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丛》小说介绍
《闹花丛》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闹花丛快史》。四卷十二回。题“姑苏痴情士笔”,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初。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姑苏痴情士序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清本衙藏板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抄本,藏英国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抄本,199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明清艳情小说”删节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姑苏痴情士序刊本。
明弘治间,南京应天府上元县宦家子弟庞国俊,字文英,才貌双全,十四岁时便以案首进学。因父亡守制在家,十七岁服满,乡试之期已过,梦梓潼帝君相告:“汝婚姻良缘,该在看榜之日。汝宜留心。”
至期往布政衙门看榜,见旁边楼上帘内有一美艳小姐,遂迷恋不已。乘问捱身进院,隐于花园,得丫环帮助,与小姐相会。小姐为刘状元之女,名玉蓉,年方十六,情窦初开,亦动心于文英之才貌。两人诗文唱和,互相激赏。文英求欢,玉蓉未允,而以玉鸳鸯相赠,并约其九月十五日其母去齐云寺进香时再来相会。文英如约赴会,以杜丽娘、崔莺莺故事打动玉蓉情怀,遂共赴阳台,一圆好梦,丫环秋香一旁也得沾惠雨露。
玉蓉另一婢春梅与安童在梅香阁私合,事发被卖文英无法入刘府,玉蓉思念文英,郁郁成疾。此时逢文英母六十寿诞,其表姐桂萼来祝寿。桂萼年十八,嫁王姓,婚后不久其夫即亡故。文英见桂萼貌美,忍不住不时挑逗,桂萼也有意,惟不得其便。桂萼归时约文英妹娇莲去其婆家玩,文英遂乔妆其妹前往,到王家与桂萼同宿。桂萼小姑琼娥与丫环发现二人奸情,两人亦贪文英俊俏风流,因得通。
琼娥出嫁,其夫陈次襄发现其非处女,追问奸夫,得知文英,便逼令其写书将文英邀来。原来次襄好男风,久已垂涎文英貌美。文英到陈府后,陈将其聘为西席,乘其醉狎之,文英则得与琼娥恣意,以至三人连床聚淫直待次襄因讼入狱,文英不得不回到家中。
此时刘玉蓉思念文英疾甚,文英知道后,扬言有医治女子疑难杂症之良方,托人吹嘘。遂假扮医生到刘府,夫人留其在府中替小姐治病,使两人得便欢会。其事为玉蓉之叔刘天表所知,捉奸讼于官。学宪却怜念男女二人皆为宦族,又爱文英之才,竟判二人成婚。文英入赘刘府,学中科试,得拔一等一名。刘天表考在六等,被除名,恼恨之极,纠集打手伏于府侧,欲毒打文英。文英求人将己接出,与社友同到清净寺庙中苦读,乡试中举,又入京会试。
清初姑苏痴情士序刊本《闹花丛》插图书影
文英考中进士,殿试第一,选翰林院编修,在京纳一妾美娘。三年后请假还乡葬父,与玉蓉团圆,又纳桂萼。在地方官面前为陈次襄说情,次襄出狱后万念皆灰,将其妻琼娥送与文英为妾,自己则出家修道。文英又纳秋香为妾,一妻四妾,风流快活。在乡一年,代人说分收礼得四万余金。假满后携眷回京,过黄河时遇到风浪,得地仙赤松子救护。赤松子言,文英与自己本仙班同列,劝其不可久恋人间富贵。
十余年后,文英由翰林累升至兵部尚书,生三子,皆聪颖。忽陈次襄持赤松子札来访。文英遂告病返乡,将家产析与三子,携众妻妾及老母、岳母乘船入大湖,后皆成仙,永享长生。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