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剧本《飞刀对箭》

《飞刀对箭》全名《摩利支飞刀对箭》,或作《莫离支飞刀对箭》,主要写薛仁贵征高丽有功,由庄农到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故事。puD中华典藏网

绛州龙门镇大黄庄的薛仁贵,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不肯做庄农活计,每日只是刺枪弄棒,舞剑轮叉。他看到别人“卧重裀食列鼎喜任消”,自己却“运不行似吃着迷魂药”,“志不成似吃着无心草”,他怨天公安排得他无着落,“困蛰龙久隐在草团瓢”。他相信自己如果寻着上天梯,“龙能够致风雨,虎能够奋牙爪”,把他那“平生壮志须应了”。薛大伯责怪他一天只耕二亩地,只知刺枪弄棒,“怎么能够长进”,他说:“有一日长全我这六梢,我可敢飞腾过万里青霄”。puD中华典藏网

高丽国摩利支盖苏文,在鸭绿江白额坡前,邀截各国进唐贡品,单搦大唐名将交锋。因唐皇帝睡梦中有白袍小将自称家住虹霓三刀,虹霓者绛也,三刀者州也,所以徐懋功派张士贵先去绛州龙门镇,招擢义军。薛仁贵欲要投义军去,父母不允。薛仁贵不愿在“深村里穷到老”,向父母说明尽忠不能尽孝的道理。父母见他执意要去,只好同意。薛仁贵揭了黄榜,去见张士贵。张士贵看他是条好汉,“前头看着,恰似望后仰着。后头看着,恰似望前合着”,“虎背熊腰”,臂膊似栏杆,拳头似石鼓,两腿似井椿,肚皮似簸箕,脑袋似栲栳,脖子似麻线,问明姓名住处,要他拉弓。他拿一石米的弓嫌软,拿一石五米的弓又嫌软,拿两石米的弓还嫌软,最后竟把镇库铜胎铁靶宝雕弓拽折了。张士贵以“损弓折箭”的罪名要将他推出斩首。这时徐懋功赶来了,问其罪因,妒贤嫉能的张士贵言说薛仁贵以黄榜在身为由不向他行礼,薛仁贵说自己马到处写满功劳簿,薛仁贵说要折摩利支腰脊骨,薛仁贵拽折镇库铜胎铁靶宝雕弓,等等。尽管他说了这一大堆理由;徐懋功却不同意将薛仁贵斩首。这时探子谎报摩利支索战,徐懋功提出让薛仁贵随张士贵破摩利支,赢了将功折罪,输了二罪俱罚,张士贵只好同意。徐懋功询问薛仁贵要用什么衣甲头盔枪刀器械,薛仁贵言说白袍白甲素银盔,丈二方天画杆戟,一匹白马,一张硬弓,他自己已有七枝连珠箭。徐懋功一听,“原来正是天子应梦的将军”,全部满足了薛仁贵的要求。puD中华典藏网

摩利支脊背上有五口飞刀,三口得用,百步之外,能取上将首级。张士贵一交锋,便败阵而走。薛仁贵用三箭对三刀,摩利支留下两刀防身,狼狈逃窜。张士贵抢先向徐懋功假报功劳,要求加官。岂知徐懋功早就了解到真情实况,把赖功的张士贵打为庶民,永不叙用,叉出辕门;又接来薛大伯一家到京师居住;奉命加薛仁贵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加薛大伯为评事之职,赐金千两,香酒百瓶,玉柱杖一条,薛大伯喜不自禁。薛仁贵对父亲说,如此富贵高官,“索强如段段田苗可便接远村”,那玉柱杖“索强似您打麒麟的黄桑棍”。他还和父亲开玩笑,要父亲留下香酒百瓶,“咱可索答荷天公雨露恩”。薛大伯面对此情此景,感慨道,“这的是一日为官,强似千载为民也”。这正是此剧宣扬的主要思想。puD中华典藏网

本剧第三折写高丽国探子向其大将叙说薛仁贵打败摩利支的经过,以从侧面渲染薛仁贵三箭对三刀的胜利,这也是他以往重武不重农,以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名上凌烟阁的必然结果。puD中华典藏网

推荐作家

张衡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东汉著名辞赋家、文学家、科学家。《后汉书》有传。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人。少时即善属文,西游三辅,作《温泉赋》;东入洛阳,观太学,问学于经学大师贾逵,遂通《五经》、六艺。永元(89—1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