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载万安方
作者:梶原性全
方书。62卷。日本梶原性全撰辑,成书于(日)延享二年(1745年)。作者据《伤寒论》、《千金方》、《太平圣惠方》、《本事方》、《是斋百一选方》、《幼幼新书》等200余部方书,分类汇集汉魏唐宋历代经验医方及自试效方数千首。全书共分中风、伤寒、中暑、诸疟、霍乱、心痛、膈气、虚劳、痰饮、水肿等36门。每门又详分子目,如中风析为五脏中风、通药诸方、中风发热、热毒风、急风、卒中风、风癔、口噤、风等50余类。全书计分600余类,按类集方。每门先述病源,每类皆有论说,次以诸方证治。录方宏富,选择精审,剖理详析,颇切实用。现存日本天保三年(1832年)抄本(缺卷8下及卷18)。1987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以影印。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卷一 中风门(一)
- 卷二 中风门(二)
- 卷三 中风门(三)
- 卷四 首风、诸痹
- 卷五 恶癞诸风门
- 卷六 伤寒上
- 卷七 伤寒中
- 卷八 伤寒下
- 卷九 中暑
- 卷十 诸疟门
- 卷十一 霍乱
- 卷十二 心痛门
- 卷十三 气诸病
- 卷十四 虚劳门上
- 卷十五 虚劳门下
- 卷十六 痰饮门
- 卷十七 水肿门
- 卷十八(佚亡)
- 卷十九 泄泻门
- 卷二十 滞下门
- 卷二十一(一) 大小便门
- 卷二十一(二) 膀胱门
- 卷二十二 痈疽
- 卷二十三 诸疮
- 卷二十四 金疮门
- 卷二十五 脚气门
- 卷二十六 阴疝膀胱阴㿗
- 卷二十七 诸痔门
- 卷二十八 眼目门
- 卷二十九 耳鼻门
- 卷三十 舌口齿门
- 卷三十二 妇人(二)
- 卷三十三 妇人(三)
- 卷三十四 妇人(四)
- 卷三十五 妇人(五)
- 卷三十六 妇人(六)
- 卷三十七 妇人(七)
- 卷三十八 妇人(八)
- 卷三十九 小儿(一)
- 卷四十 小儿(二)
- 卷四十一 小儿(三)
- 卷四十二 小儿(四)
- 卷四十三 小儿(五)
- 卷四十四 小儿(六)
- 卷四十五 小儿(七)
- 卷四十六 小儿(八)
- 卷四十七 小儿(九)
- 卷四十八 小儿(十)
- 卷四十九 小儿(十一)
- 卷五十 五运六气
- 卷五十一 一切诸痛门
- 卷五十二 泻药门类
- 卷五十三 诸血门
- 卷五十四 五脏六腑形并十二经脉图
- 卷五十五 医师大义
- 卷五十六 诸丹石炼药法
- 卷五十七 诸灸穴
- 卷五十八 历
- 卷五十九 药名类聚上
- 卷六十 药名类聚下
- 卷六十一 照味镜
- 卷六十二 照味镜
梶原性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训儿俗说译注
袁了凡著。了凡所作《训儿俗说》共有八篇,分别为:“立志第一”、“敦伦第二”、“事师第三”、“处众第四”、“修业第五”、“崇礼第六”、“报本第七”、“治家第八”。在书中,了凡以一位父亲的训示其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既严肃而又亲切,既庄重而又和蔼,时人沈大奎称赞说“自古家庭之训,见于记籍者,未有若是之详且晰也”,“将为天下后世教家之模范”。为完整体现袁了凡的学问脉络,附录《了凡四训》;又同时附录了袁了凡及其兄弟记录的其父母言行的《庭帏杂录》。《庭帏杂录》不仅体现了袁氏家学之渊源,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家训著作。
马一浮之书札
《马一浮全集》收编《书札》共三卷,分“致亲戚师友”(上、下)与“致学生晚辈”两部分,呈现马一浮儒学思想乃至生命的丰富性。事实上,研读论学书信,不仅是为了理解马一浮,而且也诚如马一浮在一封信中所讲,“晦翁与友朋论学书最多,其言为学功夫、次第、品节、条目,最深切详尽”,实乃进学之门径。当然,马一浮的“论学”,并非今人熟知的一味骛外的知识、理论,抑或思想,而是切于自身的儒家义理之学。从本书信集中,可以看到马先生与同辈学人的切磋与对晚辈后学的指导,通过编者的解读与爬疏,可以使读者更为贴切的看到作为新儒家尤其理学家的马一浮的思想与治学方法。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三卷,唐道宣撰,宋元照序,宋允堪钞并序,日本慧光合,排科会本,道谏刊版回向,内题无法字。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
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
一卷,华严宗之法藏,对唐则天武后,借庭前金师子为喻,以十门显华严之教观者。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凡五卷。隋代智顗说,灌顶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初以五重玄义叙述经之大意,次为入文解释。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载,智顗在陈末时宣讲仁王般若经二次。本书之注释方式与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义、四释等解释经,唯释义缺乏生动,或为后人假托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