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
-
析津志辑佚
《作者:熊梦祥》《析津志》北京地方志。一名《析津志典》。元熊梦祥著。卷数无考。梦祥,字自得。江西丰城人。工翰墨,博读群书,旁通音律,以茂才异荐为白鹿洞书院山长。授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后以老疾告归,年九十余著此书。以古时燕分野为“析木之津”和辽置析津府。名书。此书明初尚流行, 《永乐大典》依韵收录该书许多内容。明正统间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和成化时叶盛所编《菉竹堂书目》均著该书为三十四册。约在明万历间此书亡佚。近由杨万里主持,北京图书馆善本组,从《永乐大典》、 《日下旧闻考》、《宪台通纪》和《顺天府志》 (残卷)等多种古籍中辑出约十万余字。按城池街市、朝堂公宇、台谏叙、工局仓廪、额办钱粮、太庙、祠庙、仪祭、寺观、河闸桥梁、古迹、大都东西馆、 马步站、人物、名官、学校、风俗、岁纪、物产和属县共十八项,分类编次,标点、标目、分段。使久已失传的文献传世。此书是我国最早记述北京及北京地区历史地理的一部专书。对北京的沿革、至到、属县、城垣街市、朝堂公宇、河闸桥梁、名胜古迹、人物名宦、山川风物、物产矿藏、岁时风尚都有较翔实的记载,是研究北京地区的历史、地理极宝贵的资料。有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本。
-
光绪新竹县志
《作者:郑鹏云》台湾地方志。清郑鹏云、陈朝龙、曾逢辰修纂。六卷。鹏云字毓臣,福建永春人。光绪廪生,官淡水厅训导。朝龙有《新竹县采访册》已著录。光绪十八年始修县志,十九年(1893)成书。后因书稿散失,二十三年郑、曾二氏重新厘订,因《新竹县采访册》分立类目。有封疆、建置、赋役、学校、典礼、职官、选举、列传、古迹、兵燹、文征、风俗十二门。翌年又因建制变更而中断。留下四卷十二篇,以八景居首,列传、古迹、兵燹、文征实属残稿。1959年11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整理其稿本,移八景于山川后;立“封域志”,将沿革移至山川前;风俗、古迹、兵燹改为考一、考二、考三;将卷四各考与文征合并。凡错字、脱字,均予订补。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大、台湾和日本藏有抄本。
-
新竹县采访册
《作者:陈朝龙》地理杂志。清陈朝龙等撰。十二卷。该县旧无专志,光绪年间,奉檄设局,聘人采访,由朝龙等编辑,约于光绪二十年(1884)成册,约十九万字。悉依台湾省通志局颁发程式。冠总目、总括。正文分沿革、城池、山川、庄社、街市、水利、碑碣、风俗等三十二目。一部分系陈氏实地勘查采访记录,另一部分摘抄府志、厅志和档册中有关新竹县资料,分门别类,加工整理成篇。其中山川分堡记述,山以百计,河港数十,各载起顶分脉,源流汇合,纪胜五十处。所收碑碣文字六十二通并附考异。全书共有人物简历四百余条。史料价值较高,有传抄本,1962年《台湾文献丛刊》本, 1968年《台湾丛书》本。另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猜你喜欢的书
雪虫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童年,不同的故乡。可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是人们永远回望的地方。对洪作而言,日本伊豆的小山村,就是那个永远无法忘记的童年故乡。小学生洪作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的身边有疼爱自己的阿缝婆婆、善良的姨妈咲子、果敢的母亲七重、真挚的小伙伴等等。他整日和小伙伴愉快玩耍,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在铁桥上呼啸而行的火车、城镇里的电影院、弹珠汽水、轻便铁道、薄荷烟斗、果冻。可快乐不是永恒的,就在洪作从小学升初中的那段时间,姨妈去世了,爱自己的婆婆也离去了。洪作不得不慢慢成长起来,而成长总是伴随着伤痛……
温恭毅集
诗文集。明温纯撰。三十卷。纯字景文(《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作“希文”)。三原(今属陕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曾官光寿知县、户科给事中、左都御史。于隆、万之际立朝。初忤张居正,罢官。再起又与中使争矿税。卒以忤沈一贯致仕。纯清白奉公,时称名臣。卒谥恭毅。是集有二十七万二千余字。卷首有目录,正文含疏六卷一百四十首,序二卷四十三首,记一卷九首,墓志铭二卷三十二首,传、行略二卷六首,议一卷四首,杂著一卷十五首,祭文二卷二十四首,古乐府一卷十三首,古近各体诗六卷二百一十三首,尺牍五卷一百三十首,理学一卷六十一则。其奏议皆切中情事,指陈利弊,明白晓畅;尺牍多关时政,而理学则大旨以程朱为本。其诗风格与七子之派相近。纯一生以国事为己任,于诗文非所用心。有《四库全书》本,《温氏丛书第一集》本,题名作《温恭毅公文集》。
高淑濂胎产方案
清·山东汶阳高莲溪著。于1934年由大陆出版社出版后,倍受医学界重视。《高淑濂胎产方案》4卷,卷首是冯玉祥先生之题词及范明枢、秦伯未等近代各界名干10余人的序号和题咏。卷1、卷2分别论述胎前、临产诸病证治,卷3、卷4论述了产后诸病证治。本文文笔浅近生动,颇有独到见解;方药轻灵,组方配伍严谨,对中医妇科从理论到方药多所发挥。对充实中医妇科学的内容,保障妇女的健康颇具价值。
伤寒心法要诀
清·吴谦撰。成书于1742年。全书3卷, 5. 5万字。卷一, 论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六经各病脉证、阴阳表里、阳毒、阴毒诸证等, 凡三十五篇; 卷二, 列表热里热阴热阳热、恶寒背恶寒、恶风、头痛等四十九证, 分述各脉证及诊治要点; 卷三, 继列伤寒五证、同伤寒十二证及易愈生证、难治死证等一十九证, 辨类似, 别异同, 断死生, 探隐索微, 反复阐释。末附汇方及双解散完素解利初法、河间解利后法, “俾后之学者, 知所变通”。本书以仲景学说为宗旨, 以前贤诸家为羽翼, 从临床实际角度出发, 重点探讨了《伤寒论》有关伤寒传变、伤寒脉证、伤寒治法等问题。其在编次注释上的突出特点, 就是对每个问题, 能撮其要旨, 先列歌诀, 次列注释, 使读者便于熟读默记, 融会贯通,然后再玩味全书, 则易读易解, 有会心之乐, 而无望洋之叹。故对学习、研究或临床运用《伤寒论》者, 颇有参考价值。此书为清·乾隆间由政府组织编纂的医学丛书《医宗金鉴》中的一部著作, 在吴谦生前即已梓版流传。此书有清·武英殿刊本及清·江西书局刊本等版本(见《医宗金鉴》,丛书类); 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印行。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清·乾隆壬戌(1742) 武英殿刻本, 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 呈经元堂重刻本, 及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 扫叶山房刻本等版本。
快心编
章回小说。题“天花才子编辑,四 桥居士评点”,或谓天花才子即徐震。三集十六 卷三十二回。叙凌驾山遭陷害而倾家荡产,流 落途中遇李丽娟,一见钟情,定下婚约。石佩珩 杀死恶霸地主全家,投奔李安抚军中为先锋 官,与受恩图报的山村少女裘翠翘结为夫妻。 柳俊背弃不义之主后成为军官并娶主帅义女 为妻。小说以这三对姻缘故事为主线,反映了 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这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甚为少见。有清课花书屋 刻本、申报馆排印本,近有1985年春风文艺出 版社排印本。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说四恐畏。如四山合逼,无能避者。亦名除忧患经。亦出四意断品。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