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清代小说《草木春秋演义》介绍   

    《草木春秋演义》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草木新本牡丹亭》。五卷三十二回。题“云间子集撰,乐山人纂修”,又题“江洪撰”。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

  • 清代沈起凤文言小说集《谐铎》介绍   

    《谐铎》清代文言短篇志怪类笔记小说集。正集十二卷一百二十二篇;续集一卷,残存不满十篇。题“吴门沈起凤桐威氏著”。沈起凤,字桐威,号渔、红心词客,别署花韵庵主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清乾隆六年(1741)。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藤花榭刊本;民国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石印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rdq

  • 清代小说《雷峰塔奇传》介绍   

    《雷峰塔奇传》清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一名《白蛇精记雷峰塔》、《雷峰野史》,又名《雷峰塔全传》、《义妖全传》、《白娘子出世》、《白蛇全传》。五卷十三回。题“玉花堂主人校订”,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一年(1806)写刻本;清全福堂写刻本;清经国堂藏板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水竹居士石印本;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嘉

  • 清代小说《后三国石珠演义》介绍   

    《后三国石珠演义》题 “梅溪遇安氏著”,三十回。耕书屋刊本,首澹园主人序,署“庚申孟夏”,庚申疑为乾隆五年 (1740)。《三国演义》的续书,除了题名为“续三国志”的《东西晋演义》之外(两晋为三国历史之自然延续,称《东西晋演义》为“续三国志”,固无不可,然终觉牵强),真正称得上是《三国演义》续书的有两部作品,一部是题“西蜀酉阳野史编次”的 《续编三国志后传》,凡十卷一百四十回,书成于明万

  • 清代小说《妆钿铲传》介绍   

    《妆钿铲传》清代白话长篇寓言小说。四卷二十四回。题“昆仑褦襶道人著,松月道士批点”,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现仅存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藏山东省图书馆。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枭鬼雄魂》排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稿本。充金山下三纲村,有一个弓长两。父亲叫弓伯子,诨名“夹榆头”,是个土财主。因

  • 清代王韬笔记小说集《淞隐漫录》介绍   

    《淞隐漫录》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又名《后聊斋志异》。十二卷。作者王韬(1828—1897),字仲弢,号天南遁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书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上海申报馆《点石斋画报》连载本;清光绪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积山书局石印本;1936年上海大达图书局铅印本。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史料丛书”排印本,198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排印本,1988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排

  • 清代小说《蕉叶帕》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刊本,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清啸月轩藏板本,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啸月轩藏板本。南宋高宗年间,有一秀士姓龙名骧字化之,生得颜如宋玉,学富五车。自幼父母双亡,由父僚胡招讨胡章抚养成人。胡章有一子一女,公子胡连,顽劣不堪;女儿弱妹,天姿俊雅,性质聪明,龙生爱慕已久。有一只白牝狐,修行三千余年,为求正果,需得真阳,见龙生有仙风道骨之质,遂来到胡家见机行事。

  • 清代小说《明月台》介绍   

    《明月台》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十二回。题“烟水散人著”。作者翁桂,字凝香,号烟水散人,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成书于清咸丰六年(1856)。现仅存清咸丰六年(1856)原稿本,藏天津图书馆。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枭鬼雄魂》、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原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原稿本。四川峨嵋山东面的丹山,是凤凰早晨振翅起舞、引吭高歌之处。这凤凰乃禽中之长

  • 清代小说《唐钟馗平鬼传》介绍   

    唐钟馗平鬼传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平鬼传》。八卷十六回。题“东山云中道人编”,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年(1785)凤城五云楼藏板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史料丛书”《古本平话小说集》、1990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荒诞奇书》排印凤城五云楼藏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凤城五云楼藏板本。大唐

  • 清代俞达小说《青楼梦》介绍   

    青楼梦,又名《绮红小史》,清俞达著。俞达(?——1884)一名宗骏,字吟香,自号慕真山人,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全书六十四回,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有1878年袖珍活字排印本为底本,1884年《申报》馆仿袖珍活字排印本。《青楼梦》是晚清狭邪小说中一部描写才子与妓女相怜相爱的情爱小说,它与晚清狭邪小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等在题材和内容上有许多类同与沟通之处。全书叙述的是吴中才子金挹香“游花国、拥美人、采芹香、掇巍科、任政事、报亲恩、全友谊、敦琴瑟、抚子女、睦

  • 清代文言小说集《夜雨秋灯录》介绍   

    《夜雨秋灯录》及其续录,是晚清流传较广的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宣鼎(1835—1880?),字瘦梅,安徽天长县人,生于殷实之家。自叙:“先慈诞鼎之前夕,梦一道者来叩首膝下,已而生鼎。口不茹荤者十九年,性好佛老。闻人有谈玄者,听之忘倦,而尤爱仆妪说果报鬼怪逸事”。(《夜雨秋灯录·自序》) 家庭的影响和早年的教育,为他后来创作《夜雨秋灯录》打下了基础。他自幼博览群书,工书善画,自称:“年十一习楷书,扁额屏幛,居然挥洒。十五解为文。”

  • 清代吴炽昌笔记小说《客窗闲话》介绍   

    《客窗闲话》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八卷,续集八卷,一百三十篇。题“盐官吴炽昌芗厈著”。作者吴炽昌,号芗厈居士,浙江盐官(今属海宁)人,约生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敬义堂藏板本;清光绪元年(1875)味经堂藏板本,藏辽宁省图书馆;清光绪“申报馆丛书”本;民国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1985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排

  • 清代小说《昭阳趣史》介绍   

    《昭阳趣史》此书题“艳艳生”编著,或署 “古杭艳艳生”编著。一作四卷十 二题,一作六卷,另有二卷三十四回本。有明刊本抄本。玩花离刊 本。西汉末年汉成帝宠爱赵飞燕、赵昭仪姐妹的艳事,自 《汉书》记载后,常 使小说家发生兴趣,如题为汉伶玄的《赵飞燕外传》,宋秦醇的《赵飞燕别传》, 均以此为题材而名噪一时。《昭阳趣史》也是其中的一种。由于该小说题名为 “趣史”,故书中在前人小说的基础上,又新添了许多情节,以此来突出“趣rdqu

  • 清代小说《跻云楼》介绍   

    《跻云楼》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十四回。题“烟霞主人编述”,又题“自得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本衙藏板本,藏天津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仓石文库。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天女地魅》、1996年齐鲁书社《明清稀见小说丛刊》排印本衙藏板本。唐开元年间,武陵县梅花村寒士柳行芳,佣书

  • 清代小说《后西游记》介绍   

    《后西游记》不题撰人。题“天花才子评点”,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四十五年之前)。今存“本衙藏”版本,首有无名氏序,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有图二十叶。春风文艺出版社据以标点排印出版。另有清光绪甲午 (1894) 东书室石印本。本书是百回本《西游记》的续书。书叙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成佛后,永离花果山。过了许多年月,花果山又产一石猴,开状酷似悟空。在通臂猿的启蒙下,小石猴道心开发,立志踵武悟空,自取姓名为孙履真,潜心修炼,寻师学艺,经过一番周折,最终彻悟,心

  • 清代小说《续西游记》介绍   

    《续西游记》又名《绣像批评续西游真铨》,简称《续西游真铨》。不题撰人。凡 一百回,首有真复居士序。国内现存该书渔古山房刊本,共有三次刻 本:同治七年本;二为同治十年本;三乃不署年月之本。据今人考证, 此书的成书年代约在明末。《续西游记》叙写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从灵山取经回国途 中发生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到达灵山取经之时,如来佛命悟空、猪八戒、沙 僧交出各自的兵器——金箍棒、钉钯、宝仗,归灵山神库收藏,永远不许使用。

  • 清代小说《海游记》介绍   

    六卷三十回。不题撰人。首有观书人序,书内称作书者自号信天 翁,游海下无雷国并记其事的是管城子,信天翁用中土名色字面编改 成书。存坊刊小本,现有辽沈书社校点本,收入 “中国神怪小说大 系” 中。《海游记》是愤世之书,作品以看似“荒唐”的描写,极力鞭挞了豪强势力 在贪官污吏的卵翼下,神道仙佛的伪装下,残害善良者的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 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受压迫者的强烈愤怒。全书内容分三部分: 一至七回写中土与著书之由。管城子出海贩笔,遇落 漈。水入海

  • 明代朱名世小说《牛郎织女传》介绍   

    《牛郎织女传》明代白话中篇神话小说。四卷五十七则。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书林仙源余成章梓”。朱名世生平不详。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现仅存明万历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日本文求堂。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万历刊本。牵牛星位于天河之西,以牧牛为事,故而人称“牛郎”,生得丰神俊伟。织女乃天帝(玉皇大帝)之女,又叫天孙,居于天河之东的五凤城,形貌美丽,善于织锦。织女织出云锦,命侍女梁玉清、卫承庄献给玉皇。玉皇看后大悦,赐

  • 清代小说《醒梦骈言》介绍   

    《醒梦骈言》蒲崖主人辑,守朴翁编。十二回。成书年代不详,当为清代作品。 存稼史轩刊大字本,卷首 “闲情老人”序,阿英另藏两种残本,序文 均佚。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一名《醒世奇言》。十二回。题“蒲崖主人偶辑”,别题“守朴翁编次”。据序知作者亦号“菊畦子”,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康熙末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稼史轩刊本,藏首都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

  • 近代小说《扫迷帚》介绍   

    《扫迷帚》壮者著。二十四回。原载1905年《绣像小说》第43至第52期,每回前有一幅绣像。1907年,商务印书馆出单行本。1960年5月中华书局版《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阿英编)收入。小说第一回《挈领提纲全书大旨,开宗明义箴世名言》,对全书主旨作了总的说明。它起句就说:“看官!须知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莫若迷信。”本来“黄种智慧不下白种”,但到今日却“相形见绌”了。这是“因数千年人心风俗习惯而成r

  • 明代余象斗小说《南游记》介绍   

    《南游记》又名 《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华光天王南游志传》、《南游 华光传》。余象斗撰。凡四卷十八回,成书于明末。有明昌远堂李铺梓 本,嘉庆十六年刊《四游记本》,道光十年《四游全传》本,道光十年 本为复明本,另尚有小蓬莱仙馆《四游合传》本等。书叙西方灵鹫山如来法堂前一盏油灯,因昼夜听经问法,被如来咒成人身, 名妙吉祥。由于破戒烧死独火鬼,被罚去投胎,为马耳山二公子三眼灵光,生 来具有如来所赐的五种神通,本领高强。杀死龙王报了父仇后,又擅入紫微大 帝灵虚后殿,盗走金枪,被大帝困死在九曲珠内。接着又在斗

  • 《八仙出处东游记》小说介绍   

    《八仙出处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或《东游记》。作者吴元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全书五十六回。此书有明刊单行本,通常所见则在与另外三种合刊的《四游记》中。

  • 明代小说《达摩出身传灯传》介绍   

    《达摩出身传灯传》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四卷六十四回。题“逸士朱开泰选修,书林清白堂杨丽泉梓行”,作者朱开泰待考。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现仅存明万历清白堂杨丽泉刊本,藏日本天理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白堂杨丽泉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清白堂杨丽泉刊本。达摩出生在南印度香至国,是国王的第三个儿子,原姓刹利帝,初名菩提多那

  • 清代李汝珍小说《镜花缘》介绍   

    《镜花缘》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李汝珍著。《镜花缘》版本甚多,文字大体相同,较少分歧。马廉旧藏本 (今归北京大学图书馆) 被认为是“原刊初印本”,刻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20卷100回,无图,首有梅修居士石华(即海州许乔林)序、武林洪棣元静荷序、孙吉昌讱斋等6家题词;有眉批和回末总评,均注各家姓名。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友鸾校注本即以该本为底本,旧序及批语都被删去。李汝珍 (约1763-约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他跟随做官的哥哥李汝璜,长期

  • 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介绍   

    一名《恶姻缘》。言情小说。一百回。题为“西周生辑著”,“燃藜子校定”。卷首有环碧主人序、凡例八则及东岭学道人题记。书中所记多顺治、康熙间事,写作年代当不晚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关于本书作者,有说西周生即蒲松龄,一据乾隆年间人鲍廷博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语。(《梦阑琐笔》引)。又因本书情节与《聊斋志异》中的《江城》、《邵女》等篇相似,且书中多山东方言土语,所述又多为山东淄川、章丘一带风俗习惯,所以即使不是蒲松龄所作,本书

猜你喜欢的书

香莲品藻

香莲品藻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足为容,譬之君子修身俟命,岂有怨尤?然读“采封采菲,无遗下体”之诗,能无三叹?因仿其意,纂香莲宜称、憎疾、荣宠、屈辱,亦得五十八条。别疏香闺韵事,及步莲三昧所未及者,凡二十余类,总汇一卷,签曰《品藻》,愿因风寄语金屋主人,倘阿娇步步生莲,幸加意护持,万勿敝屣视之,庶几享香莲清福于无既也。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北宋刘延世录孙升所谈而成书。凡三卷。有明覆宋刊本、 《百川学海》本、 《稗海》本、 《学津讨原》本、 《说库》本等。另《说郛》、 《历代小史》等本不全。孙升,字君孚,高邮人。元祐间任中书舍人,绍圣初受党籍牵累,贬谪汀州。由于他身历神宗至哲宗朝的政事,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时名臣,均有所了解,故所知朝野掌故甚多。当他谪居汀州时,刘延世时亦居汀,二人过从较频,孙升常谈论朝野故实,刘退而录成此书。书中有关北宋朝野轶事的记载,涉及面较广。从书中看,孙升为元祐之臣,对王安石有较多不满,如关于王安石子王雱死后在冥间受罚的记载,即以本书为最早,但对苏轼,二程等人,亦有所微词,可知其虽有偏执,尚能自成一家之言。对了解北宋的政事及诸名臣的事迹,颇可参考。书中也杂有一些梦征、方术、医药、冥游之类的内容,少数条文流于因果报应的说教。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御注)

老子西升经,又名《西升经》或《西升记》。其序文称:老子为关尹讲授《道德经》之后,又为关尹讲授道要,「列为三十九章,目曰《西升经》」。实际此经应出于魏晋,葛洪《神仙传》最早提及「西升」,北周道士韦节始为之注解。今《正统道藏》本三卷,为宋徽宗政和御注本,收入洞神部本文类。此经吸收《道德经》思想,论述炼养形神之道,大旨「以得一为要妙,以飞升为余事」。告诫关令尹喜「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又称「神生形,形成神」;「形神合同,固能长久」。宋徽宗注文吸收韦处玄、徐道邈诸家之长,于趋妙达本,致虚柔之义,多所发挥。

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光。他也听见妻在床首的一把矮竹椅上坐着叹息的声音。“爸爸!”V又听见小女儿呼他的声音。V忙翻转身,微睁开眼睛。他看见了攀附在床沿上的一双白嫩的小手了。他又看见了她的一对流动的黑水晶般的瞳子,最后看清楚了她的花蕾初开般的笑颜了。他的朦胧的意识也清楚了。V忙坐起,伸手去把站在床沿边的小女儿抱上床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这部般若心经,在我们中国佛经流通方面观之,可说是‘风行天下’的,并且持诵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确乎在‘金刚’,‘弥陀’之上。虽然言简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总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负有声望的经典;六百卷般若经的当中,其最简括切要,提纲契领者,当推现在所讲的这部心经了。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

十卷,清净挺辑。读书难读佛书尤难不博通不旁览遂呶呶于是非得失之间盖鲜有合也俍亭和尚于学无不窥著书满家已卓卓自命矣虽然犹有虑今所称禅学者皆闇于绿字赤文者也经生之家守其师说又不习禅典奈何于是取三古以来百世而上华梵语言及其行事探逸集微判为十部碎金积玉一无所遗大要足以赞空王延慧命扶庶类正人伦一览之间儒佛毕备矣俍和尚之心何其广且大也息波道人见而善之充厥篇章更为诠次用投贝叶之林将补贯华之义余欢喜踊跃敬题其首。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