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 如意劫

    如意劫

    《作者:冯玉奇1948年2月上海广艺书局出版。一册。该书为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冯玉奇所著。该作品为武侠题材,通过对书中主人公人物及经历的刻画与描写,劝忠劝孝,燃犀烛奸,实为寓意褒贬。小说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光,非常值得一读。此书是其中的一部。附续集《鸳鸯宝带》。

  • 边塞双侠

    边塞双侠

    《作者:郑证因长篇武侠小说。郑证因著。1948年12月新华书局出版。还包括《天山四义》《五凤朝阳刀》两部作品。

  • 金鹰斗飞龙

    金鹰斗飞龙

    《作者:郑证因民国作家郑证因所著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共三部,全书分为《金鹰斗飞龙》十回,《枫菱渡》十回,《江汉侠踪》十二章。

  • 龙虎斗三湘

    龙虎斗三湘

    《作者:郑证因上海正气书局于1947年出版。民国郑证因著。川中成名女侠罗刹女叶青鸾与其子天龙剑商和一家,与武林中恶人五虎断门刀彭天寿结仇。彭天寿用毒辣手段追杀商家。叶青鸾、商和一家被迫离开川中,远走潇湘,在湘江岸边偏僻乡村隐姓埋名,生活多年。彭天寿为防商家日后寻仇,派党羽探查出叶青鸾、商和一家踪迹,意图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商家在南海渔人詹四、铁剑先生展翼霄、铁鹞子雍非等侠客仗义援助下,同彭天寿及其党羽展开殊死搏斗,在潇湘北岸绿云村挫败彭天寿的寻仇企图。彭天寿一伙远避苗疆,纠集天南各路绿林道,企图与叶青鸾一家一决生死,并称霸天南。叶青鸾等在天南众多侠义道鼎力相助下,最终生擒彭天寿,剿灭了这一伙危害四方的恶徒。本书包含《龙虎斗三湘》及其续集《南荒侠剑》<br/><br />

  • 昆仑剑

    昆仑剑

    《作者:郑证因本书是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的作品。 满清中叶,虽则一般大明遗族和忠贞复国之士逐渐灭亡,可是也不能完全消灭尽净,还有些不甘屈服的遗臣志士,时时地变更方法来和清廷作对。中原一带清廷兵力盛强,八旗劲旅遍布各省,再加人心厌乱,力量稍微单薄的,想有举动也不过徒作牺牲,可是边荒一带时起扰攘……<br/><br />

  • 尼山劫

    尼山劫

    《作者:郑证因一伙绿林败类,由川滇窜来山东曲阜一带,他们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以宗教为旗帜,以迷信为手段,种种怪异现象迭出不穷,百姓百业俱废,不堪聊生。以杨松为代表的一批武林高手,他们义胆俱全,武艺精湛,通过周密的安排,出人意表的计谋,终使这帮败类就擒,大白真相于天下。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令人读来不能释手。郑证因的武侠小说对情节的整体性重视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典侠义模式形成故事,是传统侠义的现代回归,而所用的叙事手段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色彩,开启了武侠小说关于故事与情节叙事的一片新天地。

  • 大破玉佛寺

    大破玉佛寺

    《作者:冯玉奇民国鸳鸯蝴蝶派作家冯玉奇著,讲述了绿珠等一行人上玉佛寺报仇,用和合剑杀死了癞痢僧和玄妙僧,欲放火烧寺,被浮云长老、我佛山人及金光圣母三人阻止并训导了一番,绿珠等人心满意足的回到柴家庄,闭门静修,不再江湖上奔走。过了三年,德悟和尚心有未甘,遂向绿珠等寻仇,又引起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故事。该作品为武侠题材,通过对书中主人公人物及经历的刻画与描写,劝忠劝孝,燃犀烛奸,实为寓意褒贬。小说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光,非常值得一读。

  • 红旗谱

    红旗谱

    《作者:梁斌长篇小说。梁斌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作品以锁井镇朱、严两家三代人和地主冯家两代的冲突和仇恨,在大跨度的历史空间中,写了冀中人民前仆后继的反抗与斗争。清末,朱老巩为锁井镇人民护钟,被地主冯老兰用计弄得家破人亡、女儿受辱自尽,儿子朱老忠逃离家乡。25年后,朱老忠携妻儿回来,要报血仇,终不能成。大革命中,严志和的二个儿子运涛、江涛加入共产党,朱老忠由此接近党,受到启发和教育。大革命失败,在北伐军中的运涛被捕;江涛领导乡亲们挫败了冯家父子在“割头税”上的诡计,朱老忠、严志和在斗争中提高觉悟,加入共产党。从此,他们对冯老兰的斗争就有了阶级的使命和意义。在江涛领导的保定二师学潮中,他们积极支持、配合,虽然学潮失败、江涛被捕,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更勇敢地投入了斗争。作品写了朱老忠从农民英雄到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成长历程,表明农民在党的教育、指引下,从自发反抗走向了自觉革命。作品史诗般地反映了我国北方20—30年代急风暴雨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图景。小说气势宏伟,作品的生活人情和表现方法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播火记

    播火记

    《作者:梁斌长篇小说。作者梁斌。《红旗谱》的第2部。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再版。小说以华北人民抗日救亡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30年代初冀中平原轰轰烈烈的“高蠡暴动”。《红旗谱》中的人物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描绘。“二师惨案”后,贾湘农、朱老忠、张嘉庆等更为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组织武装起义。朱老忠担任了“红军大队长”,指挥起义农民攻下了锁井镇,活捉了冯老兰,开仓济贫,又会合兄弟大队,在贾湘农的领导下,转战高阳、蠡县地区。在敌人凶恶地反扑下,朱老星、伍老拔等英勇牺牲,严志和受伤,大贵拉着游击队上了太行山。暴动虽遭失败,却在滹沱河两岸播下了革命火种。作品保持了《红旗谱》的风格,大起大落,气势磅礴。

  • 烽烟图

    烽烟图

    《作者:梁斌长篇小说。作者是梁斌,本书讲述了以“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平、津、保地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主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为背景,描写了抗日战争烽烟初起的时代面貌。该书是继《红旗谱》《播火记》之后的续篇。

  • 红日

    红日

    《作者:吴强长篇小说。作者吴强。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作品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统率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以敌我双方展开的军事斗争为主线,从1946年秋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重点写莱芜大捷和孟良崮战役。小说通过半年来山东战场形势的变化,真实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由弱到强,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历史转折。作品内容丰富,场面开阔,人物众多。既描写了悲壮激烈的战争场面,又叙写了战斗之间的休整、练兵生活;既暴露了敌人内部的分崩离析、勾心斗角,又展示了人民军队与干部群众的休戚与共、血肉深情;还穿插着家庭、爱情生活方面的生动描写。小说着力刻画了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等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以及连长石东根这一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对反面人物如张灵甫的狂妄骄横、刚愎自用,何莽的凶残狂暴、顽固鲁莽,均刻画得个性鲜明。作品围绕战局的发展,将纷繁多样的生活场景同几大战役错落有致的交织在一起,构成真实反映革命战争的一个艺术整体。是50年代中国军事题材代表作之一。

  • 战斗的青春

    战斗的青春

    《作者:雪克当代长篇小说。雪克著。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9月初版。故事从1942年日寇发动“五一扫荡”开始。滹沱河边枣园区的地方政权和抗日武装,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新任区委书记许凤、区游击队长李铁和妇女干部秀芬等,紧密依靠群众,在以中共县委书记周明为代表的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坚持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神出鬼没地抓住一切时机打击日寇,取得了许多胜利。同时,也排除了以县委副书记潘林为代表的右倾路线的干扰。后来,由于潜伏特务赵青和叛徒胡文玉的疯狂破坏,革命事业再次遭受严重损失。但他们仍满怀信心,更加团结一致地坚持斗争,重新打开局面,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小说的最后以打开枣园据点,全歼日伪军而胜利结束。 许凤是作品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在枣园区的党组织被摧毁后,这位年轻的姑娘挺身而出。她既有倔强果断、冷静坚毅的性格,也具有善于分析问题同敌人斗争的智慧。被捕之后,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在狱中仍坚持斗争。小说真实地展示了许凤性格的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区游击队长李铁勇敢机智,忠实坦荡,象钢铁一样坚强。地下工作者窦洛殿赤胆忠心,足智多谋,既有共产党人的高度觉悟,也有江湖义士的豪爽侠义,最后为革命英勇献身。一些反面人物也各有个性。小说情节曲折动人,富有传奇色彩。 小说出版后,曾引起文艺界的热烈讨论。1959年的《新港》、《读书月报》、《文艺报》等报刊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作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进行了多次修改。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了新1版。“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姚文元一伙把这本小说打成“宣扬叛徒哲学的大毒草”,作者备受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新1版再版。

  • 秋江

    秋江

    《作者:张恨水《秋江》,连载于香港《大公报》副刊《小说天地》,民国43年(1954)民国44年(1955)9月北平通俗文艺出版社初版单行本。《秋江》故事发生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讲述的是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陈妙常,本是临江的官宦之女,她美丽多情,只因她自幼体弱多病,命犯孤魔,父母才将她舍入空门,削发为尼,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空门多暇,她爱上了一位在庵里经过的书生潘必正。书生走了以后,陈妙常急切追赶她的情人,而横在她面前的是奔腾的江水和年老的撑船人。<br/><br />

  • 白蛇传

    白蛇传

    《作者:张恨水民国44年(1955)1月北平通俗文艺出版社初版单行本。《白蛇传》是《新白娘子传奇》蓝本原著,该书是张恨水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一部经典小说。故事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美丽女子白素贞,与凡人许仙相识相恋,并结为夫妇。然而,这段人妖之恋却不为世俗所容,法海和尚的出现,更是将两人的命运推向了风口浪尖。张恨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素贞与许仙之间深厚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与勇敢。同时,书中也展现了人间百态,描绘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张恨水的《白蛇传》不仅保留了传统故事的精髓,更在其中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这部经典之作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作者:张恨水《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它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又有此名。 张恨水所著的《孔雀东南飞》就是在此诗歌的基础上改写的爱情小说,叙述出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生动感人的爱情故事。<br/><br />

  • 记者外传

    记者外传

    《作者:张恨水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57年-1958年连载于上海《新闻日报》副刊《人民广场》。共三十回。全书用报社记者的眼光看社会,从大的时局到小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描写细致入微、针砭时弊,是一部集文学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长篇小说。

  • 艺术之宫

    艺术之宫

    《作者:张恨水张恨水著。这是一部描写堕落文人的丑行和贫穷姑娘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北京某艺术学校的一群画家,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名为艺术之宫,拟招聘一位裸体女模儿,为学生作画之用。贫穷姑娘秀儿为生活所迫,瞒着父亲,顶着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接了这份工作。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父亲终于知道自己是靠女儿“卖身”在生活,离家出,重操艺人旧业,累死街头。而秀儿在学生段天德的百般追求下,为寻求依靠而与他同居但段天德并不愿与她结婚,玩够了就抛弃了她。秀儿只得重操旧业,又回到艺术之宫当裸模特儿。

  • 平沪通车

    平沪通车

    《作者:张恨水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最初连载于上海《旅行》杂志1935年1月1日至12月1 日第9卷1号至12号。上海百新书局1941年8月初版。小说描写一个自称“柳系春”的女骗子在平沪线列车上利用自己的色相媚惑银行经理胡子云的大骗案。胡子云是个娶有3位太太的中年人,经不住女骗子的诱惑,从素不相识至同床共枕。女骗子与同伙余太太设计买了好酒佳肴,把他灌醉以后,窃走了其12万元的公债券、证券和现款,中途下车,逃之夭夭。胡子云酒醒后发觉,大惊失色。列车快到终点站时,他急得神经失常,看到别的年轻女乘客就大喊抓女骗子,因而被行人耻笑。小说情节紧凑,描写细腻,出版后颇为流行,被称为言情小说中别出心裁之作。

  • 石头城外

    石头城外

    《作者:张恨水 原名《到农村去》,长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联华图书有限公司1946年5月初版。金淡然是一个小公务员,因为感到城市闷热,加上被裁员而举家迁到农村居住。他在乡村认识了姑娘菊香,而他的妻子素英对两人充满提防和醋意,金淡然便刻意与菊香拉开距离。菊香的父亲是个赌鬼,欲卖掉菊香,菊香与母亲躲在其他村子生活。素英回城逛街时,金淡然便在乡村考察,偶遇菊香,便出手相救,送菊香去工读学校。后来素英因乡村生活过于无聊,金淡然也有朋友在城里疏通,有了更高的职位。金淡然再次进城时,约菊香一起看电影,看完电影素英出现在两人的后排,他们到农村去终究是失败了,而把农村人带到城市却成功了。

  • 中原豪侠传

    中原豪侠传

    《作者:张恨水《中原豪侠传》首刊于张恨水自办的《南京人报》,民国廿六年(1937),南京陷落,《南京人报》被迫停刊,小说未完中断。后来,投日的《晶报》把《中原豪侠传》改一题目,未经作者允许盗印。作者为正名,遂补写若干,完成全书廿六回,交《万象周刊》社出版。《中原豪侠传》是张恨水创作的两部武侠小说之一。共二十六回,以河南义士王天纵在深明大义的妻子鼓励下,毅然参加辛亥革命、灭满兴汉的事迹为素材,刻画了一批爱国爱民的义士,强烈地体现了民族爱国主义,把武侠小说仇杀殴斗的门户打杀,上升到爱国革命的主题。

猜你喜欢的书

魏武帝集

魏武帝集

《魏武帝集》是三国魏武帝曹操的诗文集,又称《曹操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说:“(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于戎马倥偬之中,仍然勤于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传世者有19种之多,《魏武帝集》30卷不过是其中一种。《隋书·经籍志》著录 《魏武帝集》26卷,并注:“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两《唐志》亦著录《魏武帝集》30卷,《宋史·艺文志》则不载,说明唐以前有不同本子流传,至宋已散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魏武帝集》1卷,收入诗文百余篇。

斗南老人集

斗南老人集

六卷。明胡奎撰。胡奎,字虚白,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胡奎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征,授宁王府教授。著有《斗南老人集》六卷。此集为永乐年间宁藩刻本,共六卷。前有宁王朱权序,说明胡奎号斗南老人的缘由,称“其晚年泊舟江西鄱阳(今波阳)望湖亭,见石刻苏东坡‘黑云堆墨未遮山’诗,次韵和之书于壁上。忽见一叟来诵其诗,曰: ‘子非斗南老人耶?’因以自号。”显然是夸张之辞,其目的在于抬高自己。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吾乡云东逸史曾手录其稿,旧藏项氏天籁阁,后为华山马思赞所藏。而今世所传胡奎集皆出天籁阁钞本仅有四卷。前有项元汴题识,而无宁王原序,显然不是足本。昆山徐氏传是楼又从原刻影钞,分为六卷,辑录诗一千九百余首。其诗不事雕饰,往往自然之致,在诸体诗作中,乐府、七绝较优,绝句《道士吟》“一拳打得地皮穿,握住东风不放拳,只待杜鹃啼血后,展开凤尾始朝天”。语言流畅活泼,富有情趣。但其诗也时有摹拟未化的弱点。朱彝尊评论说:“其诗功力既深,格调未免太熟,诵之若古人集中所已有者。”其言诚不为过。四库已存目。

孕育玄机

孕育玄机

《孕育玄机》,明代医家陶本学著于天启辛酉年(1621),经清代学者乾尧抄录存世。全书有上、中、下三卷,凡127篇。上卷11篇,论常见月经病的脉证方治;中卷述保胎,共有48篇,论怀孕原理、诊脉原理及不孕症的病机,并述四十种妊娠病定义、辨证论治方药;下卷辨生产与产后诸病,列为68篇,论临产、产后事宜,以及产后46种病证。该书综合了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证的诊治,医理清晰,辨证得当,论述有理有据,有法有方,并附有治验医案,至今仍不失为妇产科临床重要的参考书。本整理以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尧抄本为底本,以清代《陶氏贤奕书楼丛书》之《孕育元机》(简称丛书本)为主校本。

亶甲集

亶甲集

亶甲集,原题「西秦降真子赵民述」。赵民生平不详,从其金丹说看,当为宋人。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七律诗三十首,咏述内丹。其说宗法《道德经》、《阴符经》,与北宋张伯端丹道相同,但缺乏系统。作者自称遇至人得法而道成,离秦云游,「遁迹为儒且混尘」,当为流浪儒士。

金兰筏

金兰筏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20回。无名氏撰;题“惜阴主人编辑”,“绣虎堂主人评阅”。每回后有署名顾天飞的评语。有藏于大连图书馆的旧刊本。明万历年间,杭州乡宦田华有子田中桂,多才好义,人称“小孟尝”,他娶虞按察之女虞赛玉为妻。洛阳书生元正文游西湖,与田中桂交好,但因见田中桂被光棍仇人九等诱以声色,不务正业,故不辞而别。仇人九等哄骗田中桂去扬州选美妾,半路抢走银子,又串通妓院,让田中桂日夜沉溺于声色之中,骗取钱财。此时其父田华做官时的旧案复发,家产被查抄,田中桂钱财一空,一文不名,其妻虞赛玉只能靠纺织谋生,旧友、帮闲个个星散,仇人九等人却靠田中桂的银子发迹起来,并诬陷他杀人,欲置之死地。元正文离了杭州,进京应试,高中探花,钦点浙江巡抚,为田中桂审清冤案,并赠银让他发愤读书。田中桂歧途猛醒,刻苦进学,京试高中榜眼。当朝高宰相欲招为女婿,田中桂不忘糟糠之妻,拒绝婚事,直到皇帝赐婚,元正文规劝,方才应允。皇帝钦点田中桂为钦差到江南发赈,中桂惜恤黎民,不辱使命,并在高宰相、元正文帮助下收回家产。小说当是乾隆时的作品,通过田中桂的沉浮,道出人心险恶,世态炎凉的人生感慨。作者具有一定的艺术功底,一些场景写得干净生动,如田中桂身无分文狼狈回家一场。虞赛花这个人物也刻画得较为生动。

三侠剑

三侠剑

长篇武侠小说,由清末民国艺人张杰鑫根据《施公案》和《彭公案》改编的评书作品。讲述清康熙年间,黄天霸的先人们以胜英为首的侠客们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一帮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仇,因而矛盾愈演愈烈。以秦尤为首的武林败类屡屡设计要杀害胜英及其师徒,使胜英等人时常身处险境。胜英等人无所畏惧,在群雄的帮助下,大破莲花峪、棍扫萧金台、智取冲天岛、血战黑水湖、剑扫金刚擂、五打莲花湖、大闹澎湖、大闹巢湖,最终消灭了秦尤等恶势力,逼迫澎湖御王张其善自杀,并促使台湾王郑克爽接受招安,台湾回归祖国。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