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元杂剧剧本《谢金吾》
《谢金吾》全名《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主要写北宋时围绕拆毁杨家清风无佞楼而发生的一场忠奸之争,其中又贯穿着北番与南朝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颂扬佘太君和长国姑护忠斥奸的忠直品德和斗争精神。剧本开头的楔子交代了这场斗争的背景:北宋真宗时,北番萧太后心腹贺驴儿,改名王钦若,骗取了真宗的信任,窃取了东厅枢密使之职,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权势显嚇。为讨好北番,早灭大宋,他把“尽忠报国”、守卫瓦桥三关威镇番兵的杨六郎杨延景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他便借口真宗曾言:“御街窄狭rd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隔江斗智》
《隔江斗智》全名《两军师隔江斗智》,主要写赤壁鏖兵之后,周瑜和诸葛亮围绕荆州问题而互施智谋的一场斗争。根据剧中第二折诸葛亮交代,荆州之主刘表,生前屡次要把荆州让与刘备,刘备出于仁德之心,坚决不受。刘表死后,他的次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遂为曹操所有。赤壁鏖兵,诸葛亮趁机取了荆襄九郡。周瑜认为赤壁之战全凭东吴气力,荆襄理应归东吴,因此数次设计图取荆州,未能如愿。现在又设美人之计,让孙权之妹孙安嫁给刘备,趁送亲之机强夺荆州;倘若不中,等刘备拜堂罢,教孙小姐暗杀刘备,兵驻柴桑口的周瑜直取荆州;此计如果不中,便在刘备
-
元杂剧剧本《百花亭》
《百花亭》全名《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主要写王焕与上 厅行首贺怜怜的婚姻风波。大宋钦宗时,二十二岁的汴梁人王焕,自父辞世后,来洛 阳叔父处居止。此生通晓诸子百家,博览古今典故,知五音, 达六律,吹弹歌舞,写字吟诗,射箭调弓,抡枪使棒,无所不 会,人称风流王焕。一天,清明节令,王焕来到城外陈家园百 花亭上游玩,与洛阳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两人一见倾心,贺 怜怜折兰花以传幽情,吟诗句以逗王焕; 王焕亦续吟作为回 答。王焕又托卖查梨条的王小二向贺怜怜传话撮和,两人于是 相约作伴。贺怜怜表示: 王焕如愿娶她,她便告一
-
元杂剧剧本《碧桃花》
《碧桃花》全名《萨真人夜断碧桃花》,写碧桃花与张道 南从初会到完婚的曲折经过。徐碧桃是广东潮阳县知县、东京人徐端的大女儿,一十八 岁,曾许与潮阳县县丞、东京人张珪之子张道南为妻,尚未就 亲。三月十五这天,徐端夫妇被张珪请去家中庆赏牡丹,徐碧 桃和梅香到后花园中散心,张道南和兴儿为追回出笼的白鹦 鹉,逾墙入园,与碧桃相认。两人刚要一同看花,被徐端夫妇 看见,百般嗔怒,碧桃回到卧房,一气而死。张道南不久壮元 及第,除授潮阳知县。一天夜晚,与众衙官饮酒后,与兴儿乘 着月色到后花园散心,看见海棠轩侧畔土堆儿上,一
-
《阀阅舞射柳蕤丸记》介绍
《射柳蕤丸》全名《阀阅舞射柳蕤丸》,主要写宋时完颜 女真人延寿马战胜番将耶律万户的故事。番将耶律万户倚仗其马肥人壮,屯兵延州,单搦宋家名将 出马交战。消息传至京师,皇帝命老宰辅韩琦传与范仲淹等八 府宰相,举一名将剿除贼寇。葛监军口出大言,自告奋勇前往 迎战; 御史唐介举荐娄宿太尉之子完颜女直人延寿马战胜番 寇。两人争执不下,大司徒吕夷简建议延寿马为先锋,葛监军为 合后,共同剿贼。天章阁大学士范仲淹命翰林院大学士陈尧佐 直至云州,宣命延寿马去。延寿马幼习先王典教,后看韬略遁 甲之书,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
-
元杂剧剧本《罗李郎》
《罗李郎》也叫《大闹相国寺》,全名《罗李郎大闹相国 寺》,主要写罗李郎与其养子汤哥由于家奴候兴挑拨而失散, 最后在敕修相国寺的工地上父子相会的故事。陈州人李玉,年幼时织造罗缎为生,又在罗家入赘,人都 叫他罗李郎。其妻早年亡逝,家里有个家生奴隶名候兴,候兴 公公伏侍罗李郎公公,候兴伏侍罗李郎。候兴曾要求罗李郎给 他一纸从良的文书,罗李郎没有答应。罗李郎的两个结义兄弟 苏文顺和孟仓士,因上京应试缺少盘缠,苏文顺把自己的女儿 定奴、孟仓士把自己的儿子汤哥送到罗李郎家,希望质当些 盘缠,上朝取应。罗李郎以友义为重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 《存孝打虎》
《存孝打虎》全名《雁门关存孝打虎》,或《飞虎峪存孝打虎》,主要写唐代末李存孝打虎、为将、战胜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故事。李存孝本名安敬思,在雁门关居住,给邓大户家牧羊度日。他学成十八般武艺,盼望着有一天能结束这牧羊生涯,峥嵘发达,施展宏图。一天,他把羊赶在山坡崖下有水有草的地方,自己在盘陀石上盹睡。忽然有人把他唤醒,言说“虎咬了羊也。”他气愤地说:这几日不见了羊,“俺主人家邓大户则说我卖了羊,原来是你这泼毛团吃了这羊,好无理也!”他“将皮裘紧拴,大踏步
-
元杂剧剧本《还牢末》
《还牢末》全名《都孔目风雨还牢末》,又名《大妇小妻还牢末》。主要写都孔目李荣祖娶妓女萧娥为次妻后,妻死子散,李祖荣也几乎丧命的故事。李荣祖是东平府都孔目,正妻赵氏生有一男僧住和一女赛娘:他又替上厅行首萧娥礼案上除了名字,使萧娥得以弃贱从良,并嫁给他做次妻。萧娥人虽从良,思想品德并未从良。赵氏生辰,李荣祖先递与赵氏一杯酒,后递与她一杯酒,她就弄别扭不喝。梁山泊第十三个头领李逵受宋江差遣,改名李得,到东平府招安刘唐史进两个上梁山,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年纪小的打一个年纪老的,李逵路见不平,将年纪小的一拳打死,本该抵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玩江亭》
《玩江亭》全名《瘸李岳诗酒玩江亭》,主要写铁拐李岳 度脱牛璘、江梅成仙的故事。牛璘、江梅本是西池王母殿下的金童玉女,因一念思凡, 被罚往丰都,托化为人。牛璘广有钱财,人皆以员外呼之。赵 江梅只有老母在堂,招牛璘为婿。因江梅生得聪明智慧,牛璘 非常喜爱,便为江梅在江那边盖了一座玩江亭。等到赵江梅生辰 这天,为防六人亲眷搅了筵席,牛璘在玩江亭安排筵席,请来江 梅,饮酒作乐。牛璘给江梅金银玉头面三副,每副二十八件,每 件重五十四两; 又将来纱罗紵丝三十匹,作为手帕; 数月前着 人往各处买时新的案酒果品,以为江梅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猿听经》
《猿听经》全名《龙济山野猿听经》,主要写老猿听经得 道,超升成仙的故事。此剧开头,先写龙济山下一个樵夫,姓余名舜夫,幼习儒 业,只是家业凋零,功名未遂,常只是在山中采樵为生。他虽 是个樵夫,可“胸藏牛斗,志隐霓虹,文章锦绣,气压雷 风” ,但命运不济,“淡饭黄齑腹内充” ,残灯晓夜把书攻, 却“不能够治国安邦朝帝阙” ,“几时得遂功名一笑中”,他 埋怨“车书一统山河共” ,“
-
元杂剧剧本《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冯玉兰》全名《冯玉兰夜月泣江舟》,写赴泉州知府任 的冯鸾在黄芦荡被巡江官屠世雄所害及都御史金圭查问此案、 惩办凶手的故事。此剧以冯鸾十二岁女儿冯玉兰作为贯穿人物。她和母亲田 氏、七岁小弟憨哥、梅香春娇和家童一起随父赴泉州知府任, 父亲因第二天辞朝,她与母亲等先行至船中过夜。母亲等因疲 倦早已睡去,她却因人生路野睡不着,披衣打坐。朦胧入睡 后,做一恶梦,有一歹人持刀上船,将她赶杀,惊醒之后,总 觉不祥,第二天告诉父亲行船须索小心。冯鸾听后不以为意, 说道: “梦中之境,未可深信,吉人自有天助
-
关汉卿《拜月亭》介绍
《拜月亭》全名《闺怨佳人拜月亭》,仅存曲词和部分宾 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 故事。金国兵部尚书王镇,在蒙古军进攻金国都城中都时,奉命 前往前线视察军情。他的女儿王瑞兰和母亲为王镇送行,希望父 亲速去早回。不久,王瑞兰和母亲出都避乱,“秋风飒飒,暮 雨凄凄” ,“一点雨间一行恓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 , “上面风雨,下面泥水” ,“一对绣鞋儿分不得帮和底,稠紧 紧粘糯糯带着漩泥。rdqu
-
元代南戏《白兔记》介绍
全名《刘知远白兔记》。南戏剧本。三十二出。撰者不详。与《荆》、《拜》、《杀》、《》并称四大家戏。刊行于明末清初。剧情:后汉开国之君刘知远幼年失父,为李文奎牧马。李发现他睡眠时金蛇钻七窍,认为是有钱有势兆头,把女儿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夫妇死后,刘知远不忍受兄嫂欺凌,离乡从军,入赘于岳节度使。他屡立军功,升为九州安抚使。妻子三娘在家遭虐待,磨房产子,嘴咬脐带,小儿名叫咬脐郎。她托窦公把儿子送到并州军中。十六载后,咬脐郎出猎白兔而遇老母,于是一家团圆。剧作写一个家庭纠葛,揭示封建社会世态炎凉,写慈母之爱,写助人
-
元代南戏《荆钗记》介绍
南戏剧本。四十八出。一般认为元柯丹丘撰。刊行于明末清初。柯丹丘,生卒年不详。据说是苏州人。曾参加民间文艺组织“敬先书会”。剧情:才子王十朋与佳人钱玉莲相爱,以荆钗为聘礼,配为夫妻。王中状元,拒绝丞相招赘,被贬潮州;钱抗拒豪门逼婚,投江自杀,被人救起,奔往他乡。最后,“义夫”、“节妇”团圆。剧作写一对青年男女身居异地的不同遭遇,称赞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王十朋集忠臣、清官、义夫于一身,坚守“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rd
-
元代南戏作品《宦门子弟错立身》介绍
《宦门子弟错立身》,简称《错立身》,古杭才人编。据《录鬼簿》记载,元李直夫、赵文殷均有同名杂剧,南戏当据杂剧改编而成。写金国河南府同知的儿子完颜寿马与走江湖的艺人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完颜寿马违抗父命,鄙弃功名前程,跟随戏班“冲州撞府”,成为路歧人。后来完颜同知奉旨回河南采访,在路上与完颜寿马、王金榜相遇。完颜同知出于无奈,只好同意他们的婚事,于是一家团圆。完颜寿马与父亲的冲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和市民阶层自由平等思想的矛盾。这个剧本从选材到构思,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从选材
-
汤显祖和爱情悲喜剧《牡丹亭》
明初杂剧作品不少,质量不高。其原因,一是封建统治者 用法律形式提倡有利于封建阶级统治的杂剧,禁止真实反映社 会矛盾冲突、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杂剧; 二是一些封建阶级作家 利用杂剧宣扬封建道德,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或者把杂剧当 作给统治阶级消遣享受的工具,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创作风 气。辟如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写了《冲漠子独步大罗 天》这样的神仙道化剧; 周定王长子、周献王朱有燉撰写了 “庆贺” 、“节义” 、“度脱”主题的杂剧集《
-
明代传奇《宝剑记》介绍
《宝剑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李开先著。写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是“改其乡先贤之作”(王世贞 《艺苑卮言》),由 “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 (雪蓑渔者 《宝剑记序》)。明吕天成 《曲品》最早著录。今存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今人傅惜华和路工又根据此本标点排印,分别收入 《水浒戏曲集》第二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重印)和《李开先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
-
明代传奇《长生殿》介绍
《长生殿》是清初的一部著名传奇剧本。洪升撰。今存稗畦草堂原刊本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以影印)、暖红室本、通行的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文瑞楼刊本及1980年徐朔方校注本。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生于清初,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一生悒郁不得志,在仕进与隐退间苦闷徘徊。他著述极丰,作《长生殿》、《回文锦》、《长虹桥》、《回龙记》、《闹高唐》、《锦绣图》、《沉香亭》、《舞霓裳》传奇8种。据洪昇撰《长生殿·例言
-
明代传奇《鸣凤记》介绍
《鸣凤记》是明代传奇剧本。作者佚名。最早见于明吕天成《曲品》著录。今主要传本有:明万历间宝晋斋刊本(一题汤海若评本);明李卓吾评本;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即《六十种曲》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另有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整理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关于此剧作者,相传王世贞所作,清焦循《剧说》卷3,则云 “弇州门人作,唯 《法场》一折,是弇州自填词。”《曲海总目提要》卷5著录,亦认为系王世贞门客作。一说唐凤仪撰(见 《民国太仓州志》卷27)。均缺乏确
-
徐复祚《曲论》介绍
戏曲,论著。明徐复祚撰。徐复祚(1560—1630以后),原名笃儒,字阳初,号暮竹,别署破悭道人、阳初子、洛涌生、休休生、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博学能文,尤擅词曲,有戏曲作品多种,以《红梨记》和《一文钱》最为著名。另有曲选《南北词广韵选》。《曲论》系从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中辑出。《曲论》内容丰富,颇多新意,对当时及后世的戏曲创作和批评都有一定的影响。《曲论》认为:“传奇皆是寓言,未有无所为者,正不必求其人与事以实之也。”明确强调了戏曲创作的写
-
明代传奇《浣纱记》介绍
《浣纱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别题《吴越春秋》。梁辰鱼撰。《曲品》著录。大约写于嘉靖后期。传本较多,有明万历间金陵富春堂刻本;文林阁刻本;万历三十六年(1608)武林阳春堂刻本;明崇祯间怡云阁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明末李卓吾评本;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以及清康熙间钞本等。富寿堂本与文林阁本相同,其出目和《泛湖》一出的曲文,与诸本有别,而李卓吾评本和怡云阁本却如出一辙,实为一本。另有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本《浣纱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校注、颜长
-
清代传奇《明珠记》介绍
《明珠记》又名《王仙客无双传奇》。传奇剧本。明陆采著。明王骥德《曲律》说:“《明珠记》本唐人小说,事极典丽,第曲白类多芜葛。仅‘良宵杳’一套,不特词句婉俏,而转折亦委曲可念,弇州所谓‘其兄浚明给事助之者’耶?然引曲用调名殊不佳,[尾声]及后[黄莺儿]二曲俱俚率不称,若出两手,何耶?”明徐复祚《曲论》说:“《明珠》却绝有丽句,闻非一手所成,乃兄给事粲亦助之,当不谬。其声价当在《玉玦》上。rd
-
明代传奇《水浒记》介绍
《水浒记》许自昌撰。《远山堂曲品》著录。许自昌(1578—1623),字玄祜,号霖寰,自称高阳生,别署梅花墅、梅花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读书,即好广泛涉猎,不屑屑为经生言。二十岁时,入南国子监当太学生。屡试不第,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资为文华殿中书舍人。旋即弃官归里,构筑梅花墅,招徕四方骚人墨客,饮酒赋诗。尤喜征歌度曲,家有乐部,“制为歌曲传奇,会小队习之”(李流芳《檀园集》卷9《许母陆孺人行状》)。亦雅好刻书,经他校雠和刊印的唐宋古籍颇多。所著传奇除《水
-
锦笺记·泛月
【金鸡叫】 (旦、小旦上) 夜色澄清时候,碧宇霞消湖山增秀。谁把玉盘悬岸柳,华彩飞霑,冷光莹透。(净)梅相公要到柳州亭赴宴,奶奶分付带他一带。(小旦) 要去,教他快来。(净)来了。【宝鼎现】 (生上) 漫愁水月难捞,行看十分圆就。贤妹,附一附舟。(旦)哥哥请。【梁州序】 (生)银蟾初满,金飚微透,此夜秋光平剖。清辉掩映,笑看形影难丢。(旦)好山水。(生) 最喜湖澄眼色,山学眉修。(小旦)桂花香了。(生) 风引天香满。(旦) 卷上了帘儿。(众卷介) (净潜下)(生) 钩帘凝赏处思悠悠,璧月金波并作秋。(旦)
-
明代传奇《玉簪记》介绍
《玉簪记》是明代传奇剧本。高濂撰。明吕天成《曲品》著录。主要流传版本有:明万历间继志斋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文林阁刻本;长春堂刻本;三会贞文庵玉簪记本;世德堂刻本;萧腾鸿刻本(清乾隆间修文堂辑印 《六合同春》本,即据此本重印);明末李卓吾评本;明崇祯间苏州宁致堂刻本;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明刻清印《重会女贞观玉簪记大全》本。另有黄裳校注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理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所收校评本,
猜你喜欢的书
李怀州集
隋代诗文别集。李德林撰。李德林字公辅,曾任怀州刺史。据《隋书》本传,李德林“所撰文集勒成八十卷,遭乱亡失,见(现)五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李德林集》10卷,两《唐书》著录并同。至宋,亡佚。今存明人辑本,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李怀州集》2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李怀州集》1卷。张溥本自张燮本出,凡收录文15篇、诗6首。又,清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今人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收录李德林诗文较前为备。
大清帝国全图
《大清帝国全图》,印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近百年。《大清帝国全图》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历史,它的现身,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清王朝对中国的巨大贡献提供了一件不可多得和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全书共25张地图,反映了当时我国的行政区划等内容。该图还反映出当时的香港、澳门等已被侵略者侵占。
中国文化史导论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默记
笔记小说集。三卷。宋王铚撰。作者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居多。此书多记载汴京朝野遗闻,有的是史书所不载。王铚掌悉掌故,所考证之事,多言之有据。载北宋朝野遗闻,可补正史之阙。其中记君主、大臣,直书其事而不隐,如《周世宗儿》、《徐铉》、《艺祖》、《神宗》、《欧阳文宗》等条。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等,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行世。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摘译自土官呼图克图(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巨著《土官论》。土官,正名法日,乾隆时青海人。因他地位崇高,人尝有“掌印呼图克图”之称。《土官论》以三大段组成。前段述印度佛教宗派,中段述西藏佛教部别,末后一段也曾约略述及中国等处佛教的情形。这里摘译的《四宗要义》,即其关于印度佛教宗派之叙述者。
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推荐作家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