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千里独行》
《千里独行》全名《关云长千里独行》,主要写关羽与兄刘备、弟张飞分离聚合的一段故事。
刘备、关羽、张飞借曹操兵破吕布后,在许都被封官赐赏,刘备因想曹操乃奸雄之人,因此与关张暗出许都,来到徐州,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夺了徐州。曹操亲自为帅,着夏侯惇为先锋,统领十万雄兵,征讨刘关张,在离徐州不远的清风岭安营。为拒曹兵,关羽提出兄弟三人分守徐州、小沛、下邳的长蛇阵,张飞却提出偷袭曹营的“热奔阵”。刘备按照张飞的计策,让关羽去守下邳,自己和张飞并三房头家小守徐州。当晚,刘备张飞偷袭曹营,被曹操伏兵杀散。原来刘关张手下小将张虎,因拥护关羽“长蛇阵”、反对张飞“热奔阵”而被张飞痛打四十,张虎怀恨降曹告密,曹操因此早作准备。刘备被曹兵赶至河边,使金蝉脱壳计,将衣甲头盔放在河边,自己寻找张飞去了。曹将张辽未捉到刘备,拿着头盔衣甲向曹操献功。第二天早晨,曹操打着刘备旗号,赚开徐州城门,将三房头家小掳于军中,到下邳招降关羽。关羽见刘备头盔衣甲,以为刘备、张飞己死,为了三房头家小的生命安全,只好暂降。但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和嫂嫂家小一宅两院分住,三是打听得哥哥兄弟信息,便去相寻。曹操认为刘备张飞不知下落,这几个条件没有什么了不起,便全部接受下来。关羽开城,放进曹操、张辽,并与嫂嫂相见。
关羽随曹操到许都,被封为寿亭侯。曹操待云长甚重,与云长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河北袁绍差兵与曹操交锋,关羽于百万军中刺了颜良,诛了文丑,得胜还营。曹操为犒劳云长,设筵款待。饮酒间,张虎来报,他奉曹命守古城,被张飞刘备杀败逃来,曹操见他把刘张之讯泄露给关羽,把张虎推出斩首。关羽这时装醉不愿再饮,回宜阳宅给嫂嫂通报信息。关羽假装喝醉了酒,只言说自己富贵封官,“正好受用了”。甘夫人责备他:“你每日吃堂食饮御酒”,“全不记往日的冤仇”,“想着您同行同坐数年秋,到如今哎,一笔都勾”,“你可便枉看了些左传春秋!”关羽听罢,把凳椅桌都打碎了,幔帐沙橱都扯掉了,甘麋二夫人慌忙下跪陪情。关羽这才说明真情,把曹操赐与他的金银和寿亭侯牌印,锁在宜阳宅,星夜逃离许都。
曹操欲派许褚赶捉关羽,张辽建议“智取”。曹操从其计,赶上关羽,以送行为名下马相别,企图让关羽下马受缚,关羽说:“丞相勿罪,我不下马来也。”曹操一计不成,又使二计,请云长下马饮酒,企图让关羽服毒酒毙命。关羽说:“难得丞相好心,丞相先饮过,关羽吃。”二计受挫,又使三计,曹操向关羽赠送锦征袍,要关羽下马来穿,关羽却于马上用刀尖斜挑锦征袍,“险些儿惊杀许褚,慌杀曹公,唬杀张辽。”关羽让甘麋二夫人先行,自己与曹操道别:“感谢丞相厚意。丞相之恩,我异日必报也。”曹操命张辽向他要“回奉之物”,他说:“我异日借起兵来,与你曹丞相交锋,我若拿住你曹丞相,我这大刀下饶你丞相一个死,便是回奉。”
关羽领甘麋二夫人等来到古城,下马向刘备问安,刘张断然不认,甘夫人把情况一一说明,张飞还是不相信,只请二位嫂嫂进城,别的都不认。这时曹操派遣蔡阳领军赶到,关羽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斩了蔡阳。张飞这才命左右安排筵席,请关羽见刘备。
此剧的主旨是刘备最后说的一段话:关羽不得已而降曹,身居重职,不改其志,此为仁;不远千里而来,刘张百般发忿,口不出怨恨之语,此为义;弃印封金,辞曹归汉,此为礼;立斩蔡阳,此为智;与曹操言三事,不忘桃园结义之心,此为信。此剧虽以甘夫人为主唱,但表现的却是关羽的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全。正因为主角与主要表现的人物不一致,所以白多唱少。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