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荫

沈茂荫
  • 姓名:沈茂荫
  • 别名:字槐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萧山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沈茂荫,字槐堂,浙江萧山人。光绪监生,于1892年(光绪18年),接替林桂芬,于台湾苗栗地区担任苗栗县知县一职。著有《苗栗县志》。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沈茂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艾子杂说

艾子杂说

古代民间笑话集。传为宋代苏轼作。但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1小说家类中即已指出:“《艾子》一卷,相传为东坡作,未必然也。”考其内容,应为民间所传笑话。全述艾子一人的言行,颇有民间机智人物故事的风格。艾子,史传上并无记载,仅笑话中说他是战国时齐国人,曾活动在齐宣王在位时期。故事中间有后来的事情,如秦破赵于长平以及唐三藏等事,民间传承变异的痕迹很明显。今传艾子的笑话37则,《顾氏文房小说》、《群书通要》、《广滑稽郭子六语》、《说郛》等书均有收录。王利器《历代笑话集》全录。明陆灼、屠本畯也依此书体例另编有《艾子后语》、《艾子外语》各1卷,有可观之处。

胎息抱一歌

胎息抱一歌

气功胎息歌诀,作者及具体写作时代不详。《道藏提要》认为“序引烟萝子语,当出于五代北宋间”。全文包括 《序》一篇及七言四句诗二十首。《序》称人受生之本,莫非元气,诚能气结成胎,胎结成息,自会穷其微妙,超凡证圣。而胎息之要,在于抱一。《序》引圣人之言“抱一守中子自冲,守三归一神气精”,以为“斯言实露胎息之深旨”。故全篇二十首诗,总名 《胎息抱一歌》,径称 《抱一歌》,每首均以 “抱一”二字起首。关于抱一的要旨,《序》引尹先生语曰:“但使神常御气,鼻不失息。”(《诸真圣胎神用诀》作:“尹真人曰: ‘神能御气,则鼻不息。’”)因而歌中累言:“气神相应化胎仙”(第一首),“勿令神气两分张”(第六首),“神气若凝归作宝”(第九首),“莫教神气两乖张”(第十一首),都是说的神能御气,气形相应,则神全气全,精全形全,长生可望。

魔力

魔力

这案子发生在一个我还没有和霍桑分居的夏天。
正午时分,保火一般热的太阳满照在街心。那黄澄澄一片的砂石马路,给薰炙得如同烙铁一般。黄包车夫们赤着双足,在烈日中挣扎卖命。他们的足底上虽然起了厚茧,神经的感觉似乎比较地迟钝一些,但是究竟不会完全麻木。瞧他们的脚在烙铁般的路上拼命地起落交换,不敢稍稍停顿,就可以想象到他们的脚如果起换得迟些,也许就要忍不住地面上热灼的痛炙。但他们的足越换得快,他们背心上的汗珠也越见得粗大,也越容易滚泻下来!

我们的力量

我们的力量

自从1923年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工人运动能否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有没有能力解放旧中国,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引起了疑问,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也否认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针对这种情况,邓中夏在文中对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和整个工人阶级的素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是因中外资产阶级的发育而发展的。亦即中外资产阶级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与中国工人阶级相连的,中国工人阶级由于受压迫,已显示出阶级觉悟和反抗精神。而这些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不能比的。该文指出,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才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该文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工人阶级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理论的有力反驳,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很大指导意义。收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中夏文集》。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清中央政府整顿、改革西藏地方事务的重要文献。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出兵击败廓尔喀入侵者后,鉴于西藏地方事务废弛、弊病种种,大将军福康安与驻藏大臣会同西藏地方高级官员酌议,拟定各方条款,汇总奏报中央政府核准后正式颁布执行,总计29条。对西藏地方官制、军制、行政人事、司法、边防、财税、户口、差役、涉外事宜和宗教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做出了规定,大大提高了驻藏大臣的职权。它的颁行标志着清政府在西藏的施政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客观上对于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密切各族联系,巩固西南边疆,安定西藏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春秋长历

春秋长历

十卷。陈厚耀撰。杜预作《春秋长历》,陈氏认为杜书疏失过多,固作此书以补杜氏《长历》。此书共有四部分。一是《集证》,备引《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唐书》、《宋史》、《元史》之《律历志》以及《左传》孔疏、赵汸《春秋属辞》、徐圃臣《天元历理》、朱载堉《历法新书》诸说,以证推步之异,其中引《春秋属辞》载杜预论日月差谬一条,为杜注孔疏所无,亦不见《永乐大典》;又引《大衍历义·春秋历考》一条,亦为《唐书·律历志》所无,皆为珍贵资料。二是《古历》,以古法十九年为一章。一章之首,推算周历正月朔日冬至。前先列算法,后以《春秋》十二公纪年,横列为四章,纵列十二公,作成年表,以求历元。陈氏发现,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之差别主要在岁首确立之月份不同,而年月日之规定与划分却基本一致,皆是一年日,一月29日,十九年置七闰,同为古四分历。据此推得鲁所使用之周历,以冬至为正月朔日。陈氏按四分法列出年月日,为鲁国十二公排出一清晰之年表。三是《历编》,依据杜预《长历》之佚文,列出《长历》所推算《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各月之大小及朔日干支。四是《历存》,依据其对古历之考证定出各月之大小及朔日干支,与杜说两相对照。陈氏推得鲁隐公元年正月庚戌朔,与杜氏《长历》所推算之辛巳朔相差一月。杜氏以经传干支排列推算,得出隐公元年之前一年失一闰之结论,陈氏认为杜氏所推与《春秋》经传之干支及日食不合,考证隐元年之前一年非失一闰,而是多一闰,因而退一月,定隐公元年庚戌朔。杜预《长历》所使用之方法是以干支排列,比较原始,而陈氏精通历法,又能参考前人之研究成绩,故所推较杜氏精密,不仅能补杜氏之阙失,亦能正其讹舛。陈氏此书所使用的考据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其后研究《春秋》历法之学者,如成蓉镜《春秋日南至谱》、罗士琳《春秋朔闰异同》、王韬《春秋历学三种》、盛百二《春秋日食考》等皆受其影响。现存《续经解》本,孔氏微波榭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