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 江湖奇侠传

    江湖奇侠传

    《作者:平江不肖生长篇章回小说,共80回。平江不肖生著。1929年世界书局出版。该书以湖南平江、浏阳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描写昆仑派、崆峒派剑侠争雄的种种情节。全书人物众多,故事庞杂。小说中描写棍棒武技及各色吞云吐剑的奇技,武侠拳师显然成为一个个的魔师神人,民间武术和神怪武技相结合,具有丰富的幻想力,引人入胜。故事上采用当地不少民间传说和民俗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但有松散之嫌,缺少联结。侠客人物不再是清官的附庸而具有独立的地位,为民国武侠小说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书中写红莲寺淫僧摧残良家妇女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迭起,后被张石川改编为武打影片《火烧红莲寺》,一续再续,引起文艺界的“武侠热”。

  •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作者:佚名《洪宪宫闱艳史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系民国时代的文人所做。主要写了袁世凯的身世,讲述了他如何发迹,窃夺国柄,直至病死的全过程;重点写洪宪后及诸妃、洪宪太子与公主及皇孙皇女等人以及帝制取消后袁世凯的宫闱艳史。书中所载,皆宫闱之中形形色色的遗闻轶事,作者不怕琐碎,一一备列。本书虽然并非信史,但是对我们认识袁氏其人及民国那段历史仍然颇有教益。

  • 八贤传

    八贤传

    《作者:储仁逊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共二十回。闲言少叙,话说我国大清康熙皇爷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驾下有八位贤臣匡扶社稷,这八位乃系山东青州府冯阁老、山西汾州府于成龙、山东曲阜县张鹏翮、陕西临陶庄召恒、河间府萧国佐、即墨县郭瑞卿、济南府孙广泗、河南归德府彭朋。皆系忠心耿耿辅保朝廷。

  • 武宗逸史

    武宗逸史

    《作者:佚名《武宗逸史》作者是齐秦野人。本书以明武宗朱厚照为主角,主要讲述了明武宗荒诞奇葩的一生以及和他相关的民间野史、绯闻艳事,并展现了明朝中后期百姓起义的历史。全书以明武宗朱厚照三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为总纲,以刘瑾、张永、江彬等几个权臣相继受宠的交替过程为环节,编织出一张从宫廷到地方的官场是非网——充满了“邪”气,涂抹出一副君不君臣不臣穷奢极欲的享乐图——鼓荡着“淫”风。与此同时,并行着刘健等诤臣屡遭毁谤和残害,刘增、刘碧不择手段誓死复仇,刘六刘七揭竿而起直逼京城这三条主线,微弱但顽强地发出抗议之声,促成惊天之举,虽败犹荣。

  • 隋宫两朝演义

    隋宫两朝演义

    《作者:张恂子隋宫两朝演义,6册100回。民国十八(1929)年十月出版。张恂子著,王小逸评。又称《隋代宫闱史》、《话说隋朝三十七年》本书主要叙述自隋文帝杨坚夺取周室天下,经隋炀帝杨广,并及两位恭帝杨侑、杨侗,共三十余年间的隋朝历史。其中主要讲述宫闱秘辛、朝野轶事。虽然书中情节多有杜撰,但开凿大运河的壮举、隋堤广植柳树的诏令(赐柳姓杨,后称“杨柳”),以及扬州观琼花的韵事,都给中国历史和文学上平添了诗人化的一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隋朝短暂的历史足以警示后人。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作者:许慕羲许慕羲专著的《宋朝宫廷秘史》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在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同时,也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地刻画。真实地再现了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对于喜爱追寻历史的读者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本书运用生动的笔法,再现宫廷中帝后臣妃的悲欢离合和宠辱浮沉,暴露封建宫廷的荒淫糜烂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李逸侯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原名《宋宫十八朝演义》,后书商更名。100回。民国十六年一月一日付印,民国十七年二月出版,民国十七年十月发行。精装2册,定价10元;平装6册,定价5元。李逸侯著、严独鹤评。上海五权书社出版。内页又题“浏阳李逸侯撰 桐乡严独鹤评”;版权页题“编辑者李逸侯 赵梦云”。本书从宋太祖出生起,到陆秀夫负末帝赵昺蹈海而死止。作者自谓:叙宋室一代兴亡,凡朝廷大事,宫闱琐闻,皆与正史不甚相远,较诸涂饰附会,流于淫秽者,固稍胜矣。此书与许慕羲《宋宫十八朝演义》并行于世,李本较平实,语言更通俗;许本通篇行文更流畅,情节渲染较精彩。

  • 吴三桂演义

    吴三桂演义

    《作者:黄世仲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四卷四十回。题“小配世次郎撰”。作者即黄小配。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香港循环日报活字版本,藏英国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华明书局石印本,藏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民国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88年齐鲁书社排印本,1989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排印本。主要描写吴三桂由宁远总镇到投降满人,逼死永历帝,后又反抗清朝,妄自称帝,最后终至败亡的这段史实。其中穿插了吴三桂与爱妾陈圆圆的离合。作者对吴三桂不拘于“成王败寇”之说,比较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小说中的陈圆圆也是一个有个性、有节气、智慧果断的乱世佳人形象。作品行文简洁明快,颇得历史小说笔法。

  • 大马扁

    大马扁

    《作者:黄世仲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6回。黄小配(黄世仲)著。宣统元年(1909)刊本。卷首有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日(1908年9月15日)吾庐主人梭功氏《序》。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三卷》,1960年8月中华书局(北京)出版。本书是专门攻击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小说。书前有序,题“戊申八月二十日吾卢主人梭功氏谨序于海外”。小说以抨击著名的改良派人物康有为为主题, 旨在反对立宪。作者有意把康有为写成一个投机、无赖式的人物,以表示作者对保皇派的憎恶。小说不少地方夸大失实,但也并非全是莫须有,多少有事实的影子。小说中的康有为打着康圣人的牌子,到处招摇撞骗,无往而不施其诈伪手段。

  • 廿载繁华梦

    廿载繁华梦

    《作者:黄世仲一名《粤东繁华梦》。社会小说,四十回。黄小配著。初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香港《时事画报》; 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汉口东亚印刷局版线装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有上海书局版石印本。卷首标“近事小说”,且有华亭过客学吕及曼殊庵主人各序。此书属暴露小说,有人认为“和《官场现形记》同一类型”,即以官场舞弊为攻击总目标,附带揭露种种社会丑行。以广东海关库书周庸佑从发迹到败逃的二十年为题材,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之作。围绕对主人公二十载繁华终成一梦的叙写,作品展开了对清王朝末期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绘,从而尖锐地批判现实,把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寻花问柳、携妓纳妾为其全部生活内容的整个官场的龌龊腐朽和盘托至读者面前,使人看到清王朝的不可救药。

  • 洪秀全演义

    洪秀全演义

    《作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又名《太平天国演义》、《洪杨豪侠全集》。历史小说,五十四回,未完。黄小配著。1905年连载于香港《有所谓报》和《少年报》; 1906年香港《中国日报》社印行单行本。卷首有章炳麟丙午(1906)九月序,又有题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六年”(1908)作者自序及例言。本书是我国近代小说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它是继史学著作《太平天国战史》以后,第一部热情歌颂太平天国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叙述太平天国史事,起于洪秀全聚义起事,终于曾国藩调胜保再围金陵城。所写人物与史实多有抵牾,但同情并歌颂了太平天国运动,较好地塑造了洪秀全、李秀成、林凤祥等人物形象。

  • 阿Q正传

    阿Q正传

    《作者:鲁迅中篇小说。鲁迅著。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全篇共九章。故事之前先着重描写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展现阿Q的个性特点。再写阿Q在赵太爷家帮工时,向女仆吴妈求爱而被赶出赵家,从此走上流浪生活的道路。辛亥革命爆发后,阿Q开始神往于革命,去投奔假洋鬼子,结果遭到一阵斥骂。在赵家遭抢劫后,阿Q竟无辜地突然被当作“抢劫犯”成为新政府“惩一儆百”的牺牲品。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未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阿Q悲剧性的一生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形象地表明只有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现农村的革命变革,才有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作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的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剖析了由于封建的经济剥削和精神毒害而形成落后的“阿Q精神”。小说以喜剧形式蕴含悲剧主题,借典型环境塑造各类典型人物,语言生动简炼,富有幽默和讽刺色彩。《阿Q正传》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作者:黄世仲又名《袁世凯》。章回小说。近代黄世仲著。二十二回。小说以袁世凯宦海升沉轨迹为主线,叙述了晚清诸多重大政治事件,揭露了当时官场的腐败。袁世凯出身于中兴功臣世家,承父荫投北洋大臣李鸿章,被荐为驻朝鲜商务委员。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下野,荣禄掌权,袁奉命在天津训练新军。康无谓(指康有为)、梁希誉(指梁启超)说动光绪帝变法,帝召袁令其效忠。袁密告荣禄,西太后发动政变,康梁东渡,六君子殉难。庚子事变起,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两宫西狩,袁以反义和团有功,升任北洋总督。满洲权贵阴嫉之,终使袁兵权旁落。光绪帝、西太后去世后,又被迫辞官回籍。本书侧重于从政治上暴露清政府腐败无能,揭露京师满汉权贵的劣迹及其内部争斗,“在当时的暴露官场小说里,是很优秀的”,“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成为暴露官场小说另一倾向的代表”(阿英《晚清小说史》)。小说塑造袁世凯阴险狡诈、惯耍权术的奸雄形象,比较成功。有宣统元年(1909)香港实报馆排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第二卷》本、198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排印本。

  • 鼓书艺人

    鼓书艺人

    《作者:老舍 长篇小说。老舍著。写于1946——1949年作者旅美期间。1952年出版英译本,因中文原稿遗失,到1980年方由马小弥根据英译本转译成中文出版。作品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生活遭遇。方宝庆是北京鼓书界名角,他出于朴素的爱国感情,抗战初期带领家人来到重庆,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卖艺谋生。他性格乐观开朗,对待艺术事业严肃认真,却遭受黑暗势力的种种摧残;其养女秀莲,技艺精良,对生活怀有美好的憧憬,却被国民党特务欺骗玩弄。但是,在抗战激流的冲击下,在革命作家孟良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摆脱个人的悲苦,开始用鼓书艺术为抗日事业服务,并将希望寄托于未来。作品在刻画人物个性,表现旧艺人的生活、习惯与相互关系在抗战年代的变化方面,具有精细入微、涉笔成趣的特点。对方宝庆父女鼓书表演的描写,堪称声色并茂、神韵俱足;而对否定对象的谐谑嘲弄,则恣肆泼辣、尖锐有力。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却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 二马

    二马

    《作者:老舍长篇小说。老舍著。发表于1929年。作品描写20年代北京市民马氏父子到伦敦继承一家小古玩铺的生活故事,通过他们在英国的遭遇及其与房东母女的恋爱悲喜剧,谴责了帝国主义的民族歧视,并批判了中国封建主义的国民性弱点。主角老马“代表老一派的中国人”,他来到伦敦后,其生活起居、言行心理与周围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愚昧、守旧、敷衍、苟安等封建主义的国民性弱点。儿子小马受过新思潮影响,身居异国,深感祖国的贫弱,主张走求学与实干的救国道路。他与踏实肯干的留学生李子荣一起改善小古玩铺的经营,一时间颇有起色。但因情感上陷入对房东女儿玛力的单恋之中而无法解脱。玛力的母亲、房东温都寡妇倒是真心爱上了温和殷勤的老马,但她在充满民族偏见的社会高压下,也不得不忍痛割舍对老马的爱。作者通过这些表面看来轻松可笑的故事,表现了反帝爱国的严肃题旨;作品采用生活的北京口语泼物写情,文笔酣畅恣肆,活泼而又细腻,艺术上独具一格。

  • 京华碧血录

    京华碧血录

    《作者:林纾章回小说。林纾著。作于1917年。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原名《剑腥录》,后改现名。全书五十三章。以目击者的身份记录庚子事变的经过,穿插男女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邴仲光在水边向渔人买得一柄碧色锋利的古剑。数月后,在杭州西湖开化寺拜一个叫僧履的老僧为师,后又在僧蠲处学艺数月。仲光在杭州超山赏梅时偶遇能书善画的女子刘丽琼,二人一见钟情。时值庚子事变,京师一片混乱,几经磨难,二人终于在塘西小村完婚。书中写进作者本人的不少经历,对庚子事变前后联军屠城,碧血频洒,生灵涂炭,均无不涉及。作者借王壬(即大刀王五)之口,暗示“清社将屋,革命必成”,但对义和团则持反对态度。小说力图牵合政治小说与言情小说的特点,但两者未能有机结合,叙事言情曲折委婉,结构稍嫌累赘。

  •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作者:鲁迅鲁迅著。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篇首“识”介绍日记来源和写作目的。正文由十三则没有日月的日记组成。它借一个受迫害的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描述了狂人由觉醒到反抗的过程。先写狂人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历史的研究,认识到所谓“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家中大哥是吃人者,于是决定向他“劝转”,结果反被诬为“疯子”,遭到更严重的迫害。最后,狂人通过自我解剖,发出“救救孩子”的战斗呐喊。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吃人和被吃的两个集团的对立:一面是赵贵翁、古久先生和大哥等吃人的封建统治者,一面是佃户、徐锡林、狂人等被吃的受压迫者。它塑造了一个在“五四”前夜觉醒了的反封建战士的狂人形象。作品深刻地“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表达了作者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唤醒当时人们思想觉醒,推动人们投身于反封建革命斗争,曾发生过巨大作用。格式新颖,艺术构思精巧,对新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作者:老舍长篇小说。老舍著。初载于1926年7月至12月《小说月报》第17卷第7—12号。1928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作品以混迹教育界、担任小学校长而又开杂货铺、放高利贷并兼衙门里的挂名巡击的恶棍老张为中心人物,围绕老张为了增加“身分”和“尝尝小老婆的风味”而逼迫债户李老者用侄女抵债,又逼迫债户龙树古将女儿卖给土财主孙八作妾,因而破坏了两对青年的爱情的情节,揭露了老张那“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和丑恶灵魂,也揭露了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落后、污浊、黑暗和罪恶,批判了旧社会。这是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表现出他擅长描写城市中下层生活的特点,他的正义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显露出作者独特的幽默讽刺的风格。尽管作品还存在着某些描写太过或故意逗笑的缺点,但还是引起了文坛的重视。朱自清肯定它的“讽刺的情调”和“轻松的文笔”,并将它列入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现代讽刺小说之列(《<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周扬指出:它“以现实主义的笔力和幽默辛辣的特点震动了文坛,成为新文学长篇创作中最早出现的硕果之一。”(《怀念老舍同志》)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老舍著。1939年出版。以二十年代旧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描写人力车夫祥子在黑暗社会的摧残下,逐渐丧失生活理想最后被迫走向堕落的悲剧。贫苦农民出身的祥子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失去了土地,便跑到北平靠当人力车夫谋生。为了不受别人盘剥,苦干三年,积得一百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不久,他被军阀抓去当伕,车被乱兵抢走,但他并不灰心,继续拉车攒钱,准备再买车子。结果,辛勤挣得的一些钱被反动侦探敲诈干净。后来,用妻子虎妞私房钱买了一辆旧车,不久因虎妞难产而死,被迫卖掉。为买车,祥子三起三落,心灵和肉体遭到严重摧残,而他所喜爱的小福子因不堪非人的生活而自杀。从此祥子心灰意懒,消极颓丧,慢慢染上各种恶习,终于走上堕落的道路,到处骗钱,醉生梦死,成了一个自私的无赖,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 离婚

    离婚

    《作者:老舍 长篇小说。老舍著。写于1933年。作品描写旧北平财政所一班科员庸俗空虚的灰色生活。它以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老李对庸俗生活的抗争和对所谓富有诗意的爱情的内心追求为主线,又以热心做媒的科员张大哥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另外几个科员的家庭风波为穿插,揭露、否定了凡事敷衍、妥协的小市民的劣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旧官场的腐败、特务的横行及旧社会制度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小说取材于北京市民与旧衙门的日常生活,注重风俗世态画面的描绘,尤能运用轻松酣畅的幽默讽刺笔法刻画不同人物的个性。透过喜剧性的情节和生活场面,批判了造就小市民性格弱点的封建思想和文化传统。虽未深入揭示黑暗社会的本质,但仍能启发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国民性问题的思索。

猜你喜欢的书

媚药

媚药

《媚药》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830年。《媚药》的副标题是“仿席尔瓦·玛拉佩尔塔的意大利文作品”,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查出席尔瓦·玛拉佩尔塔是何许人。看来也许是作者的杜撰。莱昂诺尔十五岁上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富翁唐古铁埃。她对他没有爱情。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他们逃亡法国,莱昂诺尔受到一个马戏演员的勾引欺骗,但是她明知他是个骗子,仍然爱着他。是什么原因呢?莱昂诺尔说也许他给她吃了媚药。媚药只是古代的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是作者认为西班牙女人的性格天真、正直,在爱情上忠贞、热烈;一是烦闷,正如法国军官利埃旺说的:“您那位老丈夫什么地方也不愿意带您去,跟着他您会闷死的。这一点在我眼里为您进行了有力的辩护。”

蛤藻集

蛤藻集

小说集。老舍著。1936年11月由开明书店初版,共收入《老字号》、《断魂枪》、《且说屋里》等6个短篇和1个中篇,都写成于青岛。作品大都描写了旧时代的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灰暗的角落,反映了由于封建经济长期受到帝国主义资本经济侵略的破坏,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都起了剧烈的变化,人们在无情历史面前的无能为力和精神上所受到的沉重创伤。有的小说还揭露了汉奸卖国贼祸国殃民的罪恶行径和丑恶的灵魂。作者善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和生活氛围的渲染,从中闪现出时代变动的投影。文笔轻松幽默,写来酣畅淋漓,讽刺处泼辣恣肆,描画精细深刻。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

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五代后蜀道士彭晓撰。南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彭晓撰《参同契明镜诀》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以此书附录于《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之后,收入太玄部。书中有《鼎器歌》,歌咏炼丹所用鼎器制度。又有《明镜图》,其图由八圈同心圆组成。依次标举八卦、二十八宿、月象、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十二地支及四时、五行之名。旨在图解《参同契》所述,卦爻天象阴阳消长变化之说。

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灵宝天尊为法解真人述三涂五苦八难和三业五毒八行,劝人注想、称扬寻声救苦天尊尊容、名号,燃灯树旙,济贫散经,先度九玄七祖父母亡灵。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

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一卷,唐善无畏译,日本超然题记,慈忍题记,快道题记,略云佛顶尊胜心破地狱三种悉地,尾题佛顶尊胜心破地狱法。

宿命智陀罗尼经

宿命智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宿命智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系叙述释尊对阿难说,若有众生闻此宿命智陀罗尼,受持之,可灭极重罪业;终身不断受持者,可知七俱胝劫间之前生事。继之列举陀罗尼文。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孔子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一说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远祖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岳飞

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人,出身于佃农。父亲岳和,以务农为业,家境贫苦。岳飞生于北宋末年,幼时曾遇一次大水灾,母亲姚氏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