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艳史》小说介绍
《桃花艳史》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合影楼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荷兰莱敦大学汉学研究院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合影楼刊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合影楼刊本。
唐朝年间,苏州人康建,字永太,家业中等,并无子息,祖居阊门外。素性好静,于僻乡建造一座草舍,左边设一大园子,内种奇花异草,更有桃树三百余株,甚为奇观。每值春二三月,花开烂漫,锦绣美丽。自从迁居来此后,十多年来,唯莳花植草,别无他求。
一日,游螃塘山,在山上见一株金桃金光夺目,香气异常。他上前折下一枝,不料那树身即刻花落枝残,成为枯木。心中好生后悔不已,幸手中一枝,仍新鲜如初,带回家中精心栽种。原来,这株金桃凝聚了千百余年日月之精华,已成仙体。金桃种下不久,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儿,就取名唤做金桃儿。金桃儿生得如花如玉,聪颖异常。十三岁就能咏诗作词,声名传遍姑苏。康建视若掌上明珠,欲选一个有名才子佳婿,才了心愿。他在桃园中建一座八角亭子,曲栏雕槛,供女儿不时游赏。每逢桃花开放,常约名人墨客在此饮酒作诗。苏州才子李辉枝,年方十五,生得眉横青山,目射秋水,貌赛潘安。且又聪明绝顶,饱学大才。因仰慕小姐才貌,在亭上作诗。借咏桃花而寓意于金桃儿,金桃儿读诗后,每日吟诵玩味,想见其人,便时常来桃园闲步亭畔。
康家对门有一恶少白守义,妻刘氏,妾胡氏,身边二个侍女,春梅、秋月。白守义势利好色,在家与妻妾婢女淫乐无度,犹感不足,还勾搭少年小官姜勾本、宋上门在家里鬼混。不想二人却和妻妾勾搭上了手,公开在家淫乱。白公子后悔不迭,却又无可奈何。
当地有一个大商人,春日来桃园中赏花,见了金桃儿小姐玉骨冰肌,花容月貌,心存爱慕,来求白守义从中撮合,并送一千两银子作酬金。白守义欲乘此机会除去两个小官,再嫁祸康建,以图金桃儿,就答应成全此事。白守义与宋上门合谋,诱杀姜勾本于桃花亭,然后又怂恿姜家出首告官。康建被屈打成招,押监于死囚大牢中。
且说李辉枝祖上李善人,昔年在螃塘山上,曾从茅坑中捞起一枚桃子,洗净种在山中。此桃成仙,被康建移种桃花园。因此桃花仙子与李生有前缘未尽。李生思慕金桃儿,常来园中游赏,被桃花仙子用仙法邀进仙宫,完了一段夙世仙缘。仙子言李生与金桃儿有姻缘之分。
康公遭了不白之冤,母女六神无主,只是啼哭。桃花仙子来到康家,告之自己来历,说道:“康公之冤,日后必然水落石出。三五日之内必有人来提金桃儿婚事。请夫人一定答应,不可迟疑。许了婚事,可救丈夫。”说罢,转眼间不见了踪影。三天后,白守义果然乘人之危,来为商人提亲。康夫人依仙子之言允了亲事。商人有钱有势,派人去按察署中打点营救康建。白守义打发宋上门上了商人的出洋船当差,以湮没活口。果然洋船遇狂风,船翻人亡。宋上门淹死,去了白守义的心病。商人受此惊吓,抑郁成病,服药无效,命在旦夕。他知康公蒙冤,事由己起,终于良心发现,遂写下详情报至按察司。按察司见信,拘捕白守义。审明案情,白守义判死罪。康建无罪释放回家。商人闻信,仰面大笑而亡。
李辉枝中了丁卯科举人,上京会试,又中第十名进士。李生深感仕途险恶,遂返回苏州,在家安居。终日与桃花仙子、金桃儿酌酒吟诗,恩爱如山。忽一日,见仙子两鬓苍白,朱颜顿改。李生惊疑不止。仙子说道:“人生难留青春少,花开能有几日红?我俩姻缘已满,吾欲归山复位。”次日,仙子房中突然起火,去救火却又无火,回首之际,仙子已驾云而去。金桃儿双生两个儿子,李生择了吉日把二子分嗣康、李二姓。夫妇修道,同进深山,从此不知踪迹下落。所留二子后来皆成名,康李两家永为至亲。
最新文章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创始人。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人。幼年丧父,母教极严,家境贫困。长大后,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是孔
彭子益
彭子益(1871年-1949年),名承祖,字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生于官宦人家,幼受庭训,年长后结交当地名士,博学多闻,尤其喜爱医术。他不拜师,选择直接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师从古圣先贤。凭借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