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数理精蕴》介绍   

    数学著作,共五十三卷,其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附录数学表八卷,是康熙皇帝根据数学工作者要求而核准编撰的书,其原名为《御制数理精蕴》,一般称为《数理精蕴》。康熙皇帝,原名为爱新觉罗·玄烨,清代第二位皇帝,在位六十一年。自幼喜爱自然科学,万其喜爱天文和数学。康熙帝根据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的建议,开“蒙养斋”,修《数理精蕴》等书,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始编撰,至六十一年(1722年)告成,雍正元年(1723年)刻竣。历时十

  • 《历象考成后编》介绍   

    《历象考成后编》是中国清代天文学著作。乾隆二年(1737)由协办吏部尚书顾琮奏请编纂。同年又命和硕庄亲王允禄总理。乾隆七年(1742)完稿。完稿后清政府命令与《历象考成》合成一帙,故新编部分称《历象考成后编》。有武英殿刊本和《四库全书》本。各地翻刻版本也较多。《历象考成》的理论是落后的。它所采用的第谷宇宙体系在编书时就早已过时。到乾隆年间,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已采用牛顿力学在西方获得理论证明。《历象考成》的历表根据旧的理论体系、计算方法和基本数据推得,加上年代太久,误差越来越明显。于是,当时的钦天监监正明安

  • 《历象考成》作品介绍   

    《历象考成》是中国清代天文学著作。是康熙帝御定之著作。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提出修辑律吕、算法等书,命其第3子允祉、15子允褐、16子允禄充任承旨纂修,在大内蒙养斋设立算学馆,以天文数学家何国宗、梅谷成任汇编,另有天文学、数学工作者和其他学者多人参加工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即编纂本书,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完稿。雍正二年(1724)武英殿初刊本以之作为康熙御定《律历渊源》一书中的第一部。乾隆时又录入《四库全书》。本书旧属御定,曾发往全国各省,准许任意翻刻,故版本众多。但以殿本和《四库》本为最佳。本

  • 《益古演段》作品介绍   

    数学著作。全书厘为三卷,共计六十四问。元李治撰。成书于大元己未年(1259年)。(李治事迹参见“《测圆海镜》”条)李冶定居于封龙山时,曾阅读过一部《益古集》,而《益古集》也是一部数学著作,可惜此书早已散失。李冶可能在《益古集》的基础上,写成《益古演段》一书。正如他在序中说:“近世有某者,以方圆移补成编,号《益古集》,真可与刘(徽)、李(淳风)相颉颃。余犹恨其閟匿而不尽发,遂再为移补条段,细翻图式,使粗知十百者,便得入室啖其文,顾不快哉。客有订愚曰: lsquo

  • 《新仪象法要》作品介绍   

    曾名《绍圣仪象法要》、《仪象法纂》等。关于天文仪器的专著。二卷。宋苏颂撰。约成书于宋绍圣初。苏颂,字子容。生于宋天禧四年(1020年),卒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福建泉州南安人,宋庆历二年中进士,此后终生为官。先后担任过地方官与“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熙宁二年在中央政府任“知制诰”、司农寺长官等职,晚年由吏部尚书而翰林承旨,后任尚书左丞,升宰相。元祐占元年奉诏检验当时太史局、天文院所用新旧浑仪。元祐七年制成水运仪象台,

  • 《晓庵新法》作品介绍   

    天文历法专著。六卷。清王锡阐撰。因作者号晓庵,书名取作者关于天文历法的新见解之意。写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作者王锡阐,字寅旭,号晓庵。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江苏吴江人。将成年之际遇明朝覆亡,于是淡泊功名专心学术研究。喜好天文,常竟夜仰观天象。通过自学他不仅精通中国古代天文学,而且还善于从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中汲取精华,被誉为学贯中西。《晓庵新法》就是吸收西学长处后写出的独到见解。他还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写出另一部专著《五星行度解》,推导出一组计算五大行星位

  • 《同文算指》作品介绍   

    数学书籍。明李之藻与利玛窦合作编译。《前编》二卷,《通编》八卷,《别编》一卷。完成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李之藻,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凉庵,仁和(今杭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员外郎。与利玛窦友善,共同译书多种,《同文算指》乃其编译书籍之一。经日人小仓金之助考证,《同文算指》之底本乃克拉维斯(C.Clavius)之《实用算术概论(EpitomeAr ithmeticae Praticae)》。又参考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一书,编译而成;其《同文算指前编》共两卷,主要论述整

  • 《春秋配》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初。现仅存清写刻本,原吴晓铃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写刻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清写刻本。明天启年间,南阳府书生李春发才貌双全,孤身独处,无意功名,与同学张言行是至交好友。张言行容貌魁伟,勇力过人,却是满腹文章,该中进士,不料场后磨勘,查出一字差错,竟革去前程,因此愤愤不平,而后到集侠山入伙。张言行落草之前,安排妹妹秋联到姑母家,做侯氏义女,留下生活费五十两

  • 《续红楼梦》作品介绍   

    三十回。作者秦子忱,名都阃,号雪坞,陇西人。嘉庆四年初刊 本。另还有光绪八年抱翁轩本、经训堂本,光绪十四年善友堂本,民 国十年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等。《续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基本承接前书各线而设。小说叙写林黛玉断气后, 魂归太虚幻境,与先已去世的金钏、晴雯、元春、尤氏姐妹、秦可卿等会面。接 着迎春、鸳鸯、凤姐、妙玉、香菱等也相继到来。其间虽为仙界,生活与人间 无大异。元春仍被尊为娘娘,其他姑娘丫环身份依旧。黛玉听警幻仙姑告知前 世因果,顿悟天机。其他诸钗经过谈心、忏悔,也尽释遗恨旧憾。唯王熙凤罪 愆深重,自感

  • 《补红楼梦》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十八回。题“嫏嬛山樵撰”。作者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本衙藏版本,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资料丛书 · 续书”、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小说选刊”排印本衙藏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版本。

  • 《红楼复梦》作品介绍   

    一百回。题 “红香阁小和山樵南阳氏编辑,款月楼武陵女史月文 氏校订。”校订者和作者各有序,从序之署名可推知,作者陈姓,字少 海、南阳,号小和山樵、红楼复梦人等。广东省肇庆府阳春县人。校 订者为其妹陈诗雯。成书于嘉庆初年。版本有嘉庆十年的金谷园刊本、 本衙藏版本、嫏嬛斋本、平湖宝芸堂本;光绪二年上海申报馆仿聚珍版 本; 民国年间上海荣华书局石印本等。书接《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续起。此时贾政谢世已两年。贾琏广行善事为 凤姐消除孽障后亦出家为僧。贾环、贾兰在外就师。府内所剩多为女眷: 王夫

  • 《红楼幻梦》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幻梦奇缘》。二十四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作者为“花月痴人”,其姓名及生平均不详。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疏景斋刊本,藏首都图书馆、芜湖市图书馆。1988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红楼续书选”排印本,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疏景斋刊本,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资料丛书·续书rdq

  • 《红楼梦补》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十八回。作者为归锄子,生平不详,书中第一回有“是年馆塞北”语,知其曾于塞北戎幕。成书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藤花榭初刊本;清道光十三年(1833)藤花榭重刊本,藏辽宁省图书馆;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藤花榭重刊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二年(1876)上海申报馆仿聚珍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镕经阁石印本;1914年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1923年上海启新书局石印本;1936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198

  • 《红楼梦影》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二十四回。题“云槎外史新编”,又题“西湖散人撰”。或谓作者即顾太清,名春,字子春,号太清。成书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年(1877)北京聚珍堂活字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资料丛书 ·续书”排印北京聚珍堂活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北京聚珍堂活字本。贾政扶母柩回南,归程中闻宝玉走失,

  • 《梅兰佳话》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四十段。题“阿阁主人著”。阿阁主人即曹梧冈,生平不详,卒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成书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前。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成堂刊本,藏首都图书馆。198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至成堂刊本,1993年华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说大观》排印至成堂刊本,1994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馆藏足本明清小说系列rdq

  • 《雪月梅》作品介绍   

    一名 《孝义雪月梅传》,又名 《第一奇书》,《儿女浓情传》。十卷 五十回,清乾隆年间陈朗著。陈朗,字苍明,号晓山,别号镜湖逸叟, 自署左钩阳人。按其别号,镜湖有二,一在浙江绍兴;一是安徽芜湖, 陈朗籍贯当为二者之一。存乾隆四十年 (公元1775年)德华堂刊行, 道光聚锦堂重刊本,光绪辛丑琅环仙馆石印本等。书叙明代嘉靖年间,南京应天府秀才岑秀,为了躲避仇家迫害,随同老母投奔山东沂水母舅何式玉,不幸何已病故,表妹小梅被卖,只得寓寄母舅好友蒋士奇家三年。在此期间,结交了寻求父亲灵柩的江西刘电,而且与遭拐骗后死而

  • 《听月楼》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听月楼全传》、《第一情书听月楼》、《第一情书》、《第十九种奇情传》。二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忠恕堂刊本,藏浙江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积秀堂刊本;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同文堂刊本,藏郑州大学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忠恕堂刊本,1993年华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说大观》、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

  • 《英云梦传》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英云梦三生姻缘》、《三生姻缘》、《英云三生梦传》。八卷十六回。题“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扫花头陀剩斋氏评,嵩山樵子梅村氏较”。作者真实姓名无考。成书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聚锦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嘉庆十年(1805)书业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经元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十四年(1888)扫叶山房仁记重刻本,藏天津图书馆。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古代中篇小说》排印书业堂刊本,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ldqu

  • 《数书九章》作品介绍   

    原名为《数术大略》。共九卷。元代人称之为《数学九章》,又有人改九卷为十八卷,并于明代初期收入《永乐大典》。明代,王应遴从《永乐大典》抄录时,便定名为《数书九章》。清代,编《四库全书》时,沿用元代之书名《数学九章》,卷数仍用九卷。但是,赵琦美、宋景昌都用《数书九章》。而现今比较流行的名称,则是《数书九章》。《数书九章》是一部数学名著,此书也采取问题集的形式,全书十八卷,共列有八十一问。这八十一问厘为九类,每类九问,这九类分别是:“大衍类”、“天时类”、ldq

  • 宋代数学家秦九韶的主要成就   

    中国数学家。字道古,四川安岳人,生活在南宋末年。父亲秦季槱(you),当过潼川(四川三台)郡守(1226)。秦九韶在自己所著的书中自题鲁郡秦九韶,鲁郡是山东滋阳、曲阜一带,大概是他的祖先居住的地方。秦九韶早年曾从隐君子学数学。18岁“在乡里为义兵首”。以后离开四川,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到梅州(广东梅县)不久就死在那里。秦九韶学识渊博,在数学上有突出的成就。1244年,母亲故去,秦九韶在湖州守孝期间,潜心写作。1247年9月,完成《数学大略》或《数书九章》

  • 《绣球缘》作品介绍   

    又名《烈女惊魂传》、《巧冤家》。不题撰人。四卷二十九回,咸丰 元年 (1851) 广东桂富堂新刻小本。书叙明代万历年间,神宗皇帝的妹夫镇国公胡豹回故乡襄阳为母祝寿。其外甥唐玉龙来拜寿时,因伤人命逃往大雁山落草为寇。胡豹素怀贰志,嘱云龙 招兵买马,预谋反叛。其三子胡云福依仗权势横行不法,强抢民女朱秀霞,杀 死朱母,秀霞被逼撞石而死。知县雷象星巴结权贵,将证人张玉诬为凶手,当 堂夹毙,又将朱父百容打入牢狱。知府何象峰虽欲为朱家伸张正义,却被李巡 抚阻拦,遂嘱秀霞之弟朱能赴京部控。朱能与绸缎商黄世荣之女素娟原有

  • 《笏山记》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九卷六十九回。题“东莞冷道人守白氏宝安吾庐居士戏编”。作者蔡召华,字守白,号吾庐居士、冷道人,广东东莞鸣珂巷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钞本,藏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1988年中国书店影印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钞本,1993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排印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笏山在云南蒙化之西,山水环注

  • 《归莲梦》作品介绍   

    《归莲梦》题苏庵主人撰,十二回。有得月楼刻本,泉州尚志堂刻 本,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铅印本。白氏遗女,自小父母双亡,到泰山涌莲庵作了真如法师的徒弟,取名白莲 岸。十八岁时,想要出山去作一番事业,遂别师下山。路上遇见积年得道的白 猿仙,授她一卷天书《白猿经》,学得了天文地理,战阵用兵等神通法术。恰逢 山东一路,荒旱异常,百姓流离困苦,多染疟疾。白莲岸得到了槐荫堂强盗们 留下的资财,用以赈济灾民。又用真如法师给的灵药,为百姓治病。名声大振, 百姓拥戴,俱称女大师。于是设下规矩,收拾人心,创立白莲教。四方归

  • 《测圆海镜》作品介绍   

    数学著作。十二卷。原名为《测圆海镜细草》,后世一般称为《测圆海镜》。金、元间李冶撰。成书于戊申年(1248年)。李冶,原名治,字仁卿,号敬斋,金代真定府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生于其父任职之大兴城(今北京大兴县),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年八十八岁,死后谥曰文正。李冶自幼天资聪慧,性格颖悟,喜爱读书,手不释卷,尤其酷爱数学和文学书籍。其机智程度为一般子弟所不及。稍长,即到元氏(今河北元氏县)求学,于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赴洛阳应试,中“词赋科进士

  • 《职官分纪》作品介绍   

    《职官分纪》类书。五十卷。宋孙逢吉撰。成书于元祐七年(1092年)。孙逢吉,字彦同。生卒年未详。杭州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博学多文,习于典故。元祐间人。咸平二年(999年),华阴杨大雅采录历代文籍有关职官之事者,撰为《职林》二十卷,下限为五代,不及当朝之事。前此有唐杜英师《职该》及马永锡《唐职林》等,专记唐代职官。宋代官制虽承唐制,而多有变更,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以定品阶、俸禄,称为寄禄官;职指殿阁学士、待制等,加于文学之士,以示尊宠;差遣为官职。又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参预政事

猜你喜欢的书

香莲品藻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注本,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此经吸收《道德经》思想,论述炼养形神之道,大旨「以得一为要妙,以飞升为余事」。告诫关令尹喜「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又称「神生形,形成神」;「形神合同,固能长久」。宋徽宗注文吸收韦处玄、徐道邈诸家之长,于趋妙达本,致虚柔之义,多所发挥。

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上华梵语言及其行事探逸集微判为十部碎金积玉一无所遗大要足以赞空王延慧命扶庶类正人伦一览之间儒佛毕备矣俍和尚之心何其广且大也息波道人见而善之充厥篇章更为诠次用投贝叶之林将补贯华之义余欢喜踊跃敬题其首。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