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清代传奇《雷峰塔》介绍
《雷峰塔》方成培,字仰松,号岫云词逸。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雍正九年(1731),逝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后。幼年多病,不能致力于举子业,闭门学习医学和道家养生之道。为人平易坦诚。晚年出游,客死在汉皋。他喜爱戏曲,精通音律,遗憾的是平生仅改编了一部 《雷峰塔》。其他著作有 《香研居词尘》、《香研居谈咫》等,惜不多见。关于白蛇的故事,早在南宋 《西湖三塔记》 中就有了雏形。此后,讲唱形式的佛曲中有 《白蛇宝卷》;通俗小说《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二者的故事情节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明代杂剧《鸳鸯梦》介绍
该剧作于小纨20岁左右。起因为其妹小鸾崇祯五年 (1632) 在婚前突然病逝,年仅十七; 不过两月,姊纨纨亦离世,小纨悲痛万分,撰此杂剧以寄托对手足的怀念。剧凡四出一楔子。题目正名为 “三仙子吟赏凤凰台,吕真人点破鸳鸯梦”。述西王母侍女文琴、上元夫人侍女飞玖、碧霞元君侍女茝香三人指笠泽为盟,结为兄弟。湖神告发其凡心已动,被贬尘寰。十几年后,书生蕙百芳(字茝香),独自一人来到湖畔,想自己年已弱冠,功名未遂,心中郁闷,不觉倚石睡去。梦中见高台巍耸,境界异常,台下池中有一并蒂莲花十分娇艳
-
《西厢记诸宫调》介绍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以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而得名。《西厢记诸宫调》是传世诸宫调中保存最为完整而且水平最高的作品。由于诸宫调说唱时要用弦乐器琵琶和筝伴奏,所以又名《弦索西厢》、《西厢掐弹词》,或冠以作者董解元的姓氏而简称《董西厢》。传世明刊本有黄嘉惠校本、屠隆校本、汤显祖评本、1957年在绩溪发现的嘉靖三十六年张羽序刻本、闵齐伋刻《西厢六幻》本。清刘世珩暖红室本即据闵本翻刻。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凌景埏校注本,系以闵齐伋本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而成。上述
-
清代秦腔剧目《红鬃烈马》介绍
《红鬃烈马》又名《全本王宝钏》、《薛平贵与王宝钏》。传统戏。全剧包括《彩楼配》、《三击掌》、《别窑》、《探寒窑》、《误卯三打》、《鸿雁传书》、《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等10余折。自《彩楼配》到《大登殿》连演时,名《红鬃烈马》,取材于《龙凤金钗传》鼓词。存有清末刻印或手抄的部分折子。《清稗类钞》记载为秦腔演出剧目。有《京戏考》、《戏典》等刊本。除京剧外,汉剧、川剧、湘剧、晋剧、豫剧、徽剧、滇剧、祁剧、粤剧、秦腔、扬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等剧种均有此剧目。唐代丞相王允,生有三
-
明代杂剧《中山狼》介绍
《中山狼》杂剧剧本。四折。明康海撰。最早见刊《盛名杂剧》本。(撰者事迹参见“《对山集》”条)正德初年(1506年),宦官刘瑾专权,慕康海才名,希望招致门下,康海未就。后李梦阳因代人起草弹劾刘瑾奏章而被刘逮捕,问成死罪,经康海说情才获释。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势败,康海受累,被削职为民,李梦阳被朝廷起用,却没有替康海申辩。康海归乡后,放浪自恣,专致于词曲,传说以“忘恩兽”为题材的《中山狼》即是康海有感于世态炎凉而作。剧情:战国时,晋国正卿赵简子狩猎山中,射
-
王世贞《曲藻》介绍
戏曲论著。明王世贞(生平见《艺苑卮言》条)撰。《弇州山人四部稿》分“赋部、诗部、文部、说部”四部分,其中“说部”中有文学批评著作《艺苑卮言》八卷、附录二卷。附录卷一论词曲,标题《曲藻》为后人摘出单刻时另拟。《曲藻》总共四十一则,内容约分两个部分:一、转述前人曲论,或加褒扬,或加辨驳;二、对元曲及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并提出了许多戏曲史上的有关理论问题。在《曲藻》中,王世贞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阐发了戏曲的源流:“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
-
明代传奇《香囊记》介绍
《香囊记》传奇剧本。明邵灿著。明徐渭《南词叙录》说:“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香囊记》乃宜兴老生员邵文明作,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二书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明王世贞《曲藻》说:“《拜月亭》之下,《荆钗》近俗而时动人,《香囊》近雅而不动人。”明王骥德《曲律》说:“曲之始,止本色一家,观元剧及《琵琶》、《拜月》二记可见。自《香囊记》以儒门手脚为之,遂滥觞而有文词家一体。h
-
明代传奇《八义记》介绍
明代传奇剧本。徐元撰。《远山堂曲品》著录,并云:“传赵武事者有《报冤记》,又有《接缨记》,此则以《八义记》名。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簇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之,皆本于史传,与时本稍异。”今存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本,与祁彪佳所述徐本的情节不合,学者多怀疑非徐元作。明万历间世德堂刊有南戏《赵氏孤儿记》,《六十种曲》本《八义记》与之大致相同,或就此本而增饰,删除了其中一些宣扬迷信的成分。写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杀害忠良赵盾一家300余口,驸马赵朔逃走,公主遭到囚禁
-
明代传奇《冯京三元记》介绍
《冯京三元记》沈龄撰。《宝文堂书目》别称《冯商还妾三元记》。《南词叙录》著录,未标作者,《曲品》始题“沈寿卿撰”。沈龄,字寿卿,一字元寿。生卒年不详,约明弘治前后在世。嘉定(今属上海)人,居安亭。所著传奇还有《娇红记》、《龙泉记》和《四喜记》,前两种尚有佚曲,后者全佚。另有诗文集《练塘吟墓》、《南游草》和《春蚓遗音》。传见《嘉庆安亭志》卷17《人物二》:“沈龄,字寿卿,一字元寿,自号练塘渔者。究心古学,落拓不事生产。尤精乐律,慕柳耆卿之为人,撰歌曲教童奴为俳优。画竹仿文
-
明代传奇《紫钗记》介绍
《紫钗记》汤显祖撰。《曲品》著录。此剧约完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前后,是在《紫箫记》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演书生李益与霍小玉离合事。本事原出唐蒋防《霍小玉传》(《太平广记》卷487)。凡2卷52出。剧写:唐宪宗时,陇西才人李益流寓长安,立春之日,与表兄弟崔允明与密友韦夏卿共饮。益以功名未遂、佳偶未聘为憾。有霍王姬妾郑六娘,生女小玉,母女寂寞度日。鲍四娘者,与益相识,益托鲍代选佳人,鲍告以小玉。元宵佳节,小玉与母前去观灯;益与韦、崔二友亦前往。见一黄衫豪士携胡奴二三人亦来。小玉途中丢失紫玉钗,钗系名工侯
-
明代传奇《邯郸记》介绍
《邯郸记》明汤显祖作。写吕洞宾度卢生而使其经历荣辱梦幻事。共三十出。有《六十种曲》本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汤显祖戏曲集》本(1982年新印)。剧情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早已要度一人来蓬莱山门作扫花使者。这天他过洞庭湖,到岳阳楼,见无人可度,便又向西北方向而去。正走间,忽见邯郸地方有仙气升腾,便转向东北,在赵州桥头落下云头。原来桥头有个卢生,年近三十,是山东人,自幼读书,精于经史,但屡试不中,这天骑驴闲行来到桥头小店歇脚。吕见卢生相貌清奇,有仙分,觉得此人可度,于是有意到店里与卢生闲聊,这时店小二为他们二人正
-
明代传奇《南柯记》介绍
《南柯记》汤显祖撰。又名《南柯梦》,《南柯梦记》。《曲品》著录。《南柯记》成书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夏。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此剧2卷44出。演淳于棼入梦招驸马、守南柯城、醒后彻悟成佛事。剧写:唐东平人淳于棼,善饮好武,曾为淮南军裨将,因贪酒失去主帅欢心,罢官家居。家离广陵十里,庭有一株古槐,淳于棼常招来群豪纵饮,武举周弁,处士田子华,皆其酒友。暮秋一日,邀二友痛饮后,召帮闲溜二、沙三共同戏耍。闻城内孝感、禅智二寺,于七月十五日大办孟兰盛会,欲往参观。槐安国金枝公主瑶芳,年已及笄,待选驸马,国母
-
明代传奇《玉镜台记》介绍
【红衲袄】 (生) 当日里拥貔貅长驱出帝京,今日里靖狼烟把山河重再整。正待要空漠南还二圣,会明良颂太平,谁知道野麋鹿游陛廷,社鼠城狐盝内省。尊舅,我和你只恐九仞功成一旦倾。(小外) 我也曾叩明廷泣请缨,我也曾握金符分阃命,欲待要把单于来系颈,欲待要奏奇勋勒鼎铭,忽惊那股肱臣窃楚柄,向潢池弄甲兵。逆贼,你背却当年歃血盟。(生) 怎能够跨天潢翦巨鲸,怎能够斩荆棘清跸警。怎做得帷幄谟谋能决胜,揽辔登车天下平。此时朝廷武备衰弱,社稷危如累卵。我盼皇朝中心如咽哽,叹国家存亡浑未定。我须卷甲兼行援帝城。(小外) 我昔
-
《女仙外史》评点探微
《女仙外史》是清代康熙年间文人吕熊独创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回,写燕王靖难、建文逊国事。小说牵强附会明初农民起义女领袖唐赛儿故事和建文帝故事而成,前二十回略有史可征,后“八十回,全是空中楼阁” ① ,乃作者刻意杜撰以逞胸臆的产物。小说带有历史演义的风貌特征,又不乏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中的斗法、情色描写,更把刑名兵农术数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内容驳杂,情节荒诞,作为小说的艺术成就公认不高。然而,这样一部大杂烩式的小说,却获得了清代康熙年间以江西为中心的东南地区官僚文人和文化名流的极力追捧
-
《洪秀全演义》史料来源补考
黄世仲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宣传家和小说家,其代表作《洪秀全演义》(以下简称《演义》)首次以长篇小说形式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末民初资产阶级种族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小说创作的繁荣等,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界一般认为《演义》主要依据《太平天国战史》敷衍而成,这固然不错,但《演义》另一重要史料来源———《近世中国秘史》(以下简称《秘史》),则未见有人提及。一《秘史》,题“扪虱谈虎客”辑,有“饮冰室主人”序及ld
-
《聊斋》形象体系浅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后期(明清时代),作家愈来愈倾向于以群体人物为描写对象,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分别刻画了三国英雄、一百零八将、神魔人物、市井人物、儒林士人、大观园女子等一系列人物。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聊斋》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呢?这从学者们乐于谈论的对象中可见一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道“花妖狐魅”异类,马瑞芳、盛瑞裕、刘烈茂等先生的著作分别取命为《神鬼狐妖的艺术魅力》、《花妖狐魅话聊斋》、《灵狐妙鬼话聊斋》。有人还把其中一类
-
明代传奇《运甓记》介绍
《运甓记》邱瑞吾撰。《传奇汇考标目》增订本著录。邱瑞吾,字国璋,渐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所撰传奇二种:《运甓记》,今存;《合钗记》,已佚。该剧2卷40出。本事出《晋书》卷66《陶侃传》。剧叙晋朝陶侃家贫,有同里范逵冒雪造访,仓促无以待宾。陶母湛氏乃剪发以易酒肴,盛情款待。时盗寇蜂起,朝廷下诏征贤,陶侃得本县荐辟,除授武冈县令,遂辞亲赴任。至武冈,侃平贼安民,境内太平。于是遣仆人陶旺归家,缄报平安,并寄蚶鲊一瓶。湛氏见鲊生嗔,当即封还,并写书责侃,又遣侃子陶洪赴任所。时瑯琊王司马睿任安东大将军都
-
明代传奇《玉合记》介绍
《玉合记》传奇剧本。明梅鼎祚著。明王骥德《曲律》记孙如法说:“吾于诸传奇,咸不难矢笔更定;独于《玉合》、《题红》二记,欲稍更一二字,不能施手,以其词佳,勉更之便失故吾耳。”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梅禹金《玉合记》最为时所尚,然宾白尽用骈语,饾饤太繁;其曲半使故事及成语,正如设色骷髅、粉捏化生,欲博人宏爱,难矣!”明徐复祚《曲论》说:“传奇之体,要在使田畯红女闻之而趯然喜,悚然惧;若徒逞其博洽,使闻者不解为何语,何异对驴而弹琴乎?”
-
明代传奇《青衫记》介绍
《青衫记》传奇剧本。明顾大典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远、白好题目。点缀大概亦了了。仿佛《四节记》。”明王骥德《曲律》说:“古戏科诨,皆优人穿插,传授为之,本子上无甚佳者。惟近顾学宪《青衫记》,有一二语咄咄动人,以出之轻俏,不费一毫做造力耳。”明徐复祚《曲论》说:“吴江顾大典有《义乳》、《青衫》、《葛衣》等记,皆起流派,操吴音以乱押者;清峭拔处,各自有可观,不必求其本色也。”清杨恩寿《词余丛
-
明代传奇《红梨记》介绍
《红梨记》又名《赵状元三错认》。传奇剧本。明徐复祚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认为此剧“大是当家手,佳思佳句,直逼元人处,非近来数家所能。才具虽小狭于汤,然排置停匀调妥,汤亦不及。”清叶堂《纳书楹曲谱》说:“《红梨记》词旨亦称尔雅;嫌其笔力稚弱,每二三曲后,即有捉襟露肘之态;惟《闲情》始终匀称。”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此剧 颇称奇艳,明曲中上乘之作也。”“中记南渡遗事及汴京残破情形,大有故国沧桑之感。传奇诸作,大抵言一家离
-
明代传奇《西楼记》介绍
《西楼记》又题作《西楼梦》。传奇剧本。明袁于令著。明徐复祚《曲论》认为此剧“调唇弄舌,骤听之亦堪解颐,一过而嚼然矣,音韵宫商,当行本色,了不知为何物矣。”《曲海总目提要》载冯梦龙《楚江情自序》说:“此记模情布局,种种化腐为新。《训子》严于《绣襦》,《错梦》幻于《草桥》。即考试最平淡,亦借以翻无穷情案,令人可笑可泣。但有几处未妥,必当窜定者。”明张琦《衡曲麈谈》说:“袁凫公奉谱严整,辞韵恬和,《西楼》一帙,即能引用谱书以畅己欲言,笔端之有慧识者。
-
谢鲲折齿投梭记
明代徐复祚的《投梭记》,叙写晋时谢鲲与其东邻女子元缥风的爱情故事。谢鲲雄才大略,“志气腾骧,人方超乘。笔下三千牍,学究天人;胸中十万兵,机参造化”,只是济世之志,尚未得舒展,所以终日放怀畅饮。但家贫如洗,常以典当度日。作者先在第二出《叙饮》中描绘他的落拓襟怀;〔玉芙蓉〕我遗荣忽若无,归杖 真知足,向波涛乞得泉石闲躯。饥来菘菜和云煮。兴到村醪带月沽。无忧虑,但扪虱自语,任京尘眯眼,怎到草茅庐。(《六十种曲》本,中华书局版)其妻王氏贤惠大度。东邻有一少女元缥风,客貌艳丽,性格坚强。父母
-
明代传奇《金雀记》介绍
《金雀记》传奇剧本。明无心子著。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轻倩之词,利于搬演,不耐咀嚼。‘安仁掷果’一段,正可想见当年。”清梁廷楠《曲话》说:“《金雀记》苦无丑、净,至强以左太冲、张孟阳当之!亦不善挪虚步,阅之辄不满人意。”近人姚华《菉猗室曲话》说:“潘安掷果,久成杂剧传奇家故事。此本据之而作,衍成三十出。颇窘事实,至使大冲、孟阳,粉墨登场。戏弄古人,毋乃过甚!
-
明代传奇《蕉帕记》介绍
《蕉帕记》传奇剧本。明单本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认为此剧“颇能不填塞;间露一二佳句,而每每苦稚;至尾必双收,则弋阳之派,尤失正体也。虽谱《中原》有[双煞]一体,然岂宜频见?况煞句得两,必无余韵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逸品”,说:“槎仙生而不好学,故词无腐病,生而不事家人产,故曲无俗情;且又时以衣冠优孟,为按拍周郎,故无局不新,无词不合。龙骧、弱妹诸人,以毫锋吹削之,遂令活脱生动。此君于词曲,洵有天才。”近人吴梅《中国戏
-
明代传奇《紫箫记》介绍
《紫箫记》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琢调鲜美,炼白骈丽。向传先生作酒、色、财、气四犯,有所讽刺,是非顿起,作此以掩之,仅成半本而罢。觉太曼衍,留此清唱可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艳品”,说:“工藻鲜美,不让《三都》、《两京》。写女儿幽欢,刻入骨髓,字字有轻红嫩绿。阅之不动情者,必世间痴男子。先生称‘禹金《玉合》,并其沈丽之思,减其浓长之累rsq
猜你喜欢的书
李怀州集
隋代诗文别集。李德林撰。李德林字公辅,曾任怀州刺史。据《隋书》本传,李德林“所撰文集勒成八十卷,遭乱亡失,见(现)五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李德林集》10卷,两《唐书》著录并同。至宋,亡佚。今存明人辑本,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李怀州集》2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李怀州集》1卷。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凡收录文15篇、诗6首。又,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人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收录李德林诗文较前为备。
大清帝国全图
《大清帝国全图》,印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近百年。《大清帝国全图》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历史,它的现身,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清王朝对中国的巨大贡献提供了一件不可多得和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全书共25张地图,反映了当时我国的行政区划等内容。该图还反映出当时的香港、澳门等已被侵略者侵占。
中国文化史导论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默记
笔记小说集。三卷。宋王铚撰。作者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居多。此书多记载汴京朝野遗闻,有的是史书所不载。王铚掌悉掌故,所考证之事,多言之有据。载北宋朝野遗闻,可补正史之阙。其中记君主、大臣,直书其事而不隐,如《周世宗儿》、《徐铉》、《艺祖》、《神宗》、《欧阳文宗》等条。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等,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行世。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摘译自土官呼图克图(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巨著《土官论》。土官,正名法日,乾隆时青海人。因他地位崇高,人尝有“掌印呼图克图”之称。《土官论》以三大段组成。前段述印度佛教宗派,中段述西藏佛教部别,末后一段也曾约略述及中国等处佛教的情形。这里摘译的《四宗要义》,即其关于印度佛教宗派之叙述者。
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