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明代传奇《紫钗记》介绍   

    《紫钗记》汤显祖撰。《曲品》著录。此剧约完成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前后,是在《紫箫记》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演书生李益与霍小玉离合事。本事原出唐蒋防《霍小玉传》(《太平广记》卷487)。凡2卷52出。剧写:唐宪宗时,陇西才人李益流寓长安,立春之日,与表兄弟崔允明与密友韦夏卿共饮。益以功名未遂、佳偶未聘为憾。有霍王姬妾郑六娘,生女小玉,母女寂寞度日。鲍四娘者,与益相识,益托鲍代选佳人,鲍告以小玉。元宵佳节,小玉与母前去观灯;益与韦、崔二友亦前往。见一黄衫豪士携胡奴二三人亦来。小玉途中丢失紫玉钗,钗系名工侯

  • 明代传奇《邯郸记》介绍   

    《邯郸记》明汤显祖作。写吕洞宾度卢生而使其经历荣辱梦幻事。共三十出。有《六十种曲》本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汤显祖戏曲集》本(1982年新印)。剧情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早已要度一人来蓬莱山门作扫花使者。这天他过洞庭湖,到岳阳楼,见无人可度,便又向西北方向而去。正走间,忽见邯郸地方有仙气升腾,便转向东北,在赵州桥头落下云头。原来桥头有个卢生,年近三十,是山东人,自幼读书,精于经史,但屡试不中,这天骑驴闲行来到桥头小店歇脚。吕见卢生相貌清奇,有仙分,觉得此人可度,于是有意到店里与卢生闲聊,这时店小二为他们二人正

  • 明代传奇《南柯记》介绍   

    《南柯记》汤显祖撰。又名《南柯梦》,《南柯梦记》。《曲品》著录。《南柯记》成书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夏。事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此剧2卷44出。演淳于棼入梦招驸马、守南柯城、醒后彻悟成佛事。剧写:唐东平人淳于棼,善饮好武,曾为淮南军裨将,因贪酒失去主帅欢心,罢官家居。家离广陵十里,庭有一株古槐,淳于棼常招来群豪纵饮,武举周弁,处士田子华,皆其酒友。暮秋一日,邀二友痛饮后,召帮闲溜二、沙三共同戏耍。闻城内孝感、禅智二寺,于七月十五日大办孟兰盛会,欲往参观。槐安国金枝公主瑶芳,年已及笄,待选驸马,国母

  • 明代传奇《玉镜台记》介绍   

    【红衲袄】 (生) 当日里拥貔貅长驱出帝京,今日里靖狼烟把山河重再整。正待要空漠南还二圣,会明良颂太平,谁知道野麋鹿游陛廷,社鼠城狐盝内省。尊舅,我和你只恐九仞功成一旦倾。(小外) 我也曾叩明廷泣请缨,我也曾握金符分阃命,欲待要把单于来系颈,欲待要奏奇勋勒鼎铭,忽惊那股肱臣窃楚柄,向潢池弄甲兵。逆贼,你背却当年歃血盟。(生) 怎能够跨天潢翦巨鲸,怎能够斩荆棘清跸警。怎做得帷幄谟谋能决胜,揽辔登车天下平。此时朝廷武备衰弱,社稷危如累卵。我盼皇朝中心如咽哽,叹国家存亡浑未定。我须卷甲兼行援帝城。(小外) 我昔

  • 《女仙外史》评点探微   

    《女仙外史》是清代康熙年间文人吕熊独创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回,写燕王靖难、建文逊国事。小说牵强附会明初农民起义女领袖唐赛儿故事和建文帝故事而成,前二十回略有史可征,后“八十回,全是空中楼阁” ① ,乃作者刻意杜撰以逞胸臆的产物。小说带有历史演义的风貌特征,又不乏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中的斗法、情色描写,更把刑名兵农术数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内容驳杂,情节荒诞,作为小说的艺术成就公认不高。然而,这样一部大杂烩式的小说,却获得了清代康熙年间以江西为中心的东南地区官僚文人和文化名流的极力追捧

  • 《洪秀全演义》史料来源补考   

    黄世仲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宣传家和小说家,其代表作《洪秀全演义》(以下简称《演义》)首次以长篇小说形式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末民初资产阶级种族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小说创作的繁荣等,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界一般认为《演义》主要依据《太平天国战史》敷衍而成,这固然不错,但《演义》另一重要史料来源———《近世中国秘史》(以下简称《秘史》),则未见有人提及。一《秘史》,题“扪虱谈虎客”辑,有“饮冰室主人”序及ld

  • 《聊斋》形象体系浅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后期(明清时代),作家愈来愈倾向于以群体人物为描写对象,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分别刻画了三国英雄、一百零八将、神魔人物、市井人物、儒林士人、大观园女子等一系列人物。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聊斋》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呢?这从学者们乐于谈论的对象中可见一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道“花妖狐魅”异类,马瑞芳、盛瑞裕、刘烈茂等先生的著作分别取命为《神鬼狐妖的艺术魅力》、《花妖狐魅话聊斋》、《灵狐妙鬼话聊斋》。有人还把其中一类

  • 明代传奇《运甓记》介绍   

    《运甓记》邱瑞吾撰。《传奇汇考标目》增订本著录。邱瑞吾,字国璋,渐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所撰传奇二种:《运甓记》,今存;《合钗记》,已佚。该剧2卷40出。本事出《晋书》卷66《陶侃传》。剧叙晋朝陶侃家贫,有同里范逵冒雪造访,仓促无以待宾。陶母湛氏乃剪发以易酒肴,盛情款待。时盗寇蜂起,朝廷下诏征贤,陶侃得本县荐辟,除授武冈县令,遂辞亲赴任。至武冈,侃平贼安民,境内太平。于是遣仆人陶旺归家,缄报平安,并寄蚶鲊一瓶。湛氏见鲊生嗔,当即封还,并写书责侃,又遣侃子陶洪赴任所。时瑯琊王司马睿任安东大将军都

  • 明代传奇《玉合记》介绍   

    《玉合记》传奇剧本。明梅鼎祚著。明王骥德《曲律》记孙如法说:“吾于诸传奇,咸不难矢笔更定;独于《玉合》、《题红》二记,欲稍更一二字,不能施手,以其词佳,勉更之便失故吾耳。”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梅禹金《玉合记》最为时所尚,然宾白尽用骈语,饾饤太繁;其曲半使故事及成语,正如设色骷髅、粉捏化生,欲博人宏爱,难矣!”明徐复祚《曲论》说:“传奇之体,要在使田畯红女闻之而趯然喜,悚然惧;若徒逞其博洽,使闻者不解为何语,何异对驴而弹琴乎?”

  • 明代传奇《青衫记》介绍   

    《青衫记》传奇剧本。明顾大典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远、白好题目。点缀大概亦了了。仿佛《四节记》。”明王骥德《曲律》说:“古戏科诨,皆优人穿插,传授为之,本子上无甚佳者。惟近顾学宪《青衫记》,有一二语咄咄动人,以出之轻俏,不费一毫做造力耳。”明徐复祚《曲论》说:“吴江顾大典有《义乳》、《青衫》、《葛衣》等记,皆起流派,操吴音以乱押者;清峭拔处,各自有可观,不必求其本色也。”清杨恩寿《词余丛

  • 明代传奇《红梨记》介绍   

    《红梨记》又名《赵状元三错认》。传奇剧本。明徐复祚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认为此剧“大是当家手,佳思佳句,直逼元人处,非近来数家所能。才具虽小狭于汤,然排置停匀调妥,汤亦不及。”清叶堂《纳书楹曲谱》说:“《红梨记》词旨亦称尔雅;嫌其笔力稚弱,每二三曲后,即有捉襟露肘之态;惟《闲情》始终匀称。”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此剧 颇称奇艳,明曲中上乘之作也。”“中记南渡遗事及汴京残破情形,大有故国沧桑之感。传奇诸作,大抵言一家离

  • 明代传奇《西楼记》介绍   

    《西楼记》又题作《西楼梦》。传奇剧本。明袁于令著。明徐复祚《曲论》认为此剧“调唇弄舌,骤听之亦堪解颐,一过而嚼然矣,音韵宫商,当行本色,了不知为何物矣。”《曲海总目提要》载冯梦龙《楚江情自序》说:“此记模情布局,种种化腐为新。《训子》严于《绣襦》,《错梦》幻于《草桥》。即考试最平淡,亦借以翻无穷情案,令人可笑可泣。但有几处未妥,必当窜定者。”明张琦《衡曲麈谈》说:“袁凫公奉谱严整,辞韵恬和,《西楼》一帙,即能引用谱书以畅己欲言,笔端之有慧识者。

  • 谢鲲折齿投梭记   

    明代徐复祚的《投梭记》,叙写晋时谢鲲与其东邻女子元缥风的爱情故事。谢鲲雄才大略,“志气腾骧,人方超乘。笔下三千牍,学究天人;胸中十万兵,机参造化”,只是济世之志,尚未得舒展,所以终日放怀畅饮。但家贫如洗,常以典当度日。作者先在第二出《叙饮》中描绘他的落拓襟怀;〔玉芙蓉〕我遗荣忽若无,归杖 真知足,向波涛乞得泉石闲躯。饥来菘菜和云煮。兴到村醪带月沽。无忧虑,但扪虱自语,任京尘眯眼,怎到草茅庐。(《六十种曲》本,中华书局版)其妻王氏贤惠大度。东邻有一少女元缥风,客貌艳丽,性格坚强。父母

  • 明代传奇《金雀记》介绍   

    《金雀记》传奇剧本。明无心子著。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轻倩之词,利于搬演,不耐咀嚼。‘安仁掷果’一段,正可想见当年。”清梁廷楠《曲话》说:“《金雀记》苦无丑、净,至强以左太冲、张孟阳当之!亦不善挪虚步,阅之辄不满人意。”近人姚华《菉猗室曲话》说:“潘安掷果,久成杂剧传奇家故事。此本据之而作,衍成三十出。颇窘事实,至使大冲、孟阳,粉墨登场。戏弄古人,毋乃过甚!

  • 明代传奇《蕉帕记》介绍   

    《蕉帕记》传奇剧本。明单本著。明凌濛初《谭曲杂札》认为此剧“颇能不填塞;间露一二佳句,而每每苦稚;至尾必双收,则弋阳之派,尤失正体也。虽谱《中原》有[双煞]一体,然岂宜频见?况煞句得两,必无余韵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逸品”,说:“槎仙生而不好学,故词无腐病,生而不事家人产,故曲无俗情;且又时以衣冠优孟,为按拍周郎,故无局不新,无词不合。龙骧、弱妹诸人,以毫锋吹削之,遂令活脱生动。此君于词曲,洵有天才。”近人吴梅《中国戏

  • 明代传奇《紫箫记》介绍   

    《紫箫记》传奇剧本。明汤显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琢调鲜美,炼白骈丽。向传先生作酒、色、财、气四犯,有所讽刺,是非顿起,作此以掩之,仅成半本而罢。觉太曼衍,留此清唱可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艳品”,说:“工藻鲜美,不让《三都》、《两京》。写女儿幽欢,刻入骨髓,字字有轻红嫩绿。阅之不动情者,必世间痴男子。先生称‘禹金《玉合》,并其沈丽之思,减其浓长之累rsq

  • 明代传奇《玉玦记》介绍   

    《玉玦记》传奇剧本。明郑若庸著。明王骥德《曲律》说: “南曲自《玉玦记》出,而宫调之饬,与押韵之严,始为反正之祖。迩词隐大扬其澜,世之赴的以趋者比比矣。”又说:“近郑若庸《玉玦记》作,而益工修词,质几尽掩。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取委曲宛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缋,便蔽本来。”又说:“《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玦》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翻使人厌恶,故不如《拜月》一味清空, 自成一家之为愈也。”又说:ldq

  • 明代传奇《狮吼记》介绍   

    《狮吼记》传奇剧本。明汪廷讷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下品”,说:“惧内从无南戏。汪初制一剧,以讽枌榆。旋演为全本,备极丑态,总堪捧腹。末段悔悟,可以风筓帏中矣。”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逸品”,说:“初止一剧,继乃杂引妒妇诸传,证以内典,而且曲肖以儿女子絮语口角,遂无境不入趣矣。曲、白恰好,迥越昌朝他本。”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狮吼记》以东坡《方山子传》为主,其中摹写惧内情形,

  • 明代传奇《义侠记》介绍   

    《义侠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曲品》著录。沈璟撰。现存版本有: 万历间继志斋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据之影印;万历间文林阁刊本;万历间环翠堂刊本;明末汲古阁原刊初印本;汲古阁刻《六十种曲》所收本。沈璟(1553—1610),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别署词隐生。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兵部主事,改礼部,转员外郎,复改吏部。万历十四年(1586),以上疏立储及为王恭妃请封号,忤旨,左迁行人司正,奉使归里。二年后复光禄寺丞,明年以疾告归,家居20余年卒。善词曲,尝厘正同里沈义甫之《乐府

  • 明代传奇《东郭记》介绍   

    《东郭记》是明代传奇剧本。《八能奏锦》别题《饭袋记》。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题孙钟龄撰,而《古人传奇总目》、《曲海总目提要补编》,均误为明汪道昆作。今流传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即 《六十种曲》本);清初文茂堂据原刻重刊本;清致和堂重刻本,与文茂堂本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达观堂刻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经纶堂刻本。另有中山大学中文系55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理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孙钟龄,生卒年不详。字

  • 明清小说《灯草和尚传》介绍   

    《灯草和尚传》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灯花梦》、《灯花梦全传》、《灯花记》、《灯花奇缘》、《和尚缘》、《和尚奇缘》、《奇僧传》、《贪官报》、《贤夫妻》。十二回。题“元临安高则诚著,云游道人编次,明趋(一作‘吴’)周求虹评”。高则诚显系假托,云游道人之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初。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和轩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素白纸抄本,藏英国国家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粤东游戏轩石印本;民国东亚书局石印本;民国红豆书屋ldq

  • 清史稿陈宏谋传   

    陈宏谋,字汝咨,广西临桂人。为诸生,即留心时事,闻有邸报至,必借观之。自题座右,谓“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为世人不能作之事。”雍正元年恩科,世所谓春乡秋会。宏谋举乡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四年,授吏部郎中。七年,考选浙江道御史,仍兼郎中。监生旧有考职,多以人代。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授扬州知府,仍带御史衔,得便宜奏事。丁父忧,上官留之,辞,不许。迁江南驿盐道,仍带御史衔,摄安徽布政使

  • 张之洞《劝学篇》介绍   

    教学著作。二十四篇。近人张之洞撰。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一说为张之幕僚起草,张本人定稿。“书成镂刻,风行海内。五月,袁忠节(袁昶)重刻于芜湖,”张之洞“续有改正,以为定本。”(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撰者事迹参见“《顺天府志》”条)《劝学篇》是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集大成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方法,理论纲领及施政要略,是对其前期事业的概括和总结、后期事业的规划和蓝图。全书共

  • 明代刘基《诚意伯文集》介绍   

    《诚意伯文集》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刘基的诗文集。因刘基后封为诚意伯,故名。他一生著述颇丰,最先是由其子刘仲景、其孙刘分别编订成书。大略有 《郁离子》5卷,《覆瓿集》并拾遗20卷,《写情集》4卷,《犁眉公集》5卷,《春秋明经》4卷,于明初刊行于世,明成化中戴鱀始合为一帙,汇刻为《诚意伯文集》20卷,并冠以刘所撰的《翊运录》,嘉靖三十五年(1556)樊献科更定编次,为《重编诚意伯文集》18卷,凡 《郁离子》2卷,《覆瓿集》10卷,《写情集》2卷,《犁眉公集》2卷,《写情词集》2卷,《春秋明经》2卷,

  • 何景明《大复集》介绍   

    《大复集》诗文别集。三十八卷,附录一卷。明何景明撰。嘉靖十年(1531年)刊刻。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卒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曾任陕西提学副使等职。刚直不阿,敢于同宦官佞幸进行斗争,有操守。在陕西任职期间他把省内各地的优秀生员选入正学书院,亲自为他们讲课,由于劳累过度而患病呕血。正德十六年引疾辞官,归家六日而卒,终年三十九岁。《大复集》,根据文体分卷编次,有赋二卷,辞一卷,古诗一卷,乐府杂调二卷,五言古诗四卷,七言歌行四

猜你喜欢的书

香莲品藻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注本,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此经吸收《道德经》思想,论述炼养形神之道,大旨「以得一为要妙,以飞升为余事」。告诫关令尹喜「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又称「神生形,形成神」;「形神合同,固能长久」。宋徽宗注文吸收韦处玄、徐道邈诸家之长,于趋妙达本,致虚柔之义,多所发挥。

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上华梵语言及其行事探逸集微判为十部碎金积玉一无所遗大要足以赞空王延慧命扶庶类正人伦一览之间儒佛毕备矣俍和尚之心何其广且大也息波道人见而善之充厥篇章更为诠次用投贝叶之林将补贯华之义余欢喜踊跃敬题其首。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