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 《事林广记》作品介绍   

    《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南宋末年陈元靓适民间所需,取便流俗而撰。本书成书于宋季,考之其内容,乃至地舆,圣贤等类之形制避讳“是编各类所征引至南宋亡”(《皕宋楼藏书志》卷60)确为可信。或有题作元,如《故宫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等,误。宋季原本今已不可见,今所见者元至顺(1330-1333)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4集42卷,题作《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已有增补;

  • 《事类赋》作品介绍   

    《事类赋》原名《一字题赋》。是我国以赋体的形式编辑的一部综合性类书。宋吴淑撰,成书于990—994年。初进上后,宋真宗命他附加注释,乃自注之,扩充为30卷,改称《事类赋》。版本主要有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明嘉靖十一年(1532)无锡华麟祥刊本;嘉靖十三年(1534)开封太守南宫白玶刊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宁寿堂刊本;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华希宏剑光阁刊本,最为流行;乾隆五十八年(1793)绣谷周氏令德堂刊本;嘉庆六年(1801)文盛堂刊本等。吴淑(947-10

  • 《醒名花》作品介绍   

    《醒名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六回。题“墨憨斋主人新编”、“墨憨斋新编”,显系假托。成书于清顺治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顺治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清写刻本,藏大连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清顺治写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写刻本,1993年华夏出版社《明清言情小说大观》、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1996年齐鲁书社《明清稀见小说丛刊》排印清写刻本。

  • 《后红楼梦》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石头记后编》。三十回。逍遥子撰,或题白云外史散花居士撰,可能均出自一人之手,姓名、生平皆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元年(1796)或稍前些。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嘉间白纸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抄本,藏浙江省图书馆;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有益斋书庄石印本;清宣统二年(1910)上海章福记石印本;1930年上海大通书局铅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乾嘉间刊本,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资料丛书 middot

  • 《春灯迷史》作品介绍   

    《春灯迷史》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十回。题“青阳野人编演”。青阳野人无考。成书于清嘉庆初年。

  • 《桃花影》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桃花影快史》,又名《牡丹奇缘》、《牡丹缘》、《牡丹记》、《牡丹换锦》、《富贵奇缘》、《流霭情书》。四卷十二回。题“携李烟水散人编次”。或曰携李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成书于清初。

  • 《五凤吟》作品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续六才子书》、《素梅姐全传》、《素梅姐》。二十回。题“云阳(一作‘云间’)嗤嗤道人编著,古越苏潭道人评定”,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康熙末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草闲堂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清稼史斋藏板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同治醉月楼刊本;清凤吟楼刊本,藏日本浅草文库;清末石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凤吟楼

  • 《西湖二集》作品介绍   

    作者周楫,字清源,号济川子,武林 (今浙江杭州) 人。生活于 明末清初时期,卒年在顺治十一年 (1654) 以后,是一个怀才不遇的 寒士。据湖海士 《序》 介绍,周楫 “才情浩翰,博物洽闻”、“蹭蹬厄 穷”,写西湖小说,是 “不得己而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磊块”,故 文 “多愤言”。《西湖二集》 共三十四卷,每卷一篇,成书在万历二十 一年 (1593) 以后若干年,刊行约在崇祯年间 (1628~1644)。有明

  • 《山堂肆考》作品介绍   

    《山堂肆考》是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综合性类书。作者彭大翼用了大约40年的时间,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完成此书,当年周显金陵书林便将其雕版印行。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原刻版逐渐残朽,大翼孙婿张幼学补葺重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幼学“寻绎旧闻,踵事增定,遂成完帙”,则重印本约又有所附益,不尽为旧本之貌。此本为梅墅石渠阁所刊。其版经崇祯年间再修,故又有清代北京文锦堂刊本,现在较常见的本子就是清印本。彭大翼(生、卒年不详),字云举,又字一鹤,号林居,扬州人,时人廖自伸为此书作

  • 《山堂考索》作品介绍   

    《山堂考索》又名《群书考索》,是成书于南宋宁宗年间的一部综合性类书。章如愚撰。“山堂”是章氏的室名。此书有宋刊本;元延祐中(1314—1320)圆沙书院刊小字巾箱本;明正德三年(1508)建阳刘洪慎独斋刊本。章如愚(生、卒年不详),字俊卿,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庆元进士,初授国子博士,改知贵州,开禧初被召,上疏极陈时政,因触忤权相韩侂胄罢官。结草堂山中,与士子讲学,时称“山堂先生”。史称有文集行世,今已散佚,只有此书尚存。在这部书中,作者

  • 《全芳备祖》作品介绍   

    《全芳备祖》植物类书。五十八卷。宋陈景沂撰。成书时间尚难确定。本书前有韩境写的序,该序作于宋宝祐元年(1253年)。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所著录的写本有陈氏的自序,说本书成于宝祐四年(1256年),则韩境作序时,此书还未定稿。但韩序中提到此书曾送给理宗皇帝看过,成书又应在宝祐元年之前。可能书写成后,曾经作过修改。陈景沂,号“江淮肥遁愚一子”。韩序中谓其为(浙江)天台人,“尝客游江淮”。其他无可考。全书分前后二集。前集二十七卷,所记皆花。

  • 《龙筋凤髓判》作品介绍   

    《龙筋凤髓判》是唐代判牍汇篇集。唐张鷟撰。本书传本甚少。明弘治十七年(1504)沈润据元人录本刻行。嘉靖二十七年(1548)刘允鹏又为之作注,由张简甫于万历十三年(1585)刻行。但明刻本极不易得,且雇募胥吏转录,颇有舛脱难读之处,又刘注亦有违失而文字亦较冗漫。清嘉庆十六年(1811)陈春乃重新补正刻行,是为今本。1984年台湾出版的 《丛书集成新编》 第27册收录了这一版本。张鷟,字文成。深州陆泽(今河北省深县)人,唐朝文学家。高宗调露(679)进士。他八次应制举,皆登甲科;四次参加吏部选判,均策为上选

  • 《经济类编》作品介绍   

    《经济类编》是明代一部专门性类书。原稿为明冯琦手定,粗分4类,冯琦死后,其弟冯瑗与其门人周家栋、吴光仪稍加编排、删其重复而成。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从政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参考资料。“经济”乃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之义。本书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杭州南屏山刊本,清《四库全书》本,1968年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20册本。冯琦(1559-1604),字用韫,一字琢庵,临朐(今属山东)人。明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曾参与修撰《大明会典》。书成后,进侍讲,充日讲官。后

  • 《锦绣万花谷》作品介绍   

    《锦绣万花谷》,类书。四集。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别集三十卷。宋佚名撰。前有淳熙十五年(1188年)自序。序有“晚益困”之语。知是序作于晚年。序又曰:“余为童时,适当戎马蹂践之间。”“戎马蹂践”指靖康间金兵南侵,则作者当生于政和末,宣和初。至淳熙十五年,年已近七十。前集卷四十末附《西征记》,作于“庚辰仲春元日”,末注:“衢人襄赞元”。“庚辰”为绍兴三

  • 《记纂渊海》作品介绍   

    《记纂渊海》是宋代编辑的一部特以纂言系事的大型类书。宋潘自牧撰。自牧有感于世事不易,而言语千变万化,遂兼采前人精粹,自成一编。成书约于南宋中后期,为类事之风极盛时期的著作。现存有宋刊本,195卷,共3帙,都有残缺;元刊本,有内阁大库旧藏残叶传世;《浙采遗目》亦有195卷,云“卷末署名泰定乙丑圆沙书院刊行”系影钞元刻本;明弘治间,无锡华燧会通馆曾以铜活字印行,为200卷,首尾完具,较近原本,卷次虽与宋本不同.然亦极罕见;明万历七年(1579)陈文燧、蔡之奇等重编为100卷,由大名知府

  • 《皇览》作品介绍   

    类书。四十余部,千余卷。三国魏刘劭、王象等奉文帝敕撰。成书于三国魏黄初中。刘劭,字孔才。生卒年不详。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汉建安中,为计吏。入魏,拜太子舍入,迁秘书郎。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出为陈留太守,征拜骑都尉。正始中,赐爵关内侯。事迹见《三国志·魏志》本传。王象,字羲伯。河内获嘉(今属河南)人。少时为人牧羊,杨俊赎之。建安中,为魏太子所礼待。王粲、陈琳等死后,唯王象才最高。入魏,拜散骑侍郎,迁常侍,封列侯。黄初元年(200年),魏文帝诏刘劭、王象、缪袭、韦诞等集五经群书

  • 《海录碎事》作品介绍   

    《海录碎事》是南宋初期叶廷珪所编集的一部中型类书。叶廷珪撰。本书搜辑群书中的新鲜词语作为标目,分门别类引据旧籍,以便读者寻检故实之用,颇有类于今日的词典。因抄录群书的范围广博如海;而其搜辑的事实或细碎如竹头、木屑,故名之曰《海录碎事》。《海录碎事》成书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在宋代即有刻本。虽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赵希弁《附志》均未见著录、但尤袤《遂初堂书目》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收入,可见最迟在南宋淳熙年间就已有刻本了。但宋本今已失传。现在所能见到的《海录碎事》的最早刻本是明万历二十六年

  • 《风月梦》小说介绍   

    《风月梦》作者不详。书前有道光戊申(二十八年)邗上蒙人自序。三十二回。清光绪十年甲申上海江左书林校刻小字本,光绪十二年丙戌刊小本,上海申报馆活字本。江南扬州府江都县袁猷因聚赌嫖娼,放债讹诈,交结狐群狗党无恶不作,被官府发配苏州府常熟县,三年后刑满释放,回到扬州,旧习仍不改。有一天,袁猷在茶馆巧遇他问罪在常熟期间结盟交好的陆书。陆书携重金到扬州买妾,住在姑母家中。袁猷设宴款待陆书,邀好友吴珍、贾铭、魏璧作陪。次日,魏璧又邀诸人聚会游湖。在游船上五人结为兄弟,到近玉楼接取新来的妓女月香,一同游湖,饮酒赏曲。陆

  • 《锦香亭》小说介绍   

    清岐园藏板本《锦香亭》扉页书影清岐园藏板本《锦香亭》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锦香亭传》、《睢阳忠毅录》、《第一美女传》、《锦香亭绫帕记》。四卷十六回。题“古吴素庵主人编、茂苑种花小史阅”,作者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初。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写刻本;清岐园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清道光经元堂藏板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石印本,藏首都图书馆;1935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本。198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岐园

  • 《驻春园小史》小说介绍   

    《驻春园小史》又名 《绿云缘》、《第十才子书》、《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 题“吴航野客编次”,“水箬散人评阅”。六卷二十回。约作于清乾 隆年间。有乾隆癸卯 (1783) 三余堂刻本,乾隆戊申 (1788)刊本,嘉 庆辛未 (1811) 刊本,光绪丙子 (1876) 惟女堂刻本,光绪丙申 (1896)古香阁石印本,光绪戊申 (1908) 中华图书馆石印本,进步书 局石印本等。小说写明嘉靖朝光禄大夫曾青之女浣雪,字云娥,敏慧貌美,能诗会文,尚 未联姻。因

  • 《龙凤配再生缘》小说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再生缘》。十二卷七十四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97年岳麓书社排印本。元朝成宗年代,京营兵马大元帅皇甫敬,文武全才。妻尹氏生双胎,女长华,子少华,均聪敏过人。皇甫敬征番有功,加封为都督云南兵马大元帅,入住云南府。龙图阁大学士孟士元生有一才貌双全的女儿孟丽君,皇甫敬替少华议娶,同时国丈刘捷也为次子刘奎璧求亲。最后比箭定婚,刘奎璧输给少华。刘奎璧怀恨在心,明与少华加倍亲切,暗嘱家人

  • 《痴婆子传》小说介绍   

    明代文言中篇艳情小说。又名《痴妇说情传》、《燕筑外书》、《痴娘传》。两卷三十三则。题“芙蓉主人辑,情痴子批校”,其真实姓名无考。成书于明隆庆、万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刊本,原吴晓铃藏;日本京都圣华房刊木活字本,藏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粤东小说社石印本;民国红豆书屋“玲珑本聚珍小丛书”铅印本;1943年写春园丛书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日本京都圣华房刊木活字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

  • 明清言情小说大观   

    【提要】上卷:好逑传吴江雪生花梦梦中缘英云梦传五美缘全传 中卷 :金云翘传玉娇梨合浦珠情梦柝巧联珠醒名花蝴蝶媒终须梦驻春园小史 下卷 :平山冷燕飞花艳想凤凰池听月楼风月鉴梅兰佳话雪月梅

  • 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宪宗孙,孝宗侄,武宗堂弟。父兴献王朱祐杬(宪宗第四子),封国安陆,母蒋氏。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生,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卒,终年60岁。武宗于正德十六年死后无嗣,其堂弟朱厚熄至京即位,时年15岁,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世宗即位之初,力图革除正德时的积弊,孜孜求治。他诛除佞臣钱宁、江彬等,又大力打击宦官势力,撤废皇庄,退还侵占民田,使社会矛盾缓解。世宗非子承父业,而是兄终弟及,故登基后议其父尊崇典礼,致使“大礼仪(皇统继承与家系继承)”成为朝

  • 周宗建与周起元之死   

    周宗建,字季侯,苏州吴江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任武康知县、仁和知县,政绩卓异,晋升为御史。天启元年,上疏为已故官员顾存仁、王世贞、陶望龄、顾宪成请谥,追论万历朝小人,历数钱梦皋、康丕扬、亓诗教、赵兴邦乱政罪。辽东战败,沈阳陷落,他上疏谴责当事大臣,请求破格用人,召还熊廷弼。是年冬,奉圣夫人客氏出宫,一天之后皇帝反悔,要她回宫。周宗建抗疏极谏:“两日之间乍出乍入,人且谓天子成言有同儿戏,法宫禁地仅类民家。无论圣明之举动有乖,亦恐内外防闲甚亵,今既无以信众,后将何以令人?所关圣政,岂复渺小!即皇

猜你喜欢的书

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1375)撰。王彝,字常宗,其祖为蜀人,本姓陈氏。父为江苏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金币遣还。寻选入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蜼子。后以魏观《上梁文》 事,与高启一齐被诛。是集本名 《三近斋稿》。系弘治中都穆所编,凡四卷,其中文三卷、诗一卷。刘廷璋、浦杲又辑补遗一卷。而世所传钞本,又有续补遗一卷,不知何人所辑。有清张蓉镜跋。但考其体例与全集相符,不似伪作。王彝之学出于天台孟梦恂,孟梦恂之学出于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金履祥,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派,持论谨严,甚至有些过于偏激。因此其文学观较为保守,将元末较有生气、已成雄奇怪丽风格的杨维桢诗文,指斥为文妖。王彝诗文较为平淡,间或有精警之作。后人评价亦有不同。有人认为“其古文明畅英发”,王士祯《香祖笔记》则称:“今观其诗,歌行拟李贺、温庭筠,坠入恶道,余体亦不能佳,安能与高、杨相颉颃乎!”此评价贬抑较甚,不可为据。平心而论,其文大致淳谨,诗亦时有清畅之作,并非无可取之处。是集有明弘治刻本、清抄本存世,亦被收入《四库全书》。

欧阳修撰集

欧阳修撰集

诗文别集。宋欧阳澈著。澈集以宋吴沆所辑《飘然集》为最古,辑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并为之序。后陈思即据此本辑入《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二九。嘉定十七年(1224),会稽胡衍又取其《上皇帝万言书》三篇合而刻之,厘为六卷。《宋史》本传所云之《飘然集》六卷,即此本。元季遭兵毁。明永乐十四年(1416)澈十世孙永康县丞齐重新编辑刊刻,更名为《欧阳修撰集》。金华唐光祖跋,称其书编为三卷,诗文、事迹为四卷,当时陈东同上之书,亦并取附为一卷,合为八卷。然永乐十五年崇仁知县王克义序,乃称“齐录公前后奏议,次继《飘然集》,分为六卷”。然仅分列不同,与八卷本实即一本。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澈二十世孙钺再刻,吴道南为序,而缺第八卷陈东之文。通行有《四库全书》本。七卷。卷一至三为《上皇帝万言书》、卷四至卷六为《飘然集》,收诗词及骈、散文各一篇,卷七为欧阳钺所辑《欧阳修撰事迹》。前有《欧阳修撰集》原序四篇。《乾坤正气集》所收之《欧阳修撰集》仅录其三书,无诗词。

老子道德经解题及读法

老子道德经解题及读法

本书据大华书局1934年版影印。全书分四个部分,分别谈了老子,《道德经》及其版本。读法。作者首先根据《庄子》和《史记》等书的记载,慨述了老子的身世及孔子问礼和道于老子的情形。接着,作者概述了各家关于《道德经》的论述,介绍了《道德经》各种板本。最后.作者强调读《道德经》的方法:第一要通其指意。老子之观道,始于“知常”,终于。斟玄”,两义一贯,就可以通道纪。第二要审其篇章。诸家对《道德经》分章未可信,原分章次盖不可知,读者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第三要旁籀渚子,即要阅读庄子、列子等诸子言老子的书,这样才能明白老子的指意。第四要会核众注,因为“一家之见,发义未宏。

易纬是类谋

易纬是类谋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是类谋》,一作《筮类谋》。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是类谋》,一作《筮类谋》。马氏《经籍考》:一卷,郑康成注。其书通以韵语缀辑成文,古质错综,别为一体。《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诸书引其文颇多,与此本参校并合。盖视诸纬略称完备。其间多言禨祥推验,并及姓辅名号,与《乾凿度》所引《易历》者义相发明。而《隋书·律历志》载周太史上士马显所上表,亦有‘玉羊金鸡’之语。则此书固隋以前言术数者所必及也。”

大学点睛补

大学点睛补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心无寄。然后知儒也。玄也。佛也。禅也。律也。教也。无非杨叶与空拳也。随婴孩所欲而诱之。诱得其宜。则哑哑而笑。不得其宜。则呱呱而泣。泣笑自在婴孩。于父母奚加损焉。顾儿笑。则父母喜。儿泣。则父母忧。天性相关。有欲罢而不能者。伐柯伐柯。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简称《毗尼切要香乳记》、《香乳记》。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书玉笺记。二卷。系清读体集《毗尼日用切要》的注释书。全书立五门:教兴、藏摄、宗趣、释题、解文。将《切要》中采集《华严经净行品》的五十四偈及密部中的三十七咒以类分作四十四门,依次注释。书后附戒相的注释。本书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板印行。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推荐作家

孔颖达

孔颖达

孔颖达(574年—648年)唐代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颖达博通儒家经典,与北魏名儒刘焯同学,在北朝以教授为业。隋炀帝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入唐,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擢国子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儒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幼年好学不倦,勤读儒学,中年收徒讲学,开始了教学生涯。读书专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成)人。十岁时,随父司马谈到长安,开始研读古代文献,并就学于董仲舒、孔安国。二十岁自长安出发,历经长江、湘江、沅江

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父彦谦仕隋为刺史。玄龄幼聪敏、贯通典籍,善属文。开皇中,天下统一,人皆以为隋朝国运长久,玄龄则以为隋帝失政,亡迹已现。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校,补隰城尉。李渊起兵

余象斗

余象斗

余象斗(约1560 -1637) 名文台,字象斗,号仰止子、仰止山人、三台山人、三台馆主人,别名世腾、象乌、宗下、云登父、子高父等福建建阳人,明末著名书坊主、小说家。他生逢明末建阳刻书鼎盛时期,仅余氏一族就有三十余家书坊,同

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期齐国人。相传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先驱者。以治《春秋》闻名于世。旧题《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为其所作。据唐代徐彦《公羊传疏》说:“戴宏《序》云:"子夏传