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

    《作者:胡愔气功养生类著作。唐·胡愔著。此书对每一脏腑分述其图、修养法、相病法、治病法、导引法、六字气法,有理论、有方药、有气功法的运用,是继《黄庭内景经》之后,研究气功养生法的专著。其特点是:①重视把握阴阳。认为气功“把握阴阳,呼吸精气,造物者翻为我所制。”以自己身内阴阳作根基,调整自身节律,和调阴阳,藉以提高身体抵抗力,使“内受腥腐诸毒不能侵,外遭疾病诸气不能侵,聪明纯粹,却老延年。”②注意存神泥丸。指出习练气功,重在存神泥丸,调节精神,寓气功于生活之中,主张“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心,气全则体平,心安则神逸。”③提倡综合治疗。认为五脏疾病的形成,原因复杂,为长期形神失调所致,临床宜综合治疗,故创导引诸法、六气治法等,并重视气功预防摄生实践。

  •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作者:佚名道家养生学著作。题“许旌阳述”,当为宋净明道士依托。一卷。本文有经有註。经文叙子时至午时练阳、午时至酉时练阴之术,附以 《引导诀》,述胎息服气、按摩导引、内视存思、叩齿咽津等练养之法;注文则以内丹为主,谓“修道之人,先成内丹,后炼外药、内外相应,即致神仙。”经注意旨不尽相同。载 《道藏》第三百二十册。

  •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

    《作者:佚名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乃东华帝君所造,玄元老君授尹喜先生,盖为隋唐道书。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合为一卷。内载醮祭招遣六丁六甲、那延五天女、天游十二溪女、三官、五方帝君及五方星君之法。谓得此书者能驱使鬼神,能召风云雷雨,能破军寨,能使木牛木马,能壁上画人走动,能令百草冬月开花,能追地下鬼神宝藏,能辟水火刀兵,能敌百万之众……「凡所欲之物,皆得如意也」。

  •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作者:陶弘景太上赤文洞神三箓,原题「梁贞白先生(陶弘景)集,唐太史令李淳风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卷首有贞观六年(632)李淳风序,称此书乃齐梁古籍,符箓精妙。书分三箓:一曰《八卦内吉凶应箓》,有八卦神符八道,谓服符念咒,可召神真来告吉凶。又有「祖师入夜梦游诸境玉女迷魂法」,载十二种咒诀,谓诵咒可使人梦游诸境。 二曰《太上玄妙通神箓》,载五方诸圣咒、五方神咒、五方神印。谓念咒用印,可以行诸种法术,隐形通神。 三曰《太上玄妙千金箓》,内载十二时符,谓服食此符,启请神真,书写都箓、纳真等符,可与神对语。或求神营卫,或乞判吉凶,或求禄求财,凡有所求,无不应验。

  • 灵宝六丁秘法

    灵宝六丁秘法

    《作者:佚名灵宝六丁秘法,防六丁玉女传授,据考应为唐代道书。原本三卷,《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收入,合为一卷。内载醮祭六丁玉女法、祭六丁符法、六丁隐遁法局、六丁无言万一法。以及各种符箓、咒诀、神印。大抵言醮祭存思招遣六丁玉女,以占问吉凶,隐遁藏形,飞升尸解,斩邪驱魔等道教杂术。此类方术盖出于古代阴阳五行家。

  • 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

    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

    《作者:佚名尊称陆修静为“陆先生”,并曰“既远近亲闻德音,亦宜共禀规诲”,似陆修静同时之人所言。所训导之对象称为箓生、学士,皆六朝时教阶。本论盖作于六朝宋齐之时,主要内客为戒律八条。禁忿争 禁饮酒 禁恶言绮语 禁预期罗捕放生 禁违犯斋戒威仪厨福科令 禁食五辛畜肉 禁恼怒斋主 禁淫乐胡舞,每条禁戒皆有犯戒处罚条例,轻则禁锢百日,重则治罪削名。

  •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

    《作者:佚名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撰人不详。内第六页称:「昔贞观三年(628)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垒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据此应为唐代道书。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本书前半部分杂辑各种符咒、图式、药方、叙述隐通、蹑步、孤虚、择时、伏魔拘邪、治病保胎等法术。后半部分为《太阴玄女经》,据称此经乃六丁玉女授道士张群,经中载隐形之术、造印法、造剑法、埋剑法、拘邪法等。

  •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

    《作者:佚名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撰人不详。书中引述《达摩胎息诀》,当出于唐代。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三卷概述如下:上卷以古代兵阴阳家孤虚王相之说,敷叙登仙之术。有阴阳顺逆、三奇合门、认识门户、指陈根元、出入去住、官私备用诸法,凡十余则,并附《太乙八门逆顺生死图》。 卷中叙六丁玉女法,其法乃书符念咒、持诵真名、醮祭六丁,以求消灾灭魔,预占未来。内载太阴玉女六丁神将符、六丁神诀印。 卷下综述古人行持六丁、八门法之功效,以及书符念咒、蹑步升天之术。内有步罡图。<br/><br />

  • 魁罡六锁秘法

    魁罡六锁秘法

    《作者:佚名魁罡六锁秘法,撰人及时代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内载九种法术:天地变易法、移天换宿法、威天大法,夜半换日出法、晦朔换月法、却落慧星法、回风灭雷法、回溪蓦林法、虎狼伏藏法、真人化育法。大旨以书符念咒、诵念真名之术,在瞬间可使天地、日月、星辰、江河、风雷、野兽等自然现象发生变易,任意招遣更换。如天地变易法,即以书写「陷天符」,涌「混天咒」,使天地突变,昼夜不分,飞沙走石,日月星辰无光、是为古代阴阳数术家之言。

  • 存神固气论

    存神固气论

    《作者:佚名共一卷。原不录著撰人。全卷属于道经修炼丹法一类著作,盖为宋末元初时期道士所作。全卷分《炉鼎地位》、《阴阳颠倒》、《阴阳老少》等十四小节,并有 《中源篇》作为结尾。各节简要地阐述阴阳五行与人体顺化的道理,论述人体内存神固气全赖于自然界四象五行动静转化的规则。本书节录 《阴阳颠倒》、《五行还返》等八节,藉以理解道家所谓内丹修炼与养生的关系。

  • 体玄真人显异录

    体玄真人显异录

    《作者:佚名不题撰人。录中《熟食遍众》故事,称王处一向门人王志坚 等显异迹。据此,该录当撰于全真第三、四代之时,即金元之际。 本书鲜见其他传本。体玄真人即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王处一。本书 辑显异故事19则。

  • 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

    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

    《作者:张晖斋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元张晖斋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卷首有旭阳葆光真士吴升序,谓元至元年间(1335-1340)荆门贡士张晖斋偶得阴阳神印,复梦诸葛孔明教授以神印招忠孝雷兵消灭精邪之法,张氏敬受其书,乃弃俗入武当山从道。后此法由全阳赵真人传谷阳黄真人,黄真人于元末退隐南昌西山。在至正己酉年(1369)仙化,弟子吴升得此玄文,乃以之传世。据此,本书当为元代清微派或净明道道书。内载以神印、符咒、檄文召雷神雷兵之法,谓依法行事可召诸葛亮及关、张、赵、马、黄等雷神雷将,率忠孝雷兵降世,扫除妖魔,治病宁家。

  • 龙瑞观禹穴阳明洞天图经

    龙瑞观禹穴阳明洞天图经

    《作者:李宗谔原题宋翰林学士李宗谔修定。《宋史·艺文志》著录曰: “李宗谔《图经》九十八卷,又《图经》七十七卷,《越州图经》九卷, 《阳明洞天图经》十五卷。”鞠帙《图经》盖后人节录上述后两种 《图经》而成。本书现存诸本中,以 《道藏》本早出。

  •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

    《作者:佚名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此篇节录南宋何守澄《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盖为宋元净明道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以神印及服炁之术炼形护神,伏魔治病之法。全篇文字甚简略。

  • 抱一函三秘诀

    抱一函三秘诀

    《作者:黄公望1卷。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内容讲人身受胎之后,人身受胎之始,神室,刻漏,五行,采取,其药生成图说,气数物理体用,论温养,赤子,神方,金液还丹,火候要旨。抱一冥心气功术语。抱一为神形合一,冥心为入静。指气功中,进入无作无为之时,神形合一,意识宁静。出《性命圭旨全书·移神内院,端拱冥心》:“始则有作有为者,采药结丹以了命也。终则无作无为者,抱一冥心以了性也”。

  • 道迹灵仙记

    道迹灵仙记

    《作者:佚名《道迹灵仙记》,原不著撰人。从其内容体例看,疑即南朝刘宋道士顾欢所撰《道迹经》(一名《真迹》)之一部分。原书卷数不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类。书分八节。前四节记叙酆都山鬼神六宫之名,天下山川鬼神之主及辟鬼方术。后四节记叙诸天曹仙官名称位业及历代学道成仙者事迹。书中所载鬼主仙官,多为历史人物,上至炎帝,下迄周秦汉魏晋历朝帝王将相,文人名士,皆称其死后位列仙班或隶名鬼宫。全书内容,多见于陶弘景《真诰》之《阐幽微》、《稽神枢》篇,体例亦近似《真诰》。

  • 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

    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

    《作者:佚名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撰人不详。盖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称本篇为「天枢院录事罗照先」所奉真师密诰。其内容有三:一为真师批准净明院周演教真公等人九祖六亲之仙职;二为祖师降旨传付后学灭邪符咒;三为祖师降旨传付神仙辟谷服柏叶方。全篇似为道士扶乩所得神仙秘诰。

  •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作者:佚名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为宋元道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伏魔辟邪,修身治病诸道法。上卷言以神印、符箓咒诀伏魔之道。内载六种神印、十种符箓咒诀,并介绍其用法。卷中叙驱邪治病之术,有布气法、咒水法、取劳虫法、移肿毒、治瘟病法、治鬼邪法、治心邪血邪草灵丹方、治颠邪行持及断鬼神秘法、识鬼邪法。人斗存身行持秘法、斩鬼法、遥治颠邪心法。附有多种符箓咒诀。下卷叙以投状之法辟除鬼邪,有勘灶经验状式、投状式、验状法。<br/><br /> <br/><br />

  • 无上秘要

    无上秘要

    《作者:佚名北周武帝宇文邕(561—578在位)令通道观学士所纂。道教类书。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宋史·艺文志》录存七十二卷,今《正统道藏》太平部目录止于一百卷,但缺佚一至二、十至十四、三十六、五十八至六十四等三十一卷,实存六十九卷。说明原书为一百卷,至唐宋时仅存七十二卷,明正统(1436—1449)间纂《道藏》时又佚三卷。该书录取三洞四辅道书之要,分品编纂,所引魏晋南北朝以来道书多达二百八十七种(见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第三编),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道教史的重要文献。

  •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

    《作者:佚名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此篇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全篇以问答体例。由「方文」向净明道六位真师请问《净明真经》之奥义,六真逐一解答。问题涉及三五飞步、服日精月液,流金火铃、三甲六丁、飞符治病诸事,皆为净明道有关法术。

猜你喜欢的书

重播

重播

马洛以450美元的代价,受聘于一名律师,到火车站跟踪一名年轻女性,任务很简单:别跟丢人,只须查明下榻旅馆即可。 然而马洛立刻发现事实绝不是这样,他决定买一张前往圣地亚哥的车票,追踪下去…… 与福尔摩斯或是波罗这样堪称完美的超级侦探形象不同,马洛并不比普通人高明多少,他孤独,有同情心,却不被人理解,但并不因此悔恨交加,而是默默独自承担这一切。

兰蕙小史

兰蕙小史

《兰蕙小史》是近代兰艺历史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兰谱。吴恩元、唐驼先生将自己毕生选育培植的兰蕙铭品尽数收录书中

茶疏

茶疏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广嗣五种备要

广嗣五种备要

清王实颖辑。五种。王氏博采《医宗金鉴》、《证治准绳》 、《东医宝鉴》 诸书有关妇产、儿科内容及平日累积之医方,分类辑成 《种子心法》、《保胎方论》、《达生真诀》、《新产证治》和 《全婴须知》五书。是书有论有方。包括广嗣、妊娠及保胎、临产、产后、护婴等有关注意事项。其中,《种子心法》强调有关生育问题的若干内容,如回天、选雌、寡欲、知时、知窍、疗治,并附有种子丸四方,丰富了性医学内容。

战国策校注[标点本]

战国策校注[标点本]

又称《战国策鲍注补正》。训诂著作。元吴师道著。10卷。吴氏认为鲍彪虽然纠正了一些高诱的伪漏,但并不尽善。便用姚宏续注与彪注参校,又杂引各书加以考正;其篇第注文,仍按鲍氏原貌,只在各条下面用“补曰”、“正曰”加以增补、订正;书前列出刘向、曾巩所校33篇486章的次序,以存古本原貌。吴氏在《自序》中举出鲍注的大纰缪共19条,评论都很精到;书中随文驳正的,也很有条理。这是《战国策》的最佳注本。有《四库备要》本。

无常三启经

无常三启经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据《释氏要览》卷下谓,送葬时“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祝愿”。故本经当是佛教葬仪所用。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敦煌出土后,被日本《大正藏》以“疑似”收入第八十五卷。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是东汉卓越的医学家。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视为经典,他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 (今河南邓州市)人。张仲景少好学善思,10岁时就读了不少的书,羡慕扁鹊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