。在智顗之传记中,本书撰著年代最早,记述亦极为详细,故广受重视,与国清百录同为有关智顗行迹之最重要资料。道宣所着续高僧传中之智顗传,即承继本书而来,二者略有出入,可互补不足。关于智顗之资料,另有宋代昙昭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注一卷及志磐之佛祖统纪智顗传。又据国清百录序所载,渚宫之法论、会稽之智果等,亦作有智顗之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