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

  • 康熙锦州府志

    康熙锦州府志

    《作者:刘源溥地方志。刘源溥等纂。清康熙十八年(1679)始修,二十二年 (1683) 成书,为纂修康熙《盛京通志》而作。有刘、孙等人序、跋,附图五幅。无刊本,《盛京通志》著录。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此志始由刘源溥邀请范勋纂修,范先修锦县、宁远(今兴城)、广宁(今北镇)三志,后由孙成在三志基础上,删繁就简,订讹补缺,裁定而成。是书共八志、十卷、四十六目。

  • 长乐六里志

    长乐六里志

    《作者:李永选吾少孤未学,及龄稍稍具智识,即喜闻长者谭里中掌故,爱诵忠孝节烈文章。迨更事,怀登涉之志,所至大江南北,流连光景,考文献,莫不期于自达其性情而止。今忽忽年五十矣,念于时无补,愧厕身士林耳。

  • 日下旧闻考

    日下旧闻考

    《作者:于敏中城镇志。原名《钦定日下旧闻考》。稽考北京历史、城坊、名胜、建制、宫廷、岁时风俗的大型史料集。于敏中等编纂,共八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该书为清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弘历派窦光鼐、朱筠等根据《日下旧闻》加以增补、考证而成,由于敏中、英廉为总裁,故书前有“钦定”字样。全书共160卷,分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坰、京畿、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杂缀18大门类。分目精细,论述详实,所含内容极为丰富。既辑录有大量的古碑残碣,如周秦的石鼓文,唐代悯忠寺的苏灵芝行书宝塔颂碑,辽御史大夫李内贞的墓志等等,使许多文献可资考证。又详细介绍了乾隆初期、中期北京建筑的情况和康熙中叶以来北京城市的变化,以及北京的岁时风俗。为了解、研究北京城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书中还对一些疑难问题、历史上有争议的论点,以按语的形式作出判断,写明缘由。是一本具有很高价值的文史参考书。

  • 满洲源流考

    满洲源流考

    《作者:阿桂又称《钦定满洲源流考》。区域志。清阿桂(1717—1797)等修,麟喜等纂。二十卷。桂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初为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姓章佳氏。 乾隆举人。官武英殿大学士、副都统、礼部尚书。曾领修《盛京通志》。麟喜,满洲人,历任内阅侍读,官至知府。奉旨主纂,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约十万字。书前冠有乾隆谕敕,从历史和地理两方面考察和说明满族发祥的历史源流。全书分部族、疆域、山川、国俗四门。书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系根据清入关前东北地区的史地古籍,结合满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写成。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反映了清代满族的社会状况。清代以来有殿版及多种坛刻本流传。1988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孙文良、陆玉华的标点本。内容分为部族、疆域、山川、国俗等类,考证了满族的源流发展。

  • 铁岭县志

    铁岭县志

    《作者:董国祥地方志书 清康熙十六年(1677)贾弘文修,董国祥纂。首有贾序,末有董跋,有修志姓名,附图(疆域图、县治图)。2卷,9志,29目。卷上建置志(城池、公廨、坛壝、祠庙、关梁、驿站、仓库、养济院、丽谯)、疆域志(山川、村落、物产、市集、古迹);卷下田赋志(丁粮、徭役、杂税)、户口志(里社、风俗、孝义)、学校志(选举、书院、名宦、乡贤、乡钦)、官师志、祥异志、人物志、艺文志(碑记、杂文、诗)。此志是现存东北第一部县级志书,为研究关东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有用的资料。辽宁图书馆藏康熙刊本。此外,铁岭县志还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贾弘文修纂本,同治年间魏燮均、商广源等修纂本,1915年陈艺、蒋益龄、郑沛纶等修纂本,1931年黄世荣、俞荣庆、陈德懿等修纂本等。

  • 锦县志

    锦县志

    《作者:佚名地方志。未书修纂人姓名,无序。据考证,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王曾、刘惠宗修,范勋纂。凡12卷:地理志、建置志、田赋志、典礼志、武备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各一卷。首附图11幅。为辽宁现存较早的县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康熙辽阳州志

    康熙辽阳州志

    《作者:杨镳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万字。例目仍因旧志规范,各目简略。附州城图、东京(今辽阳)城与治图各一。《辽海丛书》据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付印。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抄本。

  • 康熙连城县志

    康熙连城县志

    《作者:杜士晋记载连城县的山川形胜、政事沿革、户籍赋役、风俗淳漓、人文盛衰以及先贤之范迹,物产之丰约,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了解和研究连城县的重要文献。

  • 迪化县乡土志

    迪化县乡土志

    《作者:佚名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编书局,饬各地采辑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成是志。不分卷,列15目,约8000余字,记事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凡历史沿革、民族户口、山川道路、物产商务悉备之。尤其是对光绪初年清军歼灭入侵者阿古柏匪徒、收复该地情况叙述甚详

  •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作者:蒋元枢《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台湾知府蒋元枢所进呈的纸本彩绘,现存图三十九幅、图说四十幅(内一幅题称「记」,馀均称「图说」)。蒋元枢(1738—1781),字仲升,江苏常熟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四月至四十三年五月期间任台湾知府,并曾兼护理分巡台湾道。任内大力推动各项公共建设,包含修茸城池、兴筑庙宇、增置武备、筹建衙署、备置礼器……等等,治绩斐然,《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正为政绩之见证,而乾隆年间台湾政经社会之样貌亦随之跃然纸上

  • 金门志

    金门志

    《作者:林焜熿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林焜熿纂。十六卷。凯有《(道光)厦门志》已著录。焜熿字巽甫,金门(今属福建)人。贡生。周氏等肇修是志,道光十六年(1836)成书。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后为刘松亭、林豪等续编时补其内容。约二十五万字。卷首有金门全图、浯江书院图等四幅。正文分域、赋税、规制、兵防、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列女、艺文、风俗、旧事十二门,含沿革、形势、经费、渔课、船政、城寨、丛谈等七十六目。每门之首均有小序,略述要义。是地处海防要冲,故兵防一志最详,列明代兵制、道光以前兵制、同治后新改营制,沿海略、岛屿、沙汕诸目,记述军事编制、军事设置和武器,分防汎地及哨期、艇船、商船、地势、岛屿礁汕等。纪兵目自宋绍定始,重点记叙郑芝龙叛服、郑成功抗清与收复台湾、资本主义列强入侵诸事。是研究金门史志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同治十二年刻本,1959年北京中国书店油印本。

  • 康熙诸罗县志

    康熙诸罗县志

    《作者:周钟瑄清周仲瑄主修,陈梦林总纂。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纂,翌年脱稿,付梓延至雍正二年(1724)。钟瑄字宣子,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康熙举人,官诸罗县令。梦林字少林,福建漳浦人。由诸生从军, 曾修漳州、漳浦二志。此系台湾省第一部县志,十余万字。十二卷。分封域、规制、秩官、祀典、学校、赋役、兵防、风俗、人物、物产、艺文、杂记十二志。此志体例较为完备,内容亦较翔实,为清代台湾较早编成及较佳之县志,有“模范志书”之称。

  • 嘉靖辽东志

    嘉靖辽东志

    《作者:任洛地方通志。明嘉靖十六年(1537)修纂。任洛修,徐文华、刘琦、程启充纂。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刊刻,为《辽东志》第二次刊行本。全志九卷,分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外志等门类,各志又含若干目和细目,此志有目录、凡例、舆图十七幅及九序一跋。先是,正统八年(1443),王祥、毕恭修九卷本《辽东志》,弘治元年(1488),陈宽等修纂九卷本 《辽东志》,嘉靖八年(1529)潘珍、徐文华、刘琦、程启充修纂《辽东志》稿本。今三志均佚,仅在 《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天一阁见存书目》中著录。嘉靖十六年本是在嘉靖八年稿本基础上重修。有辽东都司刊本、天一阁本、《辽海丛书》本等

  •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

    英吉沙尔厅乡土志

    《作者:佚名英吉沙尔直隶厅,中国清代新疆省所辖的一直隶厅。原为英吉沙尔回城,附属于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市)。“英吉”,维吾尔语意为“新”;“沙尔”为城,英吉沙尔即新城之意,一作“英噶萨尔”。

  • 莎车府乡土志

    莎车府乡土志

    《作者:甘曜湘甘曜湘修。莎车,原称叶尔羌,清光绪八年(1882)置直隶州,二十八年改府。曜湘,光绪末署莎车府知府,奉饬采集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修是志。列五门13目,略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内容极为简略,仅2000余字。惟所载民族、户口、物产、商务等,对研究新疆民族史、经济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1955年湖北省图书馆辑《新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打印本、1976年新疆图书馆重印本。

  • 蒲犁厅乡土志

    蒲犁厅乡土志

    《作者:佚名江文波修。蒲犁,原称色勒库 尔,即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志系奉饬编辑之小 学教材,成书于清光绪末。列14目,约2000余字,概述该 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所载民族、户口、物产、 商务,对研究该地民族史、经济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 绪三十三年(1907)稿本、抄本,1955年湖北省图书馆辑《新 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打印本,1976年新疆图书馆重印本, 1986年日本《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本。

  • 西南夷风土记

    西南夷风土记

    《作者:佚名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和缅甸风土人情的著作。作者姓名已佚。最早见于明人朱孟震的《游宦馀谈》。《学海类编》题为朱孟震所作,不确。书的作者当是亲历明神宗万历年间刘綎率兵征西南地区之事的。书中记叙木邦、孟养、孟密、蛮莫、缅甸等地的风土习尚、山川形势,大多确实可信。其中对蛮夷地区的情况,内容最为详细。全书分天度、风气、地理、山川、草木、鸟兽、鱼虫、五谷、种类、饮食、婚姻、治理、生活、俗尚、交易、城郭、器用、岁时、礼节、邪术、土产、战斗、形胜等20余类。讲述作者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楚,涉及广泛,资料价值很高。

  • 苑里志

    苑里志

    《作者:佚名苑里办务署,北自白沙墩起,至房里南之下五里牌溪止。东据山、西滨海,纵计之广狭各有不同;惟南北核计,则约以台湾里程数之,横可得二十七、八里。白沙墩、通霄,为苑里上堡;上五里牌、苑里、房里至下五里牌溪,为苑里下堡。总图即合上、下堡为一图,以联地势,不妨从略;

  • 光绪苗栗县志

    光绪苗栗县志

    《作者:沈茂荫台湾地方志。清沈茂荫修纂。十六卷。茂荫字槐堂,浙江萧山人。光绪监生,官至知县。苗栗原名猫里,台胞卡斯族居地,光绪十五年设县。十九年(1893)沈氏遣人采访并摘抄《淡水厅志》部分内容,翌年成书。约十万字。分图考、沿革、建置、赋役、物产、古迹、风俗、祥异、学校、典礼、武备、职官、选举、列传、艺文十五类,有县署、捕厅署、大甲巡检署诸图和苗栗八景图。是清代台湾最后一部地方志。光绪间抄本最佳,其封面书背上方有“福建”二字,改错甚多。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另有其中“物产考”单行本,题为《苗栗物产考》,多被他书引用。

  • 至元嘉禾志

    至元嘉禾志

    《作者:徐硕元徐硕编。32卷。嘉禾,宋郡名,元为嘉兴路。硕为该路教授。宋时多次修志,今均散佚。此书遂为今存该地最早志书。分43门,间附考证,甚为详赅。碑碣多至11卷,水利多至8门,对考知史事、兴修水利,有裨参阅。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此志《至元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五年 (1288)修,旧抄本。宋时曾数次修志未竟成。硕因旧本续补成书。地域仍因宋旧,兼及松江府华亭县。自沿革以下分四十三门,间附考证。其中部分极为详尽。如水道分江海、湖泖、浦溆、溪潭、陂塘、河港、泾沟、堰闸等八门。

猜你喜欢的书

潮骚

潮骚

《潮骚》(しおさい),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中篇小说,他于1953年3月与8月先后两度前往神岛旅行,9月开始执笔创作,在1954年发表,作品曾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作者在五十年代初曾访问晚春的希腊。归国后,美丽的希腊使他产生创作冲动。他向往着古希腊肉体与知性的平衡,要在作品中表现远离当代文明、人情朴素的美丽小岛的生活以及小岛上毫无现代人苦恼与绝望的年轻人的爱情。由此,产生了这部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住在伊势湾歌岛上的年轻渔夫新治与少女初江的热恋故事。新治高大健美,初江光彩照人。两人在悄悄相爱中,激情使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但理性与意志力又促使他们克制住各自的冲动。一个淫雨连绵的日子,当渔船遭到危险时,新治以惊人的水性与力量挽救了全船人的性命。曾竭力阻挠两人相爱的初江的父亲闻后,应允了两人的婚事。

万氏女科

万氏女科

妇产科著作。又名《万氏妇人科》。3卷。明万全(密斋)撰。初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此书分调经、崩漏、胎前、产后4章。卷1为总论及妇科杂病;卷2、3分述胎前产后诸疾,末附保产良方。治疗上主张“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滞为主”。全书条分缕析,洞悉原委,简而实用。现有《万密斋医学全书》丛书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 “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二经。《道经》末章与《德经》原缺,后在敦煌卷子中发现此书下卷。因书前奏表称道士臣荣,所以都误认为李荣是息斋道人,进而认为此书为息斋道人所著。白云斋《道藏目录详注》在《道德真经义解》下误抄为息斋李荣注,实乃错误。然《道德真经注》与《道德真经义解》之间存在异端有四:其一,《道德真经义解》分《道经》、《德经》共八十一章;而此书仅分《道经》、《德经》并无章次。其二,《道德真经义解》之旨在于: “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欲以观其微”。认为《道德经》上、下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极限,掌握它可以得道、治国、修身;而此书之旨阐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提倡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治。其三,《道德真经义解》认为“非常道,非常名,常者不变谓也”,又认为“谷神不死,神藏于体,犹山之藏谷,故曰谷神”。此书认为:“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非常名者,非常俗荣华之虚名也”,又认为 “谷空也”。其四,《道德真经义解》多散句,而此书似骈文,如此等等。说明此二书实非一人之作。《新唐书·艺文志》、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及唐末强思齐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对《道德真经注》都有记载和引用,因此学者认定此书为李荣著而于息斋道人《道德真经义解》无涉。后世学者认为此书阐述详实,对《道德经》的理解、解释均有独到之处。为唐以后研究《道德经》者引以为参考。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讨满洲檄

讨满洲檄

章炳麟撰,以“军政府”名义发表。刊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民报》临时增刊《天讨》。历数清政府十四条大罪并檄告天下:军政府将奋起逐北,摧其巢穴,为中华种族请命。誓言当扫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实行民族民主革命。

俟解

俟解

王夫之著。一卷。作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其“题辞”言:“窃恐解之者希也,故命之 《俟解》”。全书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重阐述了人生哲学方面的问题,劝人“养其习于童蒙”,“博文以礼”, 切戒“玩物丧志”。主张以《诗》教荡涤浊心,凡事要适如 其节。对宋儒和释老所倡“居敬”、“空疏”等观点亦有批 评。其中不少观点可与《张子正蒙注》相发明。收入《船山遗书》、《船山全书》。1956年中华书局将该书与《思问录》合编,校点刊行。

发菩提心戒

发菩提心戒

发菩提心戒,一卷,石经寺主讲经律沙门志仙记,房山石经 第28册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