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
  • 姓名:司马承祯
  • 别名:字子微,又号白云子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 出生日期:639
  • 逝世日期:735年
  • 民族族群:

司马承祯(639-735年),字子微,又号白云子,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唐代道士、道教学者、书画家。他是北周晋州刺史、琅琊公司马裔的玄孙。他自幼好学,不屑于做官,于是当了道士。他侍奉潘师正,得到他传授的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潘师正特别欣赏他,对他说:“我跟着陶弘景学习道教法术,到你已经是第四代了。”司马承祯曾经遍游名山,最后留在天台山,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并称“仙宗十友”。武则天听说他的名声,将他召到京城,亲手下敕书褒奖他。他将要返回时,又敕令麟台监李峤在洛桥之东为他饯行。


景云二年(711),睿宗下令他的哥哥司马承祎到天台山,将他追召到京城,并向他问询阴阳术数等事。司马承祯回答说:“道经的主旨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睿宗问:“治理自身直至无为,就会清高,治理国家而无为,会怎样呢?”司马承祯回答说:“国家就如同身体。《老子》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理。’《易经》上说:‘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以此知道天不说话而有信,不为而有所成。无为就是治国之道。”睿宗感叹说:“广成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啊!”司马承祯坚持要告辞返回山中,睿宗于是赐给他宝琴一张和霞纹帔,放他回去,朝中词人赠诗给他的有一百多人。


开元九年(721),玄宗又派人将他请进京城,厚加赏赐。次年,玄宗到达西都,司马承祯又请求返回天台山,玄宗赋诗给他送行。开元十五年,又召他到京城。玄宗命令司马承祯在王屋山自己选择一处好地方,置建坛室来居住。司马承祯上奏说:“现在五岳的神祠,都是山林之神,并非真正的神。五岳都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山川风雨阴阳气序由此得到治理。请求为他们另立斋祠之所。”玄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敕令在五岳各山建筑一座真君祠,祠庙的形象制度,都由司马承祯按照道经创意而成。


司马承祯十分擅长篆隶书法,玄宗令他用三种字体抄写《老子经》,他于是订正文句,抄写后进献给玄宗。玄宗将司马承祯在王屋山的住所命名为阳台观,亲自题写匾额,派使者送给他。又赏赐给他绢三百匹,作为补充药饵的费用。


这一年,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去世,终年时年九十六岁。他的弟子上奏说;“他去世的那天,有双鹤绕坛飞翔,还有白云从坛中涌出,缭绕上升直至与天相接,而师傅的面色就和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玄宗甚为感叹,于是下诏说:“已故王屋山道士司马子微,内心依从高超之道,理解玄妙悠远之事,遍游名山和各个神仙洞府。他在世时逍遥得意,死后返回其根本,长眠在空无所有的地方。他高尚坚贞,应给予褒奖,以光耀道教名册。特追赠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号真一先生。”并为他亲自书写碑文。

猜你喜欢的书

草山残梦之十:日暮途穷

草山残梦之十:日暮途穷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写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蒋介石逃离大陆写起,直至蒋客死台湾,描写了蒋家父子及蒋氏家族在台湾复杂环境中的种种活动及心理状态。《草山残梦第十集 日暮途穷》:进一步渲染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各方面的问题和危机不断加剧,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蒋介石等人虽然仍在努力维持,但已经明显感觉到大势已去,未来的前景一片黯淡,描绘了一种绝望和无奈的氛围,预示着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即将走到尽头。

清宫外史

清宫外史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三。同治皇帝崩逝后,两宫太后再度垂帘听政。东宫太后慈安的个性温顺,不与人争,然而慈禧在暗地里仍视她为眼中钉。某日,原本只是小伤风的慈安在吃了慈禧送来的点心之后,骤然病逝!此后,慈禧更顺理成章地独揽朝政。然而慈安太后的死因,不免启人疑窦…… 继俄国扰境之后,法国也屡屡进逼越南,中法纠纷四起。慈禧面对法国的挑衅,一心主战,然而军机要臣恭王却主张以和为重,两人从此有了嫌隙。于是慈禧另指派醇王参政,最后更进一步罢黜了恭王。 慈安暴崩,恭王被黜,慈禧从此再无忌惮,她要趁皇帝亲政前,好好掌握这分大权……

敌后武工队

敌后武工队

当代长篇小说。冯志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版。作品描写一支敌后武工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故事。他们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敌后的“确保治安区”里,发动和组织群众,同日寇与汉奸队斗,开辟根据地,直到抗战胜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惊险,一环扣一环,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着重塑造了智勇双全的敌后武工队小队长魏强的形象。他率领武工队巧妙地运走了日军和汉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征集来的小麦,并俘虏了他们的人,夺了他们的枪。他还率领武工队扮成“夜袭队”,用“借刀杀人计”,促使日寇和夜袭队之间激起一场狗咬狗的火并。最后,他率领武工队争取并掌握了敌后警备队小队长田光,利用15炮楼的有利条件,活捉了夜袭队队长刘魁胜及保定日军宪兵队长松田。作品塑造的正面人物还有汪霞、郭小秃等,并充分暴露了反面人物刘魁胜的凶残,日本宪兵队长松田的老奸巨猾和嗜血成性。

破苻坚蒋神灵应

破苻坚蒋神灵应

元杂剧剧本。简名《破苻坚》或《蒋神灵应》。李文蔚撰。末本。剧叙北朝秦帝苻坚,不听军师王猛和中大夫苻融的劝谏,执意图晋。发兵百万,先据寿阳。晋大司马遣侍中王坦之至谢府请吏部尚书谢安选将。谢安遂荐其侄谢玄为帅。王坦之与谢安奕棋,请谢玄旁观。谢玄从棋局中悟出出奇制胜之理。谢玄率军驻扎钟山。因山神蒋子文福祐下民,改山名曰蒋山。蒋神有求必应,谢玄率众将烧香神前,乞求阴助。随即迎战苻坚于淝水。谢玄谓苻坚:我军只有十万,不堪一击,请秦军退过淝水,回去请命后,便来投降。此时蒋神显灵于八公山,令满山草木尽为晋兵,苻坚大惊,秦兵不战自乱。谢玄挥师追杀,由是得胜,班师回朝。与战人员尽受封赏。此剧本事出自《晋书》,由作者增饰而成。舞台上场人物多,可以想见当时演出气氛之热烈。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钞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漱华随笔

漱华随笔

该书以记载明末清初两代名臣、文士言行轶闻为主,对当时的政坛大事、典章制度、文坛风气以及社习俗也多有涉及,是一部较重要的野史笔记。今以守山阁本为底本。

御请来目录

御请来目录

御请来目录,一卷,日本空海撰,有进表并颂,庆贤题记,编号二一六一。求法目录。日本弘法大师空海编。大同元年十月(806年),空海从唐回日本时呈献给天皇。内容有六,前三种为请来之经律论疏章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