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替杀妻》

《替杀妻》全名《鲠直张千替杀妻》,主要写张千忠于朋友、孝于母亲的故事。Nzl中华典藏网

张千是个屠家,家贫亲老。附近有个员外,要结义他做个兄弟,“待不从呵,时常感他恩德多;待从来,争奈家贫生受(沾别人光)”,犹豫不决。员外是个“不敬豪门只敬礼,不羡钱财只敬德”的人,张千于是便答应了,并决心和哥哥至死不离,似陈雷胶漆。Nzl中华典藏网

员外离家去浙江索钱半年后的一天,张千随同嫂嫂(员外妻)上祖坟祭扫,一路上张千感念哥哥对他的赍发,使他“今年强似去年”,有钱来坟前祭奠。祭奠中间,员外妻子“意留连,将言又不言”,后来干脆明言要与张千苟且,并将张千“搂抱在祭台前”。张千顾及到兄弟情谊,又怕过路人瞧见,立即拒绝了。但嫂嫂不但不收敛,反提出要害死员外性命。张千提醒她是良人宅眷,不是小未行院,不要抛弃二十年夫妻情谊,“休要犯王条成罪愆”,“留声名百世传”,而应该学习那些“九烈三贞女,三从四德贤”。可是嫂嫂还在纠缠,张千诈许回家再说。Nzl中华典藏网

嫂嫂回家后,准备酒食,等待张千。这时员外回来了,请来张千。张千和哥哥互叙离情,为哥哥斟酒接风。员外酒醉睡去,张千辞退,嫂嫂拦住门,要张千杀死员外。张千说“哥哥往日赍发有金和银,我今日杀兄长呵却不知恩报恩”,他后悔自己不应该劝哥喝酒,现在置自己于被动。他发现嫂嫂“外相儿贞,就里狠”,“面搽红粉,是一个油狄髻吊客丧门”。嫂嫂见张千不杀员外,自己要动手杀员外。张千叫不醒员外,向哥哥拜了四拜,持刀揪住嫂嫂,说:“我则替哥哥杀你”,说罢将嫂嫂一刀两段。Nzl中华典藏网

郑州官将员外问罪,解开封府。包待制提审疑狱未明。张千要去投案自首,向老母拜别,“母亲啼天哭地泪流交”,张千“苦痛嚎咷,捶胸高叫”,难报答母亲养儿之恩。他见到哥哥后,“唬的扑扑心跳”,“魄散魂消”,“暗伤怀抱”。他见哥哥吃杖挨打,心如刀绞,向包待制呼喊自己是“杀人贼”,“相公把干连人放了犯法的难饶”,并说明杀人情由。他向哥哥倾诉结义情谊,请求哥哥照看他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就刑前,他叮咛哥哥:“从今好将息”,“再休贪杯”,“娶一个端方稳重”妻。他发现在场观看的街坊邻里,埋怨他“不爱娘替人偿命,生分忤逆,丑名儿万代人知”,他再次叮咛哥哥照顾老母,休要推辞。Nzl中华典藏网

张千是否被处斩,从现存曲白难以得知:但从“题目正名”中“贤明待制翻疑狱”一句看,张千是被赦免了。Nzl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