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

  • 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抄

    胎藏金刚菩提心义略问答抄

    《作者:安然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僧人安然著,5卷,该书主要围绕真言宗的教判展开,安然在书中提出将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四教加入 “密” 成为五教,认为密教为一了义教,虽在 “理” 上与圆教相近,但圆教经论未分明开说五智三密事理,只有密教才是事理俱密,宣说其极致义理,且在修持中身口意三者密切配合,这是其他各教无法比拟的。书中对菩提心的体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浅略释、深秘释、秘中深秘释、秘秘中深秘释等四种解释,分别以厌求妄心、自性净心、大三法羯、真如法性为菩提心体。同时,还对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等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真言门行人以真言

  • 真言宗教时义

    真言宗教时义

    《作者:安然 4 卷,日本安然著,书中除了围绕真言宗的 “一佛一时一处一教” 教时判展开论述外,还涉及密教分类等内容。安然将密教分为五藏,即胎藏界、金刚界、苏悉地、瑜祇经、杂秘密,特别重视《瑜祇经》,称其为 “两部大法之肝心”。同时,书中还对苏悉地的行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苏悉地行法应以金、胎两部通十八道契印,结此印供养本尊能到佛果的觉位。 安然在书中虽基本接受空海密教的基本框架,但对其十住心思想中的天台第八住心的教判强烈反对。他以天台圆教的教理为基础,追求事理俱密的真言密教,不拘泥于狭隘的宗派观念,展现出融合与创新的思想特点。

  • 教时诤

    教时诤

    《作者:安然日本安然撰,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75 册,夫我大日本国有九宗教。人法诤论有三国。夫言三国者。一天竺国。二震旦。三日本。言九宗者。有五异说。一传教大师请年分表云。华严宗三人。天台法华宗二人。律宗二人。加小乘成实宗。法相宗三人。加小乘俱舍宗。乃至官符今行于世。二空海阿阇梨秘蜜宝钥十心次第中。列俱舍成实律宗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真言。前劣后胜浅深不同。三道诠和上群家诤论云。无相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此五宗皆大乘也。律宗成实宗俱舍宗。此三宗并小乘也。应言龙树是八宗之祖匠。

  • 大日经供养持诵不同

    大日经供养持诵不同

    《作者:安然日本安然撰,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75 册,编号为 NO.2394。该书主要围绕《大日经》中关于大悲胎藏嘉会坛中修灌顶时的七日行法(也提及六日行法)展开,对经中诸品前后相补的六行仪进行了简略阐述。内容涉及出入漫荼罗具缘真言法品及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等,还详细介绍了择地法、同伴法、护身法、结界法等一系列相关行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仪轨。

  • 观中院撰定事业灌顶具足支分

    观中院撰定事业灌顶具足支分

    《作者:安然日本天台宗高僧安然撰,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75 册。书中主要围绕密教灌顶法门展开,详细阐述了事业灌顶的各种支分、仪式及相关理论。 例如,书中将传法灌顶分为印法灌顶、事业灌顶和以心灌顶三种。其中事业灌顶,又作作业灌顶、具支灌顶,弟子需于灌顶 7 日前 “诚心礼悔之类”,“师亦于七日以来,为其持诵,秘求感应”,并令弟子 “办诸供物香华之类”,然后设坛,授以秘印,此种灌顶规模十分盛大。

  • 苏悉地对受记

    苏悉地对受记

    《作者:安然苏悉地对受记,1卷,日本安然撰。《大正藏》第75卷。

  • 藏密佛教史

    藏密佛教史

    《作者:佚名《藏密佛教史》由第二世敦珠法王撰写,索达吉堪布汉译,全书以藏族本土视角系统梳理藏地密乘历史,展现藏传佛教的传播脉络与密宗传承体系。该书共分八品,从佛教总述入手,详述金刚密乘理论、藏传佛法特色及内密三续(续、教、窍诀)传承源流,兼述伏藏历史与历代高僧弘法历程,并附录一世敦珠法王自传。译者参考《母子心滴》《受法录》等典籍,历时五年还原藏密历史原貌。内容结合宗教文献与历史叙事,为藏传佛教密宗文化研究提供基础文献。

  • 金刚界大法对受记

    金刚界大法对受记

    《作者:安然8卷,是日本天台宗高僧安然著,该书主要围绕金刚界密法展开,详细阐述了金刚界密教的教义、仪轨、印相、真言等内容,是安然根据自己对金刚界大法的理解和传承进行的记录与阐释,对研究日本台密的金刚界密法传承及教义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可能还涉及到金刚界密法的修行方法、步骤以及对相关经典的解读等内容,旨在指导弟子进行金刚界密法的修持。

  • 胎藏界大法对受记

    胎藏界大法对受记

    《作者:安然日本天台宗高僧安然著,该书主要记载了安然的求法经历以及他对胎藏界密法的传承与理解。安然于贞观十八年二月入唐,先后从道海大德、长意大德、赞岐守、权僧正大和上等多位高僧处受胎藏界仪轨,后又从圆珍和上受灌顶位。书中还详细记录了不同高僧对于胎藏界密法中各种印相、真言的不同说法和解释,如对作礼印、出罪印、归依印等多种印相的具体做法及相关解说都有记载。

  • 真言所立三身问答

    真言所立三身问答

    《作者:圆仁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撰,该论著以问答形式探讨了佛的三身问题。圆仁认为,佛所说之经是由毗卢遮那法身所说,此毗卢遮那法身是理智不二之智法身如来。文中还提及 “随機三身・理內三佛”,强调三身俱遍法界,无有优劣,即三身体无異相。圆仁在该论著中体现的思想,与显教对三身的认知有所不同。显教中,《旧华严经》《梵网经》等对毗卢遮那佛的身份定位有不同说法,或认为是报身佛,或认为是法身佛。而圆仁认为毗卢遮那佛与大日如来同体,乃理法身、智法身不二之体,尽虚空遍法界,以身、口、意向众生宣说真言妙理。

  • 妙成就记

    妙成就记

    《作者:圆仁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撰,全文一卷,主要记载了佛教密宗的修行方法和仪轨。书中详细介绍了从吽字生起以三吽成身的观想方法,以及相关的真言、手印和护身法等,如五股印的结法、五处加持的步骤、扫地法、奉请本尊的印法等。此外,书中还提及一些密宗手印与十八道契印的关系,如 “奉请本尊” 印与十八道中送车印(即宝车辂印)的差异等。

  • 苏悉地妙心大

    苏悉地妙心大

    《作者:圆仁圆仁(794-864)是日本入唐求法的重要僧人,在京都比叡山延历寺任第三世天台座主,兼传密教。他曾到中国修学密教达九年之久,对密教教义有深入了解。 《苏悉地妙心大》主要涉及密教的修行仪轨,书中谈到了苏悉地法的具体做法,如受触忿怒印、洒身印、加持供物印等各种印法的操作步骤。还对结印时双手及十指的名称进行了阐述,称两手为二羽、月堂、禅智、定慧等,称十指为十度、十轮、十峰等。

  • 金刚界净地记

    金刚界净地记

    《作者:圆仁日本佛教天台宗山门派创始人圆仁撰,《金刚界净地记》全文一卷,主要内容涉及金刚界密教的印契、真言等方面的解说。如文中详细介绍了净地印、金刚缚真言契、开心殿门真言契等多种印契的结法,以及相关真言的内容和作用,是研究日本佛教密宗,尤其是金刚界密教的重要资料。

  • 胎藏界虚心记

    胎藏界虚心记

    《作者:圆仁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撰,2卷。《胎藏界虚心记》主要围绕密宗的胎藏界理论展开。胎藏界是密宗的重要概念,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理性方面。该著作可能对胎藏界的教义、曼荼罗(坛城)、真言印契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讲解,是研究圆仁思想以及日本天台密教的重要资料

  • 圆戒指掌

    圆戒指掌

    《作者:佚名日本天台宗僧人敬光著,从题目及相关佛教教义推测,该书可能主要围绕天台圆教菩萨戒展开论述,详细阐述菩萨戒的内涵、意义、修行方法以及与其他佛教宗派戒律的区别与联系等。可能还会涉及到对菩萨戒的传承历史、历代祖师的见解和阐释,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菩萨戒等内容,旨在引导修行者通过持戒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 菩萨圆顿授戒灌顶记

    菩萨圆顿授戒灌顶记

    《作者:佚名日本惟贤撰,一卷,强调圆顿不思议之戒是成佛的终极法门,无论三身如来还是四土所化众生,皆可授受此戒。众生一念可得三种戒体,一座可尽六即之次位,此戒法能让人踏上开觉之路,实现诸佛出世之本怀。指出灌顶并非仅存在于真言秘教,显宗同样有此义。如法云地菩萨欲成正觉时,先佛必有授职之仪,以智水洒后佛之顶。文中还引用了《仁王经》《法华经》及天台疏等经论,说明灌顶的含义和依据,以及圆顿戒法虽为显教,却超越显教所谈,具备密教之威仪,因此更应有灌顶仪轨。

  • 新学行要钞

    新学行要钞

    《作者:佚名日本仁空撰,该书主要围绕佛教修行的仪式和规范展开,总目包括六念法第一、衣钵法第二、说净法第三、时食法第四、说戒法第五、与欲法第六、安居法第七、自恣法第八、出家法第九、化俗法第十。详细介绍了菩萨行的各项具体仪轨,如六念法中对每日修行中需忆念内容的规定,衣钵法中关于不同种类袈裟及钵的受持方法,时食法中进食时的唱礼、偈语、咒愿文以及五观法等。

  • 普通授菩萨戒广释

    普通授菩萨戒广释

    《作者:安然日本安然撰,上卷:主要阐述了菩萨戒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强调了戒是一切行功德藏的根本,是通向佛果之道的基础。同时,还介绍了受菩萨戒的一些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如以信为本入三宝海,以戒为本住在佛家等。 中卷:详细讲解了受菩萨戒的具体仪轨和程序,包括请师、忏悔、发心、问遮、授戒等环节,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含义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都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例如在请师环节,要奉请十方菩萨戒大师、尊证师范等,明确了请师的目的和意义。 下卷:着重讨论了菩萨戒的持戒方法和实践,以及犯戒后的忏悔和补救措施。此外,还涉及到一些与菩萨戒相关的历史传承

  • 显扬大戒论

    显扬大戒论

    《作者:圆仁8卷,是日本天台宗三祖圆仁撰,在圆仁所处的时代,日本佛教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天台宗虽已传入,但在教义阐释、戒律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整理和发展,以适应日本社会和信众的需求。圆仁在中国求法期间,深入学习了中国佛教各宗派的教义和戒律,接触到了丰富的佛教经典和实践方法,这些经历为他撰写《显扬大戒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圆仁认为戒律是佛教修行的基础,是通向解脱的必经之路。只有严格遵守戒律,才能保持身心的清净,积累功德,实现解脱。

  • 传述一心戒文

    传述一心戒文

    《作者:光定三卷。日本天台宗僧人光定撰,光定是日本天台宗传灯大法师位最澄的弟子,该书主要围绕天台宗的戒律思想展开,文中提及最澄大师承于一心之戒等内容,光定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对戒律的理解和传承,其内容涉及到天台宗的教义、戒条以及相关的历史传承等方面。此外,该书还长篇引用《七代记》,通过太子传、慧思传、鉴真传等资料,论述了太子南岳后身说,主张南岳慧思是灵山同听的亲授者,强调圣德太子为慧思禅师的转世,认为正是转世的太子,才相当于在日本流布释尊亲授的《法华经》的先驱。

  • 授菩萨戒仪

    授菩萨戒仪

    《作者:最澄1 卷,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撰写、圆珍注释。最澄曾于 804 年随日本遣唐使来华,从天台宗九祖湛然之弟子修禅寺道邃、佛陇寺行满受天台教义,并从天台山禅林寺翛然受牛头禅,从道邃受大乘菩萨戒。回国后,最澄根据湛然的《授菩萨戒仪》增添和改写了一部分内容,将其作为给比睿山僧众传授菩萨戒时的模板。圆珍是日本天台宗的重要学者,他的注释对理解最澄的原文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该注本从贞观十一年(869)开始,即用于传戒。

  • 山家学生式

    山家学生式

    《作者:最澄日本天台宗开山祖师最澄撰,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由天台法华宗年分学生式(六条式)、劝奖天台宗年分学生式(八条式)、天台法华宗年分度者回小向大式(四条式)等三部构成。当时日本全国只有奈良东大寺、下野的药师寺、筑紫的观世音寺三处戒坛,且遵循的是小乘的声闻具足戒。最澄通过《山家学生式》,希望在比叡山设立独立的大乘戒坛,让天台宗修行者能够直接受大乘菩萨戒,摆脱对旧有戒坛的依赖,实现天台宗在戒律和修行方式上的独立。

  • 显戒论

    显戒论

    《作者:最澄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撰,3卷,开云显月篇:为卷上的第一篇,主要通过列举各种事例和经典依据,来阐明大乘戒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的论述奠定基础。 开显三寺所有国篇:继续在卷上,主要论述了日本国内不同寺院与大乘戒、小乘戒的关系,以及大乘寺和兼行寺的相关情况,通过对建寺本愿、鸣钟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大乘戒在日本寺院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显文殊上座篇:位于卷中,主要探讨了文殊菩萨作为上座的意义,通过对比小乘上座和大乘上座像,以及引用大唐文殊为上座的新制等内容,强调大乘戒的殊胜性。 开显大乘大僧戒篇:也在卷中,详细阐述了大乘大僧戒的相关内容,包括佛戒与

  • 天台圆宗四教五时西谷名目

    天台圆宗四教五时西谷名目

    《作者:佚名2卷,万治元年(顺治 15 年)和刻本,四教:指藏、通、别、圆四教。藏教即小乘教,为三乘人说阿含经,明但空之理,由析空观入无余涅槃;通教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通的大乘初门教,依如幻即空之理,观体空观;别教不共二乘,独为菩萨说,次第观空、假、中三谛悟中道之理,因中道别于空、假,故称但中之理;圆教不论迷悟,本质上无区别,观空、假、中三谛之理在一谛中互具其他二谛,中道之理称为不但中之理。 五时:指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鹿苑时但说三藏教;方等时对说四教;般若时带通别二教正说圆教;法华涅槃时中法华为纯圆教,涅槃经追

  • 宗要柏原案立

    宗要柏原案立

    《作者:佚名日本天台宗贞舜编撰,全书共 6 卷,每卷都围绕着天台宗的核心教义和重要论题展开论述。对天台宗的基本教义进行了深入阐释,包括 “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等核心概念,帮助读者理解天台宗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境界。 书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天台宗与其他佛教宗派之间的教理辩论内容,如与真言宗、禅宗等在修行方法、教义理解上的不同观点和争论,展现了日本佛教各宗派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历史场景。 详细介绍了天台宗的修行方法和实践路径,如止观法门、念佛三昧等,为修行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更

猜你喜欢的书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是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创作的一部作品,是一部顽皮的、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也是科塔萨尔最受喜爱的一部短篇集。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南手册”以说明手册的形式解剖了一些司空见惯的人类日常行为,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形上的视角。第二部分“奇特职业”记录了“我”那特立独行的一家人的偏执而古怪的行径,不无卡夫卡色彩。“塑性材料”是全书最散漫多变的一部分,充满了奇想与荒谬元素。最后一部分“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富于喜剧色彩,构思了一个由作者随性拈来的模糊法则界定的三类人构成的社会,其中,克罗诺皮奥显然是诗人或艺术家群体的别称,用富恩特斯的话说,他们是自大、僵化和浮名的敌人。

久堂先生集

久堂先生集

诗文集,二十四卷。朝鲜朴长远撰,由其子朴镔,朴铣编纂,出版于 1730 年。

秋水长天

秋水长天

冯玉奇著。1946年6月上海春明书店出版。1946年9月再版。一册。讲述了南京城外十余里的一个小乡村,有一位善良的姑娘名叫李雪华,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救了男主人公文世熊。文世熊便爱上了美丽善良的李雪华。但司令的小妾通过一次聚会也爱上了文世熊,便设计种种迫害李雪华。

蒲江词

蒲江词

一名《蒲江词稿》、《蒲江居士词》。词别集。南宋卢祖皋撰。一卷。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自号蒲江居士,永嘉(今属浙江)人。庆元进士。历官池州教授,吴江主簿。嘉定中为秘书省著作郎,以军器少监,直北门。权直学士院。工乐府。有《蒲江集》。传世版本,有汲古阁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南词本;知圣道斋藏明抄南词本;毛扆校本;《四库全书》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朱祖谋《彊村丛书》本《蒲江词稿》1卷,用南词本;《全宋词》收其词96首。

春秋集传纂例[四库本]

春秋集传纂例[四库本]

唐陆淳诠释、阐发啖助、赵匡《春秋》经说的著作。共10卷。作者尊崇啖助为师,赵匡为友。啖著《春秋统例》6卷,经作者及其子陆异整理,复经赵匡修改,定为40篇,勒为10卷。其第1至第8篇为全书总义,第9篇为鲁十二公并世绪,第36篇以下为经传文字脱谬及人名、国名、地名。全书主要内容包含于第10至第35篇内,该部分将啖助《春秋统例》及春秋学的主要观点作出详细阐发,如指《左传》非左丘明之作,《公羊》、《榖梁》亦非公羊高、榖梁赤之作; 认为《左传》与《春秋》比之《公羊》、《榖梁》与《春秋》,后一种关系显得更其紧密。诸如此类,皆不尚旧说,且多有新意,但偏颇也在所不免。故宋以后评价也不同。如晁公武、欧阳修皆持贬议,程颢、程颐却视其有塞异端、开正途之功。纪昀等综诸家评论指出:该书 “舍传求经,实导宋人先路。生臆断之弊,其过不可掩,破附会之失,其功亦不可没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其版本主要有五玲珑阁丛书、古经解汇函、四库全书等。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一卷(原六卷,现存卷三)。 唐法宝撰。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