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瑶

郑瑶
  • 姓名:郑瑶
  • 别名:字君玉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台州府宁海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郑瑶,生卒年不详,字君玉,台州府宁海县人。登宝祐四年进士第。官嘉定知县。郑瑶参与编纂《景定严州续志》,可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词条。


《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第三甲》:“郑瑶,第二十四人,内舍奏名。字君 玉。第百三。永感下。年四十。四月九日午时生。外氏王。治《赋》四举。 兄珙,迪功郎。娶葛氏。曾祖穆,祖次荣,父祖远,朝奉大夫。本贯台州府宁 海县。


《弘治赤城新志》卷九《人物一·进士》:“宝祐四年文天祥榜:郑瑶,宁海 人。”《光绪宁海县志》卷九《选举表》:“宝祐四年丙辰:郑瑶,文天祥榜。按: 粤雅堂丛书《登科录》:字君玉。《府志》:嘉定知县。”

郑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位女士的画像

一位女士的画像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小说叙述的是自强、自信、富于幻想、但涉世不深的美国姑娘伊莎贝尔·阿切尔被虚伪、贪财、好色的猥琐小人骗取了爱情,以至醒悟为时已晚的故事。故事叙述聪慧美貌的伊莎贝尔·阿契尔在父亲去世后,由姑母杜歇太太从美国带到了英国。杜歇先生是一个从美国到英国定居了30年的老银行家,儿子拉尔夫身患肺病。伊莎贝尔拒绝了青年企业家古德伍德的求婚,也拒绝了杜歇家的好友沃伯顿勋爵的求婚。老杜歇临终前对儿子说自己这一辈子对妻子不甚满意,希望儿子能娶一个像伊莎贝尔那样的好姑娘。拉尔夫心里爱着伊莎贝尔,但他考虑到表兄妹最好不要结婚,而且他身体又有病,因此他更愿意让伊莎贝尔在他的心中永远作为一个美的象征。他劝父亲更改遗嘱,为伊莎贝尔留下一笔财产。伊莎贝尔从艺术品位极好的莫尔夫人身边结识了她的一位朋友奥斯蒙德,不久便坠入情网。他们很快结了婚,但遭到所有亲戚朋友的反对。果然,婚后的奥斯蒙德开始按他的意志来改造伊莎贝尔,他们的感情日趋恶化。拉尔夫病重,临终前欲见伊莎贝尔一面,竟被奥斯蒙德阻拦。后来,伊莎贝尔得知奥斯蒙德的女儿潘茜的母亲就是莫尔夫人。与拉尔夫诀别后,她又遇到了古德伍德。后者说拉尔夫生前曾托他关照伊莎贝尔,他自己也愿意与伊莎贝尔结婚。然而良知和对潘茜的责任使她最终还是离开了古德伍德,返回到她那个并不幸福的家。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

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柯林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写于1868年,采用了各个人物分头叙述不同的故事,再将它们连贯起来的写法。故事讲了1799年,英国侵略印度圣城西林加巴坦时,英军到处烧杀抢掠,胡作非为。英国军官汗卡什在宫中抢到了闻名于世的月亮宝石,将它带回了英国。自此,灾难也接踵而来。三个印度人跟踪宝石来到英国,伺机夺回国宝。作贼心虚的汗卡什自觉由于宝石,自己的生活将始终处在印度人步步紧逼的阴影下,于是嫁祸他人,将宝石送给了外甥女雷茜儿。于是雷茜儿家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生活,一连串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不久,宝石失踪,印度人也随即在英国消失。在贪婪者手中历经磨难的宝石经过印度人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印度月亮女神神像的额头上。故事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塑造了料事如神的探长克夫的形象,形成了以后侦探小说以探长为主角的基础。情节神秘莫测,错综复杂,离奇曲折。故事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

茶录

茶录

明代茶书,冯时可撰,1卷。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所至有政声,尤以著述为天下所重。撰有《易说》、《诗意》、《左氏释》、《左氏讨》、《上池杂识》、《雨航杂录》及《严栖》、《石湖》、《西征》、《北征》、《金阊》、《天池》、《竒茹》诸稿。事具《明史》卷二○九等。此书仅见《续说郛》(卷三七)本、《古今图书全集》本。全文仅5条,凡500字左右。不像出于有文名的冯氏之手,更不像有条理的专著,疑当为《续说郛》编者拼凑冯氏之说敷衍成篇,这在《续说郛》编者是司空见惯的拿手好戏。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医案

又名《孟河丁氏医案》。医案著作。8卷。近代名医丁泽周(甘仁)著。系著者逝世后,由其孙丁济万汇编刊刻。全书选案400余例,分42目,包括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外科、妇产等疾病。该书编汇者将丁氏治疗案例分门别类,按系统依次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全面。卷1为外感热病,分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痉症案五类罗列;卷2~6为内科杂病,包括霍乱、痢、喉痧、中风、肺痈、黄疸等案例;卷7为妇产科,包括调经、崩漏、带下、胎前、产后等案;卷8为外科案,包括脑疽、骨槽风、牙岩、血瘤、气瘿等,又附膏方医案等内容。所载各案,必详书脉象、舌苔、症状、病理,辨阴阳表里,究经络脏腑,审证求因,以因求治,因治制方遣药,论述严谨精当,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本书特色有四:治疗外感热病,融汇伤寒与温病辨证治法,不以经方时方为界;治疗疑难重症能切实掌握辨证要点,丁氏临证遇杂证,往往先定六经,然后施治;对外科病证注意整体,处方用药内外参合,尤精于喉痧症治,案中细别痧喉种类,察其在气在营,分初、中、末三期,施表、清、下诸法,阐发甚详;丁氏崇尚和缓,药用轻灵,无猛峻之剂。曹颖甫谓其“虽剂量过轻,于重症间有不应,甚或连进五、六剂才得小效,然此即先生之道与术,所以免人疑畏者也”。现存1927年石印本,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崇礼堂排印本等多种版本,后者并附有《喉痧症治概要》,对喉痧病因、病理、治疗记述详明。建国后有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

金丹妙诀

金丹妙诀

气功著作。不分卷。济阳子撰,撰年不详。全书阐论“收视返听、凝神入炁、调息绵绵、心息相依”16字练功古诀。述说凝神聚气、炼精化炁、内气通任督二脉之功法及神与炁不可须臾相离等练功要领。其眼不视而凝神、耳不听而保精、口不言而养炁之语,尤具画龙点睛之妙。全书理法契合、言词浅显易明。现存1989年北京出版社《金丹集成》排印本。

某夫人

某夫人

现代长篇小说。巴人著。武汉日报社1935年1月初版,列入“武汉日报丛书”。作品描写女主人公沈金莺从追求进步投身革命到游移动摇走向堕落,最后弃世自杀的经历,再现了中国从“五四”到大革命失败的社会现实,展示了知识分子的心理历程。沈金莺是天真好胜的姑娘,在县女子高小读书时,从季先生处听到男女平等、女子解放等新思想,向往个性解放和自由幸福。在竹屿村学习诗文时,她与华先生之弟梦若一见钟情,但双方都羞于启齿。她从梦若处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梦若不辞而别奔赴上海使她神情恍惚。她进了杭州女子高中,摆脱了江先生的纠缠后,结识了革命青年唐洁如,在他的影响下,金莺积极投身社会政治活动,加入革命党,组织文学社。“五卅”运动中她积极参加演讲、募捐等活动。她和唐洁如相互间产生了爱慕之心。为了革命,洁如努力抑制个人感情。要强的金莺也不愿吐露爱的心声,金莺实业救国的思想受到洁如批评,党小组给予留党察看的处分。唐洁如因鼓动工人罢工被捕牺牲,金莺十分悲痛。但北伐胜利振奋了她的精神,她拒绝了与郑古父的婚约,跨进“那奔放的自由的空气中”。清党开始,革命遭受挫折,她对革命逐渐丧失信心,走上堕落的道路,和有妇之夫苗纯一、政客刘车新密切交往。她生肺病去抱青山庄休养,在医院又与革命者华梦若邂逅。梦若说:“建筑于个人主义之上的爱情,是永远不会和谐的。”此时,曾组织游击队声援北伐的父亲也被指控为农民暴动首领而被捕。家庭的变故,病魔的缠身,使她对人生感到厌倦,给梦若写了遗书后,她吃安眠药自尽了。作品是作者“计划着想写所谓的《中国悲剧丛书》——主要是几个长篇小说的结集”之一(王任叔《两代的爱·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