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百花亭》
《百花亭》全名《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主要写王焕与上 厅行首贺怜怜的婚姻风波。
大宋钦宗时,二十二岁的汴梁人王焕,自父辞世后,来洛 阳叔父处居止。此生通晓诸子百家,博览古今典故,知五音, 达六律,吹弹歌舞,写字吟诗,射箭调弓,抡枪使棒,无所不 会,人称风流王焕。一天,清明节令,王焕来到城外陈家园百 花亭上游玩,与洛阳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两人一见倾心,贺 怜怜折兰花以传幽情,吟诗句以逗王焕; 王焕亦续吟作为回 答。王焕又托卖查梨条的王小二向贺怜怜传话撮和,两人于是 相约作伴。贺怜怜表示: 王焕如愿娶她,她便告一纸从良,立 个妇名; 王焕表示: 贺怜怜“若肯从良立节” ,他“准定是建 功立业” 。半年之后王焕钱尽,老虔婆把他赶了出去,将贺怜 怜嫁给西延边上的高常彬。王焕受了这场羞辱,后悔不迭。恰 好有双解元、柳殿试两个太学中的同斋好友为风月事争风吃 醋。王焕在风月场中受了挫,便以自己亲身体会劝两位休要为 风月事“争坏了儒家体面” ,愿请他俩吃茶,为之说合。可是 他只是在暂时受挫时自认背晦。他的风流本性不会改变的,而 且一有机会便以此炫耀于人。 王小二受贺怜怜之托,捎一写有 《长相思》的词简给他,求见一面,他马上变泄气为欢喜,捻 土焚香,拜告天地,愁除病减。为了能见到“贺家姐姐” ,他 宁愿“不惜廉耻,权做下流”,把王小二的衣服穿上,打扮成个 卖查梨条的,去见贺怜怜。
贺怜怜嫁高常彬后,搬在承天寺里暂住。寺门有高常彬的 心腹牢子把守,只有梅香一人把她伏侍,一个闲人也不放入。 这天,梅香盼儿奉怜怜之命,趁着高常彬前去洛阳府赴席之机, 在门首等待王焕。她一见王焕“皂头巾裹着额颅” ,“木瓜心 小帽儿齐抹着卧蚕眉” ,“细麻鞋紧绷轻护膝,白苧衫花手巾宽 系着腰围” ,“斑竹蓝提在手,叫歌声习演的腔儿溜” ,不由 得为之罕异; 贺怜怜一见王焕这般模样,更是又羞又痛,对王焕 说: “大丈夫不以功名为念,几时是你那峥嵘发达的时候?” 王焕早有“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 , “功成名遂” ,“耀武扬威” ,“云路鹏程九万里,气吐虹 霓,志逞风雷” 的豪情壮志,今日与贺怜怜虽然两相爱慕,却 不能如愿以偿,为见一面,还要装扮成个卖查梨条的。要改变 这种难堪处境,只有夺取功名一条路。他坚信自己不是“斗筲 之器,粪土之泥” ,便听从贺怜怜的计策; 往延安府投托经略 相公麾下,剿捕西夏,建立功勋,以遂平生之志,那时节状告 高常彬盗使二万贯官钱,强娶人妻,失误边机,治罪高邈,夫 妻团园。贺怜怜把钏镯头面赠与王焕作盘缠,叮咛他休似王 魁,负了桂英。
王焕到延安府,见了经略大人,先充为马前头目,累次立 功,被升为西凉节度使之职。又奉元帅将令,再过相思河,剿 平西夏余党,凯旋而归,真是“威风驰海外,名誉播京师”。他 告倒高邈,与贺怜怜团聚,“早证果了卖查梨那风流少年子” 。
此剧故事陈旧,文辞一般,无什么突出特色。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