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 《村乐堂》

《村乐堂》全名《海门张仲村乐堂》,主要写金代张仲仁义护婿、冒认行贿的事。ijD中华典藏网

张仲幼年曾为县官,后因年迈,致仕闲居,在南宫蓟州城南海门临村,盖了座村乐堂,过着“诗酒消白昼”、“乐亦忘忧”的生活。他的女婿蓟州王同知生辰之日,张仲遣些酒礼,给同知上寿。但他的女婿却非常讨厌他,认为他来打搅了自己一席好酒。张仲饮酒间给前来祝寿的蓟州防御讲了一遍村乐堂春夏秋冬的美好景致,王同知很不高兴,当着许多人的面打其都管王六斤,责怪王都管没看好门,放进张仲来,“不应亲者强来亲也’。人常说“对客人不得嗔狗”,张仲本欲离席,但看到王六斤因他吃打,过意不去,便安慰王六斤:“你身上的是非,只为我恰才多开口,这的是我做下事可着你承了头,可你敢休和老夫记冤仇”。他不顾蓟州防御挽留,逃席而走,警告王同知“贪杯恋酒”,难免一天下场不妙。ijD中华典藏网

有一天,张仲正在村乐堂闲坐,观看四面真山真水,他的女儿(王同知大夫人)“绿惨红瘦”、哭哭啼啼地找上门来。原来王同知的小夫人与王同知的都管王六斤趁王同知酒醉之机私通,并合毒药在汤内,欲害死同知,永远做夫妻,结果被王同知发现,三人同赖大夫人所为,告到官里,令史张本推问明白。王同知将金一饼,放在张令史饭罐内,行贿搭救小夫人,害死大夫人。张令史将金封记在官,要到上司告去。王同知为保其官,求助于蓟州防御,防御教他求助于岳父张仲。如果张仲冒认贿金,王同知官位可保。张仲听后,叫来王同知,说道:“怕不待叙寒温,又着你道不应亲者强来亲。只因咱多话着你心怀恨,休怪波女婿郎君”。王同知厚着脸皮要张仲认贿护己,张仲说:“老夫不知是什么金子”,把王同知推出门去。蓟州防御这时也来劝张仲认贿护婿,张仲讽刺防御是“包龙图门中面糊盆”,毫不容情地把防御也推出门去了。防御恼怒,命打张仲女儿、王同知的大夫人,大夫人向父亲求救,张仲只好应承认贿护婿。ijD中华典藏网

府尹已尽知内情,下断道:将小夫人、王六斤明正典刑,“张孝友(张仲)施仁重义,认送金回护姻亲,王同知复还旧职,大夫人无事拱明”。ijD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