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

苏青
  • 姓名:苏青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鄞县人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82年
  • 民族族群:

苏青(1914年~1982年),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和仪,曾用名苏怀青,常用笔名苏青。浙江鄞县人。30年代中期活跃于上海文坛,在《论语》、《风雨谈》、《宇宙风》、《世界文化》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和小说。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上海沦陷区颇为活跃,1943年在日伪上海市长陈公博资助下创办《天地》月刊。她的主要作品均写于并发表在上海沦陷区。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上海天地出版社1944年7月初版)及《续结婚十年》(上海四海出版社1947年2月初版)。长篇小说还有《涛》(上海天地出版社1945年2月初版)、《饮食男女》(上海天地出版社1945年7月初版)、《鱼水欢》(上海四海出版社1947年7月初版)、《歧途佳人》(上海四海出版社1948年12月初版),短篇小说集《逝水集》(中国科学公司1945年8月初版)。新中国成立后仍蛰居上海,逐渐从文坛上隐退。

猜你喜欢的书

磨坊之役

磨坊之役

本书是左拉的中短篇小说选集,揭露法兰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黑暗、宗教伪善、资产阶级丑恶,同情穷人的苦难,赞颂劳动者的伟大,对统治阶级荣誉观念沦丧和普通人民的英雄主义进行对比写照,对小市民生活和艺术家的活动进行描绘,对婚姻、死亡、情欲等问题进行研究,题材和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

痴人之爱

痴人之爱

《痴人之爱》是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长篇代表作,由其自身经历改写而成,堪称日式恋爱美学经典之作。关于一段失控的培育之爱,一个调教者反被调教的故事,其对人性欲念的极致书写,让人难以言喻,唯有叹息。"我对她爱憎的情绪就像猫的眼睛那样,一个晚上能变化好几次。"二十八岁的河合让治收养了十五岁的少女娜奥密,意图将其调教为"伟大的""了不起的"女性。然而,娜奥密虚荣自负、风流成性,于天真外表下暗藏心机,河合被其迷人外表蛊惑,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她的需求,甘愿接受娜奥密的各种条件,最后,发誓成为她的奴隶,任其摆布……因为爱,你会忍受很多先前想象不到的屈辱。内容讲述了一段失控的养成之爱,以自我和人性的解放为基调,展现了对女性美的绝对忠实,企图以此拒斥一切旧有的价值观念,探讨了关于爱情、人性和欲望的主题。书中对于人性欲念的极致书写,让人难以言喻,唯有叹息。为了爱,我可以付出一切;为了爱,我也可以不是我。

死于威尼斯

死于威尼斯

《死于威尼斯》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1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间地追逐使他精疲力尽,同时他又吃了过于成熟而几近腐烂的草莓,染上霍乱,死于当地。 托马斯·曼用主人公的死亡来提醒所有的艺术家: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将遭遇致命的危险。

荒政丛书

荒政丛书

清俞森编。系宋代董煟、明代林希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明、刘世教及清代魏禧七家著述及俞森所撰《常平仓考》、《义仓考》、《社仓考》的汇刊本,计五卷。末附俞森撰《郧襄赈济事宜》及《捕蝗集要》。其中俞森撰《三考》详细地论述了积储对救荒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仓储进行救灾的办法。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东行三录

东行三录

马建忠为清末洋务派要员,谙习洋务外交。此书即为其出使朝鲜时的闻见记录,同时详细记载了清朝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东行续录》一卷、《东行三录》一卷,为马氏所续书,内容同上。本标点本据民国年间排印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