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中风门(三)

中风走注疼痛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走注风疼痛之病,其痛无定处是也。气血流通,筋脉和同,则骨肉滑利。一有不调,风邪乘虚,与血气偕行,使营卫凝涩,随所注处,悉为疼痛,故云走注风也。  WgJ中华典藏网

干地黄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走注疼痛。  WgJ中华典藏网

生干地黄 香白芷 当归 没药 乌头(炮) 防风 南木香 赤小豆(拣)  WgJ中华典藏网

上等分,各三两,细末,以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若廿丸,以冷酒,空心食前,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没药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邪走注,百节疼痛,昼夜不可忍。  WgJ中华典藏网

没药(研,二分) 虎胫骨(涂酒炙,三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炼蜜若面糊为丸。每服三五十丸,以温酒服,不拘时,日二三夜一服,或散服之。  WgJ中华典藏网

白虎风WgJ中华典藏网

或名虎啮风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白虎风之状,或在骨节,或在四肢,其肉色不变,昼静而夜发,发则痛彻骨髓,或妄言,妄有所见者是也。盖由风寒暑湿之毒,乘虚而感,播在经脉,留于血气,蓄聚不散,遇阳气虚弱,阴气隆盛,则痛如虎啮,故以虎名焉。  WgJ中华典藏网

羌活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白虎风,痛甚如啮。  WgJ中华典藏网

羌活(一两二分) 防风(二两) 秦艽 川芎 当归(三两) 牛膝(酒浸炒,二两) 附子(炮,一两二分) 大腹子(连皮,六个) 桃仁(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剉散。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二三,夜一二服。  WgJ中华典藏网

附子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白虎风,止痛疼。  WgJ中华典藏网

附子(炮) 虎胫骨(涂酒炙,各二两) 桂(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匕,温酒入盐调服,空心、午时各一服,夜一二服。  WgJ中华典藏网

牛膝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同前。  WgJ中华典藏网

牛膝(酒浸) 当归(各一两) 虎骨(酒炙黄,二两) 赤芍药(一两) 芒硝(二分) 桃仁(炒,二两) 川芎(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每服空心,温酒服二三钱,日二夜一。  WgJ中华典藏网

抵圣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白虎风,骨髓疼痛,至夜转甚。  WgJ中华典藏网

虎胫骨(不计多少,打破,酒浸,渐炙令黄脆为度)  WgJ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或一钱,入加薄荷末一钱匕,人参末半钱匕,以酒一盏,煎乳香半钱,若一钱服之,日夜各一二服。  WgJ中华典藏网

七神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白虎风,昼静夜发,痛彻骨髓,狂言妄见。  WgJ中华典藏网

防风 羌活 桂 地骨皮 川芎 细辛 虎骨(酒炙,各二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一二钱,或三钱匕,温酒调下。  WgJ中华典藏网

风腰脚疼痛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腰者,肾之府也,肾主腰脚,其气不足,风湿冷气,乘虚内攻,与正气交争,经脉蕴滞,不能荣养于腰脚,故屈伸步履皆疼痛也。  WgJ中华典藏网

狗脊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腰脚疼痛。  WgJ中华典藏网

狗脊(去毛) 防风 萆薢 乌头(炮,各二两) 蓬莪术(煨,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水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五十、七八十丸,空心温酒下。  WgJ中华典藏网

三神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腰脚痛,不得履地,及拗折伤肿,瘀血攻痛。  WgJ中华典藏网

黑豆(四两,连皮炒) 当归 熟地黄(二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剉。每服二三钱匕,温酒服,食前,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牛膝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冷痹,下焦风冷,脚膝疼痛,????痹无力。  WgJ中华典藏网

牛膝(酒炙) 山茱萸(各二两) 桂(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二三钱匕,温服,空心食前。  WgJ中华典藏网

腲腿风WgJ中华典藏网

腲,乌每反,肥贝也,鱼败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腲腿风之状,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也。盖风邪侵于分肉,流于血脉,营卫稽留,涩而不行,致身体骨节,肌肉腰脚,痹滞无力,不能用也。  WgJ中华典藏网

独活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腲腿风,四肢不收,身面浮肿,筋骨怠惰,皮肤不仁。  WgJ中华典藏网

独活 防风 赤茯苓 防己 赤芍药 桂(各二两) 川芎 当归 白术各(一两二分) 人参 秦艽 麻黄 细辛(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三个(打破),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二三服,夜一服。  WgJ中华典藏网

风不仁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不仁之状,皮肤搔之如隔衣是也。由营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内经》曰:皮肤不荣,故为不仁,此之谓也。  WgJ中华典藏网

乌头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不仁,膝胫????痹,兼治皮肉身体诸风。  WgJ中华典藏网

乌头(炮,半两) 附子(炮,一两半) 麻黄(去根节末,二两)防风(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或二十丸,若三十丸,温酒空心、午时、夜卧各一服。若不用防风,只三味,生用为末,面糊为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五丸、七丸、十、二十丸,酒服,服已即不可热食。  WgJ中华典藏网

摩风膏        WgJ中华典藏网

治皮肤????痹,不知痛痒,去风毒。  WgJ中华典藏网

龙骨(二两) 虎骨(三两,酒炙)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各一两) 苦酒(二盏许,酢也) 皂荚(去黑皮,炙末,八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除酢外,细末,又别皂荚十挺,以酒五盏,按取汁,去滓入铛中,煎半分,即皂荚末熬,次入前四味,候如稀饧,入瓷合。患不仁者,旋取摩身体。  WgJ中华典藏网

秦艽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营气虚为不仁,皮肤搔之如隔衣状。  WgJ中华典藏网

秦艽 连翘 升麻 芍药 防风 羚羊角 木香 枳壳 薏苡仁(各半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剉,分为六服。每服以水二两,入姜五片,取一盏,去滓,缓缓温服。  WgJ中华典藏网

风瘙痒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瘙痒者,表虚卫气不足,风邪乘之,血脉留滞,中外鼓作,变而生热,热则瘙痒,久不差,淫邪散溢,搔之则成疮。  WgJ中华典藏网

威灵仙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脾肺风毒攻,皮肤瘙痒或生疮癣。  WgJ中华典藏网

威灵仙(和汉共用,无则代用甘草、栀子) 防风 羌活 甘草(各一两) 紫参(半两,无代用苦参) 荆芥穗(一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为散。每服二三钱匕,沸汤入蜜少许调服,不拘时。  WgJ中华典藏网

枳壳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皮肤瘙痒麻痹。  WgJ中华典藏网

枳壳(二两) 苦参 蒺藜子(炒,去角) 蔓荆子(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匕,温酒服,日二三服,不计时。  WgJ中华典藏网

荆芥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瘙痒,搔之成疮。  WgJ中华典藏网

荆芥穗 麻黄 羌活 独活(各五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匕,腊茶或温酒服,食后临卧。  WgJ中华典藏网

苦参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肺风,皮肤瘙痒,或生瘾疹疥癣。  WgJ中华典藏网

苦参(一斤) 皂荚(去皮并子,打碎二斤,以水十五盏浸,揉取浓汁,去滓熬成膏)  WgJ中华典藏网

上苦参为细末,以皂荚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五十丸,以荆芥、薄荷酒服之(以酒煎荆芥、薄荷用之)。  WgJ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皮肤瘙痒,瘾胗,生疮如水疥,或如粟粒。  WgJ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二两) 枳壳(三两) 白术 人参(各一两二分) 独活苦参(各一两一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以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食后,米饮服,三十五十丸,日二服。又可服《和剂局方》胡麻何首乌散、苦参圆。  WgJ中华典藏网

风㾦㿔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㾦㿔者,由腠理不密,阳气外泄,发而为汗,汗出未已,为风邪所博,风热相并,不得流行,故结为㾦㿔状,如麻豆,甚者渐长,搔之成疮。  WgJ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肺脏风热,皮肤结成瘾胗,㾦㿔,搔之痒痛成疮。  WgJ中华典藏网

天门冬(二两) 枳壳 白术 人参(各一两半) 苦参 独活(各一两一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三十丸,若五十七十丸,温酒或米饮服,日二三夜一服,以酒糊丸亦得。  WgJ中华典藏网

风瘙瘾胗WgJ中华典藏网

瘾,隐也,皮下隐搔发出攻,云隐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瘙瘾胗,其状有二,皆缘肌中有热,若凉湿之气折之,热结不散,则成赤胗。若因风邪所折,风热相搏,则成白胗。赤胗得热则剧,得冷则灭,盖热气郁结于内,故恶热宜冷。白胗得阴而则甚,得晴暄则消,盖热气散释于外,故恶冷宜热,冷热之证虽异,其为瘾疹则一。盖身体风瘙而痒,瘙之隐隐而起是也。  WgJ中华典藏网

蔓荆实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瘙瘾胗,手足麻木。  WgJ中华典藏网

蔓荆子 何首乌(各二两) 羌活 威灵仙(无则用甘草、栀子) 荆芥穗 防风(各一两) 苦参(一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三四钱匕,温酒服,日三夜一,不拘时。  WgJ中华典藏网

紫威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瘙瘾胗。  WgJ中华典藏网

紫威(瓦上炒,凌霄花是也) 附子(炮,半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匕,温酒入蜜少许调服,日二服。  WgJ中华典藏网

蒺藜子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瘙皮肤瘾胗痒痛,或有细疮。  WgJ中华典藏网

蒺藜子(炒,去角,二两) 枳壳(面炒,去瓤) 荆芥穗 羌活 防风(各一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四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二三钱匕,温酒或腊茶调下,不拘时。  WgJ中华典藏网

蒴藋汤淋洗方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瘾疹。  WgJ中华典藏网

蒴藋(十两,根茎叶俱用)  WgJ中华典藏网

上以水三升,煎五七沸,冷暖得所,洗患处,日一度,以差为度。  WgJ中华典藏网

芒硝汤洗方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瘾胗。  WgJ中华典藏网

芒硝(研)  WgJ中华典藏网

上以热汤和,拭贴疮胗上。  WgJ中华典藏网

矾石涂方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白瘾胗,积年不愈,每发遍身肿,久恐入腹伤人。  WgJ中华典藏网

矾石(生束,三两) 酒(三盏)  WgJ中华典藏网

上先煎酒,令沸,次入矾石末,同煮如稀糊,涂之,频用之。  WgJ中华典藏网

枳实熨方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白胗。  WgJ中华典藏网

枳实(生用,八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捣碎,以醋浸令浥浥,炒热,用帛包裹,熨胗上,冷即易,作两包子,相更熨,尤佳。  WgJ中华典藏网

《和剂局方》乌荆圆、何首乌散尤妙。  WgJ中华典藏网

蛊风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蛊风之状,在皮肤间一身尽痛,若划刺,如中蛊毒,故名蛊风。皆由体虚受风侵伤正气也。  WgJ中华典藏网

何首乌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蛊风。  WgJ中华典藏网

何首乌 威灵仙(各一两) 苦参(半两) 麒麟竭(一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并生捣罗为散,入乳钵,研三五百遍。每服一钱匕,用荆芥汤服,每日三服,酒服尤妙,二三钱亦得。  WgJ中华典藏网

刺风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刺风者,以气血为风寒所侵,不得宣利,则蕴滞而生热,寒热相搏于皮肤之间,淫跃不能发泄,故遍身如针刺也。其痛甚若刀划者,谓之蛊风,与刺风相似,不可不辨也。  WgJ中华典藏网

何首乌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体虚受风,侵伤气血,遍身刺痛,或因寒邪未解,食热物,亦能致此。  WgJ中华典藏网

何首乌(三两) 蔓荆子 威灵仙 菖蒲根(九节者) 苦参 荆芥穗 蒺藜子(炒,去角,各一两) 甘草(半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二三钱匕,薄荷茶或温酒服下,不计时候。  WgJ中华典藏网

恶实根酒        WgJ中华典藏网

治刺风游风。  WgJ中华典藏网

恶实根(去土,干,牛蒡也) 生蒴藋根(去土,干,各一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剉。以酒三升浸七日后,每服温一盏,日三四服。  WgJ中华典藏网

芎枳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刺风,遍身刺风。  WgJ中华典藏网

川芎(米泔浸一宿,剉,焙) 枳壳(米泔浸三宿,每日换泔水,各四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五十丸,温汤食后服,日二三服,至月余见效。  WgJ中华典藏网

风热WgJ中华典藏网

今云气逆上是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热者,风邪热气客于皮毛血脉,传入肺经也,令人头面熻然发热,皮肤痛,咳嗽咽干,上焦不利,故谓之风热也。  WgJ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毒气,身体烦热,头目不利,口干舌涩,夜卧不安。  WgJ中华典藏网

地骨皮 人参 甘草 柴胡 葛根 麦门冬(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粗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竹叶二十片,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此药兼解伤寒余热烦躁。  WgJ中华典藏网

凉心知母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攻头面,壅盛虚烦。  WgJ中华典藏网

知母(焙) 人参 赤茯苓 麦门冬 甘草 地骨皮(各一两) 黄芩(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粗散。每服三五钱匕,水一盏,入竹叶十片,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后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缓中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三焦壅滞,口干,咽喉不利咳嗽。  WgJ中华典藏网

黄耆 防风 地骨皮 甘草 紫苏叶(生用,各三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粗散。每服三五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日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牵牛子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气结,疏风顺气。  WgJ中华典藏网

牵牛子(不限多少,饭上炊气,透使出,冷后捣为末) 青皮 陈皮 木通 桑根白皮 芍药(各一两) 栝楼根(二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牵牛子末一斤,入余药末四两拌和,以蜜和杵三五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若三五十丸,以紫苏汤服。未利,可服七八十丸。瘰疬,茶汤服;妇人血气,芍药酒下;血风疮痒,枳壳酒下;五淋,榆皮酒下;瘫痪中风,豆淋酒下;肠风下血,萎蕤酒下;肺气,诃梨勒酒下;伤寒,葱白酒下;风秘,葱姜茶下。  WgJ中华典藏网

羌活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头面生疮。  WgJ中华典藏网

羌活 防风 川芎 荆芥穗 麻黄 甘草 木通 恶实(炒,各三两,牛蒡子也)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匕,茶酒调,不拘时。  WgJ中华典藏网

大黄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热,上焦痰毒。  WgJ中华典藏网

大黄(三两) 青皮 半夏(各二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一处炒,熟为细末,以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五七十丸,食后临卧,温水服下。  WgJ中华典藏网

漏风WgJ中华典藏网

赤名酒风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内经》曰: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寒,喘息恶风,衣裳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又曰: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亦名酒风。夫酒以养阳,酒入于胃,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其气慓悍,与阳气俱泄,使人腠理虚而中风,故其证多汗恶风,不可单衣。其喘息而少气者,热重于肺,风客于皮毛(肺上皮毛)也。其口干善渴者,汗出多而亡津液也,其懈惰而不能劳事者,精气耗渴,不能营其四肢也,谓之漏风。以汗出不止,若器之漏,久而不治,转为消渴。  WgJ中华典藏网

秦艽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虚汗出不止。  WgJ中华典藏网

秦艽 附子 石斛(去根) 菖蒲根 白术 桂(各三两) 麻黄根 防风(各五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二钱,若三四钱匕,温酒服,日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防风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虚多汗,恶风。  WgJ中华典藏网

防风(一两一分) 泽泻 牡蛎 桂(各三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三钱匕,温酒服下,空心,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牡蛎白术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虚多汗少气。  WgJ中华典藏网

牡蛎(煅赤,三分) 白术(二两二分) 防风(二两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散。每服三四钱匕,温水服下,不计时。恶风倍防风;少气倍术;汗多面肿倍牡蛎。  WgJ中华典藏网

附子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漏风汗出不止。  WgJ中华典藏网

附子(炮,一两半) 山椒(去目并闭口,炒出火毒,半两) 白术(二两) 杏仁(炒,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剉散。每服三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WgJ中华典藏网

风消WgJ中华典藏网

此疾与虚劳相似也,此方可治男子女人诸虚劳,五劳七伤等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内经》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夫肠胃发病,传于心脾,心主血,心病则血不流。脾主昧,脾病则味不化,而精不足,精血不足,故其证不能隐曲,女子不月,久则传为风消。盖精血已亏,则风邪胜而真气愈削也。  WgJ中华典藏网

黄耆羌活饮        WgJ中华典藏网

治心脾受病,精血虚少,风气乘之,日益消削。  WgJ中华典藏网

黄耆(一两半) 羌活 石斛 防风 枳壳 人参 附子 茯苓 五味子牛膝(酒炙,各一两) 续断(半两) 地骨皮 生干地黄(二两) 牡蛎(煅,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剉散。每服五六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五补人参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消。  WgJ中华典藏网

人参 白茯苓 黄耆 地骨皮 熟地黄(各一两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七十丸,温酒空心、夜卧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太和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消,五劳七伤,痃癖积聚等男女诸病。  WgJ中华典藏网

前胡 枇杷叶(拭毛) 鳖甲(醋灸) 白茯苓 桔梗 白芷(不见火) 五味子 白术 厚朴(姜制) 半夏 京三棱 蓬莪术 藿香叶 防风(各一两) 人参(三分) 柴胡(半两) 桂(一两半) 桑白皮 当归芍药 枳壳 牡丹皮 甘草 知母 杏仁(炒,各半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廿五味粗散。每服三五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风劳WgJ中华典藏网

老弱俱目冥,并唾如涕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目视不明,唾如涎涕,从肾肺之虚损起也。  WgJ中华典藏网

芎枳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劳强上冥视。  WgJ中华典藏网

川芎(二两) 枳壳(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廿丸或三十丸,食后温水服,日二三。  WgJ中华典藏网

枳壳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劳涕唾稠黏。  WgJ中华典藏网

枳壳(二两) 人参 赤茯苓(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剉散。每服三四钱匕,水一盏,煎六分,去幸温服,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风成寒中WgJ中华典藏网

泪多出,云寒中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其人瘦,泣频出也。瘦则腠理开疏,风邪投虚而入,故津液化而为目泪泣出也。  WgJ中华典藏网

温中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邪所伤,肌瘦泄汗,寒中泣出。  WgJ中华典藏网

当归 白术(各二两) 人参 附子 干姜 甘草 蜀椒 桂(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㕮咀。每服四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石斛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肌瘦中风,汗出大多,成寒中泣出。  WgJ中华典藏网

石斛(去根) 附子(炮) 白术 桂心 秦艽 黄耆(各三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三钱匕,以温水服,不拘时,日三夜一。  WgJ中华典藏网

风成热中WgJ中华典藏网

人肥目黄疾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内经》云,其人肥而风气不得外泄,乃为热中,而自黄也,热气入目,故也。  WgJ中华典藏网

内解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邪入中,蕴瘀成热,头昏目黄,心膈注闷。  WgJ中华典藏网

柴胡 黄芩 葛根(各二两) 黄连 石斛(去根,各二分) 甘草(二两二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薄荷汤入蜜少许,日一二服,以黄色散为度。  WgJ中华典藏网

中风寒热WgJ中华典藏网

寒热往来如疟,尤可分别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始感于腠理,腠理开则洒然寒,腠理闭则闷热。依寒饮食减,依热肌肉消,寒热相争,所以傈振,故《内经》云:病成而变,风成为寒热。  WgJ中华典藏网

葛根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中风项背急强,洒淅寒热,无汗渴。  WgJ中华典藏网

葛根(二两) 麻黄(一两半) 甘草(炙) 芍药 桂(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粗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个(去核),煎至一盏,去滓,连三服,衣覆取汗,未汗,用热姜粥服。  WgJ中华典藏网

柴胡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阴阳不和,寒热往来,头目昏重,身体烦疼,咳嗽咽干,鼻塞清涕。  WgJ中华典藏网

柴胡(四两) 人参(一两一分) 甘草(一两) 白术(三分) 半夏 黄芩(各一两一分) 防风(三分)  WgJ中华典藏网

上剉散。每服四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又热多寒少,加天仙藤一两,葛根二两,增柴胡二两。  WgJ中华典藏网

又,《局方》不换金正气散尤宜。  WgJ中华典藏网

风狂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狂之状,始发则少卧不饥,自高自贤,自辩自贵。盖人之营卫,周身循环,昼夜不穷,一失其平,则有血并于阴,而气并于阳者,有血并于阳,而气并于阴者,阴阳二气,虚实不调,风邪乘虚而入,并于阳则谓之重阳,故其病妄笑好乐,妄行不休,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数日不食,故曰狂也。又肝藏魂,魂则随神往来,悲哀动中,有伤于魂,则为狂妄,是亦血气俱虚,风邪乘之,阴阳相并也,阳病狂动,阴病颠绝也。  WgJ中华典藏网

麻黄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中风邪狂往走,或自高自贤,或悲泣呻吟,及平得惊悸邪魅,恍惚心下虚浮。  WgJ中华典藏网

麻黄(去根节末) 甘草 半夏(各二两) 生姜(去皮,三两,与半夏捣,炒干)  WgJ中华典藏网

上捣罗,炼蜜丸如大豆大。生姜汤服七丸、十丸或二三十丸,空心、午时各一服。  WgJ中华典藏网

禹余粮饮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邪所中,惊狂啼哭或笑。  WgJ中华典藏网

禹余粮(煅赤,冷研) 防风 桂心(去粗皮) 赤芍药 远志 独活白术 人参 牡蛎 秦艽 石膏 甘草(各二两) 雄黄(研) 茯神 菖蒲蛇蜕(炙) 防己(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后服,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风颠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风癫之状,发无常时,每发则仆地吐涎沫,无所觉知。盖由血气皆虚,精神离散,魂魄失守,风邪入于阴经故也。又以胞胎之初,其母卒大惊,精气并居,能令子发癫,其证与风癫大率相似。  WgJ中华典藏网

飞鸱头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癫瘈疭。  WgJ中华典藏网

飞鸱头(三个,自然死者也,去毛喙,炙焦,捣罗为末) 口口黄丹也,口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二味合研,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若五丸、七丸、十二三丸,温酒服下,日三夜一。  WgJ中华典藏网

雄黄丸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癫失性欲死,并治五惊诸痫。  WgJ中华典藏网

雄黄(别研) 雌黄(研。唐物也,日本以水银灰称雌黄,大误也,有大毒也) 真珠(别研,各一两) 黄丹(酒醋炒用之) 水银(各二两,合于蒸枣肉二两,入乳钵内,以柳木科杵,研令青色,水银星尽为度) 丹砂(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水银之外五味,各别研如粉,后合水银枣肉膏,入臼更杵千杵,为丸如大麻粒。每服三丸或五丸,以人参茯苓汤服之,日二夜一,食后。  WgJ中华典藏网

癫病治方可小方等,又可灸于百会、大椎、膏育、膻中、巨阙、胃脘、足三里、气海等,灸之得愈数十人,两三遍可灸之。  WgJ中华典藏网

风厥WgJ中华典藏网

噫欠之病名也  WgJ中华典藏网

论曰:《内经》云,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也。夫胃土也,肝木也,木克土,故风胜而惊骇背痛,土不胜木,故善噫。土不制水,则肾气上逆,而善欠,为风厥也。  WgJ中华典藏网

远志散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厥多惊骇,背痛,善噫善欠。  WgJ中华典藏网

远志 人参 细辛 白茯苓 黄耆 桂心(各一两) 熟地黄 菖蒲 白术 防风(各半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匕,温酒服,空心、日晚、食前,或四五钱。  WgJ中华典藏网

茯苓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厥惊骇,背痛善噫善欠。  WgJ中华典藏网

白茯苓 熟地黄 人参 桂心(各二两) 半夏(一两半) 麦门冬(各半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独活汤        WgJ中华典藏网

治风厥肩痛,惊惕不安,善噫多欠。  WgJ中华典藏网

独活 人参 白茯苓 当归(各二两) 桂心 远志 熟地黄 防风(各一两半) 细辛 甘草(各一两)  WgJ中华典藏网

上细剉。每服五六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日二三服。  WgJ中华典藏网

《万安方》卷第三  WgJ中华典藏网

嘉历元年六月廿四日,宋人道广清书本加愚点。性全(花押)朱点同时终。(花押)  WgJ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